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胆道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221例病人采用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序贯营养支持方法补充营养,术前7 d开始PN EN,术后TPN 24 h后即予以PN EN并逐渐过渡到TEN.对照组200例术前不予营养支持,术后待肛门排气后给予本院营养室配制的流质饮食(牛奶、菜汤等).观察两组病人体重(G),血清白蛋白(A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数(LYM)等指标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期间无置管和代谢并发症.218例(98%)康复,3例(2%)死于原发病.对照组G、Ab、LYM下降幅度较治疗组明显.治疗组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胆瘘、腹腔感染、高糖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胆道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重要辅助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对手术耐受性,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表明,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营养不良及免疫状态低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大大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肿瘤复发的危险性,并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更严重者,术前营养状态低下甚至造成了丧失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在围手术期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的发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在近十余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危重病人与不能经胃肠道摄食的病人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作为某些胃肠道需要休息的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改善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被誉为近代外科的一大进展。有关TPN的应用方法、制剂、对机  相似文献   

4.
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胃癌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 86例 ,随机分成营养组 (47例 )和非营养组 (39例 )。营养组术前 16例接受TPN支持 ,术后全部接受PN或EN支持 ;非营养组常规静脉输注葡萄糖及盐水。结果 两组无死亡病例 ;营养组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非营养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营养组病人血浆白蛋白水平、末梢血淋巴细胞计数提高 (P <0 .0 5 )。结论 加强进展期胃癌病人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 ,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40例胃和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组 (TPN组 )和肠内营养支持组 (EN组 )。TPN组术后行标准的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7d ;EN组在手术后第 1天 (2 4h内 )经鼻肠管或空肠造口管输入肠内营养液能全力 ;两组提供的热量和氮量完全相同。记录术后并发症 ,肠鸣音恢复时间 ,住院天数和营养支持的总费用情况 ;于术前和术后第 8天检测病人体重、上臂周经、血红蛋白 (Hb)、淋巴细胞 (LC)计数、血浆总蛋白 (TP)和白蛋白 (ALB)。结果 :两组病人无死亡、消化道瘘和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EN组肠动力恢复早于TPN组 ,节约营养支持费用 (P <0 .0 5 ) ;两种方法营养支持疗效相近 ,体重等 6项基本营养指标手术前后和两组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早期EN的营养支持效果与TPN基本相同 ,具有方便和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胆道外科围手术期全肠外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黎介寿 《普外临床》1993,8(2):124-126,89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巳成为外科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养可经肠内和肠外两途径补充。前者要求胃肠道有一定的消化吸收功能,多数胆道手术患者可经肠内途径行营养支持,但亦有部分病情复杂的重症胆道外科患者需给予全肠外营养(TPN)支持。我们自1986年-1991年对58例胆道外科手术患者施行围手术期TPN支持,现报告我们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恢复中的作用。方法35例胃肠道肿瘤且伴有营养不良的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为术后常规补液5~7d,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组术后采用TPN治疗3~5d,EN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5~7d。并检测术后营养状况指标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TPN组、EN组各项指标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TPN组、EN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术后肠内、外营养支持能够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术后早期施行TPN抑或EN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方法。方法 根据 5例患者术前、术后的代谢特点 ,术前给予肠内营养 ,必要时辅以肠外营养支持 ;术后早期 (1- 4d)采用全肠外营养 (TPN) ,辅以白蛋白 ;肠道功能恢复后应实施肠内营养 (EN)与肠外营养 (PN)相结合的营养方案 ,7- 10d后恢复经口饮食。结果  5例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术前营养状态与肝移植后疗效密切相关 ,术前应适当、合理有效地给予营养支持。术后在胃肠功能恢复前给予全胃肠外营养 ,控制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以利于供肝功能的恢复 ;胃肠道功能恢复后 ,宜尽快开始EN ,同时结合PN ,尽早过度到经口饮食。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病人发生围手术期营养不良的风险极高,而围手术期营养不良的发生将严重影响病人预后。一方面,术前营养状态差将影响手术时机的抉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术后短期内营养状态差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长期的营养不良对病人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因而建议:(1)当体重下降>10%(血浆白蛋白<30 g/L)时,考虑推迟手术,并给予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动态监测营养状态。(2)当体重下降5%~10%时,仍建议营养支持先于手术的治疗策略,对可切除胰腺癌病人密切监测营养状态,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实现R0切除。