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小青龙汤对BALB/c小鼠脾细胞中CD4+T细胞的影响。添加小青龙汤后CD4+T细胞数尽管没有变化,但其表面蛋白CD69表达减少,IL-2及IL-2R-2mRNA表达增加。IL-4mRNA减少,IFN-γ明显增加。上述结果提示,小青龙汤的作用可能与诱导Th1有关。今后将进一步探讨经口给药后的体内作用。小青龙汤对小鼠CD4~+T细胞生成Th1/Th2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怡悦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哮喘患儿服用健儿强身膏前后外周血中CD4^+Th1细胞因子IFN-y和Th2细胞因子IL-4的表达情况。旨在通过研究健儿强身膏对哮喘患儿Th1/Th2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防治小儿哮喘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护齿方对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超声提取物作用下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s)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BALB/c小鼠脾脏CD4^+CD25^+Tregs并进行体外培养,将300μg/mlAα超声提取物和不同剂量健脾护齿方药液加入培养液中,72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Real-Time PCR法测定培养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ELISA法分别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10,TGF-β水平。结果:Aa超声提取物能够显著上调CD4^+CD25^+Tregs Foxp3 mRNA的表达,增强其免疫抑制作用,但不影响CD4^+CD25^+Tregs分泌IL-10和TGF-β;健脾护齿方抑制Aa超声提取物上调CD4^+CD25^+Tregs Foxp3mRNA表达的作用,并且Foxp3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与健脾护齿方剂量之间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健脾护齿方有抑制Aa超声提取物上调CD4^+CD25^+Tregs免疫抑制功能的作用,这种抑制效应可能与Foxp3基因表达的下调有关,并且不具有抑制性细胞因子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自身清”配合西药治疗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气阴两虚、毒热内扰证轻中活动度SLE患者,随机分为用中药复方“自身清”为主治疗的治疗组22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21例.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病情活动积分和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25^+Tr细胞比率及IL-2、IL-10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病情活动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所需激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低下的CD3^+T细胞和CD4^+T细胞比率、CD4/CD8比值、IL-2/IL-10比值、细胞因子IL-2均明显升高,而异常升高的细胞因子IL-10、CD3^+T细胞比率则明显下降;治疗后2组患者CD4^+CD25^+Tr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纽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复方“自身清”可能通过上调CD4^+CD25^+Tr细胞水平来提高SLE患者的免疫耐受能力,纠正CDJCD8比例倒置来调整细胞免疫紊乱.降低细胞因子IL-10分泌的同时促进细胞因子IL-2的分泌而调整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偏移.最终达到控制并缓解病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袁文芳  魏峰  吴宗耀  张巍 《河南中医》2014,(10):1934-1935
Th17细胞与Th1细胞、Th2细胞分属不同的CD4^+T细胞亚群。Th17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有: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23、干扰素γ、IL-4、转录因子(ROR-γt)等。Th17细胞能分泌IL-17、IL-6、IL-22等细胞因子,IL-17多通路影响肝细胞损伤,IL-22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而中医药具有Th17细胞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肠道癌肿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胃癌患者及20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CD4^+CD25^+high Treg细胞、CD4^+T细胞及CD4^+ CTLA-4^+T细胞。结果:胃癌组、结肠癌组与健康献血者比较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细胞、CD4^+CD25^+high Treg细胞及CD4^+CTLA-4^+T细胞显著增多,CD4^+T细胞显著减少;胃癌、结肠癌患者之间其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CD4^+CD25^+high Treg细胞、CD4^+T细胞及CD4^+CTLA-4^+T细胞无显著差异。结论:胃肠道癌肿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显著高于健康献血者,这可能与胃肠道癌肿患者的免疫抑制和肿瘤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方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经益气解毒方加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及l5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RT-PCR法检测Foxp3 mRNA和ROR-γt mRNA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和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数量比例和ROR-γ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解毒方可影响中晚期鼻咽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与功能,增强Th17细胞的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L-6和TGF-β水平而逆转鼻咽癌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肺止哮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末次抗原激发后48h收集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骨髓标本,计数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细胞(Eos),检测外周血Th1/Th2反应,以及肺组织学检查。结果:清肺止哮汤可明显减少BALF中Eos数,能使肺组织中细支气管、血管周围的Eos浸润和黏液的过度分泌得到控制,但和布地奈德(BUD)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中药干预后外周血总的CD3^+T细胞表达IL-4的细胞群/表达IFN-γ的细胞群与OV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Tc2/Tc1,Th2/Th1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清肺止哮汤能部分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并使外周血CD3^+T表达IFN-γ的细胞群增加,对于哮喘时Th1/Th2失衡具有一定的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9.
