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我国农村和城镇地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ARLS)项目中713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研究人群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影响抑郁症状的重要变量,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农村和城镇地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随机森林算法结果显示:18个指标中重要性前10位的变量分别是收入、年龄、睡眠时长、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午睡时长、躯体疼痛、婚姻满意度、子女满意度、空气满意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睡眠时长过短、生活满意度差、健康满意度差、子女满意度差以及躯体疼痛等因素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有关。结论 :41.65%的农村和城镇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郁症状,未来国家和政府应多关注农村和城镇地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成都市中老年农转非居民抑郁症状流行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取本市1 645名45岁及以上中老年农转非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特征的中老年农转非居民抑郁症状;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家庭和个体)分析其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果成都市中老年农转非居民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5%。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吸烟、饮酒、社会支持、家庭平均月收入、移居年限之间,其抑郁症状有所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水平模型结果显示,中老年农转非居民抑郁症状在家庭水平存在聚集性。家庭水平的经济条件和移居年限,个体水平的年龄、慢性病、吸烟、社会支持是影响其抑郁症状的主要因素。结论中老年农转非居民抑郁状况不容乐观,应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与干预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璐  宗占红  易莹莹 《中国全科医学》2023,(25):3091-3095+3111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与城市女性相比,农村女性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教育水平较低、居住条件较为落后,故更易患心理疾病,但其面临的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较低。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中老年女性的抑郁发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于2021年5—7月,提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8年随访数据,选取其中45岁及以上的农村户籍女性为研究对象(n=6 736)。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简化版得分判定农村中老年女性的抑郁症状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村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状发生情况的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健康行为、社会参与及医疗健康服务利用4个维度的因素)。结果 6 736例农村中老年女性的CES-D简化版得分为(20.0±6.9)分,42.46%(2 860/6 736)有抑郁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对自身健康满意[OR(95%CI)=0.402(0.356,0.453)]、睡眠时长≥6 h[OR(...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中国高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利用2017—2018年进行的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CLHLS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6 318名高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5个维度进行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高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抑郁症状的高龄老年人在性别、体重指数(BMI)、教育水平、吸烟、饮酒、锻炼、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年收入、健康状况和居住地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 kg/m2[OR=1.39,95%CI:(1.15,1.69)]、丧偶[OR=1.33,95%CI:(1.06,1.65)]、独居[OR=1.35,95%CI:(1.10,1.66)]是高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锻炼[OR=0.65,95%CI:(0.53,0.80)]、健康状况好[OR=0.22,95%CI:(0.18,0.27)]...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成都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成都市社区3个,对社区内符合纳入标准的400名老人进行一般状况调查,并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进行抑郁症状的筛查,统计分析数据,总结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399名老年人中,存在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共有145例,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6.3%,其中轻度抑郁症状110人(占27.6%),中重度抑郁症状35人(占8.8%);GDS得分范围为0~30分,平均得分(9.61±6.92)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事件的发生是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自身社会及家庭地位满意度高、自我评价乐观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结论 成都地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且受生活方式、自我评价、生活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社区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卫生的监测,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我国45岁以上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数据来源为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以8159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5.0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2.62%,女性高于男性(39.53%vs.2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小蕊  高巧妮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108-3110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文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制调查问卷对102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102例中有35例存在轻重不等的抑郁症状,占34.3%.结论:女性、文化程度低,经济负担较重和社会支持差是影响其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了解全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抑郁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缓解其抑郁症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评定抑郁患病情况,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空巢与非空巢的离退休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离退休老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简表及自编问卷对武汉市某大学医学院314名离退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空巢偶居老人、空巢独居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6.1%、25.0%。卡方检验显示空巢偶居老人、空巢独居老人、非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因素是自尊、社会支持、孤独感;而对于非空巢老人,影响因素则是人际关系、婚姻家庭满意情况、孤独感。结论: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空巢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严重,应更多地关注独居老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老年视力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流行水平及危险因素,为降低视力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选择自报失明或半失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筛选得到有效样本1 462例,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得分评定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5±10)岁,抑郁症状率为45.6%,抑郁症状平均得分为(10±7)分。