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德州市人民医院(253000)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刘平李义召张东君刘效忠*郑加平*阿司匹林(ASA)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为了寻找其最佳预防剂量,我们对15家医院的413例患者进行了1~5年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300例需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入院后按照服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55例)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145例)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之上,服用奥美拉唑,依据上消化道症状评分,胃黏膜损伤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奥美拉唑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优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黏膜损伤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导致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从而使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王成章  陆洋 《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0):630-631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 ,小剂量使用肠溶阿司匹林是很重要的 ,临床应用也日益普遍。但对于愈合期溃疡患者能否使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值得探讨。为此 ,我们作了前瞻性临床观察。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999年 7月~ 2 0 0 0年 10月共收集愈合期溃疡患者 60例 ,其中男 3 7例 ,女 2 3例 ,年龄为 4 8~ 73岁 ,平均 ( 5 8.2±9.1)岁。全部患者均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其构成为 :高血脂2 6例 ,高血压 2 2例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3 7例 (其中有心肌梗塞史 3例 ) ,脑梗塞 2 3例。所有 60例患者均有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病史 ,…  相似文献   

4.
国外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对大肠癌、大肠息肉有抑制作用,但其用量一般较大,老年人往往因其副作用而难以耐受。由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因而其在老年人群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此,我们对52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大肠息肉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正> 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基石,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作用已得到了大量临床研究的证实。心、脑及外周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规范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使其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下降约25%。然而部分患者尽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仍然发生血栓栓塞事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法,为临床选择治疗手段提供指导。方法纳入以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需抗凝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及CBM数据库,搜集1984年~2007年的相天文献,采用表格对其中筛出的9篇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对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病史患者,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危险性相似,阿司匹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优于氯吡格雷。结论尽管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发生缺血事件的病人的危险性对比试验(CAPRIE)结果显示,存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二级预防中,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但绝对危险降低幅度较小,对于高危人群,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加用质子泵抑制剂较使用氯吡格雷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人肺栓塞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88例老年人随机分为益心舒胶囊组、拜阿司匹林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另外选取30例不服药的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1年后肺栓塞的发病率,在用药前及用药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结果 使用益心舒胶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老年人的肺栓塞,益心舒胶囊组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老年人肺栓塞,且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王四安 《内科》2014,(1):28-29
目的探究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单纯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患者(100例)采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和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联合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患者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黏度,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试验证实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减少各类栓塞和血栓形成事件约23%[1].但是,临床经常存在依从性好的患者使用治疗量的阿司匹林仍有部分发生动脉血栓性血管事件,加大治疗剂量,不仅未能达到治疗及预防的目的,反而不良反应增加,即"临床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 ".同时这些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血小板聚集率仍然很高.因此干预AR已成为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关键.本研究观察蚓激酶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探讨其对AR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脑血栓的疗效。方法经颅脑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并确定患者无栓子来源,临床确诊为脑血栓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降颅压和阿司匹林、静脉注射尿激酶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颈动脉灌注氯化钠溶液100ml+尿激酶20万U1次,并在治疗后1、4、7、12d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2h、1、7d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发病后12h内行灌注治疗的有效率在术后2、12h时明显高于在发病后12—48h行灌注治疗的有效率;治疗组灌注治疗后PT和APTT延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发病超早期进行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问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Shi G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9):579-580
阿司匹林问世以来的百余年间 ,以其为代表相继开发的一批非甾体类抗炎药 (下称抗炎药 ) ,因其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 ,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炎性关节炎、软组织风湿病、癌性疼痛、运动性损伤、痛经、手术后痛及热性病降温等。近年来 ,以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栓病变 ,还发现阿司匹林对直、结肠癌有预防作用 ,并可减缓老年痴呆病的进展[1] 。因此 ,抗炎药已成为全球最常用的药物类别之一 ,如在美国 ,每天每 5人中就有 1人使用 1种这类非处方药。长久以来 ,人们既看到阿司匹林等药物对胃肠的不良反应 ,又对其原因和抗炎机制…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当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阿司匹林抵抗的出现限制了其临床疗效 ,本文就血小板聚集检测方法、阿司匹林抵抗发生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已得到6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和汇总分析的证实。在这些临床试验的基础上,目前的临床指南建议5年绝对冠脉风险≥3%或10年绝对心血管风险≥10%的人群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由于年龄是绝对风险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意味着大多数老年人应接受阿司匹林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脑血栓患者90例,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斑块面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8%,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且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及调整剂量的华法令对非心瓣膜性疾病所致慢性心房纤颤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6例非心瓣膜疾病性慢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及华法令组,观察两组对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心房血栓形成或外周动脉栓塞发生,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微出血的发生率阿司匹林组低于华法令组。结论阿司匹林及调整剂量的华法令对非心瓣膜性疾病所致心房纤颤心房血栓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方法:135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疗组(他汀组)69例口服阿托伐他汀和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进行脑梗塞的二级预防,随访12个月。结果:他汀组再发暂时性局部脑缺血发作(TIA)、非致死性脑梗死、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5,3,10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10,25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且安全,患者耐受性高。  相似文献   

17.
长期口服小剂量硝苯吡啶对高血压病靶器官影响的临床观察湖北省黄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张佑智,张亚军,徐为伟,吴之鹏我们对口服小剂量硝苯吡啶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脑、肾功能变化进行了系统的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高血压患者132例,完成两年随访125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以及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NI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NI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1,(5):I0001-I0001
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心肌梗死风险 该研究旨在评价有心血管病史的基层医疗患者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后心肌梗死及冠心病致死风险。研究者在英国“改善健康网络”(THIN)数据库中选取2000年7月间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而首次处方阿司匹林(75~300mg/d)患者共39513例,年龄在50~84岁之间。这些患者平均随访3.2年,  相似文献   

20.
石进  李雅君  吴素萍 《胃肠病学》2008,13(4):244-245
背景: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损伤。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相关结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2003年6月~2006年12月因服用阿司匹林而致结肠出血冠心病患者的服药情况、临床、内镜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入选患者均口服小剂量(75或100mg/d)肠溶阿司匹林。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和贫血。结肠镜检查示结肠黏膜糜烂,部分合并溃疡,病变多呈跳跃性分布,主要位于右半结肠。经停用阿司匹林和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对服用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应注意结肠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