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NGFR)的表达与肿瘤自然生长率、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34例人听神经瘤中NGFR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③结果 NGFR在所有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 ,而在正常听神经组织中无表达。肿瘤明显生长组NGFR、PCNA表达水平和MVD平均值显著高于缓慢或无生长组 (χ2 =5 .6 7,t =2 .6 5、3.83,P <0 .0 5、0 .0 1)。NGFR和MVD密切相关 (t=3.33,P <0 .0 1) ,但与PCNA无关 (t=1.88,P >0 .0 5 )。④结论 NGFR在明显生长的听神经瘤中表达增强 ,且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提示NGFR参与了听神经瘤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erbB-2、erbB-3表达水平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指标相关性的研究,初步探讨erbB-2、erbB-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标本中erbB-2、erbB-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神经侵袭的相关性。结果 erbB-2在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7%,erbB-3阳性率为32.4%,erbB-2/erbB-3双阳性率为29.4%。erbB-3阳性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呈正相关(P=0.026),erbB-2表达与erbB-3表达相关;而erbB-2、erbB-3、erbB-2/erbB-3阳性表达与腺样囊性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神经侵袭无相关性。结论 erbB-3和erbB-2可能均参与了该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erbB-3阳性表达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生物学行为、患者预后相关,其有可能成为患者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erbB-2、PCNA、P53、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C—erbB-2、PCNA、P53、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P53、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85.0%、53.3%、30.0%。C—erbB-2、P53、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PCNA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C—erbB-2、P53和Ki-67是评价乳腺癌预后的较好指标,C—erbB-2、PCNA、P53和Ki-67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病理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C—erbB-2、PCNA、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9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2%、78.81%、51.67%和59.48%。C—erbB-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浸润性相关(P〈0.01);PCNA表达仅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而与肿瘤的浸润性无关(P〉0.05);ER、PR表达呈正相关(r=0.522,P=0.000),C—erbB-2、PCNA表达呈正相关(r=0.182,P=0.003)。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PR的表达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卵巢浆、粘液性上皮瘤PCNA、p53、C-erbB-2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110例卵巢浆、粘液性良恶性肿瘤进行PCNA、p53及C-erbB-2的检测。结果 在30例卵巢囊腺瘤、38例交界性囊腺瘤及42例腺癌中,PCNA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6.67%、0和0;p53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7.89%、39.47%和15.79%;C-erbB-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90.48%、73.80%和42.86%。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及C-erbB-2的表达在PCNA强阳性组大于PCNA的弱阳性组及阴性组,在浆液性肿瘤组大于粘液性肿瘤组。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与腺癌相似的癌基因表达,浆液性腺癌的预后比粘液性腺癌差,可能与癌基因表达阳性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1例人类垂体腺瘤标本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结果显示 ,在 2 9例 (5 6 9% )垂体腺瘤标本中检测到bFGF呈中等强度以上的阳性表达 ;bFGF表达水平与PCNA标记指数呈正相关 ;在无功能腺瘤中 ,bFGF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相关 ,但在激素分泌性腺瘤中两者相关性不明显。提示bFGF可能参与了垂体腺瘤的增殖过程及部分腺瘤的侵袭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27、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人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1%、40.4%、83.9%。P27的表达与Bo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53表达与患性别、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而PCNA仅与患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27阳性组5年生存率高于阳性组,P27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有无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贲门癌中iNOS、eNOS与VEGF、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3例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VEGF、诱导型NOS(iNOS)、内皮型NOS(eNO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VEGF表达与iNOS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而与eNOS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P>O.05);iNOS阳性和阴性肿瘤的PLI为(78.57±24.82)%和(60.20±21.45)%,二者相比前者显著升高(t=2.6958,P=0.0095);而eNOS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PLI无显著性差异(t=1.397,P=0.1802);VEGF和iNOS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或P(0.01),而eNOS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iNOS在VEGF的发挥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NOS可做为反映贲门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食管末端腺癌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发生与Barrett’s食管(BE)的相关性及特点,并明确P27^kip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腺癌组织、癌周不典型增生、癌周肠化生处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0年6月间西安各大医院食管末端腺癌切除标本15例,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标本30例,45例均行AB(pH2.5)特殊染色进行PCNA及P27^kip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不同组织中的PCNA指数,P27^kip1在肿瘤组织、肿瘤周围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肠化组织中的表达。