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种药物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苯哒唑和甲苯咪唑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效果。方法 以大白鼠为动物模型,用不同剂量和不同疗程的阿苯哒唑和甲苯咪唑进行治疗,然后解剖检虫,计数,观察,同时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阿苯哒唑和甲苯咪唑总剂量达120mg/kg时可杀死鼠体内的虫体;总剂量为60mg/kg,疗程达6d时,也可杀灭虫体。但总剂量也为60mg/kg而疗程只有3d或总剂量<60mg/kg时,部分虫体仍可存活,但虫体的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无法达到性成熟,不能产卵。对部分确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人进行治疗也收到很好的效果。结论 阿苯哒唑和甲苯咪唑两种药物对广州管圆线虫病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甲苯咪唑杀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苯咪唑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的杀灭效果。方法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70d后,将其分为3组:1)甲苯咪唑组:用灌胃的方法给予甲苯咪唑50mg/kg,1次/d,连续2d;2)吡喹酮+甲苯咪唑组:第1d灌服吡喹酮1次,剂量为300mg/kg;第4d和第5d灌服甲苯咪唑,给药剂量和次数同甲苯咪唑组;3)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第6d分别剖杀实验大鼠,分离、记数、观察广州管圃线虫成虫。结果甲苯咪唑组的减虫率为28.32%,虫荷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45);吡喹酮+甲苯咪唑组与甲苯咪唑组比较,减虫率差异无显著性(P=0.999)。结论甲苯咪唑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有效,但杀灭效果较差。吡喹酮和甲苯咪唑联用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无明显协同杀灭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和地塞米松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效果,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阿苯达唑治疗,并设立地塞米松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小鼠于感染后第22d解剖,计数脑组织中存活虫体,以减虫数统计药物疗效;同时观察脑组织切片病理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阿苯达唑对虫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阿苯达唑为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有效药物,感染早期用药效果显著。杀虫药和地塞米松的合用可有效减轻脑部炎症反应。阿苯达唑主要通过虫体体壁及肠道吸收而发挥作用。结论阿苯达唑和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大理州广州管圆线虫病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大理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探讨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出现"三高"(体温高17例、嗜酸性粒细胞高26例、颅内压高12例),"三痛"(头痛42例、肌肉痛25例、皮肤刺痛8例)。结论采用阿苯达唑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甲苯咪唑杀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苯咪唑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的杀灭效果。方法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70 d后,将其分为3组:1)甲苯咪唑组:用灌胃的方法给予甲苯咪唑50 mg/kg,1次/d,连续2 d;2)吡喹酮+甲苯咪唑组:第1 d灌服吡喹酮1次,剂量为300 mg/kg;第4 d和第5 d灌服甲苯咪唑,给药剂量和次数同甲苯咪唑组;3)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第6 d分别剖杀实验大鼠,分离、记数、观察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甲苯咪唑组的减虫率为28.32%,虫荷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45);吡喹酮+甲苯咪唑组与甲苯咪唑组比较,减虫率差异无显著性(P=0.999)。结论甲苯咪唑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有效,但杀灭效果较差。吡喹酮和甲苯咪唑联用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无明显协同杀灭效应。  相似文献   

6.
广州管圆线虫病两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例1,女,23岁,采购员,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人,2005年5月29日,曾食几串烧烤螺蛳。1周后,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精神萎糜不振,嗜睡,面部和舌头麻木,颈项强直等症状和体征,且体温持续在39-40℃之间。于2005年6月10日送往厦门市某医院就诊。初诊为“病毒性脑膜炎”,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7.
