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动态增强MRI(DCE—MRI)对前列腺癌进行定量分析,评估DCE—MRI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6名前列腺疾病患者,年龄43~81岁,包括前列腺癌患者35名,前列腺增生患者11名。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及DCE-MRI检查,在灌注参数图上测量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值,比较三者在前列腺癌及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Ktrans、Kep、Vc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对Ktrans、Kep、Ve三者与Gleason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中,Ktrans、Ke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两者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6%、92.9%和85.7%、71.4%。Ve在前列腺癌诊断中无明显价值。Ktrans、Kep、Ve与Gleason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DCE—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增生结节的MR动态增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正常前列腺和前列腺增生结节的MR动态增强特征。方法  5例健康志愿者和 63例疑前列腺病变患者MR平扫,动态增强和延迟扫描,病变组 19例证实为结节样前列腺增生。对比正常前列腺中央叶和外围叶与前列腺增生结节的时间 -信号曲线。结果 正常对照组增强后至最大信号的时间:中央叶(2. 80± 0. 45)min, 外围叶 (2. 2±0. 45)min。最大强化率:中央叶 147%±16%,外围叶 110%±5%。前列腺增生结节组:于T2WI显示前列腺增生结节 42个,T1WI发现 1个。增强后,前列腺增生结节达最高信号的时间: (5. 23±1. 94)min(与中央叶相比,P=0.009;与外围叶相比,P=0.002),最大强化率 127% ±16% (与中央叶相比,P=0.011;与外围叶相比,P=0. 031)。结论 前列腺增生结节的强化时间较正常前列腺延迟,强化程度较中央叶低,较外围叶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氢质子MR波谱分析(3D1H-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32例前列腺癌及6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及29例健康志愿者经MR常规扫描、DCE-MRI、DWI和MRS扫描,分别测量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病灶和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和正常周围带强化后的相对信号强度值、DWI信号强度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胆碱/枸橼酸盐(Cho/Cit)和[Cho+肌酸(Cr)]/Cit比值,并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8例病灶区呈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下降;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38例呈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至中晚期达峰值后缓慢下降,除0及120 s两时间段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正常周围带、增生与癌三者的相对信号强度在其余每个时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DWI检查前列腺癌患者26例于ADC图上病灶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04.23±26.15)×10-5mm2/s,4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灶区平均ADC值为(175.21±64.86)×10-5mm2/s,除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与前列腺增生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检查前列腺癌17例,其病灶区Cho/Cit比值为2.26±0.91,(Cho+Cr)/Cit比值为2.85±1.01,3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灶区平均Cho/Cit比值为0.46±0.23,(Cho+Cr)/Cit比值为0.57±0.20。除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与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和MRS 3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70%以上,而通过3种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达87.50%、94.74%、92.59%。结论DCE-MRI、DWI和MRS 3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特征性表现,而3种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又将极大地提高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T2 W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预测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有病理或追踪结果的 4 8例脑病变患者 ,其中胶质瘤 2 5例 (高、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 16例和 9例 ) ,非胶质瘤病变 2 3例。全部病例均行常规T1WI、T2 WI和EPI SE序列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计算每个病灶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 (rCBV)比值 (病灶最大rCBV/对侧正常脑白质rCBV)。分析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与其组织学级别的关系 ,并比较胶质瘤与非胶质瘤的灌注异常及常规MRI强化表现。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 ( 16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4 .6 0± 1.98( 2 .5 5~ 9.2 2 ) ,低级别胶质瘤 ( 9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 1.86± 1.5 2 ( 0 .85~ 5 .72 ) ,经t检验 ,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1)。脑膜瘤、转移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均显示有局部高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5 .35± 2 .39( 3.15~ 12 .39) ,而有强化表现的脑梗死、脑炎性灶及放射性脑损伤表现为低、等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1.2 7± 0 .36 ( 0 .85~ 1.72 )。