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占祥  章翔  费舟  张志文  付洛安  张剑宁 《医学争鸣》2000,21(10):1286-1287
目的 探讨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Mn- SOD)与颅内良恶性肿瘤的关系 .方法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5 0例脑肿瘤患者血清 Mn- SOD活性 ,并做相关性分析 .结果 星形细胞瘤各组血清 Mn- SOD活性均明显低于脑膜瘤组及正常对照组 (P<0 .0 1) ;星形细胞瘤 , 级组亦明显低于星形细胞瘤 , 级组 (P<0 .0 1) ;而脑膜瘤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术后 10 d星形细胞瘤各组血清Mn- SOD活性较术前明显升高 (P<0 .0 1) ,而脑膜瘤组较术前无明显改变 .复发性星形细胞瘤 Mn- SOD水平较术后 10 d明显下降 (P<0 .0 1) ,接近于术前水平 .结论 随脑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血清 Mn- SOD活性降低 ;Mn- SOD可作为鉴别脑肿瘤良恶性的辅助指标 ,并可为早期诊断复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MRS)应用于临床诊断脑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脑肿瘤的78例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扫描检查,并予弥散加权成像及波谱分析。比较不同脑肿瘤及其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的ADC值,记录不同肿瘤代谢物变化情况。结果脑膜瘤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P0.05);脑转移瘤平均ADC值高于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P0.05);星形细胞瘤平均ADC值为高于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P0.05)。脑膜瘤、脑转移瘤和星形细胞瘤之间ADC值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级星形细胞瘤与III~IV级星形细胞瘤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P0.05),与对照侧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转移瘤、脑膜瘤及星形细胞瘤NA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NA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NAA/Cho和NAA/Cr值明显高于脑转移瘤、脑膜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ADC值本身并不能很好鉴别实性肿瘤,联合应用波谱分析技术,并结合常规磁共振检查可对常见脑肿瘤进行定性分析和恶性程度分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血清GGT、GGT/ALT及AFP检测对肝脏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GGT、GGT/ALT以及AFP对肝脏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14例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GGT、ALT活性,采用酶标仪检测AFP活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GGT活性高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P<0.05);胆道梗阻组GGT活性显著高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组(P<0·01)、肝硬化组(P<0.01)及肝癌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GGT/ALT比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急性黄疸型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组(P<0.01)。原发性肝癌病例进行AFP和GGT联检可提高阳性率。结论:血清GGT、GGT/ALT比值以及AFP联合检测可有效辅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动态监测CA_(125)、CEA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CA125、CEA在良、恶性胸水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在初始和预定时间后分别测定92例良、恶性胸水患者的胸水和血清中CA125、CEA水平。结果:恶性组在一个肿瘤倍增时间后胸水和血清中CA125、CEA较初始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良性组胸水及血清中CA125、CEA在30d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动态监测胸水和血清中CA125、CEA变化对于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使用胶质银染色技术对80例胶质瘤进行核仁组织区(AgNORs)定量研究.其中星形细胞瘤49例(星形细胞瘤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25例),室管膜瘤16例(良性室管膜瘤6例,恶性室管膜瘤10例),髓母细胞瘤15例.观察结果表明: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Ⅱ级之间平均每核含Ag—NORs颗粒数相差显著(P<0.05),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及良、恶性室管膜瘤之间平均每核AgNORs颗粒数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提示AgNORs定量研究有助于良、恶性胶质瘤的鉴别,对肿瘤的分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I增强前后对脑肿瘤鉴别诊断有价值的参数指标。方法 对 88例颅内常见肿瘤 ,包括 :星形细胞瘤 3 0例、脑膜瘤 2 0例、血管网状细胞瘤 12例、转移瘤 16例和听神经瘤 10例 (另有 10例肉芽肿性病变 ) ,增强前后的MRI图像进行分析 ,总结出了强化比值 (% )、平扫肿瘤实体部分与正常脑白质的相对信号强度 (RSIc )及增强后肿瘤实体部分与正常脑白质相对信号强度 (RSIGd)几个指标 ,并对这几个指标在各组肿瘤中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独立t检验 ) ,得出各组不同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及 χ2 值。结果 RSIGd在良性与恶性星形细胞瘤之间及与其它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听神经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比差异更显著 (P <0 0 1) ,高度星形细胞瘤与听神经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脑膜瘤与听神经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良性与恶性星形细胞瘤之间的强化比值 (%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与听神经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比亦有差异 (P <0 0 5 ) ;脑膜瘤与听神经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RSIc 在各组中的数值较集中 ,各组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RSIGd不但对星形细胞瘤级别的判断、还是在其他脑内肿瘤  相似文献   

7.
