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丁振平  何建华  杨振 《中国康复》2023,38(6):374-379
<正>构音障碍是指一组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运动性言语障碍,是由中枢或周围神经受损引起的与言语相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病因常见于脑卒中、帕金森病、脑瘫、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脑肿瘤等。构音障碍根据神经解剖及言语声学特点分为六种类型: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相关的痉挛型构音障碍;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相关的弛缓型构音障碍;主要由小脑功能障碍引起的失调型构音障碍;以及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和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构音障碍的解剖、影像及病因。方法随机选择2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给予构音评价,根据是否有构音障碍分为有构音障碍组(n=193)和无构音障碍组(n=99)。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体征:面瘫、舌瘫、悬雍垂偏斜、肢体偏瘫及锥体束征,行头部CT或MRI检查,确定脑梗死部位,探讨患者出现面瘫、舌瘫、悬雍垂偏斜、肢体偏瘫、锥体束征等临床体征、神经影像学变化与构音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193例研究组和99例对照组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研究组中,6.7%为纯构音障碍,出现舌瘫、面瘫、偏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79.79%的小脑外梗死出现锥体束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而研究组中悬雍垂偏斜、病变部位以及病变左右侧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小脑梗死可引起构音障碍。结论脑梗死后出现舌瘫、面瘫、偏瘫的患者易出现构音障碍,引起构音障碍的小脑外梗死影响锥体束,与悬雍垂偏斜、梗死位置(幕上或幕下、病变左右侧)无明显相关性。两侧小脑梗死均可引起构音障碍。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患者三分之一以上可产生各种言语障碍,其中主要的障碍为失语症和构音障碍。该文将介绍了脑卒中后所导致的失语和构音障碍的言语功能方面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拟采用俞募配穴结合六字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观察其疗效。方法:将脑卒中伴有构音障碍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六字诀组、俞募配穴组、结合组,每组各20例,六字诀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六字诀训练,俞募配穴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揿针针刺心俞、巨阙穴治疗,结合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六字诀训练与揿针针刺心俞、巨阙穴,训练前及训练2周后,测定言语清晰指标、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发声功能评测。结果:训练2周后,3组言语清晰指标、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发声功能评测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合组言语清晰指标、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发声功能评测数据高于六字诀组与俞募配穴组(P<0.05),六字诀组与俞募配穴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俞募配穴结合六字诀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构音障碍与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研究78例突发构音障碍的脑梗死患者,经影像学证实均为单个梗死。结果引起构音障碍的脑梗死可位于初级皮层运动区、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内囊、脑干及小脑。结论引起构音障碍的小脑外梗死,大多影响锥体束。任何部位的小脑梗死均可引起构音障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介入护理方法,对3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吞咽摄食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在入院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30例患者,28例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均明显提高,有效率为93%。提示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介入,可以使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唇音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和训练方法。方法分析92 例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和85 例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双唇音构音障碍的特点;再各选择20 例有双唇音构音障碍的患者进行语音训练。结果FAD患者中/p/置换成/b/占同类患者有双唇音构音错误总人数的78.8%,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中/b/脱落和置换分别占30.2%和60.4%。经过语音训练,两类患者双唇音构音错误的个数显著减少(P<0.001)。结论双唇音构音障碍在FAD患者中主要为/p/音的不送气化,在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中主要表现为/b/音的脱落和置换;语音训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功能训练与摄食行为指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介入护理方法,对3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吞咽摄食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在入院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30例患者,28例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均明显提高,有效率为93%。提示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介入,可以使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学龄期脑瘫儿童的构音障碍与脑瘫类型、运动功能、智力及语言发育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Frenchay 活动量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语言发育评定法(S-S)对全校102 名脑瘫学生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所有脑瘫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不同障碍程度在构音8 个分项的障碍表现不同。构音障碍的程度与脑瘫类型、智力水平及语言发育水平相关,与粗大运动障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后获得性前岛盖综合征(AOS)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以及康复预后。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AOS患儿9例,回顾性分析其颅脑MRI表现、口运动及进食和语言障碍特点、伴发癫痫和认知障碍情况以及康复疗效等。 结果9例患儿中明确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者3例,肠道病毒相关性脑炎2例,病原未明的脑炎4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随意性口面-颊-舌-咀嚼肌运动功能丧失,流涎、言语构音障碍、咀嚼和吞咽困难。MRI检测显示不同程度的双侧外侧裂周围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软化并萎缩。除典型症状外,伴有肢体瘫痪患儿3例;伴癫痫患儿5例。其中,伴发癫痫的患儿智力水平偏低,而未伴发癫痫者智力正常。全部患儿经3~6个月的言语治疗、进食技能训练、针灸、电刺激等康复治疗后,口面-舌-咀嚼肌的随意运动控制改善有限,仅有2例患者言语表达水平提高,且发音清晰度改善。 结论病毒性脑炎引起的获得性AOS儿童常因大脑外侧裂周围严重皮质结构损伤可导致不可逆的永久性假性延髓麻痹,严重影响患儿进食和言语技能,后期康复疗效甚微;而癫痫为AOS患儿常见并发症,易造成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