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嗜酸性粒细胞筋膜炎(EF)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9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5例EF患者,均符合2014年Pinal-Femandez和2017年Masatoshi Jinnin嗜酸性粒细胞筋膜炎的诊断标准,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电图、MR、病理组织活检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嗜酸性粒细胞筋膜炎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肢体肿胀、僵硬、疼痛,Groove征以及肌腱挛缩;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肌酸激酶正常;肌肉MR检查显示筋膜增厚;肌电图均表现为肌源性损害;全程皮肤、筋膜、肌肉连续活检,肉眼可见筋膜明显增厚,组织学检查显示5例患者皮肤及筋膜均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嗜酸性粒细胞,4例患者肌肉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激素治疗有明显疗效。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筋膜炎除皮肤和筋膜的表现外,还有肌肉受损的表现;诊断除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外,主要依靠活组织检查;早期诊断和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根据嗜酸性筋膜炎一例病例,讨论嗜酸性筋膜炎的诊断、病理及目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嗜酸性筋膜炎是一种以四肢皮肤硬肿、皮下筋膜增厚、血清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本病较少见, 文章报道1例以肌肉疼痛为主要初诊临床表现的嗜酸性筋膜炎。  相似文献   

4.
报告国内首例嗜酸性脂膜炎。患者男,21岁,双下肢反复出现结节性红斑样皮疹5个月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3.8×10~9/L),组织病理检查示病变为混合型脂膜炎,脂膜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本病的分类、鉴别诊断、治疗及其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tis,EF)是以筋膜炎症、胶原增殖、邻近的皮下脂肪组织与肌外膜等的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疼痛性肿胀、躯干四肢皮肤结节、关节挛缩、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为主要特征。本病较少见,近年来报道病例数逐年增多。如无系统受累,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任婷婷  李鸿斌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5):1809-1811
嗜酸性筋膜炎是一种以对称性皮肤肿胀硬化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部分患者会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非特异性表现。因其发病率较低,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误诊时有发生。本文从嗜酸性筋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其与其他疾病的相关性、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嗜酸性筋膜炎二例张立中,陈春华,张秀雨(内蒙古自治区医院皮肤科,细胞化学研究室)呼和浩特市010017嗜酸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结缔组织疾病,国内报道不多[1,2],在内蒙古地区尚未见报道。现报告2例典型病例。例1,女,24岁。因双手及双前臂肿胀发硬并...  相似文献   

8.
嗜酸性筋膜炎( EF)是一种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少见病,临床上以四肢硬肿及血中嗜酸粒细增多等为主要表现。本病30多年前已有描述,但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本病可能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发病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受累较少。本文对嗜酸性筋膜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SEG)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通过对8年来收治的11例SEG病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切除标本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均证实为嗜酸性肉芽肿,其中有6例随访2~7年,未见复发,结论:SEG具有某些类似肿瘤样的临床表现,确诊主要为嗜酸性肉芽肿,其中有6例随访2~7年,未见复发,结论:SEG具有某些类似杀的临床表现,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  相似文献   

10.
嗜酸性筋膜炎合并腕管综合征1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腕管综合征是手外科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嵌压综合征之一,约占手外科住院病人的5%,引起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很多,但嗜酸性筋膜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病因。2003年9月本院收治了1例嗜酸性筋膜炎合并腕管综合征病人。经手术切开减压及口服药物治疗,局部及全身症状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并发嗜酸性膀胱炎2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膀胱癌并发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认识并给予及时治疗。方法对膀胱癌并发嗜酸性膀胱炎2例进行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对其特点给予总结。结果2例患者术后病理切片均为嗜酸性膀胱炎。术后随防6个月,肉眼血尿消失,膀胱镜检查未见癌肿及肿瘤样变。结论膀胱癌并发嗜酸性膀胱炎临床少见,膀胱镜检查与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必要步骤,治疗方法以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及去除可能的病因为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辅助意义。方法:对68例恶性肿瘤患者及20例非肿瘤患者的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以改良Neubanenit计数盘直接手工计数,同时以cell-dyn-16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率,以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显著高于非肿瘤患者。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嗜酸性筋膜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筋膜外系统累及。方法对6例嗜酸性筋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病临床表现为四肢硬肿,触之坚硬如木板,可有压痛,表皮与下部组织紧贴,提起困难,皮纹变浅,握拳或肢体上举时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呈桔皮样外观,并可伴有筋膜外系统累及。病理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真皮层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增生、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显示慢性炎症反应。结论本病可能为一种免疫系统受损的全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生物制剂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4.
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12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效果,1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结果12例患者中有3例初诊为脊柱结核。随访5个月~4.8年,全部获得痊愈。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根据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可以确定诊断,根据病变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夏爱娟  王璋弟 《浙江医学》2005,27(5):360-361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是发生在周围血管、骨髓、筋膜及肌肉等软组织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疾病.我院1988年3月~2002年3月经病理检查诊断头颈部ELG 30例,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嗜酸性肌炎和肌筋膜炎在肌肉内出现大量的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包括嗜酸性多发性肌炎、限局性嗜酸性肌炎以及嗜酸性肌周围炎。1.1嗜酸性多发性肌炎91%为男性病人,临床表现和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相似,腓肠肌或大腿肌的疼痛性肿胀,常导致严重的近端肌病。病人同时患有嗜酸性细胞增多症,出现甲下点状出血、红斑和皮下水肿、肺浸润、胸膜炎和心脏受累及的症状、体重下降和发热。30%的病人出现脑病、脑梗塞、多发性神经病或多神经病。辅助检查可以发现血嗜酸性细胞达10%~70%、贫血、高G球蛋白血症,伴有CK升高,病理改变为散在的肌纤维坏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多量的Langerhans细胞增生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预后好,无复发。结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为良性病变,外科手术治疗对本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临床上较少见,其病因尚未明了.本院收治1例,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临床诊治肾脏嗜酸性细胞瘤的经验,提高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嗜酸性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平均病程7~30d,平均15.5d。术前均行B超、CT,或同时行MRI检查。B超检查提示肾脏均质性低回声。CT检查提示:肿瘤最大直径20~65mm,平均47.1mm。肿瘤表现为高密度影6例,等密度影2例,其中注射造影剂后4例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嗜酸性细胞瘤。8例镜下均胞浆丰富,红染。免疫组化结果:8例CD10、CK7、VI染色均阴性。术后随访1~54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肾嗜酸性细胞瘤在常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上术前难以与肾癌鉴别,但术中肿瘤大体、肿瘤侵犯情况及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对诊断很有帮助。对于诊断为肾嗜酸性细胞瘤的患者,可适当放宽肾脏部分切除的手术适应症,尽量减少肾切除手术。嗜酸性细胞瘤通常为良性肿瘤,手术效果确切,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曾家良  张长风  谢飞  叶永强  陈志远 《四川医学》2010,31(12):1808-1809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我科6年来临床收治的12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多量的Langerhans cell增生和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预后好,无复发。结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为良性病变。CT及X线在诊断中有重要诊断价值。手术能加速病变痊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