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角度牵引、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椎病十分多见.人们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下颈段,而忽略上颈段,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作者自2002年9月至2004年3月采用角度牵引、手法治疗以眩晕、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寰枢关节错缝患者7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主要由上颈段颈椎错位引起,尤其是由寰枢关节的紊乱引起的颈性眩晕更多见.临床上对其诊断尚缺乏必要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的系统证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诊断,以及推拿手法对其干预研究情况的文献资料,对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有助于提高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姚新苗  高宏 《中国骨伤》2002,15(5):309-309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手法为主配合中药治疗寰枢椎错缝87例,收到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7例中男38例,女49例;年龄8~65岁,平均26.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3年,病程半个月以内11例,1个月17例,3个月28例,6个月15例,1年9例,1年以上7例;有明显外伤史3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者21例;齿状突先天缺陷4例,变异10例.  相似文献   

4.
环枢关节错缝的X线表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正常组和病例组环枢关节X线片的观察和分析,认为两侧齿突侧块间距的差值和齿突环椎轴线的偏离值大于1mm,旋转开口位显示环枢运动异常,并伴有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者,可考虑为环枢关节错缝。  相似文献   

5.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寰枢关节不稳患者行前路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脊髓、椎动脉和食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3例获4~45个月随访(平均18.4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寰枢关节稳定性良好,21例寰枢关节螺钉位置满意,17例获得植骨融合。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是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有效方法,能使寰枢关节即刻稳定性获得良好恢复,同时达到植骨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来心平  来宾 《颈腰痛杂志》2011,32(6):472-473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寰枢关节错位型颈椎病临床也并不少见,只是因为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颈椎病,非常复杂,人们比较生疏,也是当前治疗上的一大难题。由于寰枢关节的关节面平坦,关节囊松弛,关节活动频繁,便易于错位。  相似文献   

7.
环枢关节错缝与上颈段解剖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通过对三具尸体上颈段的介剖观察和分析,认为:1)枢椎是上颈段运动的应力中心,环枢关节错缝以旋转和侧方移位为主;2)对第一至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卡压和刺激是颈性头痛的主要原因;3)椎动脉的环枢横突间段在头颈旋转时受到明显牵拉和扭曲,是引起颈性眩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72岁(45.2±17.1岁)。所有病例均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根据所行植骨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结构性植骨融合术的28例患者纳入A组,男9例,女19例,年龄42.1±20.2岁;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行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的21例患者纳入B组,男8例,女13例,年龄49.3±19.8岁。记录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随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部残疾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在冠状位CT上测量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的高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和神经损伤。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性低于B组(210.2±26.6mL vs 230.5±6.2mL,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NDI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寰枢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显著性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仍显著性高于A组(P<0.05)。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中采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能够实现良好的骨融合,可应用于后弓缺失等不能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植骨术的患者,避免取自体髂骨植骨供骨区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寰枢椎的关节间隙高度,增强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寰枢关节紊乱症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手法治疗及枕颌牵引疗法治疗衰枢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分别予手法治疗及枕颉牵引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及X线片的变化2周,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30例,优18例,良10例,可2例。对照组30例,优10例,良8例,可10例,差2例。结论:手法治疗与枕颌牵引疗法相比有明显疗效,手法治疗更有针对性,针对其病理特点,直接纠正其错位。  相似文献   

10.
黄树林 《中国骨伤》1999,12(1):56-57
骶髂关节骨错缝(又称骶髂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1990~1994年共收治98例,笔者采用手法整复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8例,男57例,女41例;年龄40~64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2年。原因不明者6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作用机制。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与牵引组,手法组32例,其中30例获得随访,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2.31±13.23)岁;平均病程(12.40±6.23)个月;平均体重(61.21±10.23)kg。牵引组33例,其中30例获随访,男11例,女19例;年龄30~65岁,平均(45.54±14.35)岁;平均病程(13.25±6.06)个月;平均体重(62.31±10.45)kg。分别用Biodex Ⅲ system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2400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颈部肌群力学性能和疲劳程度,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各测试1次。结果:颈部肌群力学性能:在60°/s角速度和120°/s角速度等速运动时,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比值(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PT、AP、F/E、手法组优于牵引组(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疲劳程度:两组治疗前左右两侧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IEMG、MPF手法组优于牵引组(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右侧IEMG、MP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有改善趋势。结论:手法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颈部肌群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协调能力,提高颈伸肌群的放电频率,有利于恢复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力学性能和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Hybrid手术(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颈椎全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9年12月接受颈椎前路Hybrid手术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并获得临床随访资料者共56例,其中获得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者40例.56例患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混合型...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手术减压方式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依据影像学评价标准分析不同减压方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4年1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23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影像学评价标准,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方式,前路采用1~3节段椎间盘切除取髂骨植骨/Cage/钛网置入钛板内固定术,单或双椎体次全切取髂骨植骨/钛网置入钛板内固定术,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术;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等术式.按影像学评价、年龄、性别及病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和术后平均改善率,评价不同减压方法的疗效.结果 2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后路手术组均可获得较高的平均改善率.前路不同减压方法之间、不同性别组之间术后平均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的平均改善率高于高年龄组,短病程组平均改善率高于长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均有显著疗效,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减压彻底,融合固定可靠;对颈前路手术,依据影像学评价进行分类手术,选择1~3节段单纯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及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等手术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以三角肌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三角肌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38例以三角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颈椎病患者资料,分为3型:Ⅰ型为C5神经根麻痹;Ⅱ型为脊髓前角多节段压迫(脊髓锥体束未受损);Ⅲ型为脊髓压迫,脊髓前角血液循环障碍.38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不同病程患者及各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获得随访23例,三角肌肌力恢复至4级或5级者12例(52.2%).病程小于3个月者术后肌力恢复显著优于三角肌麻痹3个月以上者.Ⅰ型患者术后三角肌肌力恢复显著优于Ⅱ、Ⅲ型.结论:颈椎病致三角肌麻痹的发病机制可能有C5神经根麻痹、多节段脊髓前角受压及脊髓前角血液循环障碍等.本类颈椎病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Ⅰ型患者术后肌力恢复显著优于其他两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颈椎病患者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2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Pfirrmann分级评价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情况,将患者分为严重退行性变组和非严重退行性变组。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2 ~ T1各节段椎间角度和椎间盘高度、C2~7前凸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C7倾斜角。分析不同年龄患者(≥65岁和< 65岁)颈椎退行性变程度与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C5/C6椎间角度与椎间盘高度正相关(r=0.290)、与改良Pfirrmann分级负相关(r=-0.236)。在62例非老年患者(< 65岁)中,严重退行性变组(10例)的C2~7前凸角比非严重退行性变组(52例)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40例老年患者(≥65岁)中,严重退行性变组(11例)的C...  相似文献   

