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伤寒论·辨少阴病》篇说:“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山者,苦酒汤主之。” 按:《灵枢·经脉》篇说:“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肾少阴经脉动为病邪所侵,致咽部今之所谓滤泡增多增大,而为“咽中伤”者,即“咽中生创”也。古代无“疮”字,止作“创”。  相似文献   

2.
世有《伤寒论》多寒化证,“伤寒法在救阳”之说,但推求仲景方术,补阴方法亦通篇贯串。桂枝汤之啜粥、微汗,柴胡汤之用人参,意在护阴保液;白虎汤之清热,大承气之急下,皆为去病以存阴;至若芍甘之化阴,猪苓汤、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等方之养阴、育阴、滋阴方法,更是影响深远,尤其是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开一大法门。兹就《伤寒论》补阴法的运用,结合个人临床点滴体会,略述浅见。酸甘化阴酸甘药物配伍为用,以达化生阴液之目的,芍药甘草汤为其代表方剂,临床应用甚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研究札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 177条进行研究。指出 ,炙甘草汤能治之脉结代、心动悸是外感热病所引起 ,非能医治一切心脏病引起之脉结代、心动悸。同时对关于脉结代与心动悸、关于脉结代、关于炙甘草汤的配伍、关于炙甘草汤中的药物作了阐述。认为 ,炙甘草汤用之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之心律不齐疗效最佳 ,对风湿性心脏病之心律不齐有小效 ,对冠心病及高血压之心律不齐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4.
万晓刚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28-1728,1757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研究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刊》2002,20(4):398-398,406
  相似文献   

6.
万晓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28-1728
1问 题在历史上 ,师徒相授乃中医教育之基本模式。有鉴于中医思辨性与实践性相对较突出的特点 ,师徒相授在中医教育中具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种模式已不能满足日渐扩大的社会需求。因此 ,以规范化、规模化培养人才为特色的院校式教育 ,必然走上历史的前台。中医的院校式教育起源于近代 ,民国时期各地相继组建中医专门学校 ,培养了一批在现代中医界卓有成就的医学大家。新中国时期 ,中医院校式教育得到大规模发展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专门人才 ,其历史贡献有目共睹。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由…  相似文献   

7.
读刊札记     
正当我们这些气功爱好者,对振兴祖国的气功科学,满怀热忱,积极开展气功活动的时候,社会上不但出现了一批借气功骗钱,宣传迷信的江湖指客;也有人乘机把气功神化,或者垄断功法,借气功敛财,或自立门派,拉山头,从而造成人们对气功的许多误解或鄙视、或敬而远之。在这关键时刻,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气功科学》杂志,从去年8月起,开展“探寻中国气功之路”的大讨论。抓得十分及时。通过几期的公开讨论,真理越辩越明,气功科学的面貌也越来越光明清晰。通过讨论,使广大群众尤其是专家、学者、气功师们,对发展气功之路初…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词语训释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说文解字》云:“清,朖(朗)也,澂(澄)水之貌。”段玉裁注云:“朖者,明也。澂而后明,故云澂水之貌,引申之,凡洁曰清,凡人洁之亦曰清。”也就是说,清的本义是指澄清之水洁净透明的样子。今天所说的清明、清稀、清净、清洁,有的是其本义,有的则是段氏所说的“凡洁曰清”的引申义,而清除,沽除,则属段氏所说的“凡人洁之亦曰清”的引申义。《伤寒论》中,清字的这些义项都用到了。如“小便清”、“清酒”、“清浆水”之“清”,则取清明、清稀之义,与  相似文献   

9.
去年春节,我在岳父魏治平处发现了魏长春公一份未发表手稿,如获至宝.看到那俊秀飘逸的行楷手书,仿佛又回到了27年前,看到了他老人家白须髯髯的慈祥面容,聆听那地道宁波腔的循循教诲.此手稿完成于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物质资源非常匮乏,其中包括中药药材.长春公根据当时的医药现状,为求用药精当,不使浪费,或以价廉易得却有效之品而代贵重难得之药,遂引用温病大师王孟英先生的临床用药及诊断经验来告诫后人,至今读来,仍具现实意义,令人感慨.他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  相似文献   

