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探讨益气强心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代谢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强心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无加重,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7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强心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衰竭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开展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开展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护理干预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情况。结果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观察组3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3.3%(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82.70±11.31)次/分、收缩压(135.11±12.36)mm Hg、舒张压(74.66±10.36)mm Hg低于对照组心率(97.33±13.41)次/分、收缩压(148.01±14.31)mm Hg、舒张压(81.11±10.36)mm Hg(P <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命监测指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应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安体舒通)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值为(46.25±6.94)%,对照组为(41.98±7.11)%,都高于治疗前的(32.94±7.13)%和(32.10±6.28)%,且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分别发生0例、1例与2例,发生率为6.5%;而对照组分别发生3例、3例与4例,发生率为21.7%,观察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体舒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有利于左心室逆重构,减少远期预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加用美托洛尔,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HR为(90.1±6.2)次/min、LVEF为(34.6±3.2)%,治疗后HR为(71.2±5.3)次/min、LVEF为(38.3±2.7)%;对照组治疗前HR为(91.2±6.5)次/min、LVEF为(32.6±3.1)%,治疗后HR为(82.4±5.8)次/min、LVEF为(34.8±3.1)%.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治疗后研究组的HR、LVEF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临床效果尤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药物优化治疗现状。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0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住院用药以及门诊随诊用药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分级以及心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情况。结果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240例患者住院期间用药情况包括β受体阻滞剂的95.83%、螺内酯95.00%、ACEI的64.17%、β受体阻滞剂+ACEI+MRA的58.75%、ARB的27.92%以及β受体阻滞剂+ARB+MRA的26.67%。共有150例患者坚持门诊随访,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其用药情况包括β受体阻滞剂的92.67%、螺内酯的90.67%、ACEI的46.00%、β受体阻滞剂+ACEI+MRA的44.67%、ARB的42.67%、β受体阻滞剂+ARB+MRA的34.00%。治疗后NYHA分级为Ⅰ、Ⅱ级人数占比分别为9.17%(22/240)、64.58%(155/240),相比治疗前的0(0/240)、32.08%(77/240)较高,而Ⅲ级、Ⅳ级人数占比分别为21.25%(51/240)、5.00%(12/240),相比治疗前的51.25%(123/240)、16.67%(40/240)较低(χ2=47.759,P=0.000);治疗后LVEDD、LVESD水平分别为(59.32±8.14)mm、(47.29±10.27)mm,相比治疗前的(66.32±6.75)mm、(57.03±8.62)mm较低,而LVEF水平为(42.59±7.05)%,相比治疗前的(32.18±8.33)%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7,P=0.000;t=8.897,P=0.000;t=11.683,P=0.000)。结论规范有效的坚持治疗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实行美托洛尔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2年10月~2018年7月,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实行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美托洛尔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IDd(41.25±3.09)mm、LVIDs(40.21±3.21)mm以及心率(84.74±8.32)次/min的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LVIDd(48.65±3.56)mm、LVIDs(45.62±3.76)mm以及心率(99.88±9.65)次/min;观察组患者的LVEF值(47.01±4.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LVEF值(40.22±3.98)%;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两组的治疗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行美托洛尔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早的患者366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有室早而无器质性心脏病50例作对照组,分别检测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TO)和窦性心率震荡的斜率(TS),试验组按照HT与TS值再分成2个亚组:试验Ⅰ组,HRT0:TO<0与TS>3.0 ms/RR间期;试验Ⅱ组,HRT1:TO≥0与TS≤3.0 ms/RR间期;对照组,HRT2:TO≥0与TS≤3.0 ms/RR间期,分别对不同心功能分级、存活组及死亡组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心功能的恶化,其心律震荡钝化现象愈加明显,其心脏性死亡明显增加.无论心功能正常与否,TO、TS与室性期前收缩的配对间期无关.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存在室早后窦性心率震荡减弱或消失现象,窦性心率震荡对其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慧 《现代临床医学》2018,44(5):377-379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选择我院7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利尿剂、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2组LVESD、LVEDD、LVE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血清MDA、SOD、GSH-Px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9.44%(7/36)与对照组的16.67%(6/36)无显著性差异(P>0.05)。厄贝沙坦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能改善患者心功能,纠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失衡,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短阵室速阵数,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率、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短阵室速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短阵室速阵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心电图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对常规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效果欠佳.我们采用依那普利与倍他乐克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3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47例,其中39例经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无效.39例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39~74(57.0±9.8)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7例、Ⅲ级22例、Ⅳ级10例.