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绍佩 《中国保健》2008,16(11):530-531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早孕药物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法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69例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孕妇(孕周≤7w),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按不同的服药方法服用米非司酮片剂.甲组给米非司酮50mg口服,1次/12h,共3次.乙组刺量加倍,即给米非司酮50mg口服,2次/d,共3d.均于用完药次晨一次性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丙组给药方法同甲组,但在胎囊排出后加服米非司酮50μg,1次/d,共用3d.观察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甲、乙、丙组完全流产率73%、74.5%、95%.甲、乙组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丙组与甲组、乙组均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组用药完全流产率高,阴道出血量少、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短.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2.
黄志芳 《现代保健》2012,(11):151-15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妇女流产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早孕妇女100例,按孕期≤49d、50~55d编号后分为两组:Ⅰ组、Ⅱ组各50例,Ⅰ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100mg,24h后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Ⅱ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100mg,48h后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两组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发生率、阴道流血时间。结果: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阴道流血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但两组阴道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24h后,于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流产同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与经阴道给药终止16 ~24周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5例孕16 ~24周且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给药组42例,阴道给药组43例.口服给药组口服米非司酮100mg/d,连服2d,第3天晨起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如未分娩,每3h重复给药400μg,不超过4次;阴道给药组米非司酮用法同前组,第3天晨起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如未分娩,每12h重复给药400μg,不超过4次.比较两组引产与清宫情况,引产时间、产后出血与米索前列醇用量等.结果:口服给药组完全流产24例,不全流产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清宫率为42.9%;阴道给药组完全流产33例,不全流产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清宫率为2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宫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给药组引产时间、产后24h出血量、阴道流血天数及米索前列醇用量分别为11.9±4.7h,91.3±32.6ml,21.8±15.8d和1 093.6±381.4μg;阴道给药组则分别为8.6±3.8 h,62.4±26.5 ml,20.6±13.4d和751.2±213.7μg,两组比较除阴道流血天数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与经阴道给药均能有效终止16 ~24周妊娠,但经阴道给药引产时间更短,产后出血少,米索前列醇用量更小.  相似文献   

4.
齐红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908-4909
目的:观察妇复丽用于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及其特征与病情,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分为3组:A组在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口服妇复丽,B组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C组行人工流产术。结果:B组的完全流产率较A组和C组低(P<0.01),阴道出血量较A组和C组多。A组流产后的出血持续时间、腹痛情况及流产后正常月经周期和经量恢复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结论:妇复丽辅助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能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生化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月经周期规则、停经≤40天的早孕期妇女238例,根据血β-hCG及阴道B超检查结果分为生化妊娠组78例和早期临床妊娠组160例.米非司酮150 mg分次口服,48 h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之后留院观察6h,定期随诊观察治疗结局.结果:早期临床妊娠组146例见孕囊排出(91.3%),面生化妊娠组仅8例见孕囊排出(10.3%),大部分妇女仅表现为阴道流血.生化妊娠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为(6.2±0.2)天,早期临床妊娠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为(8.8±0.5)天.生化妊娠组与早期临床妊娠组的完全流产率为97.4%及8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妊娠组妇女月经如期复潮97.4%,而对照组13.8%未能如期复潮.结论:生化妊娠阶段药物流产是可行的及安全的,完全流产率高,阴道流血时间短,流血量少,月经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就诊的、孕周≤13周稽留流产患者77例,征求患者意愿分成药物流产组(A组42例)及人工流产组(B组35例),A组再随机分成A1组(22例)和A2组(20例)。所有患者均先口服戊酸雌二醇5 mg,每日3次,连服3 d。A1组患者于第4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A2组于第4天口服米非司酮150 mg,第6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B组患者35例,直接行清宫术治疗。观察A1、A2、B组3组疗效。结果 A1与A2组相比,完全流产率、米索前列醇用量、胎囊排出时间、胎囊排出后阴道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1组胎囊排出时出血量多于A2组,但胎囊排出后阴道出血时间明显少于A2组(P0.05)。A1组与B组比较,A1组胎囊排出后阴道出血量稍多于B组(P0.05),而胎囊排出或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治疗稽留流产与单用米索前列醇相比并未增加完全流产率,戊酸雌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紫草辅助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早期妊娠(40 ~60 d)的8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再加紫草药物流产(观察组)40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照组)40例.观察对比两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流产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月经恢复时间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再加紫草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高,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于普通药物流产,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邱静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133-133,135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吸宫术终止瘢痕子宫早孕的效果。