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多发性硬化(MS)抑郁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51例MS并发抑郁者每次发作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观察组)及50例无采用(对照组)者5年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肺部感染率、间歇期、发作期、病死率及治疗前与5年后扩充神经功能残疾量表(EDSS)评分等,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MS并发抑郁者预后的影响。ED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HAMD评定心理状态。结果 HAMD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后HAMD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观察组随访5年内肺部感染及病死率明显降低,间歇期延长及发作期缩短。两组生存者治疗前EDS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年后观察组较对照组EDSS明显降低。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MS抑郁状态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在多发性硬化伴发的抑郁及异常感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床确诊有抑郁和典型感觉障碍的多发性硬化患者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免疫干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盐酸文拉法新缓释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疼痛(VAS)、扩展残疾状态(ED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VAS、EDSS、HAMA、HAMD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u=2.36,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抑郁治疗,可有效改善多发性硬化伴抑郁及感觉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孟德芳  李慧  贾捷婷  魏华 《江苏医药》2022,48(3):243-246+250+325
目的 探讨功能MRI(fMRI)在评估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认知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及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评估30例女性RA患者(RA组)的健康状况及焦虑、抑郁情况,采用认知障碍简明评价量表评估认知功能,用3.0 T MR扫描仪行3D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检查评估RA组脑血流量(CBF)灌注情况。以15例女性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RA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3.3%,认知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VAS疼痛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SF-36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和ESR相关(P<0.05)。与对照组比较,RA组额叶、颞叶和顶叶两侧的CBF分布不对称(P<0.01)。RA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CBF减低比例高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0.05)。结论 女性R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VAS疼痛评分、SF-36评分、DAS28评分和ESR相关。fMRI对于早发现R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硫辛酸胶囊治疗缓解期视神经脊髓炎及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缓解期视神经脊髓炎及多发性硬化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程长短将其分为短病程组(21例)与长病程组(21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硫辛酸胶囊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扩展致残量表评分(ED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EDSS评分均得到改善。短病程组患者的ED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长病程组(P<0.05)。结论硫辛酸胶囊治疗缓解期视神经脊髓炎及多发性硬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病程短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多发性硬化患者行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某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基于糖皮质激素给药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量表(EDS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0.00%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其预后改善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非器质性头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78例慢性非器质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价,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文化水平等进行记录,并分析焦虑抑郁情评分以及发生率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为37.88%,焦虑评分为(13.62±3.15)分、抑郁评分为(15.64±2.64)分;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为53.57%,焦虑评分为(18.64±2.51)分、抑郁评分为(19.64±3.52)分。女性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以及评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71.43%,其焦虑评分为(17.56±3.03)分、抑郁评分为(19.67±3.44)分;均较年龄>40岁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为50.85%,焦虑评分为(18.26±4.03)分、抑郁评分为(20.44±2.67)分,均高于病程<5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水平方面,初中以上与初中以下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非器质性头痛患者,其病程越长,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尤其是年龄较大以及女性患者。应尽早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肝硬化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频率、特点,以及情感障碍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6例肝硬化患者,并均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慢性肝病问卷(CLDQ)检查。分析肝硬化患者情感障碍发生情况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各因素对情感障碍的影响。结果肝硬化患者发生焦虑占38.8%,抑郁占34.9%,焦虑并抑郁占20.4%。焦虑组在腹部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及焦虑领域的得分均低于非焦虑组。自费者及病程较长者其焦虑发生率较高(P〈0.05)。抑郁组在腹部症状、活动能力、情感功能及焦虑领域的得分低于非抑郁组。结论情感障碍对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提高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对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重视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受损部位多发,神经功能缺损影响大,患者易发生心理障碍。不良的心理因素不仅使MS病情加重,而且直接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笔者于2007年6月—2012年10月对MS患者进行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扩展神经功能残疾量表(EDSS)评分,目的在于探讨M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1],临床表现多样.抑郁是MS中最常见的情感障碍.抑郁可降低MS患者生活质量,并影响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预后,甚至导致自杀.我们近5年诊治58例多发性硬化抑郁障碍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中文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SF-36、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广州市4所医院的71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QOL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相关分析,探讨焦虑、抑郁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IBD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下降,低于肠易激综合征(IBS)组患者(P<0.05),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生活质量(P<0.05).相关分析表明,IBD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 (1)我国IBD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低;(2)焦虑、抑郁水平高的IBD患者生活质量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体教育在截肢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2日往解放军59医院创伤显微外科行截肢术者37例,在全程心理干预的基础上,于术后3~10d由心理干预小组成员组织实施集体教育,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8例择期手术患者QOL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截肢患者实施集体干预能有效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化评分。