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桡骨头切除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Herbert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桡骨头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后范围和前臂旋后范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握力减少、伸肘力量减少、旋后力量减少和旋前力量减少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可显著改善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腕肘关节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均采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月,平均(13.4±3.8)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1.3±2.1)周,随访期间内未出现桡骨头缺血性坏死、内固定失效、肘外翻畸形、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6月采用Broberg-Morrey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4,良8,可3,优良率88.0%。结论采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肘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良好,是目前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湛江市坡头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23例老年桡骨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法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比不同Mason分型组间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未见内固定物不稳定现象,无桡神经损伤和早期桡骨头坏死发生,未见感染、骨折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肘外翻畸形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为47~100分,平均(86.41±15.76)分,其中优12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8.3%。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14例MasonⅡ型患者中,优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2.9%;9例MasonⅢ型患者中,优3例,良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55.6%。MasonⅡ型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MasonⅢ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桡骨头骨折采用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良好,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MasonⅡ型的治疗效果优于MasonⅢ型,临床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骨折分型及其他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4.
陈新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199-2200
目的:对比桡骨头切除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给予桡骨头切除治疗,治疗组34例给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肘关节疼痛明显较轻,患者握力、前臂旋动力量和活动范围以及伸肘等较优,2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桡骨头切除相比,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临床效果明显较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TEIN)治疗成人MasonⅡ型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5例成人MasonⅡ型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使用TEIN治疗,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肘关节活动功能及肘关节功能评分(Broberg-Morrey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为16. 2个月。观察组术中1例患者需行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组内所有患者均不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组患者均无肘内翻和肘外翻畸形。观察组肘关节屈伸度、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及Broberg-Morr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TEIN治疗成人MasonⅡ型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同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总体效果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骨头切除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桡骨头切除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屈伸度、前臂旋前度和前臂旋后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明显优于桡骨头切除,能有效促使患者肘关节功能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Herbert 螺钉与钢板治疗 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 MasonⅡ 型桡骨头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方法分为 Herbert 螺钉组(采用 Herbert螺钉内固定)和钢板组(采用钢板内固定)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Herbert 螺钉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68% 高于钢板组83.7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bert 螺钉在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治疗中较钢板内固定可提高固定效果 ,提高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62-64