P27^kip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类型、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转移等之间的相关性。P27^kip1表达与PCNA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①60.0%的食管腺癌及53.3%的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与BE相关。②PCNA表达在肠化生、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癌组织中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有显著性。③P27^kip1在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6.7%,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3.3%.在肠化组织中阳性率为88.9%,正常对照阳性率为90%。结论:60%食管末端腺癌与BE相关,P27^kip1胞核表达与肿瘤分化类型、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转移等呈负相关,P27^kip1核表达与PCNA指数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与乳腺癌临床病理观测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P法),对40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MMP-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MP-7与乳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与肿瘤ER、PR、PCNA、p53、C—erbB-2表达的关系。③结果MMP-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部位是在癌细胞胞浆中,呈颗粒状分布,在瘤周间质的部分纤维细胞中也有表达。MMP-7在肿瘤直径≤2cm和〉2cm乳腺癌组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在PCNA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组织、在p53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组织及在C—erbB-2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反,MMP-7在不同年龄组、组织学类型及ER、PR分组间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④结论MMP-7在淋巴结转移及PCNA、p53、C—erbB-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表明MMP-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演进和迁移有关,可作为判断临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垂体腺瘤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之间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细胞增生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来探讨它们和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垂体腺瘤侵袭性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可能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临床资料完整、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的肿瘤标本65例,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TTG、PCNA、bFGF 3者mRNA表达水平,3者间两两比较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之间PTTG和PC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FGF的表达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G和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P=0.038)。结论 PTTG和PCNA和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密切关系,可能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重要标志物;PTTG和bFGF的互相诱导表达可能促进了人垂体腺瘤的形成、发展,并参与侵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肿瘤自然生长率、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4 例人听神经瘤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分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微血管密度及听神经瘤生长率的关系。结果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所有肿瘤组织中表达(100 % ) ,而在正常听神经组织中无表达。肿瘤明显生长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平均值显著高于缓慢或无生长组( P< 005 , P< 005 , P< 001)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且和微血管密度( P< 001) 密切相关,但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 005) 无关。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明显生长的听神经瘤中表达增强,且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参与了听神经瘤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3.
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 (1HMRS)的表现及其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6 0例行1HMRS检查的不同组织类型来源颅脑肿瘤患者 ,术后均经病理明确诊断 ,观察和测量肿瘤和对侧正常组织的N 乙酰天冬氨酸 (NAA)、肌酐 (Cr)、胆碱 (Cho)、乳酸 脂质 (Lac Lip)峰值 ,计算肿瘤NAA/Cr、Cho/Cr、NAA/Cho以及肿瘤NAA/正常NAA、肿瘤Cho/正常Cho、肿瘤Cr/正常Cr的比率。 结果 :颅脑肿瘤Cr下降 ,Cho升高 ,但不同组织类型肿瘤的Cr、Cho变化无显著差异。脑肿瘤NAA下降明显 ,其中不同组织类型中脑膜瘤、胶质瘤、淋巴瘤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 ,但均明显低于听神经瘤和转移瘤 (P <0 .0 5 )。胶质瘤的NAA/Cr明显低于转移瘤和听神经瘤 ,P值分别为 0 .0 14、0 .0 2 7。各肿瘤的Cho/Cr无显著差异。 结论 :1HMRS是研究肿瘤代谢的有效方法 ,肿瘤NAA/正常NAA、NAA/Cr有助于颅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Despite the advances in therapy over the years,its mortality remains high.