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比较鼓泡式氧合器和膜式氧合器对瓣膜置换病人呼吸功能的不同影响阐明膜式氧合器良好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8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 ,观察组术中使用膜式氧合器 ,对照组术中使用鼓泡式氧合器。分别测定两组病人术后血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辅助呼吸时间和主要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血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辅助呼吸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术后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两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与鼓泡式氧合器相比 ,膜式氧合器具有良好的肺保护作用 ,瓣膜置换手术中可首选膜式氧合器。  相似文献   

2.
膜式人工肺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和呼吸衰竭的抢救治疗,即体外生命支持或体外膜氧合,血管内氧合器也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尤其对病重、心功能差、估计手术时间长的患者,膜式氧合器的使用更为必要.当前,通过改进膜材料、优化设计以及对各种件能的实验评估和临床评价,人工肺的研究着力于提高气体交换能力和提高生物相容性,为抢救患者的生命提供更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82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工作中充分的术前准备、膜式氧合器的应用、良好的心肌保护、抑肽酶的应用、适时应用超滤或改良超滤是再次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力  陈萍  孟擎擎  章晓华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096-4098
目的:本研究将国产婴儿型膜式氧合器应用于婴儿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并与进口膜式氧合器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体重5~8kg的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使用希健婴儿型膜式氧合器,B组使用进口膜式氧合器.观察项目:(1)总预充量、余血量、残血量;(2)血气分析,于CPB前(T1)、CPB开始后15 min (T2)、CPB停机前(T3)及术毕(T4)抽取动脉血进行检测;(3)两组CPB中变温效果;(4)预充、CPB及手术全程血制品用量;(5)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1)实际总预充量A组>B组(P<0.005);残血量A组>B组(P=0.002).(2)在气血流量比及吸氧分数设置相同的前提下,CPB 15 min及CPB停机前A组的动脉氧分压(PaO2)>B组(P< 0.05);CPB停机前A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值<B组(P<0.05).(3)改变单位鼻咽温度的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4)预充血浆(FFP)量A组>B组(P=0.025);CPB总用血量、手术总用血量、术前及术毕红细胞压积(HCT)均无统计学差异.(5)术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时间、ICU停留时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全部病例术中未见血红蛋白尿,升主动脉开放后均自动复跳,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国产婴儿型膜式氧合器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稍大体重婴儿的开心手术中,各项性能接近子进口膜式氧合器.由于总预充量、残血量稍大,不建议用于新生儿及小婴儿开心手术中.  相似文献   

5.
人工肺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肺又名氧合器,集氧合、变温、储血、过滤、回收血等功能于一体,将含氧量低的静脉血经过氧合后成为含氧量高的动脉血,是一种接近人体生理状态,较为理想的人工脏器.膜式人工肺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也广泛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抢救治疗,即体外生命支持或体外膜氧合,血管内氧合器也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尤其对病重、心功能差、估计手术时间长的患者,膜式氧合器的使用更为必要.当前,通过改进膜材料、优化设计以及对各种性能的实验评估和临床评价,人工肺的研究着力于提高气体交换能力和生物相容性,为抢救患者的生命提供更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文静 《天津护理》2010,18(6):322-323
总结10例体外膜式氧合器氧合支持的患者抗凝治疗的护理,遵医嘱做好与出凝血相关的各种监测,为调整抗凝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出血的量及性质的变化;对于体外膜式氧和器管路妥善固定,置管侧肢体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既制动又要注意观察血运情况,防止血栓形成是危重患者成功渡过危险期脱离体外膜式氧和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分析膜式氧合器的特点.结果表明现在人工肺的应用主要是分离膜式,其形式已从最初的卷筒式、平板折叠式发展到今天广为采用的微孔中空纤维膜式.中空纤维膜氧合器使用中空纤维膜作为交换的主要场所,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由于其在交换面积、氧合形态等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已经成为人工肺研究的主要方向.用于制造中空纤维的材料主要为一些成纤性能良好的高分子材料,对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性、微生物侵蚀性和抗氧化性.当前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提高气体交换能力和提高生物相容性,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改进膜材料,优化设计以及对各种性能的实验评估和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8.
段欣  龙村 《协和医学杂志》2011,2(4):299-300
早在20世纪30年代,Gibbon等[1]发明了体外循环机,并在1953年成功实施了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从而开创了心脏外科的新纪元。但体外循环机和氧合器对血液会产生严重影响,使用时间超过2~3h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1956年,第1个膜式氧合器的诞生使长时间氧合成为可能。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9.
急诊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呼吸循环支持技术,其原理是经导管将静脉血引到体外,在血泵的驱动下,经过膜式氧合器氧合,再输回患者体内。本研究采用股动-静脉体外氧合技术,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就治疗前后循环的稳定性及血氧状况进行比较,旨在探讨急诊ECM0在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CPR提供一种新的高级生命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体外膜式氧合(ECMO)是将人体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膜式氧合器清除CO_2并实现氧合,再由驱动泵将氧合血液回输至体内的过程,其能辅助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为重症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和疾病治疗赢得宝贵时间~([1])。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通过弥散、对流和吸附等方式清除机体代谢产物、毒素、药物,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2])。在临床上,CRRT不仅能够替代受损的肾脏,还可广泛应用于肝肾衰竭等危重患者的救  相似文献   

