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出量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微量白蛋白尿与 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波仪器测量伴有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及胫前动脉内径。结果 伴微量白蛋白尿及明显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其颈动脉 IMT大于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 (0 .6 5± 0 .12 mm vs 0 .48± 0 .0 6 mm,P<0 .0 0 1) ,而胫前动脉内径小于后者 (1.98± 0 .49mm vs 2 .45± 0 .30 mm,P<0 .0 1)。结论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早期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Merlin  C.  Thomas  Milla  Rosengaerd  -  Barlund  Vashti  Mills  李龙凯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2):1987-1987
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促进糖尿病微血管病的进展,但是在糖尿病肾病(DN)各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血脂成分并不相同。本文旨在研究血脂异常类型与1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游离脂肪酸 (FFA)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方法  2 0 3例T2DM患者 ,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 ,分为非大血管病变组 (114例 )和大血管病变组(89例 ) ,与 73名正常对照组比较 ,采用酶比色法测血清FFA ,对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 tic回归分析。 结果 T2DM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清FFA明显升高 [(0 5 3± 0 2 5mmol/L与 0 39±0 18mmol/L比 ,P <0 0 1) ],大血管病变组血清FFA[(0 5 6± 0 2 8)mmol/L]与非大血管病变组[(0 4 9± 0 2 1)mmol/L]、正常对照组 [(0 39± 0 18)mmol/L]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F =12 2 6 ,P<0 0 1)。T2DM组为整体 ,有无大血管病变为因变量Y(有 =1,无 =0 ) ,以FFA及其他危险因素为自变量 ,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最后年龄、病程、收缩压和FFA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 FFA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流行合作组(CKD-EPI)方程、糖尿病膳食改良实验(简化MDRD)方程及苦味酸法校正至酶法(MDRD-IDMS)方程估算T2DM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 方法 T2DM患者188例,用上述方程计算eGFR,与肾动态显像测得的GFR进行比较,分析eGFR在不同肾功能分期的适用性. 结果 CKD-EPI方程的偏差[-9.40 ml/(min·1.73 m2)]小于简化MDRD[-12.61 ml/(min·1.73 m2)]及MDRD-IDMS[-10.20 ml/(min·1.73m2)].其30%、50%符合率(53.7%、80.3%)高于简化MDRD(45.7%、71.3%)及MDRD-IDMS(50.7%、76.1%)(P<0.01).诊断肾功能不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以CKD-EPI方程最高(0.928),效能最好.在不同肾功能分期中,CKD-EPI方程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1~2期有较低的偏差及更好的准确性,MDRD-IDMS与简化MDRD方程分别在CKD 3期、CKD 4~5期为优. 结论 3种方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相对而言,CKD-EPI方程可能更适合评估T2DM患者的eGFR.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胰岛分泌功能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馒头餐-胰岛素释放试验对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并发症56例,无微血管并发症59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5例进行血糖、胰岛素测定,计算血糖、胰岛素曲线面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糖尿病两组各时相血糖值及血糖面积均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各时相血糖值及血糖面积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均<0.00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且各时相胰岛素值及胰岛素面积均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均<0.0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0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微血管变与糖尿病病程呈显著正相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严重的持续性高血糖。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严重的胰岛分泌功能障碍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们对 32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 (OPs)检查 ,同时行眼底荧光造影 (FFA)、尿微量白蛋白 (UMA)和尿 N-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检查 ,旨在观察 OPs诊断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化的早期诊断价值。临床资料 :本文 36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 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其直接检眼镜检查无可视视网膜病变 ,随机 2次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阴性。其中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36~ 72岁 ,平均 5 0 .2岁 ;病程 2~ 30个月 ,平均 18.4个月 ;无高血压 ,心、肝、肾脏病史。另选 36例性…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科1999~2004年的60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微血管病变组396例,无微血管病变组211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年龄、病程、T-CHO、TG、FBG、2hPG、HbA1c均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构成比及相关因素。