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吴xx,女性,64岁,2009年1月发现左颌下、右侧颌下肿胀及双侧腹股沟肿胀,于2009年2月7日行活检(右腹股沟)淋巴结恶性淋巴瘤,结合免疫组化,符合富于T细胞的B淋巴细胞瘤。免疫组化:CD3(小细胞+,瘤细胞-),CD20(-),CD5(+),CD8(+),CD21(-),CD30(-),ALK(-),EMA(-)。查体:双侧锁骨上颈部、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查CT示:①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②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
<正>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是一种原发于肝脏的结外淋巴瘤,其发病率非常低,约占肝脏恶性肿瘤的0.1%[1]。PHL病人中甲胎蛋白(AFP)增高者约占8.6%,T细胞淋巴瘤约占37.1%,AFP增高同时伴有乙肝感染的原发性肝脏T细胞淋巴瘤(T-PHL)目前尚未见报道[2]。由于目前对PHL的术前诊断尚缺乏有效的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故临床确诊多依赖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甚至基因重排检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相似文献
3.
阴茎皮肤T细胞淋巴瘤继发Fournier坏疽(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茎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男性患者,49岁,因阴茎皮肤红斑溃破后阴茎肿胀伴发热2个月,抗感染治疗无效。包皮背侧切开术后病情无好转,并继发阴茎皮肤Fournier坏疽。再行清创引流,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证实为阴茎皮肤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染色CD3(++)、CD45RO(++)、CD30(-)、CD79a(-)、CD20(-)、HMB45(-)。给予干扰素和窄波紫外线治疗2周无效,出现阴茎海绵体坏死、阴囊皮肤溃烂,行阴囊内容物和阴茎全切除,病理证实海绵体和右侧睾丸受累。结论:阴茎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阴茎部肿瘤,因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而易被误诊,病理检查是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67岁。因前列腺癌根治术后16个月,阴茎肿大45d于2007年1月4日人院。患者16个月前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前列腺低分化腺癌。45d前发现阴茎肿大,无疼痛、发热、血尿等。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腹部无压痛,肝脾未扪及。阴茎皮肤无发红,溃烂,阴茎头可触及约3.5cm×3.0cm硬结,边界不清。 相似文献
6.
7.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Stein等[1]于1985年首先描述的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亚型,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的2%~8%[2].ALCL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ALCL又可以分为系统型和皮肤型[3].系统型ALCL主要侵犯淋巴结,起始部位以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见;结外有时也受侵,以皮肤、肺、胃肠道、骨等部位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作者1999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11例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空肠、回肠和结肠均可被累及,以空、回肠多见。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发热、消瘦为主,部分患者并发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内镜下3例患者表现为溃疡病灶,术中见溃疡6例,肿块4例。4例曾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免疫表型为LCA+、CD45RO+ 、CD3+ 、CD30-。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部分结合术后化疗。3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临床常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IBD)。内镜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是目前确诊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L-NT)是一种起源于成熟NK细胞和NK样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好发于鼻腔、腭部、鼻咽部、鼻窦等部位,也可少见于肾上腺、睾丸、肺等部位[1-3].原... 相似文献
10.
一、病历摘要
患者,男,29岁,主因“发热1月余”于2009年3月收入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波动于37.3~40.0℃,伴头晕、乏力,偶有心慌、气短,在当地卫生所先后给予退热、抗炎等治疗无效,遂住院给予头孢唑啉、环丙沙星等对症治疗,体温仍不能有效控制,1周后转入本院。查体:体温38.8℃,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肌紧张,肝脾肋下2cm可触及。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性,42岁。因“间歇性上腹部隐痛半月”就诊。6年前有胆囊切除病史。查体:存上腹可见长约12cm纵行手术瘢痕。腹平软,右下腹扪及约3cm×4cm×5cm大小包块,境界尚清,活动度可,质硬,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2.
13.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因“胸骨后不适进食疼痛伴上腹痛、反酸烧心5 d”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既往有肾炎病史。入院后完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335.0 mg/L,尿蛋白(+++),β2-微球蛋白2.92 mg/L;血生化、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5岁。发现左下腹包块伴疼痛1个月于2007年7月13日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左下腹部可扪及一直径约6cm包块,质中偏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活动,压痛明显。肛门指诊检查:直肠空虚,未扪及包块及溃疡,指套退出少许暗红色血迹。结肠镜检查:距肛缘24~28cm见黏膜肿块。侵犯肠壁四周,表面溃烂坏死污苔,肠腔轻度狭窄。结肠镜取材病理检查:(结肠)黏膜组织慢性炎症伴坏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