目的分析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应用桡骨小头切除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桡骨小头切除治疗组(切除组,n=30)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组(内固定组,n=30),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肘关节平均疼痛VAS评分、肘关节伸直角度具显著性差异(P0.05);内固定组肘关节屈曲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均大于切除组(P0.05);两组伸肘、旋前及旋后肌力减弱差异显著(P0.05);切除组提携角平均增大及桡骨移位均明显大于内固定组(P0.05);切除组Brod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 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及肘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桡骨小头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Acumed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天津医院创伤上肢科通过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28岁至77岁,平均年龄55岁;左侧14例,右侧8例。按Mason分型,MasonⅢ型15例,Ⅳ型7例,均为桡骨头闭合性新鲜骨折,其中伴有侧副韧带损伤的18例,Essex-Lopresti损伤2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2例。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3个月,平均13.5个月。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3例,良9例。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10±15)°,前臂旋前平均(65±10)°,旋后平均(65±15)°。结论解剖型组配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伴肘关节不稳可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厚度"和"角度"两种方法量化肘部脂肪垫的可行性,择优评估正常人群肘部脂肪垫的参考值,为今后量化脂肪垫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观察269例正常人群肘部脂肪垫的X线表现,由两名医师分别采用"厚度"和"角度"法量化正常脂肪垫,并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信度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选择可靠性更高的方法,将正常人群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后,对肘部脂肪垫进行量化评估,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9例中182例可测量脂肪垫厚度和角度。两名医师厚度测量法结果变异系数(CV)分别为22.67%和21.14%;角度测量法CV分别为29.54%和30.21%。影响脂肪垫量化的主要因素是正常人群肱骨干生理弯曲。厚度法量化结果显示,AFP厚度值未成年人与成年人间有差异(P<0.05),性别间无差异(P>0.05)。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肘关节脂肪垫95%CI分别为(1.76~4.50)mm和(2.03~4.81)mm。结论:肱骨干生理性弯曲是影响角度测量法准确性的最主要因素,不同人员厚度测量法可靠性高于角度法。未成年人和成年人AFP正常厚度值存在差异,性别间无差异。了解正常肘关节脂肪垫的参考值,有助于评估肘关节外伤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肘关节尺侧副韧带(MCL)修复重建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的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桡骨头骨折按改良Mason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后,检查肘关节外翻不稳,采用肘内侧入路进行探查,并行MCL修复或重建;术后在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旋转中立位的姿势下,以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7~12d,早期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2年,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8~19周)。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2例。在肘关节90°位测量前臂的旋转范围,本组前臂旋前平均75°(35°~85°),前臂旋后平均80°(65°~89°)。结论:MCL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临床上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有MCL损伤时,如果骨折复位固定后仍然存在外翻不稳定者,应修复或重建MC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72例老年ASON Ⅲ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内固定与桡骨小头置换治疗的中短期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12年6月,72例老年桡骨小头MasonⅢ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术治疗,其中固定组35例,置换组37例,并进行10~15.6个月随访。效果评估根据Broderg和Morrey评分标准及肘关节痛觉视觉模拟(VAS)进行评分。结果Broberg和Morrey评分,内固定组中优24例,良3例,可6例,差2例,优异率达68.6%,置换组中优29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异率高78.4%。内固定组平均肘关节痛觉VAS评分为16.7分,置换组22.5分,两组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言,桡骨小头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MasonⅢ、Ⅳ型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5月,我院采用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MasonⅢ、Ⅳ型骨折患者7例,其中MasonⅢ型6例,MasonⅣ型1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无1例关节松动情况,肘关节功能正常,根据Mackay和Carn疗效评定标准分为3级:优4例,良2例,可1例。结论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针对复杂的MasonⅢ、Ⅳ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前评估、术中操作以及术后康复是关键所在,患者能恢复正常肘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高宇亮  王红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04-104,110
且的探讨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月对13例桡骨小头骨折(8例MasonⅡ、5例MasonⅢ型)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法手术治疗。结果13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84.6%,且均未发现骨折不愈合及异位骨化的病例。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植骨法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并与单纯钢板固定进行对比。方法将入选的26例桡骨小头MasonIll型骨折患者随机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植骨法14例和单纯钢板固定12例,比较两组的优良率。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依据Broberg及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功能判定,植骨法组中无差病例,未发现骨折畸形愈合及骨折不愈合病例,优良率为92.9%,单纯钢板组优良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植骨法治疗MasonIU型桡骨小头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手法闭合复位与切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桡骨小头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或朱氏中医骨伤科门诊部采用手法闭合复位或切复内固定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青少年桡骨小头骨折36例,其中手法闭合复位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23岁,平均(14.33±4.39)岁,按照Mason分型:Ⅱ型8例,Ⅲ型7例;切复内固定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8~22岁,平均(14.86±3.92)岁;按照Mason分型:Ⅱ型9例,Ⅲ型1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桡骨移位距离,并随访采用Broberg and 