16.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Bryan颈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同时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相比较,观察两种术式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48例,21例(22个节段)行颈前路颈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术(置换组),27例(32个节段)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融合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术后3、6、12、18个月观察以下指标:JOA评分;摄颈椎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置换组的假体稳定性和植入节段及上下临近节段的活动度,观察融合组融合节段的上下临近节段的关节活动度;MRI或CT扫描检查颈人工椎间盘假体位置及有无异位骨化现象.结果 两组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脊髓功能改善,均无并发症.两组JOA评分比较:术后各时间段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两组术后各时间段之间的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各时间段随访摄X线片显示:置换组置换节段较术前保留了部分关节活动度,上下临近关节活动度未显著增加,未发现假体偏移或下沉;而融合组临近节段活动度显著高于置换组(P<0.01).术后CT或MRI扫描显示:置换组假体位于临近上、下终板骨的中央,未见假体周围异位骨化现象;融合组出现1例下临近节段退变压迫脊髓.结论 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比较,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既能良好地达到前路减压目的,又能保持颈椎病变节段的部分活动度和稳定性,且未显著增加上下临近节段活动度,取得了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V形牵引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社会的老龄化,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研究发现:引起颈椎病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睡眠时枕头使用不科学,使颈椎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每个人一生中有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舒适的枕头不但能使人安然入睡,而且能够帮助人防病治病。虽然国内外根据人体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和模拟力学原理,设计了一些颈椎保健枕,但对枕头高度的测量和设计都缺乏有效的方法和一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患者突出椎间盘周围的炎症反应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突出椎间盘周同组织的病理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9例颈椎病患者手术切除100个突出的椎间盘;取出间盘周围的绀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绀化染色。将染色结果结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个(45%)突出间盘周围的组织内可见血管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组与无炎症组患者在病程、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炎症反应与颈椎不稳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1)部分颈椎病患者突出椎间盘周围组织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炎症浸润细胞多为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2)颈椎不稳定可能是造成突出椎间盘周围组织内炎症反应的原因之一;(3)慢性炎症因素可能参与了颈椎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病人的颈椎椎体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椎椎体骨质疏松在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3组。正常组5例,颈椎间盘突出组(颈椎组)8例,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管狭窄(疏松组)8例。标本取血C5椎体上1/4的松质骨。所聚标本分别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随病情发展,光镜下,骨小梁逐渐变细,间隙大小不一;电镜下见椎体松质骨逐渐丧失了原有海绵样结构,大量骨陷窝形成,造成骨小梁变细、穿孔、吸收甚至消失。骨小梁未见微骨痂形成。结论:骨质疏松是颈椎病发病因素之一,颈椎椎体骨小梁异常改建是以不断增多的吸收陷窝导致骨小梁穿孔、变细、吸收甚至消失完成的,虽造成椎体变形的主要原因,而微骨折在颈椎变形中可能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2010年5月手术治疗的101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人工椎间盘置换和椎间融合两组.其中人工椎间盘置换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46.2±10.3岁)采用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椎间融合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44.8±11.4岁)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防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术后症状改善优良率以及C2~C7的Cobb角(C2-C7角)、手术节段脊柱功能单位Cobb角(FSU角)、手术相邻节段活动度等影像学指标进行观察分析,评价患者的颈椎功能改善情况,并进行两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椎间融合组手术时间为149.3±51.7min,术中出血量为213.5±42.6ml;人工椎间盘组手术时间为132.5±44.1min,术中出血量为173.2±56.4ml,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椎间盘组和椎间融合组随访时间分别为24.2±3.2个月和25.6±2.9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现假体或植骨松动及移位,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恢复,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椎间融合组VAS及NDI评分末次随访时分别较术前下降了65.1%和63.7%,人工椎间盘组分别下降了67.1%和63.6%,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组C2-C7角和FSU角较术前分别下降了28.1%和68.8%,手术相邻上节段和下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分别上升了21.3%和28.4%,差异有显著性(P<0.05);人工椎间盘组C2-C7角、FSU角较术前分别上升了7.7%和11.2%,手术相邻上节段及下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分别上升了5.5%及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2-C7角、FSU角和手术相邻节段活动度术后改变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椎间盘组和椎间融合组术后症状改善优良率分别为91.3%和87.3%,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能够取得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相近的临床疗效,同时手术节段运动功能得到了保留,手术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并无增加,可作为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