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猝死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诊治的22例冠心病出现猝死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发生猝死的22例老年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死亡原因:6例为暴饮暴食,8例为便秘,4例为情绪激动,2例为寒冷刺激,2例为过度疲劳。结论冠心病猝死的患者发病原因主要是暴饮暴食、便秘、情绪因素为主,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免冠心病患者出现猝死,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增长 ,呈现不仅上升而且年轻化的趋势。有相当一部分人发生猝死。急性心肌缺血是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为了掌握心肌缺血患者发病时间的规律 ,以便更好地做好心肌缺血病患的护理工作。本文通过Holter对 84例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给予 2 4h心电监测 ,发现心肌缺血的发生与时间具有一定关系 ,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3月~ 2 0 0 4年 3月我院住院患者 5 1例 ,门诊患者 3 3例 ,共 84例 ,经临床诊断 ,确诊为冠心病者 49例 …  相似文献   

3.
马延丽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33-3134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和科学护理后,除发生1例低血压,2例心律失常外,其余患者均健康出院.结论 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康方方 《现代养生》2013,(22):50-50
目的:对神经内科的住院病人20例发生猝死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探讨患者发生猝死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4月神经内科20例住院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密切观察所有患者在猝死前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该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猝死的原因主要分为四个:①中枢性呼吸衰竭10例,占总患者人数的50%;②肺栓塞4例,占总患者数的20%;③心源性猝死4例,占总患者数的20%;④不明原因2例,占总患者数的10%。结论:神经内科的住院病人是最易发生猝死现象的高危人群,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在住院期间心脏、肺部病变等症状的变化,并做好护理工作,以达到减少病人发生猝死现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心内科院内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SCD)的临床病因;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心内科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住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60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结果:猝死患者多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因冠心病而猝死者居其他各病之首.绝大多数患者猝死之前,常出现一种或多种先兆症状,最常见为胸闷、心悸以及气促.多数患者在猝死前都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以情绪激动触发猝死者较为多见.对老年患者而言,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时间往往是在入院2~3周的时间内.而夜晚的发生率又往往大于白天,凌晨后要大于凌晨前,上午大于下午,心血管患者发生猝死的几率要比心肌病大.结论:在预防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时,重点观察冠心病以及先兆症状的患者,要避免患者接触诱因,在早晨应加强监护,治疗时应参考患者以往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达到最佳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病人的康复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复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冠心病病人出院后接受康复护理的继续。福州市鹤龄医院护理部从 1 999年 9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 ,对 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从入院开始 ,住院期间进行或完成部分措施 ,出院时进一步落实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1 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4月收住我科 98例冠心病患者 ,年龄 4 2~ 83岁 ,男 87例 ,女 1 1例。其中心绞痛 81例 ,心肌梗死 1 3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1 1例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7例。康复指导内容1 饮食指导 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是引起冠心病的三大因素。这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老年冠心病猝死发生率也逐年提高。据文献报道 ,年龄的增加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而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所致心源性猝死高达 80 %以上[1] 。为减少冠心病猝死的诱发因素 ,我们对 1992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在我院猝死的 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老年冠心病患者 ,病情基本稳定 ,突然意外发病 ,于 6h之内死亡的病人。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猝死。共 48例 ,其中 16例在住院期间发病死亡 ,32例院外发病后送入我院抢救无效死亡。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60例心内科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老年猝死患者的病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猝死的病因.结果:60例心内科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中,冠心病猝死患者25例(41.67%),高血压心脏病猝死患者15例(25.00%),风湿性心脏病猝死患者10例(16.67%),急性心肌炎猝死患者4例(6.67%),肥厚性心肌病猝死患者3例(5.00%),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猝死患者2例(3.33%),感染性心膜炎猝死患者1例(1.67%).冠心病猝死率最高.冠心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猝死患者11例(44.00%),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患者9例(36.00%),稳定型心绞痛猝死患者3例(12.00%),其他冠心病猝死患者2例(8.00%).不稳定型心绞痛猝死率最高.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主要以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冠心病为主,因而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该类老年患者的监测,积极做好防护急救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黄丽芳 《现代医院》2006,6(1):19-20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原因,提高护理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我院127例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死亡病人中,因心衰而死亡的3例(25%),其中2例排便时出现急性左心衰死亡,1例因饱餐后半小时突然死亡。心率失常者2例(17%),1例因自己在床上活动时突然死亡,1例因情绪激动死亡。休克死亡3例(25%)。再次梗塞2例。猝死2例。夜间死亡7例(占58%)。