术前血C-反应蛋白与泌尿系术后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青  李刚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16-1118
目的: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以196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手术前1天常规行血CRP、白蛋白(ALB)以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查,并对术后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37例,未感染159例,感染组术前CRP水平9.21+2.25mg/L明显高于未感染组3.98±0.43mg/L,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术前CRP水平升高组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约60.61%,明显高于CRP水平正常组10.43%(P<0.01);术前CRP升高组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6.45±2.78d,明显长于CRP正常组的11.01±0.92d,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前血清CRP水平升高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肠内营养制剂在胃癌术后患者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俭  曹玉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3977-3979
目的:探讨及评价微生态营养制剂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前景。方法:60例胃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术前1d检测血清转铁蛋白行营养状态评估,术后分别给予常规补液(A)、肠外营养(B)、普通肠内营养(C)及添加微生态制剂的肠内营养(D)。监测各组患者手术前1d及手术后7d外周血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变化及淋巴细胞计数改变,同时以细菌学方法检测各组患者手术前后粪便菌群失调情况并分类。结果:术后C组及D组患者均低于A组和B组(P<0.01),而D组内毒素水平低于C组(P<0.01)。各组患者术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低于术前水平,且D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又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A、B、C三组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组患者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较术前增加(P<0.05)。各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便后细菌油镜计数结果C组及D组菌群失调患者例数明显少于A组及B组(P<0.01),而D组又低于C组(P<0.05)。结论:微生态肠内营养可以增强胃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及降低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对左半结肠切除术后肠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观察组给予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比较2组肠通透性、营养指标变化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2组术后2 d、7 d尿L/M比值、血浆DAO、D-乳酸、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7 d相对于术后2 d有明显回落;观察组术后2 d、7 d尿L/M比值、血浆DAO、D-乳酸、TNF-α水平较对照组同时点均有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术后2 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1 d(P<0.01),术后7 d恢复至术前1 d水平;对照组术后2 d、7 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1 d(P<0.01);观察组术后2 d、7 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同时点(P<0.01).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给予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支持可维持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过氧化物酶1(Prx1)、过氧化物酶6(Prx6)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5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23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和1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Prx1、Prx6和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Prx1、Prx6在正常脑组织、Ⅱ级、Ⅲ级、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在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Ⅱ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P<0.05)。结论 Prx1、Prx6和GFAP可能是临床评价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侵袭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生物治疗的潜在靶分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sFas)对Fas系统介导的星形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和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65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及25例对照组术前血清中sFas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成织化学方法检测其术后病理切片的Fas水平,运用TUNEL技术检测凋亡指数。结果星形细胞瘤患者中Fas的表达率为66.2%;sFas水平为(18.5±7.6)ng/L,显著高于对照组(6.2±2.3)ng/L(P<0.01);星形细胞瘤患者血清中sFas水平与Fas水平呈负相关;星形细胞瘤中sFas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sFas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896)。结论sFas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sFas可以抑制Fas系统介导的星形细胞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脑肿瘤患者尿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20例脑肿瘤患者尿中EGF的含量,其中脑星形细胞瘤15例(WHO分级1~2级6例,3~4级9例)和脑膜瘤患者5例,手术前后各检测1次,以健康正常人(n=5)作对照。结果:手术前,与脑膜瘤患者和健康人相比,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尿EGF含量明显增高(P〈0.01),且WHO分级3~4级患者尿EGF含量较1~2级者明显增高(P〈0.05);手术后,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尿EGF含量明显下降(P〈0.01);而脑膜瘤患者尿EGF含量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尿EGF水平与病理级别相关,且其纵向变化与手术治疗前后同步,提示尿EGF含量的检测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瘤磁共振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在术前肿瘤血管形成的在体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术前进行MRI成像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其中Ⅰ~Ⅱ级(低分级)26例,Ⅲ~Ⅳ级(高分级)8例。运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技术行MR灌注成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4例人脑星形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显示微血管,测量微血管密度(MVD)表示肿瘤血管生成。结果:34例星形细胞瘤最大rCBV与其对应的VEGF表达水平和对应的MVD呈显著正相关(r=0.604,P<0.001;r=0.625,P<0.001);高分级星形细胞瘤最大rCBV、VEGF表达和MVD显著高于低分级星形细胞瘤(t=3.0,7.08,3.37;P=0.017,0.01,0.011)。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在术前活体研究星形细胞瘤的肿瘤血管形成及评价肿瘤的良恶性和预后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脑肿瘤的高分辨率质子磁共振波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肿瘤的质子磁共振波谱 (1 H- MRS)特征并分析其生化特性 .方法 手术中获取 2 6份肿瘤标本 ,包括星形细胞瘤 15例 ,脑膜瘤 5例 ,转移瘤 2例 ,神经纤维瘤 2例 ,神经鞘瘤 2例 ;并且获得 4份正常脑组织标本 .经高氯酸提取、标准方法中和及冻干后 ,使用 40 0 MHz超导磁共振仪进行测试 .结果  1 H- MRS可检测出脑内许多与生化代谢有关的化合物 ,主要有 N-乙酰门冬氨酸 (NAA)、胆碱类化合物(Cho)、肌酸 (Cr)、谷氨酸和谷氨酰胺 (Gln+ Glu)、乳酸 (L ac)等 .脑肿瘤的 1 H- MRS与正常脑组织明显不同 :星形细胞瘤显示 NAA/Cho(正常 1.18± 0 .46 , 级星形细胞瘤 :0 .15±0 .0 5 ,P<0 .0 1)、NAA/Cr比值 (正常 :0 .78± 0 .2 1, 级星形细胞瘤 :0 .2 1± 0 .15 ,P <0 .0 1)下降 ,Cho/Cr(正常 0 .46±0 .11, 级星形细胞瘤 3.6 5± 0 .73,P<0 .0 1)比值升高 ,并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关 .脑膜瘤的 Cho增多 (Cho/Cr比值为2 .6 3± 0 .5 1,P<0 .0 1) ,NAA含量明显减少有时难以检测 ,并且在化学位移 1.47× 10 - 6 处出现异常增高的信号 ,代表丙氨酸 .脑转移瘤显示无 NAA信号 ,化学位移位于乳酸和肌酸之间的化合物消失 ,并且脂质信号增强 .结论  1 H- MRS可以提供组织生化及代谢方面的信息 ,这对研究脑肿瘤  相似文献   

15.
