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肿瘤微转移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而肿瘤的转移大多通过淋巴及血液循环播散。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 ,肿瘤细胞播散并存活于淋巴系统、血循环、骨髓、肝肾、肺等组织器官中的微小肿瘤灶 ,常无任何临床表现 ,这称为微转移[1] 。常规的检查方法如 :X线、CT、MRI、单抗放射显影技术以及普通的病理检查对于这些微转移的肿瘤细胞常难以检测。但微小的转移灶会迅速生长 ,成为复发和转移灶 ,因此检测患者淋巴结、骨髓和血液中有无肿瘤细胞对肿瘤的诊断、分期、复发、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因检测肿瘤微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连杰  王灏 《中国肿瘤》2000,9(10):460-461
实体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高达50%以上,微转移是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认识有无肿瘤转移、转移方式及范围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肿瘤的微转移检测成为可能并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1]。1微转移的概念 自 1869年首次在外周血中发现癌细胞以来,肿瘤微转移逐步引起人们重视。微转移一般指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播散并存活于淋巴系统、血循环、骨髓、肝、肺等组织器官中的微小肿瘤细胞灶,常无任何临床表现,常规检查方法如 …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亚临床转移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临床转移灶的一般理解为癌细胞播散并存活在各组织器官、血液、骨髓及淋巴管中,但尚未形成明显的转移结节,临床上难以用常规检查方法发现,患者亦无临床症状,也可称之为微小癌转移灶。约1/3的大肠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术后出现肝转移,这说明在首次诊治时已有癌细胞扩散转移或隐匿性癌灶残留。这些微小癌灶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静止状态,当机体免疫力减低时,即转为增殖状态而发展为临床转移灶。因此,及时发现亚临床癌灶并积极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淋巴结、骨髓和其他部位监测单个播散的上皮细…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微转移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术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是重要的死亡原因。行根治术的患者约有 30 %~ 40 %在 5年内出现转移或复发 ,但这些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常规检查中 (包括手术探查、B超、CT、普通病理切片等 )并未发现显性转移 ,因此微小的转移灶客观存在。我们将这些微小的 ,存在于血循环、淋巴道、骨髓和其他各组织脏器中的 ,临床常规检查难以发现的转移灶称为微转移。实际上微转移是一个模糊的、不完全确定的概念 ,它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有所变化 ,它适用于所有的恶性肿瘤。微转移虽小 ,但有发展形成致命的显性转移灶的可能 ,因此…  相似文献   

5.
理想的人癌转移模型是研究人类肿瘤转移生物学和抗转移治疗的重要工具。建立人癌侵袭与转移模型时所考虑到的癌细胞和宿主双方的特性和转移形成的条件,正是研究癌转移机理中要解决的问题。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成功地建立人癌转移模型必须基于原位移植战略;在原位移植基础上发展的组织学完整瘤组织块移植,其自发转移率达100%,且转移模式与临床病人相似;人DNA分子探针和LacZ基因转导两项技术,解决了微转移灶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3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有无包膜侵犯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CD 44v6的表达接近显著性水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包膜侵犯是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对肿瘤〉0.5 cm侵犯包膜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可同时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而对不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行腺叶切除,辅以术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7.
