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体质量增加和肥胖是GDM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Apelin是最近发现的脂肪因子,广泛分布于肺、脑、心、子宫、脂肪组织及乳腺等处[2].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累及其他部分或全部结肠,其临床症状以慢性反复发作的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多年来,饮食一直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充分说明了饮食作为溃疡性结肠炎诱发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自然流产的发生人数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当前一种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2].自然流产是非人为目的造成的流产,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其中发生在孕12周前的称为早期流产.早期流产占自然流产的85.0%以上,约有15.0%的妊娠妇女经历过早期流产.影响早期自然流产的因素比...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CAD)的危险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随血胆固醇(Chol)的升高而增加,特别是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是预防CAD的保护因子[1].而甘油三脂(TG)与CAD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TG的轻微升高可增加CAD的发生并加快CAD病变的进展,促使新病变的形成[2].另外TG促使凝血酸原转化成凝血酶以及凝血因子VI的活化并减少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3].血TG水平的增加常与CAD的其它危险因素(LDL-C、血胰岛素水平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等)有关,可能是继发于胰岛素抵抗的必然结果[4].HDL-C对冠状动脉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其血水平每增加1 mg*dl-1,CAD的危险性随之降低约2%~3%.HDL保护心血管的机制在于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移出和转运,抗氧化作用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5].  相似文献   

5.
丁绍祥 《天津医药》2012,40(10):1081-1084
早复极由Shiplay于1936年提出,一直被认为是正常心电图(ECG)的良性变异.但近年来,人们已意识到其与心源性猝死存在某种潜在的联系[1],并增加猝死的风险[2].前瞻性大样本研究显示,早复极可致心律失常[3].目前研究认为早复极是心外膜1期复极末阳离子外流一过性绝对和(或)相对增大致ECG出现的相应改变,其发生机制主要与Ito通道有关,部分存在离子通道变异[4].但ECG是心肌电整体向量总和反应,是电位梯度变化在体表的表现.本文就心肌离子流原理与ECG的关系、早复极离子流的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对脑卒中的几种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且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脑卒中发生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瑞典的Per Harmsen等为了预警远期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子.对7457例中年男性进行28年的随访.认为心理压力与脑卒中有关[1].本文仅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认为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1].阐明其发生发展机制,对其检测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E-cadherin是一类介导上皮细胞间黏附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和极性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最密切,细胞间黏附的紊乱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首要条件[2].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在胃癌组织中检测E-cadherin的表达,探讨E-cadherin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立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强调生命的质量,在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中,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作用尤为突处,医疗领域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全面深入地认识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1].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原因,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理化因素及感染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各种心理量表在临床上的应用,使人们对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研究得以量化.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许多身体疾病和心理障碍有关,缺少社会支持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易于导致不良行为发生[3].  相似文献   

9.
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作用的破坏都与猝死的各种基质和触发因素直接相关[1].心率增加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的上升密切相关[2].静息心率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较快的静息心率伴随较高的血压.静息心率增加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3].本文用心率变异定量分析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以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发展及死亡等各个过程中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静息心率(RHR)、平均心率(AHR)、夜间心率(NHR)的变化规律,为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艳华  王芝静 《河北医药》2012,34(7):1111-1112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在我国发病率为46.3%[1].近年来已被广泛接纳的"肛垫学说"认为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的血管垫,并非病理改变.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肛垫下移,并产生症状时才被称为痔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基于肛垫下移引起痔病这一新认识而发展的一种新手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Ⅲ~Ⅳ期痔及以内痔为主的环状痔,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但PPH术后出血也不容忽视,有报道统计其术后出血发病率为1%~5%[2].本文就我科PPH术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近研究认为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在脂质沉积的基础上合并内皮细胞损伤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1],炎症是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敏感的炎性指标, CRP检测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2].我们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CRP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目前认为是诱发官颈癌的高危因素[1].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密切相关,可加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胰岛素抵抗(IR)与多种因素有关,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1-2].  相似文献   

14.
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死亡的主要原因,脂代谢的异常仅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部分原因,而更多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症和高血压,多危险因素综合征即X综合征,称其为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众多危险因素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肥胖发病的研究认为脂肪堆积不会促进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而脂肪分布是重要的发病因素.用CT扫描分析脂肪组织,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中心已经证明内脏脂肪的堆积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生中起主要作用[1].因此内脏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EH)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在EH的发生和发展中作用是研究的热点[1].而心率变异性(HRV)是预测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2].本研究以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HRV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妊娠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各种急慢性疾病和妊娠并发症,以及不良的环境、社会因素等.产后出血是高危妊娠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产妇死亡.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1].一般认为,产后2h 内是出血发生的高峰时段,是预防的关键时段.  相似文献   

17.
疼痛是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也是导致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调查显示,住院患者把解除疼痛放在需求的首位[1].疼痛受心理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2].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强应激性、高紧张度、无规律的饮食和睡眠,加之各种生理、心理、生物、理化因素的影响,可使护士的身心受到损害[1,2].现将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压疮又为压力性溃疡,多年以来,压疮的发生率一直是评价医院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ICU病房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徐志红等[2]认为运用评估表对高危患者采取相应措施后,压疮发生率下降50%~60%.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是英联邦国家常用的预测、筛选压疮高危人群的一种工具[3].为提高压疮预防的有效性,我们应用Waterlow评估表对入住ICU的494例危重患者进行分组预测及分级预防,减轻了护士劳动强度,降低了ICU压疮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孙新鑫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37-153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冠脉痉挛等因素导致的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的综合征[1].炎症是引起粥样斑块破裂的重要因素[2].近年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心血管保护作用[3].本研究观察了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影响,探讨应用他汀类药物对ACS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