10.
王维澎 《中医杂志》1999,(12):757-758
<正>诊余之际,浏览群书,为时久矣。经史子集、小说、笔记、诗辞歌赋无不涉猎,而每有所得。虽为一鳞半爪,然不少记述论说深奥,验之于临床信而有征,实乃医籍未载之瑰宝。兹将读文史籍所得,略谈一二。1治尿闭良方清·赵冀《檐暴杂记·卷六》载:“有人病溺不下,求于仙乩,判云:‘牛膝、车前子,共五钱,同锉为粗末,将末白水煎,空心服之。’果愈”。方源仙乩,似玄虚诡谲之辞。然方义简明,颇值可取。癸丑年,余在大兴安岭下乡。时值深秋,一年近30妇女产后小溲两日不下,其亲属邀余前往诊治。患者小腹痛急,胀满如鼓,呻吟不止。  相似文献   

11.
前言灵素两部书为祖国最早的医经,可算立案之作。后汉张仲景撰用素问阴阳大论、八十一难,而有“伤寒论”和“金匮玉函经”两部的钜著,是为引案之书。可惜年代已久,经过许多的变迁,其中不免有错简或脱讹之处,后来虽经晋朝太医令王叔和的编次,终不能去人之疑。  相似文献   

12.
<正> 一 岐黄之道义蕴深,风骚独领南阳人。 一从叔和平章后,半部伤寒说到今。 二 博采勤求词句新,长河妙思绝前尘。 自从苍生得日沐,可恨千古只一人。 三 时忧时喜叹其真,夜坐鸡鸣困寒侵。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是在《内经》等书的基础上,广收博采,通过广泛的实践,总结而成的临床典籍,后世医家称为“方书之祖”,成为学习中医者必读之书。学通了《伤寒论》可进一步上溯再读《内经》,能开拓旁窥博览的思境;亦易于理解唐宋以后的各家学说。因此,无论做中医临床工作,还是做中医整理研究工作,《伤寒论》都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但因成书较早,文义深奥,加之时代播迁,转抄、错简、杂伪、脱落,亥豕鲁鱼,自不可免,虽有历代名家注释、点校,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后世读者来说,在鉴别、取舍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沐明谨按:徐炳南(1901~1940年)先生,字冰耐,号偃学士。浙江省鄞县人。早年随眼科名家姚和清先生学习,后由姚推荐给范文甫先生,研习内科。由于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且禀性敦厚,因之师生情谊甚笃,在二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苦读强记,对《内》、《难》、《...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历代注释者达四百余家之多,林亿等人用十六年的时间,完成了《伤寒论》的编辑,在宋本《伤寒论》完成后,历经九百五十余年,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评释,显示了对《伤寒论》的重视程度.下面谈一谈对《伤寒论》有代表性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一、“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此语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也有此文,只是话句  相似文献   

17.
穿衣裳要注意场合【原文】君子不以组级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衫统组,必表而出之。细衣羔裘,素衣成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白话】君子的衣裳不用天青色和铁灰色银边,不用红色和紫做家居的便服。暑天,不管穿细葛还是粗葛单衣,一定再要在里面穿件衬衣隐隐透出。冬天,穿紫色羔裘配黑色军衣,穿皮裘配白色军衣,穿抓裘配黄色军衣。家居皮裘可做得稍长,右袖短些。夜寝一定有睡衣,再比身长多一半.用抓路的厚毛做…  相似文献   

18.
19.
一、(宋清传):’‘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老,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教材原注:”‘亲与交税之落然若:意为亲近的和过从密切的人都冷漠地看待他们。交,~起,相与。落然,冷落、冷漠的样子。’”教学参考书云:“‘亲与.指亲近和交谊好的人气管子·形势‘:‘见与之交,几于不亲’一注:‘与,亲与也’。落然,冷淡地,犹落莫、冷漠”:这里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入管子则立以“亲与”释‘与”,而。宋清传;、需要诠释的历“亲与”的含义,两相比照,实际上是原地打转.兜了一则‘圈,‘”亲与”的注释还是缺乏依据。何…  相似文献   

20.
1死肌《神农本草经》孙星衍、孙冯翼辑本,卷一载“云母,味甘平,主身皮死肌”,“鞠华,味苦平,主……皮肤死肌,恶风湿痹”,“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络石,味苦温,主风热死肌”,“细辛,味辛温,主……风湿痹痛,死肌”,“雄黄,味苦平寒,主疽痔死肌”,“臬耳实,主风湿周痹,四肢拘挛,恶肉死肌”,“白鲜,味苦寒,主湿痹死肌”,“厚朴,味苦温,主血痹死肌”,“舵鱼甲,味辛微温,主创疥死肌”,“乌梅,味酸平,主偏枯不仁死肌”,“石灰,味辛温,主癞疾死肌”,“磐石,味辛大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