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源64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显示腹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双源64螺旋CT血管成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内镜(VE)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横断面增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3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双源64螺旋CT血管成像后均能清楚显示腹主动脉狭窄的真腔和扩张假腔的情况。结论:64螺旋CT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和独特的优越性,为诊断和治疗腹主动脉夹层提供了一种精确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在心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有急性胸痛感觉的62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成像,之后对扫描的所有原始数据进行多层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以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重组以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等。分别统计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后处理检查和临床接诊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62例病例中有34例形成了冠状动脉斑块并狭窄,1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2例主动脉夹层,左房粘液瘤2例。其中46例临床初步诊断正确,临床初诊的符合率为74%;62例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64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对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疾病作出正确诊断,是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动门脉期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肝癌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在工作站利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最大密度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肝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左右动脉及其2~3级分支,包括肿瘤供血血管及变异血管、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1~6级门静脉血管结构及1~3级肝静脉血管分支,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重建成像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16SCTA)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和技术优势。方法对17例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进行16SCTA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内窥镜(VE)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并结合原始横断面增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PAA发生在主动脉弓部3例,弓降部9例,胸腹主动脉交界处2例。腹主动脉3例,经MPR、MIP等后处理技术清楚地显示了瘤体形态、瘤壁钙化、附壁血栓等情况。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结论16SCT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假性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具有安全、可靠和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治疗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杏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16层螺旋CT的3种后处理技术: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成像(SSD)和容积重组(VR)对肋软骨骨折的显示状况进行评价。探讨肋软骨骨折的最佳CT成像方法。方法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胸部容积扫描和薄层低对比图像重建41例,所有病例均应用MIP、SSD及VR对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最后由2名CT诊断医师比较MIP、SSD及VR对肋软骨的显示状况。结果3种重组技术均可显示肋软骨。在显示肋软骨形态方面,VR、MIP成像模式优于SSD成像模式;VR成像模式与MIP成像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P、VR是显示肋软骨骨折形态的最佳CT成像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45例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患者术前行256层螺旋CT检查,34例行心电门控扫描,11例行普通扫描,所有病例均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分析,使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薄层图像进行综合评估,同时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45例患者中,手术证实256层螺旋CT畸形准确43例,TTE准确34例;其中TTE漏诊动脉导管未闭4例;主动脉缩窄7例;同时CT显示4例体肺动脉粗大侧枝。256层螺旋CT与TTE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5.6%(43/45)、75.6%(34/45),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可作为重症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前诊断及合理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例经DSCT血管成像诊断的各种主动脉病变资料,利用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T)技术重组图像,判定主动脉病变情况,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照。结果:双源CT血管成像良好的显示了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其他病变。14例主动脉夹层,MPR较好地显示夹层和血栓范围以及弓部血管受累情况;表面覆盖显示(SSD)见内膜片螺旋状剥离,可以区分真假腔,20例主动脉瘤,SSD清晰显示动脉瘤的范围和周围血管的关系;MPR显示壁内血栓的范围;MIP则显示了血管壁的钙化和血管内支架的位置及支架周围情况。MPR较好显示了假性动脉瘤与管腔的关系及动脉破口,主动脉壁内血肿4例,大动脉炎3例,主动脉缩窄3例,主动脉粥样硬化7例,正常6例。与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基本相近。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是评价主动脉病变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临床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价值。方法以31例初步诊断为疑似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或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全腹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待获取扫描原始数据后,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的后处理,包括:三维最大密度投影(3D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并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多螺旋CT血管成像均可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清晰显示。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12例,包括"胡桃夹"综合征7例和十二指肠淤滞症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3例,包括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和胸腹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主动脉2例;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病变15例。结论 64排多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晰观察到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的各种病变情况,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血管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及其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临床受检者中选取血管成像检查异常者77例.采用GE Diseovery Ultra 16层螺旋CT扫描仪根据颅脑血管成像参数进行扫描,并将所采集的参数送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VR、MIP、MPR重建。结果:血管成像检查异常者77例中.脑血管动脉瘤49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9例、脑动脉狭窄或中断7例和烟雾病2例;VR、MIP、MPR都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情况,VR色彩鲜艳.层次丰富;MIP、MPR色彩单调.但对诊断价值较大。结论: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定性、定位明确.确诊率高,可部分替代DS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重建技术及其在小肠疾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怀疑小肠疾病患者口服中性对比剂后进行西门子64层螺旋CT全腹部增强扫描,在独立的工作站上进行图像重组,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与CT诊断一致,其中正常7例,良性病变6例,恶性病变9例.结论口服中性对比剂后进行MSCT多种成像对临床诊断可提出有价值的倾向性意见,其中MPR像和MIP像意义最大,可完整、直观地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性质等,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婴幼儿重症法洛四联症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48例重症法洛四联症婴幼儿术前行256层螺旋CT检查,所有病例均随后在工作站进行分析,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等方法,同时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CT检查中,发现TTE漏诊动脉导管未闭4例;主动脉缩窄6例;同时CT显示5例(6处)体、肺动脉粗大侧支.48例患儿中,手术证实256层螺旋CT诊断准确47例,TTE诊断准确33例.256层螺旋CT与TTE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7.9%(47/48)、68.8% (33/48),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可作为婴幼儿重症法洛四联症术前诊断及合理制订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期尘肺应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筛选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尘肺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筛选80例正常胸部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运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利用值域限定图像分割技术、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eddisplay,SSD)三维肺模型(3D-lung)后处理及特殊特殊体积直方图软件对两组受检者相关数据后处理。对比两组定量、定性差异。结果:研究显示,定量:观察组尘肺患者肺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定性:观察组尘肺患者3D-lung显示肺表面局部凹陷,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显示肺表面平滑;观察组患者平均CT值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积百分比稍有下降。结论:早期尘肺应用多层螺旋CT与后处理功能检查,可对病灶纤维化程度定量、定性的观测,诊断结果有效、可靠、客观,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东莞市南城医院收治的102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多层螺旋CT和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和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更高,能够及时确诊疾病并采取对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尘肺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抚顺市职业病防治院就诊的50例尘肺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对其实施X射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准确率以及在病灶检查时显示的情况。结果:显示数据得出,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优于X射线检查,且在肺小阴影、病灶数目、斑片影、空洞方面,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率高于X射线检查,P<0.05。结论:针对尘肺疾病进行诊断可以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其诊断效果显著,可以对患者病灶具体情况进行显示,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鼻内镜手术病例的多层螺旋CT资料,探讨多层螺旋CT对鼻内镜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临床入院行鼻内镜手术的232例患者术前常规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冠状位、矢状位、斜位重建。结果:多层螺旋CT能够很好地显示和诊断鼻腔鼻窦疾病,尤其对窦口鼻窦复合体、额窦引流通道等复杂精细结构能够清晰显示,所有病例多层螺旋CT表现与鼻内镜检查及术中所见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时间短、患者接受射线剂量少、可任意多平面多角度成像、显示复杂结构清晰精细.对鼻内镜手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鼻内镜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数字X射线摄影(DR)平片,并经过CT扫描.对骨折进行评价,并由两名放射科医生阅片,意见不统一时,应进行协商.结果:DR对Ⅰ~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准确率为78.21%,多层螺旋C T的诊断准确率为93.59%,差异明显(P<0.05).DR诊断腓骨小头骨折准确率为66.67%,诊断髁间隆突骨折准确率为71.43%;多层螺旋CT诊断腓骨小头骨折准确率为95.24%,诊断髁间隆突骨折的准确率为96.43%,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准确率较高,同时具有高敏感度、扫描速度快、放射损伤小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