结论 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的术前影像学分级预测上有重要价值 ,在脑胶质瘤的某些鉴别诊断上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半定量及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鉴别价值.方法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DCE-MRI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PCa患者24例(69.79岁±8.21岁)、BPH患者22例(69.77岁±10.36岁).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T1WI、T2WI及DCE-MRI.测量PCa及BPH病变半定量值:MxSlp、washout、AUC90、AUC180;定量值: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比(Ve)值.使用独立样本f检验比较以上各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值对PCa和BPH的鉴别效能.结果 PCa与BPH的MxSlp、washout、AUC90、AUC180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9.76±83.58 vs 8.65±4.51、1.29±3.36 vs 0.14±0.37、14.96±5.76 vs 12.76±4.21、28.80±14.08 vs 26.13±8.40),P值分别为0.243、0.117、0.150、0.443.PCa的Ktrans及Kep值均高于BPH[(0.36±0.11) min-1vs(0.24±0.11)min-1、(1.93±0.89) min-1vs (1.20±0.57) min-1)],P值分别为0.001、0.002.PCa与BPH的Ve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3±0.11 vs 0.25士0.18),P值为0.604.Ktrans及Kep值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737,当Ktrans值≥0.273 min-1,Kep值≥1.595 min-1时诊断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2%和82.7%、62.5%和86.4%.结论 DCE-MRI可为PCa与BPH鉴别提供较可靠的定量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快速序列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P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PSA在PC与前列腺增生(BPH)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无泌尿系症状健康志愿者、经病理证实的13例前列腺癌和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MR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和正常组织的相对信号强度值,并绘制正常周围带(PZ)、PC与BPH三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PZ轻度强化,并缓慢上升至晚期达峰值;36例BPH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至中晚期达峰值后缓慢下降:13例PC9例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下降,4例T2WI像上弥漫性病灶呈现中晚期强化。PC尤其是晚期患者的PSA值明显高于增生。结论:PZ、PC及BPH的动态强化方式明显不同,结合PSA可对P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分析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评价Ktrans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前列腺癌(PC)患者28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2例,每例患者均行常规MRI和DCE—MRI检查,通过与病理结果对照,在MRI图像上共选取130个样本,分为前列腺癌区、外周带非癌区和中央腺体非癌区三组,在前列腺定量参数伪彩图上取ROI并测量Ktrans、Ve及Kep值,对三组的各参数值分别行方差分析,并检验PC组Ktrans。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区的Ktrans、ve及Kep值分别为(0.62±0.10)min-1、(0.44±0.12)和(1.45±0.25)min,外周带非癌区分别为(0.21±0.06)min-1、(0.29±0.65)和(0.76±0.21)min-1,中央区非癌区分别为(0.32±0.09)min、(0.34±0.70)和(0.95±0.26)min-1,Ktrans、Ve及Kep值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4.338、32.593及92.462,P值均〈0.05);PC组Ktrans、Ve值在不同Gleason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354、9.217,P值均〈0.05),Kep值在不同Gleason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前列腺癌区的Ktrans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533,P〈0.05)。结论:3.0TDCE-MRI定量分析研究能为PC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前列腺癌区的Ktrans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提示定量参数Ktrans值可用于评估PC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前列腺癌动态增强MRI (DCE-MRI)的相关参数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关系,探讨DCE-MRI评价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3.0 T MR扫描仪对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53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通过GE4.3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双侧外周带癌区与非癌区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计算出达峰时间(T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和最快强化率(Rmax),并分别分析与Gleason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癌区Tmax、SImax%、Rmax的平均值分别为(17.13±3.33)s、(1.60±0.26)%、(9.31±2.43)%,癌区动态增强参数与非癌区具有显著差异(P<0.01).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2~6分、7分、8~10分的Tmax、SImax%、Rmax的平均值经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Tmax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52,P<0.05),SImax%、Rmax与Gleason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43、0.52,P<0.05).结论 前列腺癌动态增强相关参数与Gleason评分具有相关性,可以对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9.