55~64岁年龄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75岁年龄组〔比值比(OR)=1.679,P<0.01〕;女性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男性(OR=1.310,P<0.05);城市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低于农村患者(OR=0.480,P<0.001);未患慢性病的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低于患慢性病的患者(OR=0.534,P<0.001);自评总体健康好的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低于自评差的患者(OR=0.324,P<0.001);无其他残疾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低于患有其他两种及以上残疾的患者(OR=0.570,P<0.01);睡眠时间较短的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睡眠时间正常的患者(OR=1.570,P<0.01);自评记忆力好的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低于自评差的患者(OR=0.380,P<0.001);生活极度满意的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低于一点也不满意的患者(OR=0.126,P<0.001)。结论 中老年视力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其抑郁症状检出率与年龄、性别、城乡、是否患慢性病、自评总体健康、是否患有其他残疾、睡眠时长、自评记忆力、生活满意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恶性血液病患者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筛选量表(CES-D)调查8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运用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量表得分的影响。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文化程度、合并症、化疗次数及治疗费用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适当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40岁)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情况,探讨中老年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酶学测定血尿酸(SUA),以SUA大于420mmol/l为界限,比较分析高尿酸血症组及高尿酸血症合并冠心病组与尿酸正常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尿酸增高病人的比例为18.1%(153:842)。尿酸增高组的男女比例为148:5,随着各年龄组的年龄的增大,血尿酸、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水平明显升高。与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冠心病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中老年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3854名中老年职工疾病谱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胜利油田中老年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谱规律。方法对胜利油田45岁以上职工共计3854人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列出发病前10位疾病谱。结果体检结果阳性人数3492人,阳性率为90.6%;患病人数2467人,患病率64.01%。检出前10位慢性疾病分别为脂肪肝、空腹血糖增高、高血压、高脂血症、颈椎病及退变、腰椎间盘突出及退变、肝囊肿、糖尿病、肾囊肿、冠心病;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腰椎间盘退变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病及退变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糖增高、糖尿病、肝囊肿、肾囊肿、冠心病男女检出率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腰椎间盘突出及退变和冠心病检出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外,其他疾病发病与年龄无正比关系。不同年龄组检出率比较,除肾囊肿外,其他9种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疾病谱调查和分析工作可以为油田职工提供科学的医疗保健,为旱预防、早检查、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褥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115例产褥期抑郁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产后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64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HAD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阻断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吴玉明  梁玉梅  侯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003-2005
目的:通过骨肿瘤患者伴发抑郁状态与抑郁症的比较,分析骨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符合ICD-10抑郁发作的骨肿瘤患者38例和心理科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6例,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抑郁症状的评估工具,辅助以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骨肿瘤组与抑郁症组HAMD总平均分分数分别为21.53±2.01和26.34±6.35,差异有显著性(t=4.466,P<0.01);两组的罪恶感、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迟缓、全身症状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基本相等,而抑郁情绪、自杀观念、工作和兴趣、激怒、精神焦虑、躯体焦虑、胃肠症状、性症状、疑病等症状,抑郁症组明显重于骨肿瘤组,骨肿瘤组患者自制力明显缺乏。结论:骨肿瘤患者的抑郁症为轻度或中度的抑郁发作,存在自责、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与兴趣下降、迟缓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辽宁省女性护士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010年10-11月随机抽取的在辽宁省有代表性的3个大、中、小城市的6所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的575名女性护士为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应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评价抑郁症状,应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和工作内容问卷评价职业紧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护士的抑郁症状率为67.6%。按OR值的顺序,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高付出/回报比(OR=3.037)、睡眠障碍严重(OR=1.990)、有离职倾向(OR=1.756)、护患关系严重紧张(OR=1.632)和高工作要求(OR=1.312)。结论 辽宁省女性护士的抑郁症状率较高,人口学特征、工作状况、生活方式及职业紧张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睡眠时长和抑郁症状的关系,并探究其性别差异.方法 选用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共纳入样本2898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84例(58.1%)和1214例(41.9%)...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大量证据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但躯体易感性的机制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前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炎性因子水平比正常人高,而这是否与伴随的躯体症状有关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目的 探讨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躯体症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性因子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或住院部MDD患者59例与同期社区招募的健康志愿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将MDD患者分为伴躯体症状抑郁障碍(SD)组37例(SSS总分>36分)和不伴躯体症状抑郁障碍(NSD)组22例(SSS总分≤36分),3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HC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SSS评分、BDNF、ProBDNF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白介素23a(IL-23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