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2003年~2010年于卫生部北京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876例,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和非糖尿病肾病(非DN)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DR)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非DPN)组,计算DN、DR、DPN构成比,比较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DR、DN、DPN的相关因素。结果 (1)DN构成比为34.5%,DR构成比为42.4%,DPN构成比为82.3%。(2)DN与非DN两组间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甘油三酯(TG)、尿酸(U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DR与非DR两组间仅糖尿病病程、SBP、空腹C肽(FCP)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DPN与非DPN两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TC、LDL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DN与SBP、HbA1c、FBS、HDL、UA、糖尿病病程有关(OR值分别为1.022、1.098、1.075、0.501、1.004,1.048,P<0.05或P<0.01);DR与SBP、HbA1c、糖尿病病程有关(OR值分别为1.017、1.102、1.097,P<0.05或P<0.01);DPN与HbA1c、LDL、糖尿病病程、年龄有关(OR值分别为1.226、1.370、1.041、1.058,P<0.05或P<0.01)。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DN、DR、DPN均与糖尿病病程和HbA1c有关,控制血糖对防治微血管病变意义重大,综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酸可以更好的防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72例(A组),内膜无明显变化的44例为B组。结果:A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L)高于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于B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病变与大血管病变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功能不全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10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冠心病且依据现有检查未诊断肾功能不全(CKD)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共175例。分组比较相关因素及其冠脉造影情况。结果发现在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为正常值范围时共有46例(26.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在血脂方面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TG、LDL-C水平明显升高且HDL-C水平下降。结论DM与轻度肾功能不全均可增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如两者同时存在,则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87,自引:8,他引:87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北京地区5所医院对随机选择所在医院随诊1年以上,发病年龄≥40岁,病程≥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393例,进行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393例患者中下肢坏疽8例(2.0%),间歇性跛行28例(7.1%).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者357例(90.8%),其中以68例(17.8%)踝/肱动脉压比值<1.0者与以下临床情况相关明显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P<0.05),FBS和HbAlc水平高(P<0.05),HDL-ch水平低(P<0.05),舒张压高0P<0.01).且踝/肱比值与FBS、HbAlc、Tg、纤维蛋白原、血压呈负相关,与HDL-ch呈正相关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常见,与血糖、血脂、血压以及血凝多种因素有关.超声多普勒检查能较早地发现病变,而踝/肱比值是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方便可行和可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的变化及其在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大血管病变者43例,无大血管病变者17例)和31例对照者的血浆ET-1的浓度. 结果 (1)2型糖尿病组的血浆ET-1浓度高于对照组,且有大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ET-1浓度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相关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相关. 结论 (1)2型糖尿病患者ET-1参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可作为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2)HDL-C、HbA1c、TG水平和ET-1有协同作用,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应强调控制血糖、降低血TG和升高HDL-C,以延缓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nce,IR)是指需要超过生理量的胰岛索才能在胰岛素的效应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产生生理效应的一种异常的病理生理状态,是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自身胰岛素贬值。导致葡萄糖不能转运至细胞内分解供能。IR的产生,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关系密切,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后天因素如肥胖、高龄、高脂高热量膳食和较少运动的生活方式也可引起IR。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共收治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295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患者MPV(血小板体积)及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73例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73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小板检测,统计其血小板计数及MPV、PDW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寻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数据均较对照组有差异,其中观察组PLT为(89.42±35.7)×109/L,MPV为(18.33±4.01)fl,PDW为(15.17±1.51),P-LCR为(26.17±1.51)%,对照组对应数据为(151.08±20.7)×109/L、(11.96±1.07)fl、(16.34±0.97)fl和(36.51±6.0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伴血小板参数异常,及早检测血小板,对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水平与外周血管病变发病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信息,纳入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T2DM患者3 611例,男2 053例,女1 558例,年龄(58±14)岁.