11.
正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氧合后再由驱动泵将动脉血液泵入体内的心肺辅助技术,可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全身循环灌注,保证循环的稳定,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1]。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弃去,然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冷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换液,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8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前应用氧疗及血管扩张药物—前列腺素E1,术中选择性能优良的微滤器和膜式氧合器,术后合理应用呼吸机,及时加用PEEP,适当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有效地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用纤维支气管镜配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经过采取一系列呼吸道护理的措施,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具有人工心和人工肺功能,是指将部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再经膜式氧合器在体外完成氧合及二氧化碳清除后,由驱动泵将血液回输体内。ECMO通过对循环呼吸功能较长时间的有效辅助使心肺得到充分地休息,支持期间保证全身氧供,维持机体内环境和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1]。  相似文献   

14.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将人体内的静脉血引到体外,经过膜式肺氧合器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后由离心泵将血液泵入体内^([1])。根据血液回输的途径分为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和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是多种病毒侵犯心肌,导致局灶弥漫性心肌间质炎症渗出以及心肌纤维变性^([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婴儿巨大室间隔缺损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32例小婴儿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外科矫治术。采用进口膜式氧合器,预充总量400~550ml,中度低温中高流量灌注,应用高钾冷晶体心肌保护液,碱性肺保护液。碱性肺保护液。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31~78(56±19)min,体外循环时间63~126min。转流过程平稳,尿量满意,心脏全部自动复跳,全部顺利停机。结论:小婴儿巨大室间隔缺损的体外循环管理应尽量减少预充量,积极排出体内多余水分,良好的本外循环管理和重视心肺功能的保护是确保体外循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指将病人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膜式氧合器氧合后再用驱动泵将血液灌入体内,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支持,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1]。随着技术不断的改进,已形成了静脉-静脉模式(V-V ECMO),静脉-动脉模式(V-A ECMO)两大应用模式。V-V ECMO可部分替代  相似文献   

17.
正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工作原理是通过泵将血液从体内引致体外,经膜式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之后再将血回输入人体内,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心肺功能,从而为原发病的诊治争取时间~([1])。我国ECMO在呼吸衰竭领域的应用始于2009年新型H1N1流感在国内流行和重症病例的集中出现~([2])。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增加英文全称)  相似文献   

18.
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percutaneous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PLVAD)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通过对循环系统的有效支持,能够纠正急转直下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改善组织灌注,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PLVAD目前应用较广泛,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静脉-动脉体外膜式氧合器(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Impella Recover系统,和TandemHeart LVAD系统。本文对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四种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的临床效果、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1983年,Phillips等参照Seldinger经皮穿刺放置心导管的技术,利用大孔径薄壁经皮穿刺套管针,创立了经皮穿刺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支持系统(pereutaneous cardiopulmonary support system,PCPS),伴随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和器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尤其是膜式氧合器和离心泵的出现,使CPB设备的体积减小、预充量小、性能提高,而且操作更加简便和安全。近年来,CPB技术已经从手术室的单纯心脏手术进入到导管室、ICU病房和急诊室。CPB更被扩展应用到更多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急诊医学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呼吸循环支持技术,其原理是经导管将静脉血引到体外,在血泵的驱动下,经过膜式氧合器氧合,再输回患者体内,能同时提供左、右心室辅助,而且可代替肺功能,使心脏和肺脏得到休息的同时,为心肺复苏患者提供稳定的循环血量,及时有效地恢复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和氧供.该技术在成人应用较广泛,在儿科危重症中应用极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用ECMO辅助治疗危重症患儿6例,其中成功救治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