方法选取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合并早孕妇女作为观察组,正常子宫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受术者口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在胚囊排出时或阴道流血量多时或口服米索前列醇6 h后胚囊仍未排出时用1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包行吸宫术。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86.1%、阴道少量出血发生率占80.6%、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1%,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1.7%、阴道少量出血发生率占86.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基础上联合应用1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包行吸宫术是终止瘢痕子宫早孕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完全流产率高、出血量少、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14~26周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0~2013年间甘肃省人民医院240例孕14~26周要求终止妊娠妇女的资料,按不同的引产和给药方式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60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100 mg×2 d,第3天阴道放置及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各200μg,1次/3 h,期间冲服新生化颗粒2袋/次,3次/d至产后3 d;B组:首日顿服米非司酮200 mg,其余同A组;C组:首日顿服米非司酮200 mg,第3天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随后每隔3 h口服400μg,最多4次;D组:常规依沙丫啶羊膜腔穿刺注射引产术。比较4组引产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引产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等指标。结果 4组引产方式总成功率分别为98.3%、96.7%、96.7%、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7%)低于B组(11.7%),D组疼痛率最高(45%)(P0.05)。A、B组米索前列醇用量、引产时间、阴道出血量低于C组(P0.05),D组引产时间最长,阴道出血量最多(P0.05)。结论米非司酮分次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舌下、阴道联合给药,同时辅以新生化颗粒冲服的引产方法,引产时间更短,米索前列醇用量、阴道出血、疼痛率及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0.
刘哲  朱红君 《现代保健》2009,(34):111-112
目的研究利凡诺引产、水囊引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三种方法的疗效。方法A组:1%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B组:将水囊送入子宫腔,注入300~500ml生理盐水;C组:米非司酮200mg分2d口服,48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600ml,阴道给米索前列醇200mg。结果引产成功率A组为98.82%,B组92.94%.C组92.68%,A组成功率较B、C两组高,平均引产时间较B、C两组短,并发症如出血和感染较B、C两组少。结论利凡诺引产较水囊引产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是中期妊娠引产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秀芝  王芊晨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342-3342
目的:观察米非司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的疗效。方法:停经7~10周过期流产组42例,米非司酮150 mg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停经10~12周过期流产组38例,米非司酮300 mg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结果:两组自然流产率分别为82.2%、76.2%,清宫率分别为17.8%、23.8%;出血量小于50 m l,未见并发症,不良反应轻。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完全流产率高,阴道流血量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有效剂量。方法:将60例诊断为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米非司酮每次25mg,早晚各1次,共服3天,总量150mg;第4天服米索前列醇600ug。B组米非司酮每次50mg,总量300mg,其余同A组。结果:A、B两组治愈率分别为53.33%、90%;不全流产率分别为30%、1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超过14天者行清宫术,病理检查为变性绒毛或滋养细胞并炎症细胞浸润。结论:(1)米非司酮总量达300mg时,治疗稽留流产疗效可靠、安全。(2)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长与绒毛或滋养细胞残留有关,应及时清宫并加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中期引产的临床疗效,以提高中期引产成功率.方法:2000年1月1日~2005年6月1日在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因孕妇因素或胎儿因素实施中期引产的妇女3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每次50mg,每日2次,共6次后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每次50mg,每日2次,于用药第1d开始米索前列醇50μg阴道放置.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胎盘及胎膜无残留者相应增加,阴道出血时间短.结论:米非司酮配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中期引产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胎儿及胎盘排出时间和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副反应,不影响月经复潮,方法适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比较米非司酮两种制剂(胶丸和片剂)、不同剂量(胶丸75 mg和片剂150mg)终止49 d内妊娠的效果及副反应.方法选择160例停经49 d以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于接纳当天上午根据随机号随机服用2片非司酮片剂,间隔12 h后再服用1片米非司酮片剂(A组),连服2 d;或3粒米非司酮胶丸,早晚各1次,间隔12 h(首剂加倍)(B组),连服2 d.48 h后,所有对象均口服600μg米索前列醇.没有人为吸宫手术干预的完全流产被视为成功的流产.结果两组间在完全流产率(A组90.00%,B组92.50%)、不全流产率(A组10.00%,B组6.25%)和继续妊娠率(A组0例,B组1例)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产后出血时间和出血量的比较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出现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等基本相似(P>0.05).结论与150 mg米非司酮片剂相比,75 mg米非司酮胶丸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49 d内妊娠有着同样的流产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和负压吸引流产终止早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需终止早孕而无禁忌证的106例随机分为2组,48例采用药物流产为观察组,58例采用负压吸引流产为对照组.观察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腹痛程度,完全流产率,不完全流产率,流产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完全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流产出血持时长,腹痛轻,完全流产率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相对少;负压吸引流产出血持时短,腹痛重,完全流产率高,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大.  相似文献   

16.
