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定量测定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急性感染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血清CRP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但受测定方法和抗血清质量的限制,以致CRP测定灵敏度和准确性欠佳。本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了儿科常见感染症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并与其他感染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材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 儿科患者133例,年龄1个月至13岁。其中肺炎48例、支气管炎85例,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和实验室检查等予以确诊。正常对照100名,为本地幼儿园幼儿。二、测定方法1.CRP定量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使用BeckmanArray360system全自动微量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2.血细胞计数 血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3.
杨平  柳林 《急诊医学》1998,7(6):379-38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动态变化其与血管早期再通的关系,方法: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AMI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后2h,6h,12h分别取血测定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依溶栓前临床间接指标及溶栓后90min冠状动脉影结构,将患者分为再通组(27例)和未通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中GMP-140的动态变化,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AMI  相似文献   

4.
5.
4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的再通标准4 1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可直接观察和判断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情况 ,是溶栓疗法判断血管再通的金指标 ,标准的观察时间点为溶栓开始后 90分钟 ,TIMI2~ 3级血流灌注 △ 为梗死相关动脉的开通或再通。4 2 临床评价再通的标准4 2 1 溶栓开始后 2小时内胸痛明显减轻或消失。4 2 2 开始给药后 2小时内心电图ST段在抬高最明显的导联迅速下降≥ 50 %。4 2 3 溶栓开始后的 2~ 3小时内出现与胸痛缓解和(或 )ST下降相一致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 ,下壁梗死新出现的窦…  相似文献   

6.
7.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就近几年来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测因子等方面做了如下综述。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主要由致炎因子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而引发的一系列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炎症和纤维增生反应。CRP从其功能、特征来看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意外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因而可作为预测因子,并可预示其冠状动脉病变的不稳定性。在CRP对影响机制的研究方面,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溶栓药物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溶栓药物治疗组,溶栓药物治疗组入院后给予溶栓药物,对照组不给予,其余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患者均未出现自身感染,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后,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溶栓药物治疗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及健康人血浆内皮素 (ET)的水平探讨溶栓治疗对AMI口才血浆ET水平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AMI患者 71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9年WHO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有高血压病 ,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溶栓后再通组 2 7例 ,男 19例 ,年龄 32~ 71岁 ,平均6 0 4岁。溶栓后未通组 2 3例 ,男 16例 ,女 7例 ,年龄 34~ 75岁 ,平均 6 2 6岁。未溶组 2 1例 ,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36~82岁 ,平均 6 4 3岁。正常对照组 2 5例 ,年龄 38~ 70岁 ,平均5 9 6岁。1 2 方法 放射免疫法测定三组AMI…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在评价溶栓治疗效果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塞(AMD)患者溶栓组与非溶栓组于AMI后3-4周行DSE检查,计算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和室壁增厚数(△T%)。结果:溶栓组WMSI显著低于非溶栓组。结论:对AMI患者小剂量DSE示室壁运动改善可预测溶栓治疗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1,ET-1)水平检测结果显示,AMI患者就诊时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水平,差异显著(P<0.01)。就诊后1小时(h)即发病后5.07±3.08h,血浆ET-1水平达高峰(27.892±6.96gp/ml)。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20例病人的血浆ET-1峰值较20例非溶栓治疗的ET-1峰值低(26.145±3.90pg/ml对29.587±6.08pg/ml),且下降较快(P<0.01)。溶栓治疗后,血流再通组与血流未再通组的ET-1时间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缺血再灌流ET-1释放减少。有合并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AMI病人的血浆ET-1较无合并症者更呈现持续性增高,在就诊后72小时仍高;而无合并症者此时已接近正常值(19.3±6.29pg/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AST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同工酶(m-A ST)在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血清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19例AM I患者血清m-A ST活性,同时观察其它4种心肌酶A ST、CK、CK-M B、LDH动态变化。结果AM I患者,发病6 h血清m-A ST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12 h迅速升高,24 h达峰值(256.5±69.5 IU/L),此后,逐渐下降,120 h时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A ST升高的幅度差别较大,6h m-A ST升高幅度略低于CK-M B、A ST;12 h迅速升高,是正常的16.2倍;48 h达最高,是正常的21.9倍;随后迅速下降,120 h时是正常的1.3倍,升高曲线与CK-M B相当,比A ST、CK及LDH敏感。与A ST、CK、CK-M B、LDH的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发病6 h异常检出率依次为CK-M B>CK>A ST>m-A ST>LDH,24 h内不断上升,其中以m-A ST与CK-M B异常检出率最高,达100%,CK、A ST次之,为89.5%和84.2%,LDH较低,为73.6%。48 h后检出率逐渐下降,下降速度是A ST 3.9倍,是CK 2.7倍,CK-M B 1.2倍,LDH 5.1倍。结论检测并动态观察m-A ST酶活性,可作为诊断AM I并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的一项新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和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首次AMI患者 ,71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6 2例接受直接PTCA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和住院期及随访期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 :溶栓组院内死亡率高于直接PTCA组 (P <0 .0 5 )。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 73.2 % ,梗塞相关血管 (IRA)达到TIMIIII级血流者为 6 4 .3% ;直接PTCA组血管再通率为 10 0 % ,均达TIMIIII级血流。AMI后 2周左室射血分数 (LVEF)溶栓组为 5 0 .4± 13.3% ,直接PTCA组为 6 3.8± 9.4 %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溶栓成功者其AMI后 2周LVEF也明显低于直接PTCA组 (5 4 .3± 8.2vs 6 3.8± 9.4 ,P <0 .0 5 )。溶栓组中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者其AMI后 3、6个月的LVEF始终低于直接PTCA组 (P <0 .0 5 )。溶栓组因溶栓失败行补救PTCA者为 18.3% ,IRA开通率为 10 0 % ,其AMI后 2周及 3、6个月的LVEF略低于直接PTCA组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溶栓组因IRA未能开通或存在梗死后心肌缺血症状行择期PT CA的比率明显高于直接PTCA组 (32 .4 %vs 0 % ,P <0 .0 5 )。结论 :与溶栓治疗比较 ,直接PTCA能使IRA安全有效充分开通 ,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近期和长期心功能 ,降低院内死亡率。补救PT  相似文献   

