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关祛瘀汤对大鼠急性肾衰治疗机理的研究.方法:以急性肾衰大鼠为模型,分模型组和中药组,观察肾组织病理,肾组织SOD、MDA、钙离子及血中ET等指标.结论:通关祛瘀汤减轻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增强肾组织抗氧自由基损伤能力,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等机制,而达到治疗急性肾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缺血性急性肾衰大鼠SOD、MDA及NO的影响。方法:采用切除大鼠右肾,同时阻断左侧肾动脉45min,再灌注24h建立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竭的动物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及联合用药组,各用药组灌胃给药7天后采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和血浆SOD活性、MDA含量及肾组织中NO的含量。结果:卡托普利,氯沙坦均可升高缺血性急性肾衰大鼠肾组织和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肾组织中MDA和NO含量,但两者合用对其影响与单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可升高肾组织和血浆SOD活性及降低肾组织MDA和NO含量对缺血性急性肾衰大鼠的损伤起保护作用,两者合用较单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甘油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模型,观察保肾宁胶囊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毒清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和不同剂量保肾宁胶囊干预组,观察保肾宁胶囊对ARF大鼠一般情况、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结果 保肾宁胶囊11.0 g生药/kg能增高甘油所致急性肾衰大鼠的尿量,改善少尿症状,能显著降低血Cr水平,使肾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5.5、2.8g生药/kg剂量可纠正急性肾衰大鼠的电解质紊乱,使血钠异常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保肾宁胶囊对甘油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泻下通瘀合剂对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切一夹”所致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为模型,观察了泻下通瘀合剂对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速尿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泻下通瘀合剂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以及主要脏器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减轻大鼠肾组织瘀血程度,减少肾小管内管型数目。  相似文献   

5.
泻下通瘀合剂对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切一夹”所致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为模型,观察了泻下通瘀合剂对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速尿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泻下通瘀合剂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以及主要脏器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减轻大鼠肾组织瘀血程度,减少肾小管内管型数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急性肾衰大鼠的肾保护作用与下丘脑室旁核ChAT免疫反应活性(ChAT-IR)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RF+NS组、ARF+GS组、NS+NS组和NS+GS组。采用甘油致急性肾衰的动物模型,通过整体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急性肾衰大鼠口服人参皂甙(25 mg/2mL)48 h后,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e)水平的变化,肾皮质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下丘脑室旁核ChAT免疫反应活性的变化。[结果]急性肾衰大鼠口服生理盐水2 mL处置48 h(ARF+NS组)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显著升高;明显高于NS+NS组(P〈0.05)。而急性肾衰大鼠口服人参皂甙处置48 h(ARF+GS组)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降低,明显低于ARF+NS组(P〈0.05),但与NS+NS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RF+NS组肾皮质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RF+GS组肾皮质匀浆MDA水平降低(P〈0.05);GSH水平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ARF+NS组下丘脑室旁核ChAT-IR明显增强(P〈0.05)。ARF+GS组下丘脑室旁核ChAT-IR进一步增加,明显高于ARF+NS组(P〈0.05)。[结论]急性肾衰大鼠口服人参皂甙48 h后,能显著改善肾衰大鼠的肾功能,明显减轻肾组织氧化损伤,并增强肾组织抗氧化损伤的能力,表明口服人参皂甙具有抗急性肾衰和肾保护的作用。下丘脑室旁核胆碱能神经元活性的增强可能是人参皂甙抗急性肾衰和肾保护的作用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ET-1受体拮抗剂、NO供体联合输注对实验性急性缺血性肾衰的防治作用。方法 大鼠急性缺血性肾衰模型,于再灌注同时输注ET-1受体拮抗剂、NO供体,观察肾皮质血流、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ET-1受体拮抗剂、NO供体联合输注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肾皮质缺血,减轻肾功能及组织学损害。结论 联合使用ET-1受体拮抗剂、NO供体可通过改善肾血流减轻急性缺血性肾衰后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为及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9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因、疗效和预后。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5.2岁,其中>60岁组占24.6%。肾前性急性肾衰9例(9.1%),肾实质性急性肾衰86例(86.8%),肾后梗阻性急性肾衰4例(4.04%)。本组病死率7.1%。结论急性肾衰发病呈高龄化趋势,肾前性急性肾衰常因认识不足而被忽略,小管间质病变是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的主要原因,其中药物因素占首位。急性肾衰早期诊断有助于治疗,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衰是指全身疾病和严重损伤造成急性肾实质损害的一种综合症。据西柏林自由大学肾病专家近期统计,世界上急性肾衰死亡率仍在50%。 一、病因 分肾前性、肾后性和肾性三部分,本文介绍肾性急性肾衰。其病因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在缺血性急性肾衰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急性肾衰模型,测定胰岛素生长因子-1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中的变化规律。结果:I/R肾早期(24小时)至1周IGF-1水平升高。早期血肌酐升高,后期降低,术后1周血肌酐恢复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提示IGF-1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可能在大鼠I/R诱导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波依定治疗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波依定对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 :10 6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每日口服波依定 2 5 -2 0mg ,每日一次 ,疗程 4周 ,观测治疗前后血压、2 4小时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压下降明显 (P <0 0 1) ,2 4h尿蛋白定量、BUN、Scr、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而Ccr明显升高 (P <0 0 1) ,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波依定治疗肾性高血压降压作用明显 ,并可减少尿蛋白 ,保护和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鼠肾小体发生发育过程中血管球和肾小囊体积的增长规律。方法光镜下应用体视学方法对胚胎和生后发育期小鼠肾血管球和肾小囊的绝对和体积进行测量。结果从胚龄16天到生后40天血管球体积增大约86倍,肾小囊体积增大约32倍。生后7天之前,血管球的相对体积增大迅速,而肾小囊的相对体积减小迅速,之后二者变化平缓。结论肾小体发育中血管球和肾小囊的体积变化为肾小体的滤过功能的逐渐成熟提供了形态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临床疗效上有无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130例亲属肾移植受体病史资料,采用基本统计方法计算供体肾动脉、静脉变异的发生率,并对受体进行1~5年随访,采用χ2检验比较多支供肾动脉与单支供肾动脉疗效有无差异。结果 供体术前CT血管成像检查(CT angiography,CTA)评估结果发现,32例供体出现副肾动脉,发生率为24.6%,其中双肾副肾动脉10例,发生率为7.7%;肾静脉多支15例,发生率为11.5%,且均为右肾。受体和供肾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94.3%和91.5%。单支动脉供肾与多支动脉供肾在肾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且对供体和受体均安全。  相似文献   

