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脾开胃冲剂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小儿厌食症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运脾开胃冲剂,对照组口服健儿素颗粒,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运脾开胃冲剂能有效地改善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症的临床证候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价运脾开胃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从在我院就诊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厌食症患儿选取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运脾开胃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胃蛋白酶颗粒口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食欲、食量均较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05%(P=0.0410.05)。结论运脾开胃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同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荷香开胃饮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荷香开胃饮并中药穴位敷贴,对照组口服健胃消食片,分两个阶段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个阶段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荷香开胃饮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有效改善食欲,增加食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脾开胃推拿手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妈咪爱治疗,观察组采用运脾开胃推拿手法治疗,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通过小儿厌食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血钙、血铁、血锌进行疗效综合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小儿厌食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钙、血铁、血锌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铁、血锌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脾开胃推拿手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可改善症状,提高血铁、血锌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四缝穴加厌食膏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128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缝穴加厌食膏敷贴,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儿健胃消食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四缝穴加厌食膏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运脾醒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176例厌食症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运脾醒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并随访3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3例,有效3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3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脾醒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中药外敷结合理疗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厌食运脾贴外敷结合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采用厌食运脾贴外敷中脘、通谷两穴,配合使用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对照组78例,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和21-金维他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厌食运脾贴配合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柔肝运脾法对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小儿厌食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柔肝运脾法中药治疗组,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的食欲、食量。结果:柔肝运脾法治疗组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5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柔肝运脾法对小儿厌食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不和型厌食症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各40例,治疗4个疗程。观察各组患儿治疗前后全血微量元素、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儿的全血微量元素治疗后均升高,治疗组升高最为明显;3组患儿的症状积分均减少,治疗组减少最明显,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2.5%、80.0%。结论:小儿开胃增食合剂能够纠正脾胃不合型小儿的脾胃功能,是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厌食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脾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厌食症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各30例。中药组口服运脾和胃汤,对照组口服吗丁啉,两组连用7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运脾和胃汤对尿D-木糖排泄率、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中药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尿D-木糖排泄率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微量元素锌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脾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厌食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运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6例运用疏肝运脾汤治疗,对照组59例用健胃消食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疏肝运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运用捏脊手法配合运脾散敷贴神阙穴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PD),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推广家庭式保健防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采用小儿捏脊手法配合运脾散敷贴神阙穴的治疗组30例,单纯采用运脾散敷贴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症状疗效。结果:根据统计数据,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小儿捏脊配合运脾散敷贴神阙穴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优于单纯运用运脾散穴位敷贴对照组,对临床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临床实践意义,患儿及家长接受性较高,且家长学习、操作性高,对于推广入家庭保健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导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消导膏穴位贴敷,对照组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10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儿食欲、食量的变化。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消导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疗效,患儿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运脾止泻推拿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运脾止泻推拿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应用运脾止泻推拿法,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两组间差别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止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疗效优于单纯内治法。  相似文献   

15.
健脾消积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健脾消积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将厌食症 15 0例分为两组 ,健脾消积冲剂治疗组 10 0例 ,胃蛋白酶溶液对照组 5 0例 ,2周为 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7% ,对照组总有效率 4 2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 (u =2 5 86 ,P <0 0 1) ,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健脾消积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金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参金散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健胃消食片治疗,均15日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金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脾助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其中治疗组35例给予健脾助消散口服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健儿素颗粒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00%,两组患儿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x2=7.82,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健脾助消散能有效改善小儿厌食症患儿的厌食状况.结论:健脾助消散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胃增食颗粒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健身消导颗粒,治疗组口服开胃增食颗粒。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体重增幅。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9.07%,2组比较,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体重增幅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2.33%,2组比较,P0.05。结论开胃增食颗粒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口服运脾化湿中药颗粒剂,对照组20例口服思密达。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刺四缝穴配合董氏开胃散外敷治疗小儿厌食症10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配合董氏开胃散外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湿食困脾型小儿厌食症患儿予以针刺四缝穴配合董氏开胃散外敷治疗,疗程为1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02例中,痊愈19例,显效8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4%。结论针刺四缝穴配合董氏开胃散外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