15.
尹黎波  ;王春梅 《华西医学》2009,(8):2003-2005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个月时心功能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572例AMI住院患者,根据入院时CRP水平分为CRP升高组及CRP正常组,随访6个月,记录超声心动图结果及死亡例数。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与入院时CRP正常组比较,CRP升高组患者6个月时LVEDD、LVESD,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病死率显著增加,而6个月时LVEF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CRP升高是AMI患者住院期间及6个月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RP升高是AMI患者心功能及病死率的预测因素,关注AMI患者血清CRP水平,尽早开始控制,有利于改善AM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卢月珍  王华珍 《现代护理》2005,11(14):1123-112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持续应用镇静止痛药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接受常规的心肌梗死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吗啡0.1mg/kg静脉注射,同时予将杜冷丁50mg + 氯丙嗪50mg + 异丙嗪50mg + N.S.至50ml,持续微泵注入4~5ml/h,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速度,使患者进入嗜睡状态(能被唤醒并简单对答)并维持病人嗜睡状态48h。对照组按需单次静注吗啡0.1mg/kg,并以舒乐安定2mg t.i.d.口服。观察用药前后48h内心率、心绞痛、心梗延展、频发室早及平均住院日和死亡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心率、心绞痛、心梗延展、室早发生率的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但时血压、死亡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早期持续应用镇静止痛药对抢救AMI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采用新型溶栓剂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并且与尿激酶溶栓、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相比较,评价r-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集确诊发病6小时以内的STEA-MI患者137例,分为三组,分别给予r-PA10U+5U两次间隔30分钟方案进行溶栓治疗,尿激酶150万U 30分钟静脉滴注溶栓以及直接PCI,比较三组血运重建效果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三组患者血运重建率分别为:r-PA组为83%(44/53),尿激酶组为62.5%(25/40),直接PCI组为90.9%(40/44)。r-PA组与直接PCI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而和尿激酶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三组患者出现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r-PA组为13.2%(7/53),尿激酶组为30.0%(12/40),直接PCI组为9.1%(4/44)。r-PA组与直接PCI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而与尿激酶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r-PA采用10U+5U两次间隔30分钟方案对发病6小时以内STE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好,出血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间隔穿孔(VSR)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7.5岁,均有急性心肌梗死史,4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糖尿病史,6例合并室壁瘤。心功能NYHAⅢ级6例,Ⅳ级2例。术前射血分数(EF)值33%~71%,平均54.5%。患者心肌梗死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平均为5.4周。所有患者均采用牛心包补片旷置室间隔穿孔,7例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2.7支/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25%。其中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术后32 d死亡,另1例因肾功能不全于术后6 d死亡。存活6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3.2个月,无晚期死亡,无心血管事件。心功能NYHAⅠ级5例,Ⅱ级1例。术后EF值50%~66%,平均58.3%。结论: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的术前准备、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准确的手术操作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链激酶(r-SK)与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146例AMI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分为UK治疗组(71例)和r-SK治疗组(75例)。结果: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r-SK组为72.0%(54/75),UK组为63.38%(45/71),P<0.05差异显著,r-SK组住C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UK组(P<0.05),30d病死率r-SK组为5.33%(4/75),UK组为5.63%(4/71),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及其他并发症,但r-SK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8.0%(6/75),低血压发生率为2.67%(2/75),结论:使用国产r-SK加速法治疗AMI,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高于UK,病人住CCU时间和平均住时间缩短,30d病死率与UK相似,但过敏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r-SK较UK高,国产r-SK治疗AMI无严重出血,疗效确实,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304例急性心肌梗死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病例特点,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对我院1992年至2001年收治住院的304例患者,进行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比较分析,比较各年龄段病死率、男女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梗塞部位,分析死亡原因、死亡时间。结果:随年龄增高,AMI病死率增加;女性病死率高于男性;死亡病例组危险因素中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及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明显高于存活病例组;前下壁、前侧壁心肌梗死病死率最高;住院一周内病死率最高。结论:高龄,前下壁或前侧壁梗死,OMI或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是AMI死亡病例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