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RT-PCR法检测了45例胃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P<0.05).结论 ICAM-1、MMP-2及iNOS参与了胃癌的形成,其相互作用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素酶(HPA)mRNA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胃腺癌组 织、相应癌旁组织及111例正常胃组织HPA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癌旁和胃癌组织HP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3.3%和72.2%,3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癌及癌旁组织中HP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40.7%。无淋巴结转移组癌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11.1%,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A mRNA高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转移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胃癌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11例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D40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9%,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1);RT-PCR检测发现CD40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7%,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CD40和CD40mRNA阳性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01-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瘤块大小无关(P>0.05)。结果表明:CD40及其mRNA在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且其表达与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胃癌诊断、评价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l)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DNMT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级化学方法检测DNMT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织和胃癌组织中均表达DNMT1 mRNA,胃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76±0.11,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0.45±0.14(P<0.05)。高、中分化胃癌组织中的DNMT1 mRNA相对含量为0.58±0.14,显著低于低、未分化胃癌组织的0.94±0.16(P<0.05)。不同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临床分期、不同肿瘤大小的胃癌组织间DNMT1 mRNA相对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胃癌组织的DNMT1蛋白的表达程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x~2= 7.760,P<0.01)。细胞分化程度低的癌组织DNMT1蛋白表达程度显著高于分化程度高的癌组织(x~2=4.500,P<0.05)。不同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临床分期、不同肿瘤大小的胃癌组织间DNMT1蛋白表达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9、1.270、1.830、0.30,P值均>0.05)。结论DNMT1的高表达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是胃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5.
MTA1基因过度表达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TA1基因与胃癌浸润和转移关系.方法:建立测定MTA1基因mRNA表达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最适条件,在半定量水平测定37例胃癌标本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MTA1基因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分析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37例胃癌中有14例MTA1基因mRNA过度表达(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MTA1基因mRNA表达半定量之比≥2),过度表达MTA1基因mRNA的胃癌浸润层次深、淋巴结转移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 6和P=0.015 2),过度表达组脉管累及、TNM分期、分化程度与剩余病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MTA1基因过度表达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n=141、48)、癌旁组织(n=48、48)及正常宫颈组织(n=48、48)中Snail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P均<0.05),且癌组织中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FIGO分期无关(P均>0.05).3组组织中Snail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及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癌组织中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均<0.05).结论:宫颈鳞癌的癌变、侵袭、转移可能与Snail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有关,Snail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XAB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34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XAB2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胃炎组织XAB2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胃癌组织XAB2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胃癌组织XAB2 mRNA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且在胃癌进展早期(Ⅰ+Ⅱ期)即明显下降。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XAB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50.0%(17/34),明显低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82.4%(28/34)和胃炎组织91.1%(3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胃癌组织XAB2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正相关(P=0.041),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负相关(P=0.019、0.027);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XAB2低表达可能与胃癌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值得深入研究以利于临床胃癌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Pokemon基因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 Vision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和35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新鲜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okemo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7%(59/75)和34.3%(1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30例新鲜胃癌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Pokemon的表达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okemo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9.
刘娜  王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1456-1461
目的:探讨Smo和Gli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者之间在胃癌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测定75例胃癌组织和45例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mo和Gli1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新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距切缘5 cm)组织中Smo mRNA和Gli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胃癌组Smo和Gli1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P<0.01);RT-PCR显示,胃癌组Smo和Gli1表达水平均较癌旁组显著升高(P<0.01).2种方法均提示Smo、Gl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在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mo与Gli1蛋白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等因素相关,提示两者可能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Smo与Gli1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两者可能协同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Caspase-3和Caspase-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Caspase-3、Caspase-6 基因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Caspase-3、Caspase-6 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这2个基因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Caspase-3、Caspase-6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38.09%(16/42)、31.05%(13/42),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8.57%(33/42)、69.05%(29/42),两者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Caspase-6 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癌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 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6 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pase-3、Caspase-6 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对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起到下调的作用.联合检测Caspase-3、Caspase-6 基因的表达更能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