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理念的更新,护理工作从单纯的身体护理走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护理模式发生了深刻转变,其中,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人为本”,满足病人健康需求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由单纯的医疗服务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型服务转变的重要内容,因此健康教育水平已成为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我院自1998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逐步建立了健康教育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水平,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大大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我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病人为中心深化医院改革是医院工作的宗旨,是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医院模式转变的需要。几十年的医院管理一直遵循以病为本,把病人当成单纯的求医者。目前世界医学模式转变已从单纯生物学医疗转向生物医疗与社会、心理医疗综合模式,服务模式也必须相适应而转变。可是服务模式的转换与医学模式的转换相比要慢得多,所以要改变过去只注重以疾病为中心为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在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提供一些社会、心理服务,使病人感受到自己被医院所尊重,自己的权利被认可。遵循这一原则,黑龙江省医院门诊部从改革急诊急救入手,实现优质服务与环境改造配套的全方位整体改革。  相似文献   

3.
医疗服务理念是医院和医务人员怎样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价值观,它必须跟上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否则将导致系列矛盾.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建立,社会大众对医学要求的重点已从治病—防病;从不生病—关注健康;从以病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在这种形势下,医务人员服务理念已不能仅单纯的关注如何处理好健康与疾病的问题,更要关注疾病—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人”的需求,改变陈旧的医疗服务理念,使之回归到“以人为本”.构建“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需要建立系列“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和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院十分重视非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工作,把健康教育作为医院诊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以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新型医学模式,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受到广大患儿家长和社会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信息的畅通 ,医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从单纯的医治疾病向以病人为中心 ,提供全程优质医疗、护理、心理、生活服务模式转变 ;从单纯的病人要求医生被动服务向医生关心病人的主动服务模式转变 ,医疗服务行业的知识垄断正在被打破。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 ,特别是出台的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也使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改革、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困难共存的局面。要使医院能在改革中 ,在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卫生观念的建立,以及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改变了原有的“疾病谱”。医院单纯的医疗型服务模式已远不能适应人们身心健康的需求。当务之急是建立医疗、预防和保健新型的医疗机构,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预防保健需求。 一、用大卫生观念来确定医院模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在人们印象中的医院就是治病救人的医疗单位,但是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  相似文献   

7.
医务人员质量管理知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带来了健康观念的变化,带来了医疗质量内涵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信息的畅通,医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单纯的医治疾病向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程优质医疗、护理、心理、生活服务模式转变;从单纯的病人要求医生被动服务向医生关心病人的主动服务模式转变。医疗服务行业的知识垄断正在被打破。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特别是出台的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也使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改革,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困难共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转变,病员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这迫使医疗服务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本文分析了医生在适应这一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医院健康教育具有二重性,承担着双重人群的教育任务,不单纯是通过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健教工作,而且应包括医护人员自身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和行为落实。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所肩负的卫生服务任务重了,其医疗、护理服务的内容、范围、形式、质量都要求达到医  相似文献   

11.
吕萍 《现代保健》2009,(26):122-123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二十一世纪的医院,医护人员所面临的环境、服务对象也同以前有了质的改变。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的开放、知识经济迅猛增长、人们法律意识的提升,使得医院如同企业一样被推向社会。医院既是以劳务方式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医疗服务的主体,又是以服务过程中参与社会商品经济活动的经营者,群众有权利自由选择医院,致使医疗活动已逐步形成买方市场^[1]。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疗已从传统的医学模式向现代社会“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患关系也逐步地从传统的医方主导、病人盲从的模式,向医患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作为医务管理者,从伦理学角度探讨社会转型期的新型医患关系,有助于把握卫生服务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医院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医院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南京师范大学医院杨秀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工作已从单纯的医疗型、教学型向着医疗、教学、预防、康复、保健等复合型转变,成为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的指导中心。一、医院健康教育应立足于破旧立新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元。...  相似文献   

14.
叶丽华 《健康必读》2008,7(2):136-136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整体的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学科向独立学科发展,护理工作的内容由单纯的疾病防治护理扩大到全面预防保健护理,开展医院高水准的保健及关怀服务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的特征和整体护理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入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宗旨,医学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健康的概念已不再单纯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还应该是“保持身体、精神和社会诸方面的完美状态”;卫生服务的对象不再仅仅是病人,而是包括病人和健康人的整个人群;卫生服务的形式不再是片面的治疗或预防,而且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一整套系列性综合服务。这些都将通过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的形式来具体体现。口腔卫生保健亦包含在社区综合卫生服务之中。这种口腔卫生服务与传统的口腔卫生保健和口腔临床  相似文献   

16.
医院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飞霞 《现代医院》2010,10(11):112-114
<正>医院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1],是医院由单纯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2]。医院以其特有的优势,深入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对社会、医院及患者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是“医院——部队”型服务的重要职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康教育是“医院—部队”型服务的重要职能(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李刚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是座落在古城西安,有60年历史的国内外著名的口腔专科医院。五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努力扩大医院职能,开展部队保健服务,把健康教...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种形式加强预防医学教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025丘新尧,毛达娟,施榕,佘家瑾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型向社会—心理—生物型医学模式转变,在健康与疾病方面形成了一些新概念,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的职能由单纯的治疗型向着以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以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以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以生理服务扩大心理服务。为了满足社会群众对卫生保健的需求,大连市卫生局决定将医院健康教育纳入继续医学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20.
医院整体医疗管理模式是以医学整体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为满足社会民众的健康需求而创新的医院医疗管理新模式.经过1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拓宽了院前院后医疗保健功能,提升了医疗质量与医疗服务效能,融洽了医患关系,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