补肾中药对哮喘缓解期患儿Th1/Th2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调节T1/Th2平衡治疗哮喘的分子机制。方法哮喘缓解期儿童20例,抽取静脉抗凝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s,PBMC)。每份血样均分为3部分,分为空白组、喘可治(CKZ)Ⅰ组和CKZⅡ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体外培养48h,分别收集细胞沉淀。荧光定量PCR检测T—bet mRNA、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及细胞因子IFN-γ mRNA、IL-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CKZ干预后,PBMC中T—bet mRNA的表达均较空白组显著增强,以CKZⅡ组的差异更为明显(P〈0.01);CKZ组与空白组比较,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CKZ组的IFN-γ mRNA的表达较空白组增强,其中CKZⅡ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KZⅡ组IL-4 mRNA的表达强度较空白组显著减低(P〈0.01)。CKZ组的T—bet/GATA-3比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KZ组的IFN-γ/IL-4的比值较空白组上升,其中CKZⅡ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肾中药CKZ可以通过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多个环节,增强Th1细胞的功能,同时抑制Th2细胞的功能,对Th1/Th2平衡具有多层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表达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TNF-α水平,探讨其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25^+、CD16+CD56T淋巴细胞;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4、IL-10、TNF-α水平;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T细胞群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严重损伤的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肝功能轻度损伤者(P〈0.05),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的数量与肝功能损伤指标ALP、GGT呈负相关。PBC患者血清IL-2、TNF-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肝功能严重损伤的PBC患者IL-2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肝功能轻度损伤者,血清IL-2和TNF-α水平与肝功能损伤指标ALP和GGT呈正相关。结论 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浓度与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因此推测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紊乱在PBC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探讨其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及正常对照组3组病例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百分比,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水平。常规检测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ACS组外周血中Treg表达百分比显著低于SA组和对照组(P〈0.05),ACS组CD4^+/CD8^+T细胞表达百分比的比值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5)。ACS组的TGF-β、IL-10水平显著低于S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效应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失衡,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钩吻素子(Koumine,Kou)对小鼠CD4 T淋巴细胞Th1类及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小鼠脾脏CD4 T淋巴细胞,经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A,ConA)刺激诱生细胞因子,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Kou,继续培养24小时后离心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含量变化情况,观察药物对CD4 T淋巴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对于Th1型细胞因子,各浓度组Kou作用24 h后均可显著降低IL-2、IFN-γ的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对于Th2型细胞因子,Kou对IL-4表达影响不大,但中浓度组Kou(100μg/ml)可显著升高IL-10的水平.结论:对CD4 T细胞Th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可能是Kou治疗银屑病等T细胞活化异常炎症性疾病的免疫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5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表达百分比(2.8±1.3)(明显高于对照组(0.4±0.3)((P〈0.05);银屑病患者IL-17、IL-2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呈正相关。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IL-23水平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苦参水提取物(Sophora flavescens aqueous extract,SFAE)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分离豚鼠淋巴结获取原代淋巴细胞,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初始CD4^+T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SFAE对T细胞活力的最佳抑制浓度。通过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建立初始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的细胞模型,并以SFAE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h17细胞比例,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视黄酸相关的孤儿受体γt(RORγt)、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白细胞介素-17F(IL-17F)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FAE浓度在0.01 mg·mL^-1时对初始CD4^+T细胞的活力有抑制作用(P<0.01),选择该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能明显上调CD4^+IL-17A+T细胞的比例(P<0.001),上调RORγt、STAT3、IL-17A、IL-17F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SFAE干预后模型处理组的CD4^+IL-17A+T细胞比例明显下调(P<0.05),STAT3、RORγt、IL-17A、IL-17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SFAE能够抑制Th17细胞分化,降低Th17细胞比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RORγt及STAT3的活性,降低IL-17A、IL-17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一种起源于胸腺的新型免疫调节细胞,即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该细胞具有两大特征,即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其表达为IL-2Rα链(CD25)。