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医院》2015,(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早期手足口病病情的影响,寻找阻止早期重症手足口病向危重症发展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2014年11月31日期间住院手足口病(重型)患儿14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甘露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和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指标(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消失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发展3A期或3B期率、死亡率分别为4%、2%,低于对照组,治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足口病的患者早期使用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能促进患儿症状尽早缓解,防止病情向危重方向进展,可于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以提高手足口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联合静脉免疫球蛋白;对照组常规治疗加静脉免疫球蛋白。用药后记录两组体温下降,皮疹消退,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组在体温下降,退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热毒宁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48例,根据是否使用丙种球蛋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利巴韦林、机械通气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1 g/kg·d)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率恢复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治疗48小时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发热缓解、皮疹消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心率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48小时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起到免疫调节和免疫替代作用,明显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纳入2016年3月 ~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早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5例患者.观察组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中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中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疱疹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早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月到2014年5月与我院治疗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中选取76例病例,分成在常规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及抗生素等治疗中加入丙种球蛋白单药治疗的对照组(38例)与在常规疗法中加入丙种球蛋白静滴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的观察组(38例),观察各组疗效、并发症及热退、抖动易惊消失、白细胞恢复等所需时间,分析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的效果。结果:在学规疗法中加入丙种球蛋白静滴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中34例治愈,3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中18例治愈,12例好转,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95%。此外观察组患儿皮疹治疗效果及热退、抖动易惊消失、白细胞恢复等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早期童症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疗效,可快速缠解症状,缩减病程,防止病情恶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主要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于重症手足口病并肢体瘫痪儿童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地抽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手足口病并肢体瘫痪儿童48例,对着4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4人,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儿童,主要采用恢复期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对于实验组儿童,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模式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儿童的运动功能均无大的差异,对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后,实验组的患病儿童的运动功能恢复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的康复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并肢体瘫痪儿童有着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7.
36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早期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特点,探讨能够早期识别的临床危险征象,以利于采取积极救治措施,提高其生存率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36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普通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6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有:持续高热28例(77.8%),精神差、呕吐、易惊或烦躁26例(72.2%),肢体抖动或无力20例(55.6%),高血糖18例(50.0%),高血压17例(47.2%)。重症病例中有34例住院超过14d,治愈好转35例,死亡1例。所有普通病例痊愈出院。重症手足口病典型症状出现频率高,与普通病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象,加强对患儿的综合管理并尽早强化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重症手足口病危象的早期识别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研究其能够早期识别的各种临床危险征象,为如何采取强有力的救治管理措施,及时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供依据。【方法】对随州市2009年3月—2009年7月367例重症手足口病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危象发生的频度依次为:精神差、持续高热、WBC升高、易惊或肢体肌阵挛、心率增快、呼吸增快、末梢循环不良、高血压、高血糖、抽搐、肢体无力、呕吐。在救治管理中,367例使用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常量甲强龙,245例静脉注射了甘露醇,85例大剂量使用了甲强龙,47例进行了机械通气。热程4~9 d,皮疹持续3~8 d,住院7~19 d,治愈好转366例,死亡1例。【结论】以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象,应加强管理并尽早强化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重症手足口病31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6)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6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6例患儿中1例放弃,3例死亡,继发癫痫1例,遗留肢体活动障碍4例,其余均治愈.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支持是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HFMD)是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3岁以下儿童。大部分患儿可自愈,但少部分患儿,尤其是EV71型感染的患儿可迅速进展为重症。并发神经系统损害和心肺功能损害,遗留严重后遗症,极少数患儿甚至死亡,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本文献复习对重症重型和重症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特别是实验室检查中能提示病情进展的指标进行综述。