病程1个月~10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法对于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率失常病患治疗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共有50例病患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率失常。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病患治疗前均停止对抗心率失常药物的摄入。观察组病患口服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疗效以及心率以及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48.00%(12/25),优良率为92.00%(23/2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0.00%(5/25),68.00%(1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为(65.49±6.13)次/分,收缩压为(105.9±11.22)mm Hg,舒张压为(63.72±6.56)mm H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物治疗(稳心颗粒合并美托洛尔)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率失常,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还能有效改善病患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后监测心功能变化,记录心电图、左室血分数、心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LVEF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LVEF值的影响。方法 2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比较2组治疗前后LVEF值。结果服药4个月后,治疗组LVEF值由(34.1±5.2)%上升至(44.3±8.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VEF值由(33.2±4.9)%上升至(37.4±7.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8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为Ⅲ~Ⅳ级.治疗组61例,以抗心衰药物治疗为基础,配合应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6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0 d;对照组57例,心衰药物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记录和心功能及心电图测定,观察疗效和有无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临床心功能总有效率方面分别为40(65.6%)、19(31.1%)、2(4.3%)和25(43.9%)、29(50.9%)、3(6.2%)(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注射液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效果.方法 将88例DC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休息、低盐饮食、营养心肌、利尿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治疗上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2周后逐渐加量至160 mg,1次/d.治疗60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 见表1.两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4%)高于对照组(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DCM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32例带状疱疹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伐昔洛韦150 mg/次,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150 mg/次,2次/d,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1、2、4及8周时疼痛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3d后2组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4、8周研究组的疼痛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为(2.3±1.3)分比(3.8±2.0)分,(2.0±0.9)分比(3.5±1.8)分,(2.0±0.6)分比(3.5±1.1)分,(2.0±0.5)分比(3.5±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11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3例,好转4例,无效2例.结论 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可使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增加、疼痛程度减轻,可以明显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祛风清热法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感冒后咳嗽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罗红霉素150 mg/次,2次/d;酮替芬1 mg/次,每晚1次;枸橼酸喷托维林50 mg/次,3次/d.观察组予祛风清热法为基础的汤剂,每剂水煎煮2次取汁混合约300 ml,分早晚口服.两组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的疗效、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21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优于对照组的77.8%(x2 =4.16,P<0.05).两组治疗前咳嗽和痰量评分分别为(2.18±0.73)分和(1.09±0.27)分,(2.26±0.65)分和(1.12±0.23)分,治疗后分别为(1.11±0.37)分和(0.65±0.16)分,(0.72±0.19)分和(0.35±0.08)分.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1.31,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68,2.59,2.43,2.41,2.53,2.37,均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祛风清热法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任永宏  胡兵 《安徽医药》2012,16(4):524-525
目的观察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扩张型心肌病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23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单硝酸脂类药物、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每天3次,一次20 mg,观察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变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加重再住院率。结果曲美他嗪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明显LVEF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再住院明显减少。结论曲美他嗪能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阿替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Ⅱ、Ⅲ级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入选患者,均常规用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药,治疗组加服阿替洛尔3.125~6.25 mg/次,2次/d.治疗4周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心率、血压变化,复查心脏超声并测EF值.结论 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改善率83.3%(20/24),对照组总改善率50%(12/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正性肌力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正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替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致心衰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惠红 《医药世界》2010,12(3):259-260
目的: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56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用常规抗心衰药物与小剂量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9.2%,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心脏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