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附壁血栓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左室附壁血栓的认识,了解其危险因素,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的80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有左室附壁血栓的45例(经彩色多普勒证实44例,磁共振证实5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的左室附壁血栓临床检出率为5.6%(45/805),在AMI发病5d内发现者占80%,10d内发现者为20%;血栓:29例(64.4%)见于广泛前壁梗塞,10例(22.2%)见于前间壁梗塞,4例(8.9%)见于前侧壁梗塞,2例(4.5%)见于下壁并右室梗塞。Killip泵功能分级4级13例(28.9%),3级者24例(53.3%),2级6例(13.3%),1级2例(4.5%)。超声心动图见异常团块影者66.6%,分层状等回声影者17.8%,云雾状回声15.6%。有6例(13.3%)发生伴动脉(脑、肠系膜、股动脉)栓塞。26例接受单纯抗凝治疗,血栓完全消失61.59/6,平均消失时间为25.7天,血栓减小者30.89/6;加尿激酶溶栓者17例,血栓完全消失者70.6%,平均消失时间为14.1天,血栓减小者23.59/5;加用rt—PA溶栓2例,血栓均于7天内7肖失。死亡8例(17.8%),分别死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结论:左室附壁血栓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和梗塞面积、部位、泵衰竭程度等关系密切;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敏感的诊断手段;用肝素等抗凝,可以使血栓完全消失或减小。  相似文献   

2.
硝酸甘油(TNG)短期静脉给药治疗可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功能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减轻。动物实验也显示,在冠状动脉闭塞后,只要不引起灌注压过低及明显的反射性心动过速,硝酸甘油可使缺血减轻,侧枝循环流量增加。晚近有研究进一步报道,以使平均动脉压降低10%的剂量静脉滴注硝酸甘油6小时,可使冠状动脉闭塞狗的侧枝血流增加,坏死范围减少约50%。本研究旨在验证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48小时给予静脉硝酸甘油治疗是否能产生持久性有益作用。方法:对104例有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胸痛及随  相似文献   

3.
近期试验指出,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后,急诊作血管成形术并不优于延期作经皮穿刺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保守治疗。作者对溶栓后梗塞区供血冠脉再通的  相似文献   

4.
左室血栓形成是急性前壁心肌梗塞(AMI)的常见并发症。在死于本病尸检病人中占20%~60%,也是体栓塞的可能潜在来源。本文应用随机双盲前瞻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了长期应用抗凝血药及阿司匹林对左室血栓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广泛接受溶栓治疗,然而生存率的提高和左室功能的改善仍无定论.作者将1981年1月至1985年6月间发表的10项随机对照试验(均开始于1980年或以后),包括观察终点(死亡)明确的14355例AMI患者,按照①冠状动脉内(IC)或静脉内(IV)注入链激酶(SK)和②随访≤6周(短期,A组)或>6周(长期,B组),适当归并后计算合并比数比(pooled odds ra-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的病人中,18%死于住院期内。出院后致死的危险性虽有降低,然在恢复期仍有很高的死亡率。心肌梗塞者6个月后的年平均死亡率较无冠心病者约高4~8倍。美国每年约有70万人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而住院,其中55万人存活出院,他们是长期二级预防的对象,这些病人中的85~90%最终死于冠心病。因此,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左室重构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职工中心医院胡琛综述徐义枢审校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室结构和功能呈现复杂的动态改变,并随梗塞范围和部位而异[1]。AMI后,左室腔(局部或整体)扩大或变形,导致心腔固有的几何形态改变,称为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8.
近来肝脏外科注意到了接受肝脏治愈性切除的肝癌患者的营养状况。绝大部分的肝癌患者伴有肝硬化,而且必需在营养状况不理想时接受肝切除手术。肝硬化被认为是处于一个过度分解代谢的“蛋白质营养不良”期。而应用支链氨基酸可以纠正这种“营养不良”。研究旨在阐明,对于那些接受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长期口服支链氨基酸对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癌肿的复发和提高生存率等方面的影响。 方法:在手术后2~3周内,75位患者被随机列为接受口服支链氨基酸,每天100g,共1  相似文献   