张玉琴  王毅力  董海波   《放射学实践》2009,24(3):283-286
目的:探讨常规MRI及肝脏客积超快速三维成像(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前列腺占位的MRI表现,其中59例为前列腺癌,1例为前列腺增生。将所有病例分为2组:LAVA组30例,采用常规MRI平扫结合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LAVA组30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前列腺癌27例(诊断符合率为90%),不确定诊断2侧,前列腺增生1例。对照组30例中MRI诊断前列腺癌20例(符合率为69%),不确定诊断4例,前列腺增生5例,1例前列腺增生误诊为前列腺癌并且漏诊了膀胱癌。LAVA组和对照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生血管生成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动态增强MRI(DCE-MRI)通过采集对比剂注入前、中、后的组织影像信息,可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半定量及定量灌注参数,反映肿瘤组织的微循环及血流灌注变化,以实现对前列腺癌的定量分析。就DCE-MRI在前列腺癌定性诊断、半定量及定量分析、分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方面的价值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3D 1 HMRSI对外周带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D1HMRSI(three dimensional proton MR spectroscopic imaging)研究外周带前列腺癌(PCa)的代谢特点,及对外周带PC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21例PCa的3D MRSI表现。测量外周带PCa体素及BPH外周带体素的(Cho Cre)/Cit及Cho/Cre,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BPH的外周带波谱主要表现为Cit高耸,Cho次之,Cre最低;PCa波谱主要表现为Cit峰明显下降甚至消失,Cho显著升高,两者波峰可呈现倒置,(Cho Cre)/Cit>0.86。PCa体素的(Cho Cre)/Cit显著高于BPH体素,且两者仅存在小部分重叠,PCa体素的Cho/Cre也显著高于BPH体素,但两者存在较大部分重叠;经ROC曲线分析得出(Cho Cre)/Cit对外周带PCa的鉴别诊断效能高于Cho/Cre,(Cho Cre)/Cit对外周带PCa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16。结论:外周带PCa的3D MRSI表现具有特征性,(Cho Cre)/Cit为诊断外周带PCa的有效指标,以(Cho Cre)/Cit>1.16作为诊断标准,可获得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9.3%、99.2%、99.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MR灌注成像各指标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疾病的70例患者,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2例,前列腺癌(PCa)28例,进行MR灌注成像,并对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病变的灌注曲线最大线性斜率(SSmax)、T2*弛豫率(△R2* peak)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VEGF、MVD)的相关性。结果(1)BPH组增生结节灌注曲线的SSmax及△R2*peak分别为:33.5±3.1、1.5±0.1;PCa组癌灶灌注曲线的SSmax及△R2*peak分别为:58.4±4.7、3.1±0.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3、2.29,P值均<0.05);PCa组高、中、低分化腺癌的SSmax分别为:52.3±3.4、56.4±4.3、60.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04,P< 0.05),△R2*peak分别为:2.9±0.4、3.1±0.5、3.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82,P<0.05)。(2)BPH组VEGF阳性9例,MVD值为22.76±6.54;PCa组VEGF阳性为24例,MVD值为71.38±9.17;PCa的VEGF和MVD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PH患者(X2=27.86,P<0.01;t=20.4,P< 0.01),PCa、BPH的VEGF表达与MVD表达呈正相关性(P<0.01);灌注加权成像(PWI)参数SSmax、△R2*peak与VEGF、MVD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PWI的有关指标(SSmax、△R2*peak)与MVD和VEGF的表达水平相关,有可能为前列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3.
