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收治的常规IUD取出失败或IUD断残患者48例,应用宫腔镜联合B型超声诊断、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病例中45例宫腔镜下一次成功取出,1例第二次取出。2例宫腔内未见IUD,后经剖腹探查取出。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不但可以精确的对宫内IUD定位,正确选择取器途径和方法,而且可以提高取器的安全性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取出宫内节育器困难中的价值.方法 对49列IUD取出困难的病例行宫腔镜下取环术.结果 49例患者中,官腔镜下成功取出48例,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及术中、术后大出血等.取出成功的48例中IUD位置正常13例,扭曲变形,部分嵌顿的25例,环断裂7例,断片残留的3例.1例未取出的是环断裂,小部分残留移位于肌层.结论 宫腔镜用于困难性IUD的取出术中能起到安全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IUD异位患者通过宫腔镜检查了解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是否嵌顿,、有无变形、宫腔内有无病变,并在宫腔镜的引导下,纠正IUD的位置或取器.结果 30例患者中IUD嵌顿11例,嵌顿断裂23例,部分残留26例,IUD变形8例,均在宫腔镜下成功取出IUD,无一例发生子宫大量出血及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对取环困难的患者,宫腔镜的应用避免或减少了开腹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方法宫内取节育器(IUD)失败后行宫腔镜取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因常规方法宫内取器失败而行宫腔镜诊断、取器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证实节育器嵌顿或断裂位于宫腔内,并用宫腔镜成功一次性取出;5例宫腔镜检查宫内无异常者,经B超证实残留节育器约0.3~0.6 cm位于子宫肌层内,在B超监测下用宫腔电切镜成功切除,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用于困难取器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合理取出时间及减少IUD取出困难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大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50例绝经后妇女行IUD手术取器,并使用宫腔镜配合B超进行监控,避免发生取器困难。结果自阴道成功取出150例,其中5例取器困难,给予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局麻后,有4例取出,1例嵌顿较严重,取器失败转院改用宫腔镜取出,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做好取器适宜时间的临床宣传,做好术前准备及患者教育,减少术中困难。术中可合理应用宫腔镜和B超对IUD进行定位,避免残留环丝滞留体内,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金婷 《医药世界》2010,(11):1490-1490
目的探讨绝经期取出IUD困难时的处理。方法分析28例绝经期取出节育器困难的原因及手术方式。结果宫颈粘连扩张宫颈取出3例,口服尼尔雌醇取出16例,节育器嵌顿抽丝取出1例,3例宫腔镜取出,1例取器失败转外院。结论绝经期取器困难时先X线、B超确定节育器的位置,再服尼尔雌醇片有必要应用宫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超监护对子宫瘢痕处妊娠清宫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在B超监护下行清宫术。结果54例中53例B超监护成功,成功率为98.1%。其中1例因术后出血多用纱布填塞后止不住血,需用宫腔镜电凝止血,因患者切口处肌层薄弱,电凝时很容易穿孔,所以改用腹腔镜监护。结论B超监护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有效,无创等优点。对子宫瘢痕处妊娠清宫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困难取环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诊断宫内嵌顿环、断残环、异位环,并取出宫内嵌顿环、断残环和取环失败宫内节育器(IUD)。结果成功取出宫内嵌顿环、断残环、位置正常IUD(尾丝缺失)及异位环44例,其中在宫腔镜下成功地取出节育器38例(另有4例为异位环,游离至腹腔,腹腔镜取出),成功率95%(38/40),其中2例因T型节育器塑料托断片大部分植入肌层,经过试取失败后,经腹取环。成功取出38例中, IUD断片残留19例;部分嵌顿IUD12例;4例IUD扭曲变形;3例为V型节育器,尾丝缺失,位置正常。44例病历中25例为金属单环(2例异位腹腔),16例为T型环(2例异位腹腔),3例为V型节育器。同时发现宫腔病变7例,其中5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论带器者应按规定时间取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绝经期软化宫颈的准备;手术操作者切不可盲取、强取;否则致宫内节育器金属丝断裂、断端嵌顿或将尾丝扯断,更不易取出。宫腔镜在困难取环中具有诊断明确、直观、安全、微创之优点,成功率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 IUD)取出困难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4月从外院转诊到我院或在我院门诊经常规取环失败、并经相关检查疑诊为IUD嵌顿、残留、断裂或异位的16例病例应用宫、腹腔镜诊断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困难取环患者中,除1例宫外异位伴重度粘连中转开腹取环及另1例宫外异位伴脏器损伤直接剖腹取环外,余均经腹腔镜或宫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而成功取出。结论宫、腹腔镜可明确困难环的具体状况并成功取出,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成功率高的优点,可作为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内残留妊娠组织的取出方法及优势. 方法:早孕人流、药流及中期引产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或B超怀疑宫腔残留者30例,人工流产后5例,药物流产后16例,自然流产后1例,中期引产术后8例,妊娠16~20周.30例中7例经过1~3次的传统刮宫术仍示残留.全部病例经过宫颈预处理后,于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下异物取出术(TCRF).结果:30例病例均经过一次TCRF手术成功,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痛症状消失,2例继发不孕患者术后怀孕并顺利分娩. 结论:胚物残留用B超监护下宫腔镜异物取出术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监护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不孕症患者73例B超监护官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并相继腹腔镜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B超监护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检查子宫输卵管卵巢情况,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结论 B超监护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可初步了解输卵管通畅性、形态、输卵管及卵巢周围有无粘连,有助于不孕症患者明确腹腔镜探查指征,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2.