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被用于检测胃癌微转移病灶中特殊的mRNA表达,可以发现早、中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微小转移灶,对肿瘤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有重要临床意义。现综述RT-PCR在胃癌微转移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肿瘤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和侵袭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病理学、免疫组化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微转移的诊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已能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骨髓、淋巴结中检测出常规临床检查无法发现的转移灶-微转移灶。淋巴结检测微转移阳性率较高,许多肿瘤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对诊断微转移有重要意义。淋巴结微转移在肿瘤转移、复发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本文就肿瘤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Ⅰ期乳腺癌中KAI1蛋白表达与腋淋巴结微小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56例Ⅰ期乳腺癌的原发癌灶用抗KAI1 及常规病理学检查未发现癌转移的840枚腋窝淋巴结用抗上皮细胞膜(抗EMA)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KAI1阳性表达率为32.1%(18/56);被检病例的21.4%(12/56)存在淋巴结内癌的微小转移;在非浸润性乳腺癌中KAI1阳性表达率为75.0%(6/8)明显高于浸润性乳腺癌(25.0%;12/48);淋巴结微小转移者KAI1阳性率为8.3%(1/12), 显著低于无转移者(38.6%;17/44)。结论 在乳腺癌转移的早期已经发生KAI1表达下降, 并与肿瘤的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该基因表达的变化是临床上推断乳腺癌早期淋巴结转移与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被用于检测胃癌微转移病灶中特殊的mRNA表达,可以发现早、中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微小转移灶,对肿瘤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有重要临床意义.现综述RT-PCR在胃癌微转移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Ⅰ期乳腺癌中KAI1蛋白表达与腋淋巴结微小转移的关系。方法对56例Ⅰ期乳腺癌的原发癌灶用抗KAI1及常规病理学检查未发现癌转移的840枚腋窝淋巴结用抗上皮细胞膜(抗EMA)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KAI1阳性表达率为32.1%(18/56);被检病例的21.4%(12/56)存在淋巴结内癌的微小转移。在非浸润性乳腺癌中KAI1阳性表达率(75.0%,6/8)明显高于浸润性乳腺癌(25.0%,12/48);淋巴结微小转移者KAI1阳性率(8.3%,1/12)显著低于无转移者(38.6%,17/44)。结论KAI1表达下降在乳腺癌转移的早期已经发生,并与肿瘤的侵袭能力密切相关,该基因表达的变化是临床上推断乳腺癌早期淋巴结转移与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5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应用 1 31 I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临床诊断明确的各型甲状腺癌 5 8例 ,手术痊愈后行 1 31 I治疗。治疗前均行 1 31 I- SPECT检查 ,作为治疗前后的对照 ,并作为治疗后疗效判断。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明显好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残留细织和转移灶 ,两组 χ2值为 3.9(P<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 31 I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 )的疗效明显好于未分化癌和髓样癌 (未分化型甲状腺癌 ) ,但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年龄、肿瘤转移部位对疗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 年1月至2016 年12 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通过χ2检验方法比较微小癌(直径≤1 cm)与非微小癌(直径>1 cm)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通过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甲亢合并PTC患者女性(93.75%)多于男性(6.25%),中位年龄48岁。术前超声结果以低回声结节(93.75%)、微钙化(67.50%)、边界不清(87.50%)为主要特征;术后病理显示微小癌居多(78.75%),微小癌组中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危险度中/高危及TNM分期III-IV期的比率均低于非微小癌组(均P<0.05);本研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比例为41.25%,转移组原发癌灶直径、患者年龄<45岁以及非微小癌所占比例均明显增大(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原发癌灶直径增大与颈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P<0.05)。结论:甲亢合并PTC女性为主,微小癌居多,其恶性程度低于非微小癌;原发癌灶直径增大是甲亢合并PT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腹腔内微量脱落癌细胞或微小癌灶(腹腔微转移)是导致大肠癌术后腹膜播散、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大肠癌患者的预后[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灶性和单灶性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收治的45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多灶癌组与单灶癌组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的差异。