早期识别和诊断重症手足口病,为临床救治重症手足口病提供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9)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在重症手足口病循环障碍患儿中的临床疗效,为早期识别和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82例重症手足口病循环障碍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应用米力农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外加用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临床体征的改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对照组6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皮肤苍白湿冷、紫绀、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改善率治疗组为92.3%、85.7%、88.5%、91.7%,对照组为62.5%、41.7%、62.5%、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湿啰音改善率治疗组为72.7%、66.7%,对照组为40.0%、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山莨菪碱能改善重症手足口病循环障碍,早期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分析西安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儿病情较为严重,对照组患儿病情相对较轻;经治疗后,比较综合治疗和常规治疗措施的效果.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易惊或四肢抖动、惊厥或昏迷、皮肤花纹状、四肢末梢凉、收缩压> 130mmHg、心率>130次/min,甚至有呼吸节律不整、点头样呼吸等症状,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实验室检查中,研究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血糖、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316、9.457、6.769,均P<0.05),但两组患儿的二氧化碳总量(TCO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呼吸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971、28.653,均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x2=12.753,P<0.05,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x2=15.117,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情进展能够在易惊或四肢抖动、惊厥或昏迷、皮肤花纹状、四肢末梢凉、收缩压>130mmHg、心率>130次/分、发生率、发热时间,以及WBC、血糖、乳酸水平升高中得到有效预测.综合治疗较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4例,根据患者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性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5.83%,对照组为76.09%,试验组高于对照组(χ2=16.81,P0.001)。治疗前,两组患儿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神经功能评分为(4.07±0.13)分,低于对照组的(5.59±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9,P0.05)。试验组患儿体温、心率、血压、呼吸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例),低于对照组的21.74%(10例)(χ2=10.08,P0.001)。对照组6例(13.04%)转为危重症,试验组1例(2.08%),试验组转为危重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2=8.94,P0.001)。结论脑苷肌肽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5种炎症因子MCP-1、IL-1β、IL-18、HMGB1、IL-10在重症EV71型手足口病(HFM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8月确诊为重症EV71型HFMD的住院患儿为HFMD组,同期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动态观察两组外周血MCP-1、IL-1β、IL-18、HMGB1、IL-10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收集HFMD组临床资料。结果 HFMD组共102例患儿,平均年龄为(2.18±0.91)岁,其中主要以≤3岁为主,占80.39%;HFMD组患儿入院时为第2期77例,第3期16例,第4期9例。经过第2期共77例,第3期共52例,第4期共21例,第5期共88例。HFMD组第2、3、4期分别与对照组的5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FMD组第3期与第4期的IL-1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MD组第2、3期进展组HMGB1表达水平均高于痊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入院时5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CP-1、HMGB1、IL-1β、IL-10、IL-18的表达水平与HFMD病情轻重相关,对患儿预后的预测有一定临床意义。HMBG1在HFMD中对病情转归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年3-10月收治的80例重症HFMD患儿资料,并选择同期住院的98例轻症HFMD患儿病历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80例重症HFMD患儿平均年龄为(18.52±3.23)个月,<3岁者70例(87.50%);均发热,伴持续高热36例(45.00%),重症肺炎10例(12.50%),神经系统损害70例(87.50%),血压升高42例(52.50%);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阳性73例(91.25%);外周血平均白细胞计数为(14.24±3.87)×109/L,平均血糖值为(8.45±1.21)mmol/L;心肌酶CK MB升高71例(88.75%),平均CK MB值为(69.71±18.26)IU/L。与轻症组患儿比较,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HFMD患儿发生持续高热、神经系统损害较多。对年龄小、热程长、嗜睡、高白细胞计数、高血糖、高血压的HFMD患儿应警惕发展为重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112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结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热起效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总有效率89.29%;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体温正常时间、皮疹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均恢复正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具有起效快、退热迅速的特点,并可加速皮疹消退,可有效保护心肌及抗炎功能,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评价手足口病重症程度的评分标准,为客观筛查重症病例、统一重症病例判定标准提供依据,并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安徽省阜阳市两家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在2008年3-6月筛查的所有重症病例,并随机选择部分轻症病例为研究对象,利用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对病例的病情进行统一评分.采用ROC曲线对评分标准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评价所用金标准主要依据ICU、气管插管和临床结局等制定,并利用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界定危重、重症和轻症病例的判定分值.结果 97%(34例)的轻症病例评分在6分以下,88%(24例)的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病例评分在6分以上,79%(11例)死亡病例评分在10分以上.重症病例和轻症病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3~0.98),危重病例与重症+轻症病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5%CI:0.92~0.98),综合考虑灵敏度和特异度,当评分为4分时,此时对重症病例的判断效果最好,灵敏度为0.94、特异度为0.68、约登指数为0.62;当评分为6分时,此时对危重病例的判断效果最好,灵敏度为0.92、特异度为0.84、约登指数为0.76.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程度评分标准可量化判定病情严重程度,对病例的诊断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开展该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北京市海淀区2010-2011年度发生的手足口病例为研究对象,选择重症病例(病例组)和普通病例(对照组)各56例,通过病例报告卡资料数据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重症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毒类型构成、初诊医院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园状态、就诊时间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些因素可能是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是入园状态、就诊时间、就诊医院(P<0.05),与户籍、年龄、感染病毒的类型无关(P>0.05).结论 托幼机构、学校、环境卫生状况等对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起重要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家长和学校进行健康教育,发现可疑患者应及时就医,对该病无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应对患儿及时转诊,避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