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全脑放疗DT30~36Gy/20~24F,2-2.5周(加速超分割放疗),脑单个病灶患者追加每周DT9~15Gy/6~10F,所有患者从放疗开始均口服沙利度胺200mg/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全脑放疗15Gy/10F后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一般状况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结果]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对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总有效率(CR+PR)为70.0%,临床获益率(CR+PR+SD)为100%(3例CR,11例PR,6例SD);口服沙利度胺时间〉6个月者中位生存期与〈6个月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个月vs.6.9个月,Х^2=4.615,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轻中度便秘和疲乏,但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有明显的疗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明确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放化疗对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补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病例,34例接受了单纯全脑放疗(30Gy/10次~39Gy/13次),26例采用全脑放疗(30Gy/10次)加SRS,周边剂量10Gy~24Gy。[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加SRS治疗与仅单纯全脑放疗,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0个月和6.0个月(P=0.041)。多发脑转移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0个月和5.6个月(P=0.021)。年龄<65岁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6个月和5.8个月(P=0.033)。确诊NSCLC治疗后发生脑转移者两种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个月和6.9个月(P=0.007)。[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加SRS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全脑放疗一直是肺癌多发脑转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放疗在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状况,但由于多发病灶全脑放疗后局部无法推量照射,致肿瘤放疗剂量较低,患者局部控制率差,中位生存期仅为3~6个月[1].研究显示同期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拓扑替康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可通过血脑屏障,同时有放射增敏作用[2],目前国外已有学者采用拓扑替康每日给药联合全脑照射治疗肺癌脑转移,取得了较好疗效[3-4].本研究对32例多发脑转移患者进行拓扑替康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转移瘤治疗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转移瘤是指颅外其他组织、器官的原发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5%~30%[1]。近年来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及肺癌等肿瘤发病率的增加,脑转移瘤的发生也随之增多,约占颅内肿瘤的一半[1,2]。未经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1个月[3,4]。如果采取积极治疗,可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目的。近年来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有了一些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一、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曾被认为是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方式,总剂量30Gy,分10次照射[1,3,5]。行全脑放疗后,有效率为60%~80%,中位生存期为4~6个月,1年…  相似文献   

5.
李芳娟  刘辉  毛翎 《肿瘤学杂志》2013,19(6):435-438
[目的]分析放疗对于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59例接受放疗的Ⅳ期NSCLC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均采用6/10MVX线直线加速器,全脑和骨放疗为2周10次共30Gy的分割方案。原发灶、区域淋巴结中位放疗剂量为52Gy(25~66Gy)。[结果]45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10.7个月。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43%、17%、8%、5%、3%。年龄<70岁较年龄≥70岁的中位生存期长(11.4个月与9.0个月,P=0.043)。单器官转移比多器官转移的中位生存期长(10.9个月与8.6个月,P=0.017)。有无脑转移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与11.4个月(P<0.001)。化疗比未化疗的中位生存期长(10.9个月与8.6个月,P=0.011)。原发灶放疗比未行原发灶放疗的中位生存期长(10.9个月与10.3个月,P=0.047)。性别、病理类型对生存未见显著影响。[结论]年龄、是否脑转移、转移器官数目、是否化疗及是否原发灶放疗对Ⅳ期NSCLC放疗后生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的预后因素及提高生存质量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 :1987年 1月~ 1993年 12月间对 117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行单纯放疗及手术切除加放疗。放疗 (全脑 )剂量2 3~ 4 0 Gy后缩野追加 15~ 2 4 Gy。结果 :手术切除加放疗的中位生存期 9.5个月和 1年生存率 6 2 .5 %显著优于单放组的 5 .7个月和 14 .2 % (P<0 .0 5 )。结论 :肺癌脑转移采用手术加放疗的疗效比单纯放疗好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发生率约为20%~40%,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患者的自然中位生存期仅有1个月.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脑转移瘤的病灶区血脑屏障部分或全部破坏[1].另外,全脑放疗也能使血脑屏障不同程度开放[2].我们采用低剂量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持续用药联合同步全脑放疗治疗了42例NSCLC脑转移患者,以探讨该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高达4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出现脑转移,且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常为多发转移。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脑转移的放射治疗已经从全脑放疗逐渐发展到多种放射治疗策略广泛应用的时代。目前已证实单纯全脑放疗、手术+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脑放射治疗、同步调强全脑放射治疗等对比未治疗患者能提高总生存期。近年来,全脑放疗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受到广泛关注,针对预期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采取何种放疗模式尚存在争议。本文将分别论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不同的全脑放射治疗策略及治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腩转移灶的治疗包括手术及放化疗,但脑转移灶的控制率均不佳,患者中位生存期4-6个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容易进入血脑屏障,单药使用时可控制脑转移灶的生长.本次临床观察的目的是评价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研究肿瘤科2006年-2009年间1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均采用厄洛替尼口服联合全脑放疗,其中厄洛替尼剂量为150 mg/d;全脑放疗的剂量为(3 000-3 600)cGy/(10-12)F.放疗完成后2月内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脑转移灶控制率为91.7%,其中PR 66.7%,SD 25%.副反应主要是皮疹(75%)和乏力(91.7%).结论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灶的疗效高于单纯全脑放疗,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 其中20%~40%晚期NSCLC患者会发生脑转移。脑转移生存效益极低, 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4~6个月。对于NSCLC脑转移的治疗, 目前推荐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近年来, 免疫治疗对NSCLC脑转移的独特疗效也逐渐被重视。放疗可改变肿瘤微环境, 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可逆转免疫抑制为免疫活化状态, 实现更好的抗肿瘤作用。本文主要对放疗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NSCLC脑转移的研究进行综述, 为今后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治疗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影响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方法]4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共分2组,全脑放疗(WBRT)和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 CRT).CRT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3Gy~8Gy,总剂量16Gy~32Gy,WBRT(2~3)Gy/次,总剂量(30~40)Gy/(3~4)w.