结论通过对12例AMI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发现因心衰而死亡病死率较高,而夜间死亡率也较高,因此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夜班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心肌梗塞死亡先兆症状,赢得抢救时机,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李鲁同 《中国校医》2001,15(4):276-276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临床评定有症状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 ,常用于临床上怀疑冠心病但症状不典型或静息时心电图正常者 ,是检测运动后心律失常、心绞痛的发生情况、冠心病病人运动耐力的评价、评价某些药物疗效及陈旧性心梗患者康复程度和冠脉搭桥术后的疗效。而护士的护理是保证试验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9月共选择 369例病人行此项检查 ,其中男性 2 5 9例 ,女性 110例 ,年龄在 2 8~ 68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此项检查的适应症。2 试验环境和检查方法检查室布局应合理 ,使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出院老年冠心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06年5月~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52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各260例,干预组在出院时进行3次以上的健康教育,出院后每月进行两次以上的随访.对照组只是在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不再干预.出院2周、1个月、2个月后对所有病人进行进行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出院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的老年冠心病病人随着出院时间的增长,服药依从性人数下降,且死亡人数增加, 且疾病复发人数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有针对性的进行出院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并减少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猝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经验,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护理水平,减轻手术病人的焦虑、恐惧程度,积极配合手术治疗疾病。方法:2010年1月~2010年6月,术前、术中、术后通过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根据自行设计的心理护理效果等级表评价心理护理效果,结果满意152例,较满意185例,不满意为19例。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程序化的心理护理后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患者整体护理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胡萤 《工企医刊》2013,26(2):143-144
目的总结艾滋病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护理。方法对2010年一2011年43例艾滋病病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加强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5d~7d,出现回血现象3例,2例诉疼痛拔除,1例因出院拔针,均未发生堵塞、静脉炎,护士均未发生针刺伤。结论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置管时间,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有效预防感染、减轻护士的工作量、避免医护人员针刺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猝死相关原因,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猝死标准的16例患者进行疾病分类、用药、心电图、猝死时间进行研究。结果精神病人猝死与引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心源性疾病、猝死时间段有关。结论严密观察病人病情,根据病人病情和躯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加强患者夜间睡眠的防护,则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42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经验。方法分别从一般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分别阐述。结果经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40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死亡。结论冠心病患者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护士的护理健康指导,才能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杨玲 《中国卫生产业》2014,(3):82-82,84
目的对冠心病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监护病房进行冠心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风险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生2例意外事件,5例沟通障碍事件,1例药物外渗事件,4例非计划拔管事件,2例仪器故障,护理风险事件得到显著减少。89例患者非常满意,9例患者比较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对冠心病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猝死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参考相关研究报道,结合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猝死原因,探讨相关预防办法。结果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均可能引起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猝死,情绪变化、进食过饱是主要诱因。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预防护理,可有效预防猝死。而对于发生猝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需要在心电监护和心肺复苏的基础上,给予地高辛、稳心颗粒等治疗药物,辅以冰帽低温疗法,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办法和抢救措施,以降低猝死发生率,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与恢复,更好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41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对猝死的病因、发病表现进行追溯、探讨.方法 收集某综合医院1980~2008年41例30岁以上心脏性猝死患者死前心电图并结合病史进行分析.结果 猝死患者70.7%有冠心病史,猝死前记录到的心电图绝大部份表现异常且多为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结论 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发生的主要病因,其心电图的主要表现是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一旦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应提高警惕,尽力预防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8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康复护理,有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出院,有2例发生院内感染,有3例患者因发生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猝死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意外死亡.从症状出现至死亡的时间各家意见不同.有1小时、6小时和24小时以内者.我院内科病房内自1985年1月至1988年2月在病情已得到控制或好转,又无任何先兆症状情况下突然发生3小时内猝死病人15例.今将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对猝死病人的认识和防治. 资料分析发生率:1985年1月至1988年2月内科病房共收治病人3547例,死亡病人87例,发生猝死病人15例,猝死发生率为内科住院病人的0.42%,为内科死亡病人数的17.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