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2例上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全麻组(I组、n=16)、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II组、n=16)。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前、手术1h、术毕、术后1d血清皮质醇(Cor)、血管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I组患者的Cor和ET在术毕及术后1d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5);II组患者变化不明星。两组患者的血浆TNF-α水平无显著性变化,IL-6、IL-8在手术lh、术毕均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I组升高较早,在手术开始时即已升高,且持续时间长至术后ld。结论:单纯全麻不足以减轻老年上腹部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硬膜外加全麻可明显减轻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静吸复合全麻醉组、硬膜外复合全麻组;于麻醉前、切皮前、切皮后2 h及术后第1天、3天、5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清中sIL-2R、IL-6和TNF-α水平.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3组sIL-2R、IL-6和TNF-α没有明显变化;切皮后2 h、术后1天和3天硬膜外阻滞组、静吸复合全麻组sIL-2R明显升高(P<0.05),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在术后1天增高(P<0.01).切皮后2h、术后1天硬膜外阻滞组、静吸复合全麻组IL-6较麻醉前增高(P<0.05);TNF-α在切皮后2h、术后1天硬膜外阻滞组增高(P<0.05);三组间比较:硬膜外阻滞组、静吸复合全麻组在施术2h、术后1天的血清sIL-2R高于硬膜外复合全麻组,IL-6和TNF-α三组间无差别.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对sIL-2R、IL-6和TNF-α的影响,有利于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CABG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25)和对照组(n=25).分别于转流前、术毕、术后6、24和48 h监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并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cTnI和CKMB水平从术后6 h开始升高(P<0.05),在术后24 h达到峰值;阿托伐他汀组术后6、24和48 h血清cTnI和CKM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麻醉诱导前血清TNF-α和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术毕均明显升高,但阿托伐他汀组血清TNF-α在术毕和术后6 h均低于对照组(P<0.05);IL-6在术毕、术后6 h、24 h和48 h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使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CABG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麻、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外周血致炎、抗炎细胞因子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54例上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全麻组(Ⅰ组,n=18)、硬膜外麻醉组(Ⅱ组,n=18)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Ⅲ组,n=18).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前、手术开始后1h、术毕、术后1d和3d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浆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的表达水平.结果 3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均无明显性变化(P>0.05);较诱导前,手术1h、术毕时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Ⅰ、Ⅱ组升高较早,且持续时间长至术后3d.Ⅲ组于术后1d即恢复到诱导前水平;相对于麻醉诱导前,3组外周血中CD4+CD25+表达水平在手术1h、术毕时明显降低(P<0.05);手术开始后1h、术毕、Ⅲ组CD4+CD2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外周血中致炎细胞因子,调节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纠正过强的免疫反应.同时还可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有利于机体各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联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ESP)联合全麻组及单纯全麻组,每组各30例。联合全麻醉组入室后予以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毕48 h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的差异,观察麻醉开始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开始1 h(T_2)、术毕时(T_3)、术毕2 h(T_4)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术毕2 h、12 h和24 h咳嗽时的VAS评分。结果:联合全麻组术毕48 h的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全麻组(P<0.05),但IL-10水平高于单纯全麻组(P<0.05);联合全麻组术毕2 h、12 h和24 h咳嗽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单纯全麻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可使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并降低术后疼痛及炎性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黄贤亮  王光磊 《吉林医学》2011,32(12):2344-234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胃癌患者手术后TNF-α和IL-6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行D2式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患者入室后开放中心静脉,乌司他丁1万U/k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后快速于术前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100 ml生理盐水快速于术前静脉滴注。分别于中心静脉开放后即刻(T0)、术毕(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时点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T0点比较,TNF-α浓度术后各时点均升高,T3时达峰值(P<0.05);IL-6浓度术后各时点均升高,T2时达高峰(P<0.05);与对照组比较,TNF-α浓度T2~T4时降低(P<0.05),IL-6浓度T0~T4时均降低(P<0.05)。结论:胃癌患者手术后TNF-α、IL-6活性明显升高,乌司他丁能明显减少胃癌患者手术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的释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8例和开腹组5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4h和术后24h检测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结果术后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患者PT延长,APTT缩短,Fib升高,PLT术后第3天降低而术后第7天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但腹腔镜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IL-6水平与IL-8水平含量呈正相关(r=0.75,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能够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及降低患者术后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糖、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n=20)。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拔管(T1)即刻、术后l d(T2)和术后2 d(T3)晨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浆β-EP、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与T0点相比,对照组在T1时点MAP和HR显著升高(P<0.05),T1~T3时点血糖、血浆β-EP浓度显著升高(P<0.05),T1~T2时点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明显上升(P<0.05);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糖、血浆β-EP、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与血清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单侧全膝置换术老年患者45例,术前1d、术后1d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以术后1d评分较术前1d降低2分或以上者归为POCD组(19例),下降少于1分或上升者归为非POCD组(26例).并于诱导前、术毕和术后1d采血检测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术毕时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仅POCD组IL-6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与非POCD组相比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全麻下行单侧全膝置换老年患者发生POCD与术后血清中IL-6表达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2例上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全麻组(Ⅰ组、n=16)、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Ⅱ组、n=16)。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前、手术1h、术毕、术后1d血清皮质醇(Cor)、血管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Ⅰ组患者的Cor和ET在术毕及术后1d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5);Ⅱ组患者变化不明星。两组患者的血浆TNF-α水平无显著性变化,IL-6、IL-8在手术1h、术毕均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Ⅰ组升高较早,在手术开始时即已升高,且持续时间长至术后ld。结论:单纯全麻不足以减轻老年上腹部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硬膜外加全麻可明显减轻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5):428-431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行MPCNL的肾结石患者20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100例。分别于术前、术毕时和术后1周检测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β_2-微球蛋白(β_2-MG)、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观察2组患者术前、麻醉后即刻、术毕时、术后1 d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结石完全清除率。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麻醉后即刻、术毕时的HR显著升高,而MAP和SpO_2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前HR、MAP、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2组患者HR、MAP、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硬膜外麻醉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分别为94.0%(94/100)、93.0%(93/100),2组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术前2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CRP、β_2-MG、SCr及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毕时血清中IL-6、TNF-α、CRP、β_2-MG、SCr及BUN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1周时血清IL-6、TNF-α、CRP、β_2-MG、SCr及BUN水平显著低于术毕时(P<0.05)。术毕时和术后1周时局部麻醉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但2组患者血清中β_2-MG、SCr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中应用局部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和治疗效果,但局部麻醉成本较低,患者住院时间短,全身炎症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2.