筛选出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171例,随机分为抗焦虑抑郁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组86例,常规治疗对照组85例,分别统计两组12个月内的再入院率和平均住院日,并采用焦虑抑郁评分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再入院率为12.79%、平均住院天数为(15.2±2.31)d,对照组再入院率为69.23%、平均住院天数为(23.5±3.7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SAQ评分及HAMD及HAMA量化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抗焦虑抑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预后,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了解其对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CHF患者216例,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并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216例中焦虑/抑郁组141例(焦虑84例,抑郁29例,焦虑伴抑郁28例),非焦虑/抑郁组75例,CHF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65.3%;焦虑/抑郁组全部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焦虑/抑郁组(P〈0.01)。结论 CHF患者焦虑/抑郁障碍较为常见,使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于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效果欠佳的多发性硬化急性期患者,选择血浆置换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入住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多发性硬化急性期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入组标准采用2010年中国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3(7)516-521)。均为对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治疗(静脉注射甲强龙1g&#215;5d)效果不明显者(治疗后EDSS评分改善〈0.5分),共计13例,其中男3例,女10例;年龄23-66岁,平均(40.08&#177;4.09)岁;平均病程1.3年;平均急性期发病时间4.8d。所有13例患者均采用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1983年Kurtzke JF的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比较血浆置换治疗后EDSS评分的改变。结果血浆置换开始前EDSS平均6.0分(2.5-8.5),血浆置换后6名(46.2%)患者EDSS改变〈2分。5名患者(38.5%) EDSS改变为(2-4分)。2名患者(15.4%)的EDSS改善〉4分。在所有接受血浆置换的病例中,治疗前的EDSS评分(6.154&#177;0.61),治疗后EDSS评分(3.846&#177;0.65)(P=0.0167)。两组疗效比较:患者3次血浆置换治疗后的EDS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的EDSS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所有13名患者在接受血浆置换后EDSS评分明显下降。平均EDSS评分下降2分。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显示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选择血浆置换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海洛因依赖患者的生命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603例MMT门诊海洛因依赖患者完成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63例健康对照完成WHOQOL—BREF;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海洛因依赖患者WHOQOL—BREF四领域QOL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海洛因依赖患者WHOQOL—BREF各领域的QOL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WHOQOL—BREF1个或多个领域的QOL评分偏低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非在婚、目前无工作、静脉注射吸毒、抑郁、焦虑和低睡眠质量(P≤0.05)。结论:MMT门诊海洛因依赖患者生命质量较差,其生命质量恶化与多种临床、社会和心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出院时、干预6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发生情况以及脑卒中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ADL、SF-12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ADL和SF-12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现抑郁、焦虑1例(1%),对照组出现焦虑、抑郁12例(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P<0.05);干预组出院6个月无脑卒中复发,对照组出院6个月脑卒中复发8例(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胸痛患者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中选取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发胸痛患者536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患者健康问卷(PHQ 15)进行调查,统计焦虑、抑郁检出率及不同程度躯体症状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相对危险度。结果536例患者中,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检出率分别为16.6%(89例)、25.4%(136例)、27.2%(146例)。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分析显示,PHQ 15总分、PHQ 15阳性症状数目与HADS总分(r=0.413,P〈0.01;r=0.375,P〈0.01)、HADS a因子分(r=0.484,P〈0.01;r=0.428,P〈0.01)及HADS d因子分(r=0.381,P〈0.01;r=0.299,P〈0.01)呈正相关。躯体症状轻度(PHQ 15,5~9分)、中度(PHQ 15,10~14 分)、重度(PHQ 15,15~30分)患者焦虑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R)及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6.42(1.88~9.79)、14.83(6.01~28.59)、27.23(19.23~41.03);抑郁患病的RR(95%CI)分别为3.21(0.98~3.89)、18.29(9.37~25.16)、42.53(9.14~87.26);焦虑、抑郁合并患病的RR(95%CI)分别为3.96(1.29~8.06)、11.12(5.12~26.47)、34.73(16.13~81.28)。结论心内科门诊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发胸痛为主要躯体症状就诊的患者焦虑、抑郁常见;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躯体症状程度越重数目越多,患焦虑、抑郁相对危险度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52例伴抑郁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和记录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QOL)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并计算抗抑郁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LVEF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评分以及HAMD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抑郁治疗总有效率达69.2%(18/26),对照组为38.5%(1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QOL,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评价无器质性心脏早搏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无器质性心脏早搏伴焦虑抑郁患者212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均给予美托洛尔,每次25~ 50 mg,2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氟西汀20~40 mg,1次/d(72例)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34例),1片/次,早晨及中午各服1次,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并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S:(39 ±9)分比(52±10)分;SDS:(39±10)分比(58 ±11)分;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S:(39±9)分比(53±10)分;SDS:(39±10)分比(58±9)分;P<0.01].对照组治疗后心悸、胸闷、气促、胸痛症状的改善率分别为30.2% (32/106)、42.6%(43/101)、46.0%( 23/50)、48.6%( 17/35),观察组改善率分别为84.9%( 90/106)、95.9% (93/97)、96.4% (53/55)、92.1%(35/3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心脏早搏的临床疗效为84.0%(89/106),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 (57/106).观察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脏早搏患者伴有焦虑抑郁障碍,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早搏的发生,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