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危重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 对23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心功能Ⅲ级16例,Ⅳ级7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8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2例,左房血栓清除术10例。结果 早期主要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死亡1例,存活22例。结论 危重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注重围术期处理,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76例危重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危重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76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MVR)32例,二尖瓣 主动脉瓣置换术(DVR)2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18例,三尖瓣置换术(TVR)2例。同时行三尖瓣环缩术22例,左房折叠术11例。结果 早期主要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死亡7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1例,术中心脏破裂出血1例,术后脑出血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4例。结论 危重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注意围手术期处理,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38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5例,女性23例,年龄16~75岁。术前心功能Ⅲ级26例,心功能Ⅳ级12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8例,双瓣膜置换11例。行三尖瓣成形术13例,左房血栓清除术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9例。结果:早期主要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1例,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危重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同时,充分的术前准备也至美重要。  相似文献   

4.
心脏瓣膜置换术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心脏瓣膜病变患者116例,行二尖瓣置换术7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8例,双瓣置换术15例,其中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35例。结果治愈113例(97.4%),手术早期死亡3例(2.6%),死因分别为呼吸衰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围术期手术并发症39例(33.6%);术后随访75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结论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技巧及积极防治并发症是取得心脏瓣膜置换术良好疗效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心脏瓣膜置换术89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89例的疗效,探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在提高手术疗效中的重要性。方法: 为89例心脏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双瓣置换术25例,二尖瓣置换术6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6例,均选用机械瓣。结果: 术后早期病死8例,其中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5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死3例,病死率为9.0%,生存81例,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自2002年1月~2009年1月,对5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二尖瓣置换30例,二尖瓣carptetier成形环成形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18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32例,左房折叠11例,左房血栓清除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5.17%),低心排综合症、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各死亡1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注重术中心肌保护,术中合理纠正瓣膜病变,加强术后监护,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80例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80例患者中行二尖瓣置换术43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双瓣置换术12例,单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术4例,二尖瓣成形+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带瓣人工血管置换术(Bentall术)2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同期三尖瓣成形18例,血栓取出术13例,左房缩缝+左心耳结扎3例。结果 死亡3例,死亡率为3.7%,死亡原因为左室破裂、低心排并肾衰、心律紊乱各1例,低心排3例,心律紊乱10例,心包积液1例,术中二次转机2例,二次剖胸止血1例。结论 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死亡率,应重视围术期处理及心脏功能的支持、保护,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365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5例,女230例,年龄16~72岁,平均(51.2±10.7)岁。二尖瓣置换术244例,其中生物瓣膜置换术1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56例;同期采用Devega或Kay法行三尖瓣成形术235例,行左房附壁血栓清除术91例。结果术后早期病死率3.01%,死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呼吸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2例;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5.75%,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心律失常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术后开胸止血5例;心功能改善至Ⅰ级197例,Ⅱ级145例,Ⅲ级23例。结论术前有效治疗,选择合适手术时机,缩短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提高手术技巧是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杨蕴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3):237-239
目的:总结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手术的围术期影响因素,提高老年人心脏手术治疗水平。方法:老年心脏病患者40例,单纯冠状动脉病变15例,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瓣膜病变2例,单纯瓣膜病变17例,2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有2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同期行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及左心室成形术。单纯二尖瓣置换9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5例,主动脉瓣置换3例。21例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116±32.2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80.21±36.27)min。结果:在40例手术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6例(15%),其中低心排综合征3例,肺功能不全致低氧血症1例,肾功能衰竭1例,脑血栓1例,围术期死亡3例(7.5%)。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肺功能不全和肾功能衰竭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现高血压12例(63.2%),心动过缓10例(52.6%);术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6例,低钾血症8例,低氧血症3例;低心排综合征3例,除死亡1例外均痊愈出院。结论高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危险性高,术前应积极改善心肺功能,术中维护心血管功能稳定,术后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和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2月至2006年12月42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资料。427例中男196例,女231例;平均年龄(45±3)岁。风湿性瓣膜病403例(94.3%),非风湿性瓣膜病24例(5.7%)。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0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6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置换术65例,再次二尖瓣置换术14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31例。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46例(10.8%),手术死亡11例(2.58%)。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影响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术前巨大左室,收缩功能减弱,心功能Ⅳ级,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保留瓣下结构,积极纠正三尖瓣病变和心律失常,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围术期的处理策略。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19例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处理经验及策略。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中18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因术中左心室破裂死亡;1例术后因低心排综合征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死亡率10.5%。