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口服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口服奥氮平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1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47,P<0.05);第2周末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68,P>0.05);实验组兴奋、激越症状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见效快,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伴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奥氮平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的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基线及治疗第2、4、6周末各评定1次,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4、6周末,两组患者的MOAS和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各测量点MOAS和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伴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奥氮平治疗,且两者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3.
沙莎 《大家健康》2016,(12):158-158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单一应用奥氮平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均治疗2周,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52.6%,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PANSS评分改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奥氮平治疗同时加用小剂量的丙戊酸镁缓释片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症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30例,单用抗精神病药组(对照组)30例,治疗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研究组较对照组的MOAS评分显著降低(P<0.01〉疗效显著而快,不良反应少。结论: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疗效肯定,安全性与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培酮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60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利培酮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30例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30例,疗程4周.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末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第2、4周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利培酮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蒋合萍  王慢利   《四川医学》2018,39(2):185-188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有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口服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照组45例(口服奥氮平联合安慰剂),采用PANSS评定量表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x~2=7.461,P=0.024),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89,P=1.143);研究组治疗后1周兴奋、激越症状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2周,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的患者,见效时间短,临床疗效优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治疗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的总体疗效相当,兴奋、激越症状的控制在1周末、2周末前者优于后者(〈0.05);对照组引起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研究组高。结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利培酮治疗伴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伴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合并利培酮组)及对照组(单用利培酮组)。分别在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D)评价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及MAO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利培酮治疗伴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67例脑器质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32例,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奥氮平;对照组35例,给予单用奥氮平片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CG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6周末,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78.1%,对照组为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4周末起,研究组患者的PANSS症状总分、阳性症状分、CGI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脑血管病致精神障碍患者优于单独使用奥氮平,尤其显著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社会功能(PSP)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2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ADL、PS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阴性与阳性症状,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中躁狂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研究组)与单独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照组)。治疗6周。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估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P0.05),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改善观察。方法:选择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用喹硫平片进行精神科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2个月和第3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改良版维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M-WCST)进行评定。结果:在经过3个月治疗结束后,通过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的SANS总分及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M-WCST评分持续性应答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M-WCST评分正确应答数和完成分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MS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MS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应答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喹硫平片可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对减少患者的复发和促进康复和回归社会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德春 《中外医疗》2014,(11):123-124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连续住院的7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分别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BPRS总分就明显下降,同期敌对狂想因子评分也下降,进而在第4周时,BPR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都全面显著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第6、8周时都保持着显著下降的趋势。治疗的第8周末,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为65.7%,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氯氮平合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氯氮平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治疗组在服用氯氮平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连续治疗12周,使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的疗效,使用不良反应量表评定患者不良反应。结果:(1)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自治疗8周末与治疗4周末与各组治疗前相比即有显著性降低;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比较,可见治疗8周末时治疗组PANSS总分下降更显著。(2)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为72.7%和52.3%,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尝试应用。  相似文献   

16.
郭昕  龚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687-687,790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性行为的疗效。方法:对21例有攻击性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用丙戊酸钠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BPRS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MOAS评分显著降低。结论:丙戊酸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攻击性行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和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DNF和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可降低PANSS和MOAS评分,以及提高血清GDNF和BDNF水平,优于单纯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方法:将125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利培酮+丙戊酸镁组(43例);B组喹硫平+丙戊酸镁组(44例);C组利培酮(38例),单纯应用利培酮治疗.A组和B组均在对患者开始治疗时即联合丙戊酸镁(400~600mg/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和治疗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修订版)评定攻击行为、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在治疗2周末,A组PANSS评分较B组、C组具显著性差异(P<0.01);而4周末,三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MOAS评分,三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4周后,A组、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在治疗2周后与A组、C组相比较,差异尤其显著(P<0.01);TESS评分在治疗4周末,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B组与A组比较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伴发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时,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既能收到更好疗效,又可显著降低抗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镁片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组和丙戊酸镁片组,各29例,疗程6个月。在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的百分比和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丙戊酸镁缓释片组29例患儿与丙戊酸镁片组28例患儿完成了6个月的治疗。6个月末,丙戊酸镁缓释片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8.6%、89.5%;丙戊酸镁片组患儿分别为66.8%、78.5%,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是治疗儿童癫痫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