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31例,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4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7例。行常规CT及CTP检查,构建分析脑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及表面通透性(PS)图像,计算平均CBF、CBV及PS值。并分别在病变对侧脑组织中区测定正常区域的各相应值,分析各组间灌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星形细胞瘤的CBF、CBV及PS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均明显升高(P<0.01)。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CBF、CBV、PS值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病变区(P<0.01)。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CBF、CBV及PS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CTP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CI术前进行他汀治疗对冠心病病人心肌标志物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PCI冠心病病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各50例.PCI术前分别对A、B、C组使用剂量20、40和60 mg的阿托伐他汀钙,观察术后3组病人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和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一氧化碳和血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术后3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病事件.结果:3组病人PCI术后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上升(P<0.01~P<0.05),且C组病人心肌标志物水平较A、B组病人更接近正常水平(P<0.05);PCI术后3组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血内皮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且C组较A、B组下降更明显(P<0.05~P<0.01),3组病人一氧化碳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且C组较A、B组上升更明显(P<0.05~P<0.01);PCI术后C组病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其他2组的22.0%和10.0%(P<0.01).结论:冠心病病人择期PCI术前应用60 mg/d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探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良性脑膜瘤瘤周水肿区性质。方法 50例患者术前行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磁共振扩散成像(DWI),绘制ADC图,测量瘤周区、远离肿瘤区、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ADC值。2组ADC值组间区别进行t检验。结果瘤内磁敏信号(ITSS)3级星形细胞瘤组瘤周ADC值为(1.25±0.18)×10-3 mm2/s,低于ITSS1、2级组ADC值(1.66±0.15)×10-3 mm2/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TSS 1、2级组ADC值低于良性脑膜瘤组ADC值(1.76±0.15)×10-3 mm2/s,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TSS 3级星形细胞瘤组瘤周血管源性水肿与细胞毒性水肿相互作用,导致ADC值降低。ITSS 1、2级星形细胞瘤与良性脑膜瘤瘤周水肿主要为血管源性水肿。  相似文献   

18.
用单向免疲扩散法,测定了200例胃病患者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结果表明,胃癌组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 均<0.01),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2.64,P 接近0.05),各组与胃癌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在胃镜下按 Borrmann's 分型比较,Ⅰ、Ⅱ、Ⅲ、Ⅳ型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该检查有助于胃部疾惠良、恶性的鉴别,据其可估计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44例恶性胶质细胞瘤病人的再手术效果,其中多形胶质母细胞瘤13例(29.6%),星形细胞瘤Ⅲ—Ⅳ级31例(70.4%);第一、二次手术间隔平均为78.5周;再手术前KR为20~90(平均56);8例病人接受一次以上再手术。手术死亡率为每次手术1.9%;再手术后平均存活期为52.7周;35例(79.5%)术后1个月时KR较术前改善,术后KR≥60的时间平均为25.2周;术前KR≥60、手术间隔时间>6个月、术中全切肿瘤的病人术后生存期较相应组明显延长(P<0.001)。提出再手术治疗复发性恶性胶质瘤是可行的,但术前KR≥60,手术间隔>6个月及术中全切肿瘤者将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PCI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他汀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1次/d。于入院时及术后2d、1周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1术后2天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2术后1周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术后2天(P<0.05),治疗组仍较对照组低(P<0.05);3术后1周对照组血清hs-CRP仍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同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应用于冠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有助于降低PCI术后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