14.
1 096例肾脏活检病理类型总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敛  吴雄飞  余荣杰  赵洪雯  干磊  陈丽萍 《重庆医学》2006,35(18):1676-1678
目的回顾性总结1096例肾活检的病理结果.并分析其类型。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4月间1096例肾脏活检的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IgA肾病28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5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92例.特发性FSGS77例,硬化性肾炎66例,膜增生性肾炎41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15例.新月体肾炎7例,微小病变4例;狼疮性肾炎111例.紫癜性肾炎18例,糖尿病肾病11例,肾脏淀粉样变性9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21例.急性间质性肾炎7例.高血压肾病21例,血管炎、先兆子痫、Alport综合征及Goodpasture综合征各1例。20例移植肾有12例为急性排斥病变.8例为慢性移植肾病。结论原发性贤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原发性疾病主要以IgA肾病最为常见;继发性疾病仍以狼疮性肾炎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结果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检测到较多的凋亡细胞(P〈0.01)。随着时间延长,肾小管凋亡细胞逐渐增多,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草酸钙结石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肾结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制备肾草酸钙结石大鼠模型。分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进行培养,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上皮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Bcl-2、Bax和Cyto C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细胞中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Cyto C释放显著增多(P<0.05)。结论肾草酸钙结石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可能是由线粒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诊断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 研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诊断。方法 2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7岁。20例均行CT平扫和B超检查,14例行CT增强扫描,4例行MRI扫描,2例行DsA检查。结果 单侧肾肿瘤18例,双侧2例。20例见22个肿瘤,7个位于肾实质或肾窦内,15个位于肾包膜处。肿瘤平均直径9.14cm,内均见脂肪密度组织。4例肿瘤内有出血灶,2例肾包膜血肿,3例侵犯肾静脉。结论 含有脂肪组织的肾肿瘤应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6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酸(UA)、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的mAlb、UA、NAG、Cys C、β2-MG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mAlb+ UA+NAG+Cys C+β2-MG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伤阳性率为68.3%(41例),明显高于mAlb、UA、NAG、Cys C、β2-MG等各单项检测阳性率(P<0.01).结论 mAlb、UA、NAG、Cys C、β2-MG等指标是临床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常见敏感指标,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方法简单易行,对高血压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了解肾动脉狭窄在高危人群中的发生率、狭窄程度、部位以及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 ,将右冠造影导管顺序置于左右肾动脉开口内 0 5cm ,边注射造影剂边撤导管。结果 :15 0例患者中 ,2 1例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4%。在 2 1例患者中 ,14例男性 ,7例女性 ;15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和吸烟 ,8例有糖尿病 ,4例曾经发生过脑血管意外。狭窄部位 :7例为开口处狭窄 ,12例为近中段狭窄 ,2例为远段狭窄 ;狭窄程度 :狭窄直径≥ 5 0 %的重度狭窄 8例 ,其中 1例近段狭窄 85 %以上 ,其余 13例肾动脉狭窄在 2 0 %~ 49%之间 ;15例为单侧肾动脉狭窄 ,6例为双侧肾动脉狭窄。结论 :肾动脉狭窄在高危人群中的发生率为 14%。  相似文献   

20.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成形术血运重建对于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血压、肾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方法2004年2月-2008年4月我院收治的肾动脉狭窄患者201例(管腔狭窄≥70%),经肾动脉成形术重建。肾动脉血运。其中13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3±10)月,观察其血压、降压药物、肾功能的变化。结果201例患者肾动脉成形术成功率96%。病变动脉管腔直径狭窄率由70%±11%降至12%±10%。术后随访138例患者血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由(20.1±3.3)kPa降至(18.3±2.1)kPa,舒张压由(10.9±2.0)kPa降至(10.3±1.5)kPa;口服降压药品种减少(P〈0.01),由平均(2.4±1.2)种降至(1.8±0.9)种;术后1至23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14例,非开口病变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肾动脉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高,并有助于此类患者血压的长期控制,支架内再狭窄与肾动脉狭窄病变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