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痹证,是一种以皮肤、肌肉、筋骨、关节等处酸麻重着、疼痛,甚至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若病久不愈而又复感外邪,邪气会深入脏腑,造成脏腑气血阻滞.从而形成脏腑痹.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认识的深入,在寻求无毒副作用的自然疗法的趋势下,中医越来越得到了世界的认同.笔者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痹证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医痹证大体上包括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或原发性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炎等.近年来,笔者对湖区痹证患者运用中医药辩证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向来重视地域因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原则在各地的深化可以成为地域医学流派的基础。历代有阴阳地域、五行地域、九宫地域的不同划分法,现代中医地域医学则可以进一步结合地理、气候以及地方风俗等差异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丰富中医临床学术。  相似文献   

4.
痹证是指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本病以居潮湿、高寒之地,或气候变化之时,患病者为多.  相似文献   

5.
张淑萍  张秀霞  高义 《吉林医学》2007,28(4):559-559
痹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肌肉风湿症等疾病.祖国医学认为,痹证是由于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肢体、关节、肌肉等处有酸楚、疼痛之感,并随气候变化而加剧.  相似文献   

6.
朱丹溪对痹证认识颇深,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其具体内容体现于《格致余论》、《丹溪心法》、《金匮钩玄》、《丹溪手镜》、《脉因证治》、《丹溪治法心要》等医籍中。对其辨治特色略作分析,认为书中着重强调辨治应注重养护阴血、外内合邪致病观、重视治痰,并对朱丹溪治疗痹证用药特色进行了概括,从以上几点探讨丹溪痹证辨治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中的痹证,泛指影响骨骼、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类疾病。风、寒、湿邪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外部因素,是标;正气不足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内因,是本。对于痹证的治疗,中医临床主要采用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中药提取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疗效显著。今后应立足于中医理论,建立病证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制定统一的诊断、分型、分期标准,正确把握疾病的发展、转归与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8.
中医痹证是由于风湿寒湿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笔者根据“寒者热之”[1]“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2]的理论结合前人治疗经验,用新创针灸并用的方法于1993年11月至1998年11月收治痹证3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均根据198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3]。诊断并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最长20年,最短3个月,平均7年。疗程最长20次,最短2次,平均7次。12 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病因辨证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其中痛痹18例,着痹11例,行痹3例。13 针灸并用的具体方法:首先,按辩证…  相似文献   

9.
10.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侵袭人体 ,闭阻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一种病证 ,以肌肉、筋骨、关节的酸困重痛、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 ,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师王自立主任医师重用细辛治疗此证 ,收到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案 1 杨某 ,女 ,40岁 ,工人。患者四肢关节疼痛半年 ,经某医院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并治疗2个月 ,效果不明显而求治于王师。患者恶寒肢冷、关节疼痛 ,下肢为著 ,痛剧时活动受限 ,行走不便 ,但关节未见红肿。舌淡胖、脉沉细。王师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此之谓也。治当祛风除湿 ,温通经络 ,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家方案解读《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简称"甘肃方案")。甘肃省2019年气候特色多雨,因此突出湿邪,治疗着重于化热祛湿兼固护脾肺。在甘肃方案中充分发挥中医学"治未病"思想,通过香囊辟邪、足浴养生及食疗、口服汤药等个性化方案突出预防;针对重症患者做到"有故无损亦无损",药物使用具有"狠""准"的特点;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将藏药纳入方案,以中成药的形式贯穿于预防、治疗和康复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医学中的时间观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历来重视对疾病的认识和诊疗应因时制宜,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人体的日、月、年、四时等生理病理节律及其临床应用作了广泛而精辟的论述。结合现代科学成就从五运六气、人体生理学、人体病理学等方面对中医学因时制宜时间观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风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疑难病之一,缠绵难愈,需长期服药,有的甚至需终身用药,目前尚无理想的根治药物。中医药在治疗风湿病方面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独特的临床疗效,但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药物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治疗风湿病具有肝损伤的常用单味中药及特点,从其肝损伤原因和防治方面作出简要的归纳总结,为临床合理使用相关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临证四大核心理念之制宜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与自然、社会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发生联系。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体质、年龄、性别、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因而在治疗上须依据疾病与患者、地理、气候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定相适宜的治疗方法,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制宜观是指导中医临证的重要观点,是基于整体观念,以追求人体内外环境协调平衡为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精准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2019年底武汉地区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度。中医药治疗疫病自古有之,千百年来为防治疫病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本次新冠肺炎的病机重点是湿邪蕴郁,有寒热之分;有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而常现逆传;疫邪毒气旺盛易变;病位在肺脾,重症及心。其治疗要根据分期辨证论治,祛湿健脾贯穿始终,在具体治疗过程中既要清瘟解毒防变,又要养肺补脾固正,并且要掌握“三因制宜”原则,坚持防治并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中草药治疗风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自拟中草药方治疗为基础,治疗风湿性骨痛,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骨痛症状改善。结论:采用中草药泡酒外擦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中药制剂治疗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0例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三七片组、复方接骨片组和对照组。观察3组患者消肿止痛效果、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及原始骨痂出现时间。结果:止痛效果显示,复方三七片组及复方接骨片组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消肿效果显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有效率分别达90%、80%,优于对照组的61.67%。血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有效率分别达86.67%、95%,优于对照组的75%。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组在第2周即有原始骨痂开始出现,4周内分别有93.33%、96.67%的患者出现原始骨痂,而对照组在第3周才可见原始骨痂出现,4周内有66.67%的患者出现原始骨痂。结论:复方三七片及复方接骨片均能够减轻患部疼痛,促进患部肿胀消退,提高血碱性磷酸酶水平,促进原始骨痂形成。骨折早期(2周内)口服复方三七片有利于消肿止痛,骨折2周后口服复方接骨片有利于骨痂生长、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风湿病中的骨破坏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并以受累关节局部骨质破坏明显和周围骨质减少为特征。近年来破骨细胞被认为在骨质破坏中起核心作用。西药在阻断骨破坏的治疗中主要是以传统的三大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为主,新型生物制剂及疫苗的开发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中医认为肝肾亏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在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的治疗大法指导下,从单味中药、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等方面研究延缓骨破坏的机制,从而为进一步开发新型的药物制剂奠定基础。文章将对风湿病骨破坏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千草方(千年键、防风、丹参、透骨草、木防己)薰洗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对比2组的膝关节关节功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显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与86.7%,2组比较,P〈O.05。结论千草方薰洗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消除致病物质,达到治疗及延缓骨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