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浅析门诊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间我院门诊护患纠纷发生100例,对其的年份、原因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2007-2009年分别为25例(25%)、35例(35%)、40例(40%).100例门诊护患纠纷中,认为护理服务态度差45例(45%),护理质量缺陷30例(30%),工作责任心不强20例(20%),语言技巧兰5例(5%).结论 门诊是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的高发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生在门诊儿科分诊护理纠纷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总结发生纠纷的原因。结果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是避免儿科护理发生纠纷的必要条件,只有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医院氛围,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门诊注射室发生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原因,通过各种防范措施,努力实现护理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减少甚至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结果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 高素质护理队伍、优化的纠纷分类防范方案和两级护患纠纷化解机制,可有效预防和化解输液室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护理与被护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它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特别是门诊、急诊护士面对的是大量病患,突发情况又多,技术性、服务要求高,易发生医疗纠纷.怎样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是每一个急诊、门诊护士必须面对的问题. 1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针对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结果 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结论 对护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操作和护理质量,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了解门诊护理应用时间位点管理对其质量提高的意义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2014年门诊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门诊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归纳两组患者对门诊各项护理服务内容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门诊各项服务诸如行为举止、服务态度、健康教育、门诊管理及就诊环境等内容满意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明显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护理纠纷投诉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时间位点管理模式能够让门诊护理更具针对性,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内容的满意度,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和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环境,确保患者的就诊安全,对医院及患者而言均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因素引发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方法 分析护理因素引发的纠纷分析潜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能有效的预防和避免发生护患纠纷结论细细分析潜在护患纠纷因素有效的实施对策能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对策,从而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患者对护理方面的投诉原因进行分析,对临床工作中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原因主要包括沟通不到位、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业务素质、法制观念不强、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医疗费用等问题,是产生护患纠纷的根本原因。结论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护理安全意识,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娴熟精湛的技术,把法律意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护患纠纷发生率不断增加,本文结合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从责任意识、礼仪规范、护患沟通、技术操作等方面阐述从护生教育方面减少护患纠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护士在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门诊护士与患者的纠纷时常发生,作为1名在门诊工作多年的护士,现重点分析了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总结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尽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室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减少门诊输液室的护患纠纷。方法对门诊输液室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逐个分析,包括从护理人员方面以及患者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为了降低输液室护理风险,我院提出规范护理流程、增强护士责任心、加强护士技能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等措施,以减少护理差错以及纠纷。结论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降低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同时优化输液护理。  相似文献   

13.
黄洁倩 《医学信息》2018,(23):171-173
研究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室输液护理,研究组采取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人员的技能考试优良率以及护理人员的HAMA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97.50%)高于对照组(72.50%),护理人员的技能考试优良率(86.67%)高于对照组(53.33%),护理纠纷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7.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躯体性焦虑评分、精神性焦虑评分和HAM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改善了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护理缺陷进行科学管理,避免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质量控制标准,成立病室质量控制小组,不定期进行检查、分析和整改;完善护理质量控制流程,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对护士进行分层教育,熟悉和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及专科技能;重视法制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及时疏导、转化护患矛盾.结果 通过以上途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达90%以上,无护理纠纷发生.结论 护理缺陷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而提高护理质量是避免护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发生纠纷的原因及防范。通过多年来在手术室的工作针对手术室出现的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防范措施,并严格按防范措施和规章制度执行。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避免因护理工作中的失误而导致患者的不适,有效地防止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护患之间进一步的沟通和和谐。  相似文献   

16.
杜敏  干霞 《四川解剖学杂志》2013,21(1):16-17,19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PICC置管病人进行安全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并发静脉炎6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导管阻塞5例,血栓2例,未发生导管感染、移位、脱管、断管等并发症,无病人投诉及护患纠纷。结论加强PICC置管的安全管理可有效防范和降低置管风险,避免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患纠纷现存及潜在因素的分析,以减少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5年来发生的护患纠纷记录进行回顾研究。结果患者对医院期望过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不足,护士本身工作压力过大,法律意识不强是急诊科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所在。医院应通过加强护士道德、技术和法律素质,促进护患沟通,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内科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通过对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及其相关方面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结果 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防止和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 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履行告知义务,增强沟通,增强收费的透明度,增强薄弱缓解的管理减少护患冲突,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申智梅 《医学信息》2010,23(17):3269-3270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患纠纷防范的管理减少其发生。方法分析和总结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护士的法律意识、纠纷防范意识增强,护患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结论护患纠纷防范管理方法可行,有效的减少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医院的声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开展,使科室对"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中心任务得以展现和进行。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住院的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后将两组患者发生护患纠纷率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护患纠纷率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0.05,有明显性差异。结论骨科病区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