同时对卡氏评分、合并治疗、颅外有无转移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组病例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2.3%、8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12.5个月.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率与卡氏评分、合并治疗、颅外有无转移呈正相关.[结论]对于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组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 CRT)在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提高生存率方面均优于全脑放疗(WBRT).对卡氏评分高、合并其它治疗且不存在颅外转移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脑转移是肺癌晚期的常见表现,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发生率为20%,尸检为40%[1]。一旦发生脑转移预后不良,自然中位生存期仅为1~2个月[2],虽然颅脑局部放射是脑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一般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放射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的脑转移率为 5%~ 4 5% [1~ 3] ,这因肿瘤的病理类型、原发灶的部位、检查手段、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2 ,3] 。脑转移瘤 (BrainMetastaseBM )占脑瘤的 5%~ 10 % ,一旦发生脑转移就意味着预后差 ,如不治疗 ,中位生存期 (MST)仅为 1个月左右 ,用皮质醇类激素治疗则为 2个月左右[1,3,4 ] ,放射治疗是BM主要、经典的治疗方法。下面就脑转移瘤的治疗与放疗有关的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1 常规放疗 (RT)一般多用全脑照射 (WBRT) 30~ 4 0Gy/ 15~ 2 0次(表示照射 15~ 2 0次放疗剂量可达 30~ 4 0Gy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剂量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01年3月至2003年10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常规放疗的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2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和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经过6~32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随访,治疗组1、2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9.08%、49.60%、22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44%、25.10%、16个月(P=0.04).两组血液学毒性及急性放射肺、食管损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剂量三维适形放疗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急性放射损伤与常规放疗相似.  相似文献   

15.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高达25.4%~65%,占脑转移瘤的40%~60%,如果不治疗,平均生存期1~2个月。全脑放疗是传统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提高中位生存时间4~5个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4cm的转移灶疗效与手术相当。可使中位生存期达到9~15个月。而手术治疗在单发转移、肿瘤较大有明显占位效应致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可以获益。目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全脑放疗+/-化疗是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模式,而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尚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单纯全脑放疗(WBRT)与WBRT+局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SRT)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递归分割分析(RPA)2~3级肺癌脑转移患者资料,其中WBRT组36例,WBRT+X-SRT组36例。WBRT组放疗剂量DT30~40Gy/10~20f,WBRT+X-SRT组在WBRT后局部SRT加量DT20~30Gy/2~5f。比较两组生存情况和放射性脑损伤情况。[结果]WBRT组和WBRT+X-SRT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个月和1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26.6%和54.4%,2年生存率分别为6.6%和31.4%,有统计学差异(χ2=8.555,P=0.003)。WBRT+X-SRT组RPA2级和3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均为13个月。WBRT+X-SRT组死于脑内转移者明显少于WBRT组(25.0%vs75.0%,χ2=10.934,P=0.004)。[结论]WBRT+X-SRT治疗能明显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同时不增加急慢性放射性脑损伤。RPA分级法在肺癌脑转移中可能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伴单发脑转移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我院1991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56例非小细胞肺癌伴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脑转移瘤伽马刀治疗后均行肺癌根治术,术后常规化疗和全脑放疗,并评估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1年生存率为73.5%(36/49),3年34.7%(17/49),5年16.3%(8/49),中位生存期20.5个月.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伴单发脑转移瘤外科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提高肺癌脑转移疗效的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1995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收治的 6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行手术加放疗、放疗加化疗和单纯放疗。放疗采用6 0 Coγ线或 6MV X线全脑照射 ,多发灶全脑照射 40~ 5 0Gy 4~ 5周 ,2Gy 次 ,5次 周 ;单发灶全脑照射 40Gy后局部野增加 10~ 2 0Gy。化疗采用威猛 (Vm 2 6) 10 0mg ,静脉滴入d1 ~d3;顺铂 (DDP) 5 0mg ,d1 ~d3;CCNU 12 0mg ,口服 ,d1 或CA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 ) +CCNU方案 ,3~ 4周重复。手术加放疗的中位生存期和 1年生存率分别为 13个月和 71 4% ,明显放疗加化疗的 8个月和 40 % ,而放疗加化疗又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的 5个月和 15 6% ,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手术加放疗和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对肺癌脑转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例接受开颅手术治疗,13例接受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22例接受全脑放疗(WBRT),9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5例接受全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全部病例定期随访直至死亡。结果总的1年生存率为39.2%,中位生存期是220天。单纯开颅手术组1年生存率为71.4%,中位生存期517天;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组1年生存率76.9%,中位生存期533天;全脑放疗组1年生存率4.5%,中位生存期78天;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生存率44.4%,中位生存期187天;全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生存期62.0%,中位生存期509天;年龄大于60岁组1年生存率为26.7%,年龄小于60岁组1年生存率53.8%。结论对于一般情况较好,能耐受手术的单发脑转移患者,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无开颅手术条件的脑转移患者,选择SRT或SRT联合WBRT较单纯WBRT治疗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脑转移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15%~50%[1-3],而且脑转移瘤往往为多发性,若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仅1个月,单纯全脑放疗可使中位生存期延长到3~6个月,多数患者最后仍死于全身转移[4]。我们对25例脑转移瘤患者采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a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2001年11月1日~2003年6月30日我科收治的25例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31~78岁,中位年龄57岁。肺癌10例,乳腺癌7例,食管癌1例,肾癌3例,胃癌2例,原发灶不明2例。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21例,最多病灶6个,病灶总数74个。K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