张丽英 《华夏医学》2005,18(3):348-350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高龄腹部手术患者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ASA~级,择期腹部手术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研究组)。于麻醉前、切皮后1h、术毕时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A-)、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皮质醇、A-浓度在手术1h、术毕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清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术毕时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60例患者术毕血清IL-6浓度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r=0.57,P<0.05)。研究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高龄腹部手术患者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目前较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氧(ROS)在食管癌术后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方法:收集接受术后治疗且并发术后房颤和无房颤发生的食管癌患者各5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血清IL-6、TNF-α和ROS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术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和ROS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二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清IL-6、TNF-α和ROS水平均是影响食管癌术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术后次日血清IL-6、TNF-α和ROS水平均在预测食管癌术后并发房颤方面具有一定价值[AUC=0.837(95%CI:0.758~0.915)、0.873(95%CI:0.808~0.938)、0.906(95%CI:0.850~0.961)]。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房颤者体内术后早期IL-6、TNF-α和ROS表达水平升高,临床可通过监测术后早期血清IL-6、TNF-α和ROS含量预测房...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3,(2):168-17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孕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24周孕妇进行筛查并分组:26例正常孕妇(NGT组)、56例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采集孕妇血清,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IL-6、TNF-α,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不同血糖水平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GDM组hs-CRP、IL-6、TNF-α水平与NGT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001);在GDM组血糖控制较好,HbAlc<7.0%,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GDM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并且是影响血糖变化的显著因素,提示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并加重GD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8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4例;对照组10例,均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1)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SAP组血清TNF-α水平则持续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3、7、14天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2)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第3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并达峰值,并分别于第7和14天降至正常;第3、7天血清IL-6水平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天两者的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2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确诊病例在术前清晨,术后1个月,术后1年分别采血,检测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癌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及临床分期的增高,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也随之增加。术后1个月病例复查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年不同分期IL-6和TNF-α水平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复发9例,其IL-6和TNF-α水平较同组其他病例显著升高。结论 IL-6和TNF-α的检测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提示可以以此来对大肠癌做出尽早的筛选,并且对手术效果有一定的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酚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中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7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同时分别在手术前(T0)、术中1 h(T1)、术毕时(T2)检测患者血清NSE与TNF-α,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血清NSE与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T1与T2时血清NSE与TNF-α水平较T0时明显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颅脑外伤手术采用异丙酚麻醉不但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还能达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LEP)、骨保护素(OPG)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性.方法 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GA组),其中伴有骨质疏松19例(OP组),不伴有骨质疏松29例(非OP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以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骨密度,ELISA检测血清LEP、OPG及IL-6、TNF-α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GA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3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P=0.004),各部位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及非OP组相比,OP组患者血清LEP水平明显升高,OPG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OP组患者血清L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O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OP组及对照组(P<0.05),非O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P组患者血清LEP与IL-6、TNF-α呈正相关(P<0.05),血清OPG与IL-6、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伴发骨质疏松患者血清LEP、OPG呈异常变化,其与IL-6、TNF-α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结石胆囊切除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观察组行LC,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前两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天IL-6、TNF-α水平即升高,第2天达高峰,第3天开始回落,术后3d的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IL-10术后第1天即降低,第2天最低,第3天开始回升,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IL-6、TNF-α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能有效降低胆囊切阿衰术给患者带来的炎症应激反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接PCI对AMI患者在细胞分子学水平的变化规律,为AMI患者PCI术的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2例健康人(健康组)、36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51例直接PCI术的AMI患者(PCI组)的术前即刻、PCI术后12h、24 h、48 h、72h TNF-α、IL-6、CRP的动态变化。结果:(1)AMI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较健康人群升高(P<0.05);(2)IL-6和TNF-α的动态变化与术前比较,术后4h无明显升高(P>0.05),12h升高明显(P<0.05),术后24h达峰值(P<0.01),48h后下降,72h后继续下降(P<0.01);CRP的动态变化与术前比较,术后4b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达峰值(P<0.01),72h后下降(P<0.05)(3)常规治疗组IL-6、TNF-α.和CRP均与治疗后48h达峰值(P<0.01)。结论:TNF-α、IL-6、CRP均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病变的发生,PCI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炎性反应,但比常规治疗能更快速的降低炎性反应,直接PCI术后的患者血清中TNF-α、IL-6、CRP均有明显的快速达峰后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