结果与单灶性甲状腺癌相比,多灶性甲状腺癌性别和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常伴桥本甲状腺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微小癌发生比例高,易发生转移、复发和浸润,愈后较差,但多灶性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明显高于单灶性甲状腺癌患者。结论多灶性甲状腺癌有较强的侵袭性,采用全甲状腺切除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术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与微转移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多数肿瘤中,淋巴结转移是最早发生的肿瘤细胞播散的现象之一,是肿瘤分期的一个重要依据.新生淋巴管形成为肿瘤细胞转移至淋巴结提供了直接通道,但并非所有的微转移都能发展成临床转移灶.现就淋巴管新生及其机制、淋巴结内微转移的检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的特征和规律 ,为临床颈淋巴清扫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 65例颈淋巴清扫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并与原发灶特征及淋巴结扪诊状况综合分析。结果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率为 46.2 % ,其中N0~N1a病例转移率为 3 6.4% ,N1b~N2b转移率为 66.7% ;上颌牙龈癌、口咽癌、舌癌、颌骨中央性癌及口底癌颈淋巴转移率较高 ,而 8例下颌牙龈癌无一例转移 ;原发灶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转移率越高 ;另外 ,对颈清扫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发现 ,7例肿大淋巴结无转移 ,但标本中可见微转移灶。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与原发灶部位、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扪诊断状况有关 ;对颈清扫物有必要行连续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肝细胞癌镜下外侵特点,提供准确的病灶浸润范围,以指导临床医生确定放疗靶区范围.方法 搜集4年间149例肝细胞癌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包括肿瘤最大直径、包膜情况、边界情况、门脉癌栓、TNM临床分期、Edmondson-Steiner分级、血清中AFP值、未梢血血小板计数、肝硬化程度.肿瘤切缘必须>1cm,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未发现原发肿瘤周边子灶.通过常规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确定肝癌微侵袭灶距离.结果 肿瘤微侵袭灶距原发灶距离最远为4mm,范嗣O.5~4.0 mm,平均(1.64±0.09)mm.有微侵袭灶者较无侵袭灶者易出现复发,其复发率分别为44%(35/79)和29%(20/70)(P=0.047).肿瘤最大直径、包膜情况、边界情况、门脉癌栓、TNM临床分期、Edmondson-Steiner分级、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肝硬化程度与微侵袭灶有关(P值均<0.05).通过对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包膜、门脉癌栓、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5项简单临床指标评分,O~2分者自包膜外扩2mm即能达到97%的准确性,>2分者准确性仅83%.结论 肝细胞癌的微侵袭灶外侵距离与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包膜、门脉癌栓、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有关,通过5项简单临床指标评分可初步判断外侵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查癌症患者切除淋巴结内有无微小癌转移 ,具有临床、病理重要性。方法  350例 期癌症患者包括非小细胞肺癌 94例 ,乳腺癌 112例 ,食管癌 115例及外阴癌 2 9例病理报告无癌转移的淋巴结 3715枚。应用单克隆抗细胞角蛋白 ( AE1/ AE3)、抗上皮细胞膜 ( EMA) ,及多克隆抗角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重新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的 32 .3% ( 113/ 350 )、被检淋巴结的 5.5%( 2 0 3/ 3715)有淋巴结内隐匿性肿瘤转移。肺癌患者及被检淋巴结的阳性率均比其他肿瘤高。肺鳞癌58%、腺癌 53.8%的淋巴结为阳性 ,分别比食管鳞癌 2 2 .5%、外阴鳞癌 10 .3%及乳腺癌 2 7.7%高 ( P<0 .0 5)。部分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显示 :淋巴结阳性患者比阴性者预后更差 ( P<0 .0 5)。结论 说明免疫组化技术可大大提高淋巴结微小癌转移的检出率 ,其阳性率的不同可能与患者的临床经过甚至癌患者的死亡率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生长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模式,寻找不同生长模式与治疗方案选择的关系.方法 将病例分为微肿瘤组和对照组两组.综合分析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肿瘤病灶的包膜有无、生长方式、脉管浸润、大体分型及其病理学的特征,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1)微肿瘤组包膜完整者占75.0%,对照组包膜完整者占0%,有包膜但不完整者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微肿瘤组大体分型均为轻微隆起型 ,对照组可出现轻微隆起型、Bormmann Ⅰ型、Ⅱ型、Ⅰ型 Ⅱ型,而Ⅲ型、Ⅳ型较为少见 .(3)微肿瘤组的肿瘤灶的生长模式多为膨胀性生长模式,而对照组的生长模式为浸润性生长模式,<10 mm的早期癌灶生长模式可见前方(深部)浸润倾向,而更大的癌灶其生长模式为前方和侧方均表现为浸润性生长模式.(4)微肿瘤组的癌灶脉管浸润占0%,对照组为 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微肿瘤组的淋巴转移发生率为0% ,对照组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微肿瘤组的癌灶可内镜下切除治疗.结论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微肿瘤灶具有独特的生长模式,认识其生长模式,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微肿瘤组的癌灶可内镜下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