9.
选择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患者206例,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氢氯比格雷、阿司匹林三联抗凝辅以辛伐他汀调脂治疗,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亚急性血栓(SST)形成及术后再狭窄.结果 1例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后2 d出现剧烈胸痛,造影证实为S趼,再行PTCA后症状消失;5例患者术后3~6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支架内再狭窄;1例因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死亡.认为应用三联抗凝辅以辛伐他汀调脂可明显减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ST形成及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存活者接受长期抗凝疗法始于本世纪40年代后期,目的在于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从而预防再发性心肌梗塞,延长存活者之寿限。长期抗凝疗法也可降低冠心病人的体循环或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虽然该疗法由来已久,但临床用途迄今仍有重大分歧。常规采用该疗法的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在欧洲占60%。据1974年调查只有3%的美国 CCU 推荐这一疗法,在英  相似文献   

11.
美国胃肠肿瘤研究组对1975年7月至1979年8月经手术切除的结肠癌行前瞻性随机辅助治疗试验,以确定可否提高存活率。 621例Dukes分期为B_2(穿透浆膜,无淋巴结转移)C_1(侵及淋巴结1~4个)及C_2(侵及淋巴结5个以上)的结肠癌根治切除术后的病人,除49例因不合规定等原因除外,572例按肿瘤分期、部位、(?)润程度及患者性别、年龄等随机分为4组:化疗组:144例每5周1次交替应用下列两组药物:①5FU325mg/M~2/d,静注,连续5天,于第1天并加用甲基罗氮芥(semustine)130mg/M~2,口服;②5 FU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的患者常发生心房颤动(AF),并且会导致致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先前使用P波信号平均心电图(P-SAECG)的研究已经表明:过滤的P波增宽(FPD)的患者CABG后发生AF的危险性增加。我们的研究显示FPD124ms和P波持续20ms的均方根电压≤3.7μV的患者外科术后发生AF的危险性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通过P.SAECG,术前预防性使用胺碘酮是否能降低实施CABG高危组患者AF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应用抗凝药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一直存在争议。抗凝治疗可以预防新的静脉性梗死、神经功能恶化和脑栓塞,但也可能导致出血性并发症。 目的:对在已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应用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现有证据进行评价。 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卒中组试验资料库(最后检索时间为2002年3月18日)、Medline(1966-  相似文献   

1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脑梗塞病人多见于老年人,部分病人出现单侧肢体瘫痪,引起月国窝部的静脉血液瘀滞,如不注意预防常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有资料表明,既往有静脉血栓形成史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率为无既往史者的5倍,23%~26%的DVT病人既往有血栓病史。我们于1999年以来对87例脑梗塞伴偏瘫病人于住院早期采取综合措施,不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且加快了肌力的恢复速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的短期或长期预后与心肌损伤数量及左心室功能受损程度有关。限制心肌坏死的最有效方法是早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大部分病者的心肌梗塞与冠状动脉栓塞同时存在。动脉造影显示静脉注入链激酶能使栓塞的冠状动脉重新开放。与冠状动脉用  相似文献   

17.
实施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探求射频消融辅助药物治疗,预防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AF)或永久性AF患者的作用。137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消融组)或单独抗心律失常治疗(对照组)。在消融组中,对患者实施腔静脉-三尖瓣和左下肺静脉(PV)-二尖瓣峡部消融+环PV消融。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6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左室重构(LVR)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心肌梗塞后LVR早期(3~6周)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收缩期最大室壁应力(Edb)、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应力(Esb)、平均室壁应力(meanb)、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PVA)、左房张力(LAT)、左房射血力(LAF)及峰值充盈速度(PFR)显著增大(P<0.01-0.001),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左室收缩期圆周指数(LVSCI)、平均周边纤维缩短速率(MVC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PVE)及PVA/PVE显著降低(P<0.01-0.001)。LVR晚期(6-12个月),EDV、ESV增加,EF、CO及LVSCI降低(P<0.001);与LVR早期比较,PVE、PVA及LAF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AMI后LVR的主要病因是梗塞区膨展、左室扩张、容量负荷及室壁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心肌梗塞并发症;ESV、EDV及EF可作为了解远期AMI患者预后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的抗凝治疗方法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50例),普通肝素组(50例)和介入溶栓组(50例,采取介入溶栓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介入溶栓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98.0%比82.0%比72.0%),P0.05或0.01;与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比较,介入溶栓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3±0.3)分、(1.6±0.4)分比(1.0±0.2)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16.0%、18.0%比4.0%)显著降低(P0.05或0.01),低分子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效果优于普通肝素,但是单纯的抗凝治疗并不能使病情完全缓解,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1856年Virchow提出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三种因素:血管壁的改变,血流的改变及血液成分的改变。目前证实,术后从下肢流回心脏的静脉血流很慢,血流成分亦发生某些变化,使其易凝。90%的深静脉血栓在术后48小时内形成。有些在术后数天才查出,有些病人可能术前已有血栓形成。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