该细胞在移植耐受诱导、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以及肿瘤免疫治疗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狼疮方对体外扩增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狼疮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小鼠CD4+CD2+5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Foxp3表达情况;用抗CD3和抗CD28包被的微珠来进行刺激,体外扩增小鼠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用CFSE法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体外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经抗CD3和抗CD28包被的微珠刺激后,在TGF-β1和IL-2存在的环境中CD4+CD25+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高表达Foxp3。与此同时,经狼疮方处理后的小鼠CD4+CD25+T细胞扩增后数量增加133.3±18.9倍,未经狼疮方处理的对照细胞数量增加104.7±10.8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狼疮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中分离的CD4+CD2+5T细胞和扩增的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增殖皆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强度分别为32.1±4.8,33.1±4.9,30.1±3.8,32.9±4.2。结论:狼疮方有助于提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扩增效率,扩增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Foxp3,具有体外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症手足口患儿外周血中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5例重症手足口患儿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16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19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儿入院第1天及治疗第8天外周血中Th17(CD3^+CD8-IL-17^+)及Treg细胞(CD4^+CD25^+Foxp3^+)表达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IL-23、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治疗第8天,2组Th17细胞数和血清IL-17水平及中西医结合组血清IL-23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第1天(P均<0.05),Treg细胞数及血清IL-10、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入院第1天(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可明显调节Treg/Th17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加味小青龙汤对实验性哮喘小鼠Treg/Th17细胞失衡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哮喘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小青龙汤组、加味小青龙汤组。除对照组,其余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制备小鼠哮喘模型,小青龙汤和加味小青龙汤组分别灌胃小青龙汤和加味小青龙进行治疗。末次致敏24 h后,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PAS染色观察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ELISA法检测血清IgE和BALF中IL-6、IL-17A、IL-10水平变化,Giemsa染色统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种类,流式细胞术分析脾组织中CD4+ROR-γt+和CD4+Foxp3+细胞百分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HO-1及胞核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支气管细胞增生及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小青龙汤可以改善上述变化,且优于小青龙汤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gE、BALF中IL-6...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寿胎丸对CD4+T细胞小鼠Th1偏移模型的SOCS1和SOCS3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分子机制。方法:以OVA及IL-12共刺激CD4+T细胞,建立细胞模型,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分为A与B组,其中A组又分为空白血清对照组和寿胎丸低、中、高剂量药物血清组,B组分为0,l,2,4,8 h组;RT-PCR方法检测SOCS1 mRNA、SOCS3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组对比,寿胎丸中、高剂量药物血清可降低CD4+T细胞Th1偏移模型SOCS1 mRNA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寿胎丸高剂量药物血清可升高其SOCS3 mRNA表达,与空白血清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寿胎丸高剂量药物血清作用2,4,8 h,均可显著降低SOCS1mRNA的表达(P0.05),作用4 h时达到最小值;高剂量药物血清分别作用2,4 h可显著提高SOCS3 mRNA的表达(P0.05),作用4 h时达到最大值。结论:抑制CD4+T细胞SOCS1的表达和促进SOCS3的表达是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脾虚湿盛型特应性皮炎患者部分免疫学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虚湿盛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部分免疫学特点.[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门诊61例中医辨证属于特应性皮炎(AD)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辅助细胞(Th)Th1/Th2状态,利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4(IL-4)mRNA表达.[结果]AD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外周血CD3^+T、CD4^+T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而CD8^+T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外周血Th1细胞百分比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Th2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4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总IgE的升高,T淋巴细胞功能的紊乱,Th1/Th2的失衡构成了脾虚湿盛型AD患者的部分免疫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