宫内异物残留可因异物的不同,引起子宫出血、无月经、不孕、腹痛等症状,传统经宫颈钳取或刮取异物的方法为盲视手术,准确性差,取出率低,且取出困难时易造成组织损伤。宫腔镜手术中应用超声或腹腔镜监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超声的介入兼有导向和监护作用,提高了宫内异物取出的成功率,减少了受术者的创伤和痛苦。现将经宫腔镜宫内异物取出术(TCRF)及术时的监护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5月至2006年7月曾经常规清宫或取环术未能完成,在本医院行TCRF的患者共57例,年龄24~72岁,平均41·2岁。术前均经宫腔镜、B超联合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对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子宫异常出血(AU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病例进行B超及宫腔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218例检查中,确诊IUD形态异常13例,占5.96%;位置异常37例,占16.97%;子宫腔异常63例,占28.90%;子宫内膜病变113例,占51.83%。B超、宫腔镜、病理检查总符合率分别为49.61%、69.88%、91.56%(P<0.005)。结论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与IUD形态、大小、位置、宫腔形态及内膜变化有关。对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病例进行B超及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具有直观、创伤少、准确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联合宫腔镜在节育环嵌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节育环嵌顿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镜下取出宫内节育器32例,宫腔镜电切粘连组织后取出3例,宫、腹腔镜联合下取出2例。结论腹部B超联合宫腔镜下勾取嵌顿节育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纵隔中的作用。方法:对39例子宫纵隔患者的诊断及在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82.05%(32/39),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符合率51.28%(20/39),宫腔镜诊断符合率100%(39/39)。术中均采用B超监护,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9例,流产率由术前的89.74%降至术后的43.24%(16/37),妊娠率为94.87%(37/39),其中11例已足月妊娠分娩。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纵隔的最准确的方法,B超监护下的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纵隔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宫腔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和(或)B超显示宫腔内有异常回声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宫腔内情况。对单纯妊娠物残留患者行B超监护下刮宫术;刮宫失败或合并其他异常者,B超监测下宫腔镜电切术。结果单纯宫腔内妊娠物残留39例;合并宫腔粘连9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子宫中隔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宫腔镜检查同时B超监护手术35例,择期宫腔镜电切27例。62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宫腔镜诊治流产后妊娠物残留具有直接,准确,有效,创伤小的优点,可作为诊治妊娠物残留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难取或断裂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 常规取IUD失败60例,先采用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对IUD准确定位、定形,经阴道取器。结果 60例中59例经阴道取环成功。一例异位于膀胱的开腹取器。结论 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不仅可对难取或断裂IUD精确定位、定形,选择取器途径和方法,又可提高困难取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2月36例取器困难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对IUD准确定位后,经阴道取器。结果 宫腔镜检查发现IUD位置正常10例,部分嵌顿15例,断裂残留9例,金属圆环扭曲变形2例。36例经阴道取器全部成功。结论宫腔镜检查,不仅可精确地对IUD进行定位、定形,正确选择取器途径和方法,而且可提高取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宫内节育器 (IUD)因具有安全、长效、简便、可逆、经济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采用。随着 IUD的广泛使用 ,其并发症也相对增多 ,如嵌入子宫肌层的病例时有发生 ,取出较为困难 ,如处理不当可致子宫穿孔、脏器损伤、血肿形成等。利用 B超、宫腔镜协助取环准确率高 ,能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患者痛苦。现将 31例 IUD嵌顿病例处理过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8年 1 1月至 1 999年 1 2月在我站治疗IUD嵌顿 31例 ,其中金属圆环 2 0例 ,T型环 6例 ,V型环 4例 ,荷兰环 1例。年龄 2 5~ 73岁 ,平均 (37.8± 9.6)岁。放置 IU…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其中O型58例,Ⅰ型19例,Ⅱ型7例。术前宫腔镜检查,术中B超监护,术后随访。结果5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O型、Ⅰ型患者均1次完成,Ⅱ型患者1例2次手术完成,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好,严格手术适应症,选择病例,充分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