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目的观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he total vaginal hysterectomy,TVH)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POP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AH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观察组给予TVH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后1、3个月及1年比较两组疗效;统计两组术后1、3个月及1年复发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2.31±0.41)d、(122.47±8.59)、(2.57±0.40)ml、(5.46±1.12)d]低于对照组[(3.75±0.35)d、(171.34±10.21)、(3.94±0.63)ml、(9.14±1.5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61.11%(22/36)、63.89%(23/36)、47.22%(17/36);观察组分别为88.89%(32/36)、94.44%(34/36)、77.78%(28/36)。术后1个月、3个月及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1,P0.05)。结论 TVH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PO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快速、有效、复发率低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自身阴道粘膜、筋膜和韧带修补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结构的多部位缺陷,探讨自体组织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诊治的60例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为子宫或膀胱脱垂Ⅲ度及以上患者行自体组织修补术,手术前后采用POP-Q、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55例,平均手术时间(71.63±21.02) min,术中平均出血(55.75±48.16)mL,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解剖治愈率83.64%,主观治愈率89.09%;12例术前有性生活,术后性生活质量改善(t=4.71,P<0.05),PFDI-20评分显著改善(t=9.43,P<0.01);4例新发压力性尿失禁,1例复发压力性尿失禁,无脏器损伤、血肿、感染、阴道挛缩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自体组织修补术是治疗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安全经济术式,近期疗效肯定,长期疗效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阴道前壁黏膜瓣自体悬吊术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障碍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传统阴道前壁修补术,研究组实施阴道前壁黏膜瓣自体悬吊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盆底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临床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盆腔器官脱垂困扰量表(POPDI-6)、排尿困扰量表(UDI-6)及结直肠肛门困扰量表(CARDI-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前壁黏膜瓣自体悬吊术创伤小,可有效促进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应用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和传统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61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组:29例行LSC为观察组,32例行传统修补术为对照组。记录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保留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手术情况,术前、术后12个月POP定量(POP-Q)分度指示点测量值及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短表20(PFDI-20)及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FIQ-7)评分,术后12个月随访期间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保留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30、6.138、6.891、7.100,均P<0.01);两组术后12个月Aa点、C点、Ap点、TVL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PFDI-20、PFIQ-7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术后12个月FSF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0,P<0.05)。结论 POP患者应用LSC治疗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解剖疗效与功能疗效均更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复发率低,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中盆腔脏器脱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15年1~6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例中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尿情况、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应用POP-Q系统评估手术前后解剖恢复情况。结果 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200~260 min,术中出血量为80~300 m L。术后POP-Q分度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盆底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月及3月随访时C点测量值均在-6 cm以上,客观治愈率为100.0%,主观治愈率87.5%。结论改良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能较好地恢复阴道正常轴向和长度,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稳定等优势,是治疗中盆腔脏器脱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入院行阴道壁脱垂修补术的病例有所增加。近1年,我科采用桥式缝合术修补阴道后壁,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盆腔脱垂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壁修复术治疗,试验组实施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输血量、止血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较对照组75.61%高,试验组并发症率为0,较对照组9.76%低,P<0.05。结论:在盆腔脏器脱垂治疗中,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治疗创伤较小,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操作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8.
邓桂霞 《现代医院》2009,9(11):31-33
目的探讨曼氏术和阴式全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103例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手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63例行曼氏术,40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结果两组手术过程顺利,曼氏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效果好,无一例盆腔脏器脱垂复发。结论无器质性病变的盆腔脏器脱垂以曼氏术为优,其手术简单、有效、安全性高,既适用于年轻妇女,更适用于体质弱、有内科合并症的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9.
阴道半封闭术治疗老年严重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阴道半封闭术加会阴体重建治疗老年严重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妇科收治的老年严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阴道半封闭术35例,观察术中术后情况、术后随访及生活质量。结果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评估显示Ⅲ期5例,Ⅳ30例。手术麻醉方式:硬膜外25例(71.4%),全麻10例。平均手术时间(52.0±6.4)分钟;平均出血量为(63.0±10.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0±1.8)天。随访6~48个月,期间无复发,未出现新发尿失禁病例,主观满意率为100%。结论对于无性生活要求、并有严重盆腔器官脱垂的高龄妇女,阴道半封闭术加会阴体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0.