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评价前列腺不同组织的MRI增强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应用两室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评价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的MRI增强特点。方法:对78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前列腺癌,使用GE Signa Advantage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采用FMPSPGR序列针对前列腺(4层或5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层厚7mm,层间间隔2mm,连续扫描采样35次,Gd-DTPA经肘静脉置留导管按0.1mmol/kg体重在扫描开始的同时快速注射。将扫描数据传送的计算机工作站,应用两室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不同ROI,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的最大增强指数(maxim enhancementi index)、对造影剂的吸收幅度(amplitude of uptake)、造影剂的交换率(exchange rate)和造影剂分布系数(distribution index)。结果:最大增强指数、对造影剂的吸收幅度、造影剂的交换率和造影剂分布指数以前列腺癌最高,前列腺增生次之,正常前列腺周围带最低。前列腺癌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之间所有参数均存在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6),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之间所有参数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结论:MRI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前列腺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特点,在前列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维氢质子MR波谱成像(3D 1HMRSI)对前列腺移行带癌的检出价值,并评估3D 1HMRSI判断移行带癌侵袭性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常规MR成像疑诊为移行带癌患者的3D' HMRSI资料.参照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记录移行带癌和前列腺增生体素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 Cho+ Cre)/Cit]比值.采用独立大样本t(’)检验比较移行带癌组和增生组(Cho+Cre)/Cit比值,应用ROC分析评估(Cho+ Cre)/Cit比值对移行带癌的诊断效能.根据Gleason评分将移行带癌分为低危(Gleason评分<7分)、中危(Gleason评分=7分)和高危(Gleason评分>7分)3个组,将3个组移行带癌的( Cho+ Cre)/Cit比值进行秩和检验.采用秩相关分析(Cho+ Cre)/Cit比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5例为移行带癌,35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获取移行带癌体素177个,160个体素3D1HMRSI表现为Cho峰与Cit峰倒置,(Cho+ Cre)/Cit比值增高.前列腺增生体素517个,大多数谱线形态类似正常外周带.移行带癌组与增生组( Cho+ Cre)/Cit比值分别为2.17±1.29和0.77±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8,P<0.01).(Cho+ Cre)/Cit比值用于诊断移行带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P<0.01),当(Cho+ Cre)/Cit比值取1.08为诊断临界值时,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94.2%,准确度为93.8%.低、中、高危组移行带癌的体素数分别为57、64和56个,( Cho+ Cre)/Cit比值分别为1.43(1.16 ~1.87)、1.66(1.43~2.36)和2.32(1.86 ~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82,P<0.01).(Cho+ Cre)/Cit比值随着Gleason评分的升高而增大,二者呈正相关(r =0.555,P<0.01).结论 3D 1HMRSI有助于移行带癌的早期检出,(Cho+ Cre)/Cit比值能鉴别移行带癌和增生组织,是有价值的评估移行带癌侵袭性的影像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T2加权成像(T2WI)诊断外周带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靶点穿刺、临床病理学确诊并于穿刺前后1个月内行前列腺MRI检查的PCa患者41例,年龄49~89岁,中位年龄69岁。所有患者均行3.0T超高b值(分别为2000、3000 s/mm2)的D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MRI成像。以前列腺靶点穿刺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T2WI、DWI(b=2000 s/mm2)、DWI(b=3000 s/mm2)、T2WI+DWI(b=2000 s/mm2)、T2WI+DWI(b=3000 s/mm2)对PC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各方法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 结果 41例患者中,PCa患者26例(通过临床结合穿刺点位置确诊为外周带PCa),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5例。T2WI、DWI(b=2000 s/mm2)、DWI(b=3000 s/mm2)、T2WI+DWI(b=2000 s/mm2)、T2WI+DWI(b=3000 s/mm2)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0.962(25/26)、0.962(25/26)、0.962(25/26)、0.923(24/26)、0.923(24/26),特异度分别为0.400(6/15)、0.667(10/15)、0.876(13/15)、0.800(12/15)、1.000(15/15),准确率分别为0.756(31/41)、0.854(35/41)、0.926(38/41)、0.878(36/41)、0.951(39/4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814、0.914、0.872、0.972(P=0.056、0.001、<0.001、<0.001、<0.001)。 结论 T2WI+DWI(b=3000 s/mm2)序列图像诊断PCa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望成为一种可靠的诊断前列腺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金莲  吴光耀  秦天  谭伟   《放射学实践》2014,29(1):53-56