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及采用Metaizeau肘关节功能后期疗效标准评定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法闭合复位组和切复内固定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桡骨移位距离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d两组患者的桡骨移位距离分别为(0.99±0.57)mm和(0.57±0.28)mm,均明显小于术前移位距离(P<0.01),并且手法闭合复位组的Broberg and 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6.93±10.85),明显高于切复内固定组(P<0.05),手法闭合复位组的Metaizeau疗效评价中总较好率为86.67%、不良率为6.67%,与切复内固定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手法闭合复位与切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桡骨小头一样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更好的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金星  戴晓明 《海南医学》2010,21(24):73-74
目的分析采用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15例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结果随访10-34个月,平均20个月,无切口感染、桡神经损伤、假体松动、骨化性肌炎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按照Metaizeau等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 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采用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术治疗,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及前臂旋转功能,获得较满意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伸直型髁上骨折发生肘内翻的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明确诊断为伸直型髁上骨折的24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Ⅰ型骨折60例,其中尺偏型28例,桡偏型32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Ⅱ型骨折56例,其中尺侧损伤偏重25例,桡侧损伤偏重31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Ⅲ型骨折128例,均手术治疗,其中63例行肘内侧入路手术,32例行肘外侧入路手术,33例行内外侧小切口双侧入路手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23例,无血管神经损伤221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肘内翻发生率.结果 Ⅰ型骨折尺偏型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偏型(P<0.05);Ⅱ型骨折尺侧损伤重者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桡侧损伤重者(P<0.05);Ⅲ型骨折外侧入路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内侧入路及双侧入路(P<0.01).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术后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血管神经损伤者(P<0.01).GartlandⅡ型骨折术后肘内翻率高于Gartland Ⅰ、Ⅲ型(P<0.05).结论 儿童伸直型髁上骨折发生肘内翻的原因复杂,合理有效的治疗可降低肘内翻发生率,但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手术史的陈旧性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即肘关节“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接受治疗的11例无手术史的陈旧肘关节“三联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及随访结果,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31.82±8.66)岁(17~45岁)。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36±2.50)周(4~12周), 左侧7例,右侧4例。损伤原因为摔伤9例,车祸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合并伤包括2例合并桡骨远端骨折,1例合并踝关节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和头颅损伤(轻微的硬膜外血肿,未手术),1例合并Pilon骨折和腰椎L4骨折(在当地医院已手术)。所有患者均为肘关节僵硬、关节脱位,其中2例合并尺神经症状。桡骨头骨折Mason分型为: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4例;尺骨冠状突骨折分型为:Regan & Morrey Ⅰ型1例,Ⅱ型10例,Ⅲ型0例;按O’Driscoll分型均为冠状突尖部骨折,第1亚型1例,第2亚型10例。肘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3例,完全脱位状态8例。10例为内、外侧联合切口,1例为外侧单一切口,行关节松解、冠状突骨折套索缝合结合克氏针固定。桡骨头骨折的处理:1例行桡骨头切除;1例行人工组配型桡骨头假体置换;3例骨折位置可,不予处理;6例行截骨,清理骨折端,Synthes 3.0 mm埋头空心加压螺钉(headless compression screw,HCS)固定。2例经骨孔对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伸肌总腱起点进行修复,9例采用缝合锚进行修复。11例患者均采用Stryker DJD Ⅱ铰链式可活动外固定架以保护骨与软组织的修复。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8.36±21.92)个月(19~77个月)。平均屈肘134.09°±12.41°(100°~140°),平均伸肘-15.91°±14.46°(-40°~0°),平均屈伸活动范围为118.18°±23.80°(70°~140°),前臂平均旋前70.91°±26.63°(20°~90°),平均旋后70.91°±26.63°(20°~100°),平均旋转活动范围150.91°±43.00°(40°~180°),平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MEPS)为(96.36±5.04)分(85~100分)。本组11例均没有发生明显疼痛、不稳定、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X线片评价结果:11例患者均无退行性变表现,有5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按Hastings和Graham分级为Ⅰ级1例,ⅡA级3例,ⅡB级1例。结论:无手术史的陈旧性肘关节“三联征”治疗困难,可通过彻底关节松解,对冠状突+前关节囊、桡骨头骨折、外侧副韧带和伸肌总腱止点进行修复和处理,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可获得良好的结果,关节僵硬和异位骨化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ason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在临床治疗中的术式选择。方法将20例Mason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和桡骨头切除组,手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对患者进行患肢恢复功能的评估,包括对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主观满意度、视觉疼痛评分、臂肩肘失能评分和Broberg&Morrey评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桡骨头切除组较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在关节屈曲、伸直和屈曲伸直弧度、主观满意度、臂肩肘失能评分和Broberg&Morrey评分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除移位的粉碎性桡骨头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