蒋敏  陆向群  谢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860-3862
目的:探讨Prolift全盆悬吊术与经阴道子宫切除(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盆腔脏器脱垂中的治疗作用并进行对比.方法:选择盆底脏器脱垂(POP)患者共45例,25例行Prolift全盆悬吊术设为Prolift组,20例行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设为TVH组,比较两组手术结果并随访两组的疗效.结果:Prolifi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显著低于TVH组(P均<0.05),两组在持续导尿时间和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行POP-Q评测均已达到治愈标准.两组随访12个月后发现Prolifi组2例复发,治愈率92.0%,复发率8.0%;TVH组4例复发,治愈率80.0%,复发率20.0%,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lift全盆悬吊术能重建盆底结构,借助网片恢复盆底的正常解剖,改善盆底功能,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复发率较低,其疗效优于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盆底功能锻炼对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 POP)分期和症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189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6~8周进行盆底功能锻炼,维持4个月,对照组未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线值(产后6周)的POP分期(χ2=2.372, P=0.640),POP-Q位点(P>0.05)和膀胱颈位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确诊POP-QⅡ度的初产妇在产后6周和6个月的相对风险度无显著性变化(χ2=2.204,P=0.533;χ2=2.407,P=0.326);对照组在产后6个月阴道内膨胀症状的初产妇数量明显高于实验组(χ2=25.69,P=0.001)。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没有影响;对于特定人群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性研究确定盆底功能锻炼对盆腔器官脱垂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盆底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β)表达变化与盆腔器官脱垂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5例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组)及2例绝经后非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对照组)中盆底组织雌激素受体(α/β)的表达,并用组织化学评分半定量测量雌激素受体(α/β)的表达量.结果 ①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肛提肌在光镜下可见分布密度减低,并且被大量结缔组织分割;②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肛提肌的活检率为35.00%,对照组为100.00%;③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雌激素受体α和雌激素受体β在盆底平滑肌组织、结缔组织及肛提肌中均有表达.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平滑肌的雌激素受体β表达量较雌激素受体α高(t=3.469,P=0.009).对照组盆底所有组织中均无雌激素受体α表达,结缔组织及血管中可见少量雌激素受体β表达.结论 女性盆底组织中可见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与平滑肌中雌激素受体α和雌激素受体β的表达量比例变化相关;雌激素受体的含量可能还与低雌激素状态的持续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3.
段洁  孙冬岩  阳艳  郎雁  熊俊  王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62-1564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从医院收集146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以年龄为匹配条件,从体检中心选择2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经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4(OR=4.456,95%CI:0.327~1.946),产次(OR=3.246,95.0%CI:0.425~8.343),慢性咳嗽(OR=2.347,95.0%CI:0.567~13.364),便秘(OR=2.342,95.0CI%:0.457~14.354),盆腔手术史(OR=3.735,95.0%CI:0.952~7.853)是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BMI>24,产次,慢性咳嗽,便秘,盆腔手术史是盆腔器官脱垂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女性POP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住院的10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产后通过查阅病例收集孕妇年龄、产程、产次、合并疾病、分娩情况、胎儿体重等基线资料;采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POP-Q)诊断患者POP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孕妇POP的发生因素。结果孕妇产后POP的发生率为47.57%,前壁脱垂30例(61.22%),后壁脱垂9例(18.37%),子宫脱垂10例(20.4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第二产程越长(OR=1.605)、阴道分娩(OR=3.684)、孕期体重指数(BMI)较高(OR=1.836)及胎儿体重较高(OR=2.542)是孕妇发生POP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产后POP的发生率较高,孕妇第二产程越长、孕期BMI越高、胎儿体重越大是孕妇POP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POP患者的相关因素、临床现状,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及预防和诊疗水平。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72例于2004年1月~2008年12月因POP首次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年龄、体重指数、绝经史、生育史(妊娠次数、经产次数)、便秘、慢性咳嗽、主要临床诊断及其他临床诊断等资料与POP的关系,并分析POP分度不同的临床差异(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POP具有年龄集中趋势,多发生于≥50岁的中老年绝经妇女。体重超重、妊娠次数≥3次、经产次数≥3次的妇女罹患POP可能性增高。结论:目前POP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询问病史和妇科检查,使用影像学辅助诊断较少,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而手术术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等。盆腔器宫脱垂疾病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病人群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77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发病年龄、与绝经时间的关系、合并症等情况。分析较年轻患者(<40岁)生产次数及产钳助产史,并与≥40岁患者产钳助产史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除1例无孕产史,其余均有阴道分娩史,平均产次3.65次。绝经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占62.60%,绝经后20年内发病率最高,50~69岁为高发年龄。合并慢性咳嗽及过敏性鼻炎史13例,合并糖尿病22例,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史15例,全子宫切除后阴道壁膨出12例。<40岁发病年轻患者产次1~3次的18例,4~8次的48例,其中家中分娩者15例,有6例合并会阴Ⅲ度裂伤。<40岁发病年轻患者66例中有产钳助产史者11例,≥40岁发病311例中产钳助产史者11例(P<0.0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盆腔器官脱垂绝大多数应是复合病因造成。绝经后妇女、阴道分娩经产妇为盆腔器官脱垂高发病人群,较年轻发病妇女(<40岁)多产及有不良生产史者为易发病人群。合并有代谢性疾病及反复增加腹压疾病者盆腔器官脱垂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有手术指征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病程4.3年,27例均行骶棘韧带悬吊术,于手术后2个月及术后6个月~1年内随诊2次,同时行阴道盆腔检查,客观评估手术后效果,记录术后POP~Q评分,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27例患者中,23例获得完整数据,术前与术后比较客观疗效明显,POP~Q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对症治疗后均可以缓解。结论:骶棘韧带悬吊术具有手术损伤小、经济简单、手术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中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盆腔器官脱垂是一种中老年妇女常见的手术率、复发率较高的疾病.该文主要从造成盆底肌源性损伤、神经源性损伤和结缔组织成份变化原因的角度对病因进行分析.其中造成盆底肌源性损伤的原因又分为分娩损伤、腹压持续增加和伴随增龄的肌肉机能退化;结缔组织的成份变化则从结缔组织比例的变化、调节胶原的酶的变化和酶含量变化与性激素的关系角度进行阐述.同时对该病的主要预防方法包括生育方式的改变、性激素补充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盆底肌肉锻炼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