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 (SUMO) proteases 1 (SENP1) in NSCLC tissues and its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expression.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ENP1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survival of the patients.Methods A SENP1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the NSCLC cells.VEGF gene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 of SENP1 in 100 NSCLC patient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survival was analyzed.Results VEGF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SCLC tissues than in normal lung tissues.Inhibition of SENP1 by siRNA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VEGF expression.SENP1 was over-expressed in 55 of the 100 NSCLC samples (55%)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a moderate and low histological tumor grade (3.6%,38.2%,and 58.2% in high,moderate and low differentiated tumors,respectively,P=0.046),higher T stage (10.9% in T1,and 89.1% in T2 and T3 tumor samples,P <0.001)and TNM stage (10.9% in stage Ⅰ,and 89.1% in stages Ⅱ and Ⅲ tumor samples,P <0.001).The rat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ENP1 over-expression group (76.4%) than that in the SENP1 low expression group (33.3%,P <0.001).Sixty three patients received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including 34 with SENP1 over-expression and 29 with SENP1 low expression.Among the 34 patients with SENP1 over-expression,22 (64.7%) patients developed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low expression group 27.6% (8/29) (P=0.005).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原癌基因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涎腺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病理间关系。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及图像分析系统对37例涎腺恶性肿瘤、31例涎腺多形性腺瘤、20例涎腺非肿瘤组织中C-erbB-2及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细胞进行图像分析定量测定。(2)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涎腺良、恶性肿瘤及非肿瘤组织中HPV16、18型DNA。结果:涎腺恶性肿瘤组HPV16、18型DNA阳性率为27.0%,多形性腺瘤组阳性率为9.7%,而涎腺非肿瘤组织无1例阳性,3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形性腺瘤中C-erbB-2及PCNA阳性率均低于涎腺恶性肿瘤,但仅C-erbB-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bB-2的过度表达可能在涎腺组织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PCNA的异常表达在涎腺良、恶性病变存在一定差别,虽无统计学意义,却能反映其变化特点,有待增加更多病例加以证实。HPV16、18型感染与某些涎腺肿瘤的发生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莪术醇联合氟尿嘧啶对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将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莪术醇组、氟尿嘧啶组、联合用药组(莪术醇联合氟尿嘧啶),记录各组的肿瘤体积和瘤重。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7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肿瘤体积和重量比其他3组升高(P <0.05);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和重量低于莪术醇组(P <0.05);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和重量与氟尿嘧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实验组肿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与莪术醇组和氟尿嘧啶组比较,联合用药组PCNA的表达降低(P <0.05)。各实验组移植瘤组织中P27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与莪术醇组比较,联合用药组P27的表达增强(P <0.05);与氟尿嘧啶组比较,联合用药组P27 mRNA的相对表达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莪术醇组和氟尿嘧啶组比较,联合用药组P27蛋白阳性率升高(P <0.05)。结论  莪术醇联合氟尿嘧啶能抑制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CNA、P27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7.
p53 expression and histopathology in non-invasive and 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 and carcinomas@刘冬戈 @杨重庆 @孙肇武 @满开泉 @臧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与特征。方法通过手术病理对照,回顾分析了38例听神经瘤的MRI表现,其中微小听神经瘤5例,行Gd-DTPA增强扫描31例。结果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主要为:①肿瘤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第Ⅶ、Ⅷ神经束较对侧增粗,与肿瘤主体无明确分界,增强后可见两者相连,颇为特征;②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略低信号或低等混合信号,12加权呈高信号或高等混合信号;③注射Gd-DTPA后肿瘤呈均匀、不均匀或环状强化;④肿瘤边界清晰,边缘光整;⑤绝大多数肿瘤患侧内听道前后径扩大,深径缩短;⑥微小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为第Ⅶ、Ⅷ神经束正常或局部结状增粗,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点状强化。结论MRI是诊断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Gd-DTPA对微小听神经瘤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PCNA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PCNA及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23/41)、56.5%(26/46)和60.0%(27/45),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并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 VEGF、PCNA及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