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对肺癌性与肺结核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周围型肺癌41例和肺结核球20例,病灶平扫后静脉注入对比剂,行同层动态增强CT扫描,测量增强前后病灶CT值,计算最大净增值,并观察其强化类型。结果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球平扫时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增强后除195s外,二者间所有时间段的CT强化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的最大净增值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周围型肺癌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其平扫CT值相比,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肺结核球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平扫CT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类型以中-重度结节状强化为主,肺结核球以无强化或轻度边缘性强化为主。结论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有利于周围型肺癌性与肺结核性结节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 18例原发性周围型支气管肺癌和 8例结核球进行增强CT比较分析 ,并与病理对照 ,以探讨其特征及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未经治疗的原发性周围型支气管肺癌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5~ 72岁 ,平均 5 3 .2岁。组织学分类 :鳞癌5例 ,腺癌 9例 ,小细胞癌 2例 ,细支气管肺癌 1例 ,混合性癌(腺鳞癌 ) 1例。肿瘤直径 <3cm 12例 ,3~ 5cm 4例 ,>5cm 2例。手术切除 14例 ,肺穿刺病理证实 4例。1.1.2 搜集同期结核球 8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 4例手术证实 ,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查到支气管内膜结核 ,3例抗结核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肺癌、肺结核球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肺癌、肺结核球患者160例,均进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特征。结果:肺癌组患者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效应、强化峰值时间显著高于肺结核球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明确诊断,无误诊、漏诊情况发生。结论:肺癌、肺结核球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效应和强化峰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肺癌、肺结核球的鉴别诊断检查方法,对肺结核球、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运用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肺孤立性结节(SPN)。方法选取30例周围型肺癌病例和12例肺结核球病例,分别行常规扫描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比较分析平扫CT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结果。结果肺癌在增强CT后30~180S各期cT值均显著高于平扫CT值,且高于同期肺结核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111.P:0.000)。而肺结核在CT增强后各期CT值与平扫CT值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F=9.940,P=0.085)。肺癌患者中18例结节状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斑片状强化,肺结核患者中有类圆形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2例。增强后肺癌诊断准确率达96.7%(29/30);肺结核准确率达83_3%(10/12)。结论SPN的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能够帮助鉴别诊断肺癌和肺结核。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结核球、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资料与方法对14例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其中肺结核球7例,肺炎性假瘤7例,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观察最高强化值和出现的时间。结果 7例结核球中5例无强化,2例环状强化。7例炎性假瘤均呈显著高度强化,最高强化值均在100HU以上,最高强化值出现的时间分别为26秒、28秒、30秒、32秒、33秒、110秒和122秒。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能反应肺结节的血供特点,对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CT用于肺结核的诊断,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和肯定[1~4],但不典型球形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比较困难[1],误诊病例时有发生[2].为提高不典型球形肺结核的正确诊断率,笔者对33例不典型球形肺结核的CT增强表现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试探讨其CT增强特点及CT增强在其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径3cm周围型肺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材料与方法 63例直径3cm胸部孤立性病灶(其中50例肺癌、10例炎性病灶及3例胸腺瘤病例)行定点层面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绘出病灶增强时间-密度曲线(TAC),计算病灶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及血流灌注量(BP)。结果直径3cm肺癌TAC表现为起始阶段曲线逐步上升,约60秒上升至峰值,然后缓慢下降。肺炎性病灶TAC表现为曲线起始段即呈快速上升,然后在上升至峰值的过程中出现少许的波动,120秒达峰值,然后下降。良性胸腺瘤的动态扫描密度变化较小,曲线较平稳。肺癌的平均SS及BP分别为4.91±4.68%/s,1.18±0.74ml/min.ml。肺炎性病灶的平均SS及BP分别为7.92±6.77%/s,1.90±0.97ml/min.ml,良性胸腺瘤的平均SS及BP分别为1.19±0.85%/s,BP为0.19±0.07ml/min.ml。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反映直径3cm周围型肺癌血流动力学特点,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CT对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3年收治于我院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86例,单纯性肺结核患者86例,通过对比分析CT显示的影像结果做出判断。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CT影像与单纯性肺结核者有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时,需重视CT诊断的作用,需尽早治疗,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1.