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颈血管及下肢血管超声检测联合诊断外周血管疾病.通过基于胱抑素C/肌酐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公式(CKD-EPI)计算GFR值.根据GFR水平将患者分为五组:GFR≥90、75≤GFR<90、60≤GFR<75、30≤GFR<60和GFR<30 ml·min^-1·1.73 m^-2组,根据UACR水平将患者分为0≤UACR<30、30≤UACR<300及UACR≥300 mg/g三组.比较不同组患者外周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评估不同GFR组及UACR组外周血管硬化、斑块、狭窄和闭塞的发生风险.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多因素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糖尿病患者GFR水平下降或UACR水平升高,外周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增加.以GFR≥90 ml·min^-1· 1.73 m^-2作为参照组,GFR<90 ml· min^-1·1.73 m^-2时,外周血管硬化和斑块的患病风险即可增加[OR(95%CI):2.020(1.558~2.620)和2.104(1.611~2.748),均P<0.05].在GFR<75 ml·min^-1· 1.73 m^-2时,外周血管狭窄和闭塞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OR (95% CI):2.432 (1.541~3.839)和2.785 (1.419~5.466),均P<0.05].此外,一旦UACR≥30 mg/g,糖尿病患者患各种外周血管疾病的风险即较UACR 0~30 mg/g组增加49.2%~268.1%.结论 对于T2DM患者,一旦出现UACR≥30 mg/g或GFR≤75 ml· min^-1· 1.73m^-2,即应该定期进行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加强外周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 (彩超 )在确诊 1年内的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体表及体内大血管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使用宽频探头在规定的范围内 ,对颈总动脉、颈动脉窦、髂总动脉、股动脉及肱动脉于舒张期测量其前、后壁内膜至中层的厚度 ,并对病变血管的分布、好发部位和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检测 2 36例患者 ,有大血管病变的 85例 ,患病率为36 % ;共有病变 14 3处 ,其中股动脉与髂总动脉患病率累计及分别与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及肱动脉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两支血管以上病变明显高于单支血管病变 (P <0 0 1) ;血管病变部位以后壁及血管分支处为多 (含颈动脉窦 ) ,明显高于前壁病变 (P <0 0 1)。 结论 确诊病程只有 1年的T2DM患者已存在多处体表大血管病变 ;彩超能在体表无创、直观地检测出大血管有无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糖尿病(DM)患者Hcy代谢的因素。方法 157例DM患者分为三组: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和糖尿病肾病(DN)组;正常对照组(CON)组28例。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并以PCR-RFLP技术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67T突变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SR)A66G突变率。结果 DM各组血Hcy浓度及空腹高Hcy血症发生率高于CON组,DN组又高于NDC组(P<0.05)。DM患者血Hcy浓度与MTHFR BB基因型、BMI、HbAlc、FBG、PBG、二甲双胍的使用呈正相关,与血浆叶酸和VitB12呈明显负相关,与MSR基因型无关。多元逐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itB12、HbA1c、MTHFR基因型和叶酸是DM患者血Hcy浓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空腹高Hcy因症是DMAP的危险因子;2型DM中MTHFR基因型、VitB12、叶酸以及代谢紊乱的程度影响Hcy的浓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神经病变积分(MDNS)、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容积、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24 h尿蛋白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χ2=4.201,P<0.05);两组治疗后NCV、MDNS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CV、MDNS的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容积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A1c、TG、TC的变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T2DM患者及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浆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抽选60例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微血管并发症分为2组:微血管并发症组30例和无微血管并发症组30例,以24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选84例实验对象的血浆抵抗素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结果 (1)微血管并发症组组血浆抵抗素浓度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及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例病例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血浆抵抗素浓度与FINS、HbAlc、HOMA-IR、TC、LDL-C正相关,与FPG、TG、BMI、HDL-C均无相关性.结论 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在2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者中显著升高,并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程度有关、与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相关,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