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杨雄  闫志文  田宝祥 《吉林医学》2010,31(16):2446-2447
目的:了解小儿烧烫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预防或减少小儿烧烫伤的发生。方法:对289例小儿烧烫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受伤部位、程度、好发季节、院前处理以及监护人文化程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烧烫伤高发年龄为1~3岁,发生率为(63.3%);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致伤原因主要是热液(79.2%);烧伤部位以躯干及四肢等处居多;受伤程度以中度烧伤为多(占54%);农村患儿明显多于城市;好发季节以春夏两季为多(共约69.8%);入院前未处理或非正规处理者常见;监护人文化程度越低,发病率越高。结论:小儿烧烫伤主要是监护人的疏忽大意、照顾不周所致,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对热源的妥善管理,加强科学卫生知识宣传、普及,是预防或减少小儿烧烫伤发生的有效措施,加强入院前正规处理,可降低小儿烧烫伤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儿童烧伤的发病规律、特点,预防儿童烧伤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2岁及以下儿童烧伤病例,对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发生的季节、烧伤地点、烧伤时监护人是否在场、烧伤患儿的父母职业和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1036例烧伤儿童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2537例)的比例为40.84%,男女性别比例为1.7:1;年龄段以1岁~3岁阶段儿童烧伤最多,达到77.32%;致伤原因主要为热液烫伤(91.31%);以多部位同时受伤,四肢烧伤常见(60.33%);烧伤面积以30%以下的轻、中度烧伤为主(95.66%);烧伤季节以6月8月夏季烧伤最为常见(31.27%);烧伤地点大多发生在家中(97.10%),有监护人在场的达81.27%;患儿父母以农民及外来打工者家庭为主(72.98%),患儿父母文化程度以初、中等教育者多见(71.81%)。结论应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看管,开展烧伤危急救预防的健康教育,降低儿童烧伤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罗红 《吉林医学》2010,31(14):2016-2017
目的:探讨儿童烧烫伤住院原因分析及护理应对。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07例烧伤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儿童烧烫伤住院原因和预防、急救和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收治烧伤患儿507例,致伤原因分别为热液烫伤、火焰烧伤、电击伤及其他原因,其与患儿的居住场所、监护人文化程度以及伤后救治情况有关。结论:儿童烧烫伤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有效的预防,烧烫伤后要进行积极的应对,以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清远地区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小儿烧伤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烧(烫)伤小儿311例.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患者资料从发病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地点、烧伤程度,受伤后有无凉水冲,现场处理家属的学历等进行科学分析.结果 311例患儿,集中在1~3岁,烧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70.4%),92.2%小儿烧伤发生在室内,浴室是最主要发生地,占46.9%.烧伤发生时间,以夏冬季节为主,具体集中在9:00~12:00和17:00~20:00.以轻中度烧伤为主,占约94.9%.75.9%小儿烧伤发生时有大人在身旁,但是81.7%的烧伤小儿创面未能冲凉水.现场家属以小学、初中学历为主.结论 小儿烧伤在时间、地点、致伤原因等有一定规律.儿童烧伤多数与其监护人的疏忽有关.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哨点医院0~14岁儿童伤害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价伤害预防效果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随机抽取2006年兰州市和敦煌市6个伤害监测哨点医院0~14岁儿童伤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儿童伤害患者的年龄、性别、伤害发生原因及地点、伤害性质及程度等。结果657例0~14岁儿童伤害病例中,0~岁组218例(33.18%),性别比为1.63∶1;5~14岁组439例(66.82%),性别比为2.60∶1,5~14岁组男童发生伤害的比例增大。0~岁组儿童发生伤害的前三位原因依次为烧烫伤、跌倒/坠落伤和钝器伤,主要发生地点为家中(74.31%);5~14岁组儿童发生伤害的前三位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伤、钝器伤和机动车车祸,主要发生地点为学校与公共场所(35.08%)。大部分伤害为意外伤害,伤害程度多为轻度。结论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应加强各人群健康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减少环境隐患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华  陶宏军 《河北医学》2011,(10):1318-1321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小儿烧烫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小儿烧烫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烧伤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04例12岁以下小儿烧烫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烧烫伤原因、发生场所、季节、患儿家庭状况、烧烫伤部位、烧烫伤严重度、急救情况、并发症、住院日数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烧烫伤以1-3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小儿烧伤总数的70.74%;男:女为1.46:1;致伤原因以热液烫伤最为多见,共663例(94.18%);发生场所大多为家庭生活烫伤,占95.03%;四季均有发生,但夏秋两季(5-10月)发生率相对较高;多发生于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常为多部位的烧烫伤,其中以四肢部的烧烫伤最为多见,共305例(43.32%);严重程度以中度烧伤为多见,共387例(54.97%);入院前大多未经过处理或未进行正规处理;院前并发症以创面感染较为多见。结论:分析研究三峡库区小儿烧烫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为减少该地区小儿烧烫伤的发生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南省某贫困县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并探讨相关原因,以期为贫困县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某贫困县4个村的学龄前儿童共510例,以问卷形式调查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情况。结果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292例,占调查人数的57.25%。留守儿童中,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为主,其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P<0.05)。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31.51%,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比女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再发意外伤害率为6.51%,高于非留守儿童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前四位依次为跌伤(40.22%)、锐器伤(20.65%)、咬伤(13.04%)和烧烫伤(11.96%)。留守儿童发生伤害后有82.61%的儿童能够痊愈,9.78%的儿童损伤处影响美观,7.61%的儿童损伤部位感觉不适或肢体活动受限,未发现致残的病例。结论该县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人口多,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其流行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预防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伤害发生特点,为预防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0~14岁儿童伤害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共监测儿童伤害病例7988例,其中男童5233例、女童2755例,男女性别比1.90∶1;1~3岁组病例最多2844例,占总数的35.60%。伤害发生原因前5位依次为跌倒/坠落伤、钝器伤、刀/锐器伤、动物伤、机动车车祸。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45.46%)、公共居住场所(21.14%)、学校与公共场所(15.36%);伤害性质主要为浅表损伤、开放性损伤、扭伤拉伤脱位、骨折、烧烫伤;绝大多数病例为轻度,经治疗后回家休息。结论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时期的主要健康问题,针对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的特点应采取有效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儿烧伤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学  尚大庆 《吉林医学》2007,28(4):482-483
目的:调查儿童烧伤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儿童烧伤进行理论指导。方法:对2004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46例儿童烧伤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烧伤原因以热液烧伤为主,占烧伤病人总数的74.57%;其次为火焰烧伤,占烧伤患儿总数的20.63%;婴幼儿烧伤多为热液烧伤,较大儿童多为火焰烧伤。结论:加强对儿童家长预防烧伤知识的教育对预防儿童烧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辖区内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的情况,探讨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 由辖区内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生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询问和收集的2010年度发生的500例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结果 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女孩高;意外伤害的顺位前4位分别为跌落伤、机械伤、烧烫伤和道路交通伤,3~6岁是发生意外伤害的高峰年龄;儿童意外伤害损伤部位以头面部最常见;伤害发生的地点以幼儿园、家里为主,儿童意外伤害损伤程度以轻度为主,治疗地点主要以医院为主.结论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预防和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