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比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8.2%,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尿激酶静脉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住院时间较长,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电脑随机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8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75.13±5.28)、(13.57±3.68)分,与对照组的(74.11±4.59)、(14.22±3.7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的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均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事件,治疗安全性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阿替普酶组,各50例。阿替普酶组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 h、24 h、1周,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阿替普酶组NIHSS评分分别为(10.53±3.61)、(7.52±2.50)、(4.53±2.78)分,均低于尿激酶组的(12.04±2.64)、(9.37±3.12)、(6.41±3.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尿激酶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尿激酶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急性心肌梗死经溶栓治疗的248例患者.将所选患者因溶栓药物不同分为A组(阿替普酶)和B 组(尿激酶),每组124例.观察两组血管总再通率、发病6 h内及6 h后溶栓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出血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发病6 h后溶栓,A、B组分别有28(70.0%)、18(47.4%)例再通;发病6 h内溶栓,A、B组分别有76(90.5%)、68(79.1%)例再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死亡2例(1.6%),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2例,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3例,牙龈出血4例;B组死亡5例(4%),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3例,脑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5例,牙龈出血8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具有血管开通率高、出血等并发症少、安全及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5.
王云  刘定华  吴伟 《江苏医药》2013,39(16):1923-1925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5h内的ACI患者64例分别采用rt-PA 0.6 mg/kg(最大剂量为60 m)(A组,30例)和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 (B组,34例).治疗后24 h、7、28和90 d用NIHSS量表评估疗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评分和日常生活(ADL)量表评分;以治疗期间颅内出血发生率和90 d内病死率评估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90 d内颅内出血:A组2例(6.6%),B组4例(11.7%).90 d内死亡:A组1例(3.3%),B组3例(8.8%).结论 应用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h内的ACI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运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照组给予神经营养药、自由基清除剂及抗血小板药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 h,24 h,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少。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阿替普酶这种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溶栓的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而且,对神经功能的损伤较小,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替普酶这种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36例,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结果溶栓后6 h,患者NIHSS较溶栓前明显降低(16.75±4.56 vs.23.89±6.17,P〈0.05),24 h NIHSS较溶栓后6 h明显降低(10.78±3.72 vs.16.75±4.56,P〈0.05),7d NIHSS较24 h明显降低(5.47±1.96 vs.10.78±3.72,P〈0.05)。结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1、7、14 d的NIHSS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14 d的NIHSS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1、7、14 d的NIHSS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溶栓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20例颈内动脉系统的脑梗死患者按单、双号顺序随机进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组66例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54例,各组再设三个亚组即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分为轻型15例、中型39例、重型12例;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分为轻型14例、中型31例、重型9例。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应用药量为150万U/次,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应用药量为50万U/次,连用3d。结果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组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与74.0%,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型病例有效率分别为92.3%与74.1%,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轻型病例有效率比较分别为93.3%与92.8%,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重型病例有效率比较分别为75.0%与44.4%,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总有效率大剂量应用效果优于小剂量应用,尤其中型脑梗死患者用药剂量不同,疗效亦不同,即大剂量优于小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2月某院就诊并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66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分别为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2组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TNF-α表达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前2组TNF-α水平和ESS评分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t=0.36,P>0.05);治疗一段时间后,治疗组的2项指标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个月后的Bathel指数明显改善。结论:TNF-α表达水平对反应脑梗死脑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尿激酶可以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脑细胞损伤,改善溶栓治疗的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他汀给药时机对行rt-PA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行rt-PA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5例)和B组(65例);其中A组患者在rt-PA溶栓后给予他汀10 mg/d口服治疗,B组患者在rt-PA溶栓前给予他汀10 mg/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MMP-9、HMGB1、IL-17水平等。结果 B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治疗前(P<0.05);B组患者治疗后HMGB1、MMP-9及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及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溶栓前给药用于行rt-PA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下调HMGB1、MMP-9及IL-17水平,改善其临床预后,且未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优于溶栓后给药。  相似文献   

15.
冉志成 《河北医药》2008,30(12):1874-1875
目的观察尿激酶(UK)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浆纤溶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对起病<6 h,或起病超过6 h、但<12 h,CT证实的50例脑梗死患者静脉推注UK 30万U,静脉滴注UK 50万U,总量<200万U;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并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纤溶酶活性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浆D-二聚体及纤溶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高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阳  马建斌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822-2826
目的比较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7月—201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3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20例)和标准剂量组(117例)。所有患者在发病4.5 h内均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低剂量组给予0.6 mg/kg,15%快速静脉推注,85%静脉泵输注,持续60 min,最大剂量60 mg。标准剂量组0.9 mg/kg,10%快速静脉推注,90%静脉泵输注,持续60 min,最大剂量90 mg。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NIHSS评分、m RS评分、7 d内症状性颅内出血情况。结果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6.32%、85.83%,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溶栓后各时间点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两组NIHSS评分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时m RS评分0~1分和2、3、4、5、6分的患者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7 d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标准剂量相当,低剂量阿替普酶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省宝贵的医疗资源,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尿激酶溶栓组(120例)与常规治疗组(111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传统治疗,尿激酶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第3天、入院第7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丁广贵 《安徽医药》2014,(5):949-951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32例,按是否符合溶栓条件分两组,溶栓组50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溶栓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溶栓组在冠状动脉再通率、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病死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胸痛缓解迅速、明显,但出血并发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疗效确切、安全,溶栓治疗效果与溶栓开始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用于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 2014年5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65),对照组予以规范化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尤瑞克林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 (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与对照组的3.1%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尤瑞克林辅助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脂、调控血压、控制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片,1 片/次,1 次/d;治疗组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第1、2天每天用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以500 mL生理盐水稀释,24 h持续静脉滴注;其后5 d每天用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以250 mL生理盐水稀释,分早晚2次持续静脉滴注,每次3 h,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7、14 d的NIHSS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7、14 d与治疗前比较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加曲班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