广州管圆线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管圆线虫第一次被发现是在中国大陆的大鼠和台湾的一例人类感染中.自那以后,这种寄生虫已被发现能感染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受其感染的地域范围广阔并且还在继续扩大,现已包括东南亚、美拉尼西亚、玻利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非洲、印度、加勒比海和美国东南部等.这种播散是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1].本文谨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由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宿主,其幼虫侵入人体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炎,对人体危害很大。该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多见。该文总结了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该文按时序综合描述广州管圆线虫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以及针对广州管圆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从中发现我国在应对广州管圆线虫病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由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病情严重者可造成死亡.该病临床表现相当复杂,诊断困难,因此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是该病预防与治疗的首要条件.该文概述了广州管圆线虫病免疫诊断技术的新进展,并对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
Abstract:
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 is a parasitic zoonosis caused by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fection and the main pathologic changes involve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that may lead to death in severe case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 are quite complex an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is difficult,so early,rapid,accurate diagnosis is essential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immunodiagnosis technology of 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 and evaluated the clinical detecting assays for early,rapid and accurate diagnosis of 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广州管圆线虫肺炎的病理变化特征。方法 大白鼠感染管圆线虫后,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是观察肺组织的形态改变。结果 成虫寄生于肺动脉内形成虫栓,虫卵及幼虫阻塞肺毛细血管形成异物肉芽肿结节。肺血管内弹力膜断裂,坏变上动脉炎及内皮细胞呈弥漫性或簇状乳头状增生。肺部还可伴随支气管炎,肺炎及肺脓肿等改变。结论 实验性广州管圆线虫性肺炎的主要病变为成虫和虫卵的栓塞血管,血管的坏变和内皮细胞高度增生,成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广州管圆线虫抗原的分离、纯化及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免疫诊断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免疫金银染色试验(IGSS)对广州管圆线虫的抗原定位进行研究. 结果在IFAT中,广州管圆线虫的肠管壁、子宫内虫卵的卵细胞、卵巢和皮层具有特异性荧光,提示这些器官具有抗原性.而在IGSS中,广州管圆线虫的抗原定位器官只有肠管壁、子宫内虫卵的卵细胞和卵巢,而不包括皮层. 结论虫体的肠管壁是主要的抗原定位器官,虫体子宫内虫卵和卵巢亦显示有抗原性,这些器官中的抗原与感染宿主的免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实验大鼠血清抗体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血清抗体的可行性,从而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免疫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雌性成虫粗抗原作ELISA检测不同时期实验大鼠血甭工选用四种对照血清,以比较该法的特异性。结果 大鼠血清抗体在感染后20d适宜检测,40d左右达最高峰,80d仍维持阳性检测水平。ELISA法对旋毛虫抗体阳性血清、犬弓蛔ELISA法用于检测广州圆线虫血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鼠血清抗体的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小鼠后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对小鼠的致病作用 ,以广州管圆线虫第三期幼虫人工感染实验小鼠 ,分批处死后 ,镜检并记录各部位虫体 ,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感染不同时间后 ,小鼠肝、心、肺、脑、脊髓、肾、眼球、肌肉等部位均发现有幼虫寄生 ,其中脑、脊髓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寄生部位。虫体寄生部位因虫体的机械作用和炎症反应而受损。同时还对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在小鼠体内的移行和发育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诱导小鼠的保护性免疫,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免疫预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隔周腹腔注射免疫小鼠1次,共3次,末次免疫1w后,用300条广州管圆线虫第三期幼虫感染每鼠,攻击感染4w后解剖每鼠检获虫体,计算减虫率,并观察、测量检获虫体形态、大小。此外,还检测了小鼠体内血清特异性抗体IgG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含量。结果 免疫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的减虫效果(P<0.01),800μg、400μg和200μg免疫原组小鼠的减虫率分别是44.0%、42.6%和18.7%。免疫组小鼠体内检获的虫体比对照组要少。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及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可诱导小鼠产生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16.
从患者脑脊液中检出广州管圆线虫发育期雄性和雌性成虫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报道和描述了送检脑膜脑炎病人脑脊液中的虫体。也是我国大陆首次于脑脊液中同时检出广州管圆线虫未发育成熟雄虫和雌虫。辽宁首次发现广州管圆线虫脑膜脑炎者  相似文献   

17.
用广州血管圆线虫成虫切制成 4 μm厚的冰冻切片作抗原,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广州血管圆线虫大鼠血清的抗体,结果在感染后 2 wk的 50份鼠血清中,呈阳性反应46份,阳性率为 92.0%;在感染后 4 wk的 19份鼠血清中,呈阳性反应 19份,阳性率为 100%;对照的阴性血清及盐水均呈阴性反应。本法检出率高,且感染早期出现阳性反应,可作广州血管圆线虫病早期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诊治广州管圆线虫病寻找可靠的虫种鉴定依据。方法 :镜检脑脊液 ,鉴定虫种、测量虫体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首次在患者脑脊液中同时查见 2条不同发育期的广州管圆线虫。结论 :为临床确诊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经验 ,并为该病的早期诊治提供可靠的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