俞飞  陆艺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97-4598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用于终止早孕的效果。方法:停经≤49天的早孕妇女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服复方米非司酮,1片/24h,连用2天;B组服米非司酮,1片/12h,连服3天,两组均于前一药物服完第2天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孕囊排出情况、出血时间、出血量及服药后的副反应,了解转经情况。结果:A、B两组完全流产率和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孕囊排出时间和转经时间A、B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相比可加速孕囊排出,减少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提高完全流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赛米司酮终止猕猴早孕的效果及对阴道出血量的影响,为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妊娠猕猴随机分为7组,其中受试药赛米司酮和阳性对照药米非司酮均分为低、中、高剂量3个组(5 mg/kg.d、10 mg/kg.d和15mg/kg.d);另设一赋型剂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每组动物各5只。于月经周期第42~48天,空腹状态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赛米司酮或米非司酮,1次/日,连续3天,第4天再加用米索前列醇200μg,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于第15天经B超判断孕猴流产及胚胎发育状况。结果:赛米司酮高剂量组完全流产率为60.00%(3/5),中剂量组为20.00%(1/5),而低剂量组未见流产;阳性对照组米非司酮在相应剂量下完全流产率分别为80.00%(4/5)、40.00%(2/5)和20.00%(1/5)。赛米司酮组和米非司酮组总的流产率分别为26.67%(4/15)和46.67%(7/1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赛米司酮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明显短于米非司酮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米非司酮组(P<0.05)。结论:赛米司酮能有效终止猕猴早孕,且能明显地缩短出血时间和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序贯疗法以及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更经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法.方法 选择经Hp相关检查均符合Hp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129例,随机分为A组:10 d序贯疗法44例,B组:7 d三联疗法组43例和C组:14 d三联疗法组42例;A组前5d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日早晚2次口服;后5d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每日早晚2次口服;B组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每日早晚2次口服,疗程1周;C组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每日早晚2次口服,疗程2周.结果 A、B、C组Hp根除率分别为86.5%、79.1%和64.3%,A组与B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d序贯疗法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疗程1周的三联疗法,是治疗儿童HP感染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前者不良反应更少,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比较米非司酮两种制剂 (胶丸和片剂 )、不同剂量 (胶丸 75 mg和片剂 15 0mg)终止 4 9d内妊娠的效果及副反应。方法 :选择 16 0例停经 4 9d以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 ,于接纳当天上午根据随机号随机服用 2片非司酮片剂 ,间隔 12 h后再服用 1片米非司酮片剂 ( A组 ) ,连服 2 d;或 3粒米非司酮胶丸 ,早晚各 1次 ,间隔 12 h(首剂加倍 ) ( B组 ) ,连服 2 d。 4 8h后 ,所有对象均口服 6 0 0 μg米索前列醇。没有人为吸宫手术干预的完全流产被视为成功的流产。结果 :两组间在完全流产率 ( A组 90 .0 0 % ,B组 92 .5 0 % )、不全流产率 ( A组 10 .0 0 % ,B组 6 .2 5 % )和继续妊娠率 ( A组0例 ,B组 1例 )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流产后出血时间和出血量的比较也没有明显差异 ( P>0 .0 5 ) ;两组出现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等基本相似 ( P>0 .0 5 )。结论 :与 15 0 mg米非司酮片剂相比 ,75 mg米非司酮胶丸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 4 9d内妊娠有着同样的流产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9月本各院收治的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104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顿服组53例[米非司酮顿服200mg,服药后第3日早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分服组51例[口服米非司酮75mg, 12h后25mg连服2天,第3d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比较两组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分服组完全流产率(94.1%)高于顿服组(81.1%)(P<0.05),月经复潮时间两组(40.2±3.9d、39.5±3.6d)无差异(P>0.05),分服组孕囊组织排出时间(3.1±1.1 h)及阴道流血时间(8.1±4.3d)均短于顿服组(4.6±1.4 h、12.2±4.5d)(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顿服组与分服组(54.7%、37.7%)无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连续给药配合米索前列醇应用,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孕囊组织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