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 4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切口感染 1例,均给予相应的处理。出院后随访 17例,随访时间为 8~44个月,均正常存活。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0例, Ⅱ级 7 例。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6.5±5.4)mm,射血分数 48%~75%。 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临床症状严重,一旦围手术期处理不当,术后极易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危象及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术前积极维护心功能、纠正全身情况,术中正确决策手术方式,术后加强监护、合理应用缩血管药物及适当补液纠正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可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非停跳组在浅低温(31 ℃~33 ℃)CPB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停跳组采用传统心脏跳动行瓣膜置换术, 两组术后进入ICU监护.结果 非停跳组术后病情平稳,多巴胺用量2~5 μg/(kg·min),术后无低心排综合征,无严重心律失常及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停跳组多巴胺用量3~10 μg/(kg·min),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1例,频发性窒性期前收缩3例.结论 浅低温CPB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后护理较停跳术后护理容易、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合并巨大左室的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杨康  杨军民  王明荣  曾会昌 《重庆医学》2004,33(12):1788-1789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治疗合并巨大左室的重症风湿性瓣膜病39例的经验.方法 1994年6月~2004年6月的39例重症风湿性瓣膜病巨大左室病人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29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21例,左房折叠术10例.结果治愈好转34例(87.2%),术后早期死亡5例(12.8%),术后室颤和严重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室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的优选方法,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加强围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陈军 《当代医学》2011,17(18):46-47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征的外科手术治疗及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115例法洛四联征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率3.5%(4),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加肺、肾功能衰竭。其他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7例,气胸2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4例,乳糜胸2例,胸腔积液23例(顽固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1例),均治愈出院。随访8个月~10年(31.5±18.0个月),术后复查发现小的室间隔缺损残余漏2例,无晚期死亡病例。心功能分级(NYHA)I级97例,II级14例。结论法洛四联征行手术矫正畸形,同时加强心肌保护、避免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以及术后正确规范管理,对取得良好的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治疗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治疗体会,提高老年人心脏手术治疗水平。方法老年心脏病患者52例,单纯冠状动脉病变35例,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瓣膜病变3例,单纯瓣膜病变11例,左心房黏液瘤1例,升主动脉瘤2例。3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有2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同期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单纯二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9例,黏液瘤切除术1例,Bentall术2例。27例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120.00±33.4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82.26±38.17)min。结果在52例手术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8例(15.4%),其中低心排综合征3例;肺功能不全致低氧血症3例,其中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肾功能衰竭1例;脑血栓1例。围术期死亡4例(7.7%)。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肺功能不全和肾功能衰竭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施行心脏瓣膜病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116例,分析术后相关心脏功能状态指标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同期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46例;二尖瓣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3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30例;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9例,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结果显示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10例,2次开胸止血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脑梗死5例: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3例,因突发脑出血死亡1例。结论对高危老年心脏瓣膜病合并严重冠心病(冠状动脉血管超过50%以上狭窄)的患者,应该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积极治疗改善心肺功能,术中合理的心肌保护,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以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11月,618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我科行手术治疗,其中男339例,女279例,年龄10-74(44.01±13.95)岁;风湿性心脏病387例,非风湿性心脏病231例;以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为研究终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瓣膜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率6.2%(38/618),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P=0.000)、心功能Ⅳ级(P=0.000)、肺动脉高压≥60 mmHg(P=0.024)、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2 h(P=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P=0.011)、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P=0.042)、心功能Ⅳ级(P=0.019)、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P=0.000)、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心脏瓣膜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处理,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对降低瓣膜手术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冀华逊 《中外医疗》2014,33(7):66-67
目的探讨分析外科治疗老年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疗效,同时总结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42例,对这些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做好一系列的围手术期处理,观察治疗情况与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42例患者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4.8%(2/42);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因手术结束后肺部出血而死亡;存活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8.1%(16/42),其中6例肾功能衰竭,6例呼吸道并发症,5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床边血液透析法治疗、呼吸道并发症患者药物和体位疗法、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通过应用正性肌力和扩张血管药物、肺部感染通过服用抗生素治疗均痊愈恢复,但是术后仍以积极预防并发症为主,一旦出现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对存活的患者长达O.5。2年的随访显示,通过NYHA心功能分类标准显示I级23例,Ⅱ级16例,Ⅲ级1例。结论完善手术治疗、全面围手术期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意义,为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术期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7例.结果 65例治愈出院,平均EF值(53.6±10.4)%.死亡12例(死亡率15.6%),早期死亡原因7例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术后失访.58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其中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4例(24%),恢复至Ⅱ级35例(60-3%),恢复至Ⅲ级9例(15.5%),随访病例中无死亡病历.结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注重围术期综合治疗,改善心、肺、肝、肾等各脏器功能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