目的:探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轻型脑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54例轻型脑损伤(MTBI)患者的常规MRI、SWI及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常规MRI与SWI对MTBI出血灶检出能力的差异。结果:33例有昏迷史(昏迷组),其中脑损伤后综合征(PTBS)20例,非昏迷患者21例(非昏迷组),其中PTBS10例。SWI对昏迷组出血灶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昏迷组(分别为87.9%和57.1%,P=0.010);出血灶阳性组PTBS发生率明显高于出血灶阴性组(分别为63.4%和30.8%,P=0.039)。TSE序列及FLAIR序列分别检出19例(35.2%)和28例(51.9%)有出血灶,出血灶数目分别为28个和41个;SwI检出41例(75.9%)有出血灶,出血灶共134个。SwI检出出血灶患者人数明显高于FLAIR和TSE(P〈0.001),SWI检出的出血灶数目亦明显多于FLAIR和TSE序列(P值均〈0.001)。结论:SwI较常规MRI对MTBI患者出血灶有更高的检出能力,实质出血灶的存在影响MTBI患者的远期预后,SWI对此能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择直肠癌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合适b值,以利于DWI对直肠癌病灶的检出.方法:对63例直肠癌患者行多b值DWI检查(b值为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 s/mm2)及常规MRI平扫(T2 WI、T1 WI).测量不同b值时直肠癌的ADC值;计算直肠癌的信噪比(SNR)及膀胱的信号强度比(SIR);根据HE染色病理图片记录直肠癌的细胞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b值的增大,直肠癌ADC值及SNR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值≤1200 s/mm2时,DWI图像中直肠癌SNR均高于T2 WI图像(P<0.05).各不同b值的DWI图像中膀胱SIR均低于T2WI图像(P<0.05),随着b值的增大膀胱SIR逐渐减低,当b值≥1200 s/mm2时,膀胱SIR明显减低接近于1.不同b值时直肠癌ADC值与细胞密度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b=1200 s/mm2时,其相关度最高(r=-0.76,P<0.05).结论:直肠癌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的合适b值应为1200 s/m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强化特征及前列腺不同组织灌注指标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癌49例,记录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GE Echo-speed1.5T超导成像设备,联合应用盆腔相控阵线圈和直肠内表面线圈,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进行灌注成像。通过GE高级工作站4.2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感兴趣区的灌注相关指标:负增强积分、增强平均时间、达峰值时间、信号降低最大斜率及血流速度,用闭孔内肌作为灌注指标的内参照,计算不同感兴趣区的相对灌注指标。结果前列腺癌信号-时间曲线为快速出现的信号降低倒置峰。前列腺癌(PCa)、前列腺增生(BPH)及正常前列腺外周带(PZ)的相对负增强积分(rNEI)、增强平均时间(rMTE)、达峰值时间(rTTM)、信号降低最大斜率(rMSD)及血流速度(rBF)的平均数值分别为6.44、0.71、0.68、1.93、8.17;3.01、0.82、0.83、1.33、3.64;1.29、0.95、0.94、0.64、1.43。前列腺癌的rNEI、rMSD和rBF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的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P<0.05)。前列腺癌的rMTE、rTTM低于前列腺增生的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有效反映出前列腺不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差异,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MR增强肺灌注成像与核素肺灌注显像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MR及SPECT核素肺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的价值。方法:24只大白兔建立肺栓塞模型,栓塞后6h采用3D-FLASH序列,从耳缘静脉注入Gd-DTPA行肺灌注扫描,应用Evaluation自动生成肺灌注曲线,在冠状位原始图像上两侧对称性选取正常与病变区肺实质的ROI测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从耳缘静脉注入99Tcm-MAA111-148MBq0·3ml8体位显像。病理学检查:分别于栓塞后分批处死实验动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栓塞肺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表现。统计学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成功建立20只兔肺栓塞模型,栓塞后6hMR增强肺灌注成像正常和栓塞区肺实质增强率分别为317·5%和45·1%;正常肺组织灌注曲线峰值明显,栓塞区灌注曲线低平或峰值延迟(t=11·52,P<0·01)。MR增强肺灌注成像对肺栓塞模型检测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85%;SPECT肺灌注显像敏感性100%,特异性65%,统计学分析二者检查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6,P>0·05)。病理显示:梗死区可见大量的纤维素渗出,肺间质增厚,动脉腔内可见红细胞和血栓形成,其周围白细胞浸润伴肺淤血,部分可见点状出血及肺淤血。结论:Gd-DTPAMR增强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是可行的;MR诊断肺栓塞与SPECT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