周围型肺癌的同层动态增强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癌的同层动态增强CT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癌的肺结节 3 6例 (直径≤ 4cm) ,分析其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 ,绘制时间 密度曲线 ,观察其强化特点。结果 平扫时肺泡细胞癌CT值大于腺癌及鳞癌 (P <0 .0 5 ) ;腺癌与鳞癌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肺泡细胞癌增强后的最大CT净增值 (增强后最大CT值与平扫CT值之差 )低于腺癌和鳞癌 (P <0 .0 5 ) ;腺癌与鳞癌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增强后肺泡细胞癌、腺癌与鳞癌在 15、75、13 5、195s时间段及最大CT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腺癌、肺泡细胞癌以均匀强化为主 ,鳞癌以不均匀强化多见 ,甚至可出现明显坏死。结论 动态CT净增值及肺结节的强化特点对周围型肺癌的分型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非钙化性肺癌结节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原发周围型肺癌43例,分别为腺癌28例(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鳞癌10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鳞腺癌及黏液表皮样癌各1例。所有病例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并与同期行动态CT增强的肺结核球15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增强前非钙化性肺癌结节与肺结核球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钙化性肺癌结节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增强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钙化性肺结核球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增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良、恶性肺结节,尤其是非钙化性肺癌与肺结核瘤的鉴别诊断作用较大,可明显提高肺癌性结节的定性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周围型肺癌的X线片与CT检查结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X光片与CT检查的优劣。方法通过对37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X光片与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两者在显示病灶方面的差异。结果CT对肺内肿块的检出率、内部结构、形态边界、轮廓与毛刺和周围结构关系,肺门与纵隔淋巴结有无肿大,有无胸膜受累,骨骼有无转移等存在着明显差别。结论CT对肺癌的定性和分期有明显优势,X光片宜用于常规普查和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胸部孤立性结节(SPN)的定性价值。方法:对40例胸部结节(其中恶性结节25例,炎性结节8例,良性结节7例)先平扫确定结节范围。以5ml/s和3ml/s两种速率分别在结节中心层面行CT动态增强扫描,记录SPN增强前后的CT值、强化峰值(PH)和峰值时间(PT),结果:恶性结节以中等强化为主,净增值80%(20/25)在20~60Hu之间,20%(5/25)>60Hu或<20Hu。增强峰值和峰值时间分别为(31.31±10.62)Hu、45s。时间-密度曲线(T-DC)呈缓慢升高型;炎性结节呈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均>40Hu。增强峰值(49.25±12.44)Hu,峰值时间为80s和140s。曲线中出现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反映胸部结节血流的动力学特性,可无创性评价和诊断SP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钙化型肺结核瘤的动态CT增强特点。方法:对24例非钙化型结核瘤进行动态CT增强,观察其增强后的CT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强化特点。结果:24例非钙化型结核瘤中,20例增强后最大CT净增值均小于15 HU,平均(8.47±6.41)HU,时间-密度曲线为平坦型;4例结核瘤增强后最大CT净增值均明显大于15 HU,平均(60.16±17.26)HU,时间-密度曲线为上升型。所有结核瘤增强后无强化7例,边缘薄线型强化7例,轻度强化6例,明显强化4例。结论:(1)不活跃型结核瘤增强后最大净增CT值<15 HU,主要表现为无、轻度或边缘薄线型强化;(2)活跃型结核瘤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需注意与恶性结节区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癌结节与结核球、炎性假瘤的螺旋CT对比增强表现特点与诊断价值。方法 16例肺结节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20s开始,再于1min、2min、3min及4分钟各扫描1次,测得多期CT值,绘制出时间-CT增加值曲线。结果 肺癌结节增强峰值出现较晚呈慢升慢降型,炎性假瘤增强峰值出现早,增强更显著呈快升慢降型或快升快降型,结核球无增强峰值类似直线型。结论 分析时间-CT增加值曲线,可以基本做出结核球的诊断,肺癌结节与炎性假瘤的时间-CT增加值曲线有交叉,需详细分析其增强峰值出现的时间、大小、延迟后所持续的时间,再结合平扫结节的CT征象,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8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的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结果:48例中共发现65个病灶,病灶位于肝左叶19个,右叶42个,尾状叶4个;病灶直径平均(2.56±0.31)cm。肝动脉期主要表现为高密度(93.8%),门静脉期主要表现为低密度或稍低密度(72.3%),延迟期主要表现为低密度(75.4%),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密度呈速升速降的变化特点。包膜完整的小肝癌患者PTEN表达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的小肝癌患者,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PTEN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完整包膜间呈正相关(r=0.215 2,P=0.024 1)。结论:螺旋CT薄层动态扫描可充分反映小肝癌的特征,对于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瘤38例,平扫后,以2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1~5min薄层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一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将CT表现与富血管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38例结核瘤增强后扫描除2例外,强化值均小于20Hu,与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核瘤的主要强化形态是无强化及包膜样强化(分别为19例、16例),占92%,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分别为2例、1例.结核瘤的无强化区为干酪样坏死灶,结核瘤的不同强化形态取决于包膜的富血管、完整度及厚度.结核瘤的时间密度一曲线低平,无明显峰值.结论结核瘤动态增强CT扫描在强化值、时间一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均有一定特征,可与周围型肺癌及炎性肿块相鉴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