(3)术后可依据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给予营养支持,以实现快速康复,帮助病人进入下一阶段治疗。(4)术后应重视对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监测价值.方法将20例胃肠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S)和肠内营养(ENS)两组. PNS组术后行TPN, 能量为125 kJ/kg/d, 氮入量0.2 g/kg/d. ENS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肠管(前端放置于Treitz韧带下或空肠输出袢下30 cm)输注能全力○ R, 量由500 ml/d渐增至1 800 ml/d, 速度由20 ml/h渐增至80 ml/h.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检测体重、上臂肌围、 Hb、 LC计数、 ALB、 TP, 并于术前、 术后2天、术后4天、术后8天检测PA、 RBP. 结果术后病人血清中PA、 RBP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 P<0.01). 结论 PA、RBP为监测营养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术后早期应用EN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营养治疗的效果与TPN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研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在老年胃肠肿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估接受胃肠肿瘤手术老年病人(≥60岁)的营养风险。比较存在老年营养风险或营养风险的病人与无老年营养风险或无营养风险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观察术前营养支持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50例老年病人。老年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0.00%(90/150),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67%(61/150),Kappa值为0.062(P=0.415)。有老年营养风险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33%(12/90)和(10.37±4.66)d,与无风险者的23.33%(14/60)和(11.80±6.36)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营养支持的老年营养风险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38%(3/47)和(8.85±2.58)d,明显低于未接受营养支持者的20.93%(9/43)和(12.02±5.78)d(P<0.05)。有营养风险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11%(8/61)和(10.56±4.58)d,与无营养风险者的20.22%(18/89)和(11.20±5.95)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营养支持的营养风险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26%(4/39)和(10.03±4.94)d,与未接受营养支持者的18.19%(4/22)和(11.50±3.78)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可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术前营养筛查,并作为术前营养支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全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对营养等状况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EN组(40例)和PN组(40例)。于术后48h内开始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营养和免疫指标、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营养及免疫指标明显改善(P<0.05),EN组前清蛋白和免疫指标较PN组明显提高(P<0.05);EN组较P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更早,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减低。结论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既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围手术期给病人TPN治疗能否降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作者对359例手术病人进行了研究。从3259例外科病人中严格选出395例条件适合的病人,分成两组:TPN组(192例),术前 7~15天和术后3天给TPN治疗,平均每人每天摄入能量2944千卡;对照组(203例),平均每人每天摄入1280千卡。对各组病人按统一营养标准分成轻、中和重度营养不良,观察术后90天之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胡元龙  唐朝晖 《腹部外科》2000,13(4):211-212
目的 研究前白蛋白 (PA)、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监测价值。方法 将 2 0例胃肠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 (PNS)和肠内营养 (ENS)两组。PNS组术后行TPN ,能量为 12 5kJ/kg/d ,氮入量0 .2 g/kg/d。ENS组术后第 1天起经鼻肠管 (前端放置于Treitz韧带下或空肠输出袢下 30cm)输注能全力○R,量由 5 0 0ml/d渐增至 180 0ml/d ,速度由 2 0ml/h渐增至 80ml/h。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检测体重、上臂肌围、Hb、LC计数、ALB、TP ,并于术前、术后 2天、术后 4天、术后 8天检测PA、RBP。结果 术后病人血清中PA、RBP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结论 PA、RBP为监测营养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术后早期应用EN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营养治疗的效果与TPN相同。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胃肠外营养(TP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已成为治疗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需要加强营养而又不能从胃肠道摄取的病人提供了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对手术病人在围手术期进行营养支寒用外科杂志l,88年第8_卷第夕夕呼自持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随TPN的深入研究,也逐步加深了对TPN并发症的认识,其危害性已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重视,轻者会影响TPN支持疗计划的完成,影响原育疾病的治疗,重者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6.
从8个随机对照试验(PRCTs)资料应用Meta法分析,来确定早期肠道全营养(TEN)与肠外全营养(TPN)在对术后脓毒症发生率孰高孰低?8个资料提供的230例,118例接受TEN,112例接受TPN;4个资料腹部创伤指数(ATI)15~40或损伤严重比数(ISS)9~40,另4个资料是创伤或术后营养支持的手术病人;所有TEN病人均作胃空肠造瘘或鼻肠插管,接受Vivonex TEN营养液,7个资料所用的TPN溶液其成份与TEN大致相似,1个则用以葡萄糖为基础、FreaminⅢ作氮源的TPN溶液。在术后8~72小时开始予以营养支持,术后0~1天(基线)、4.5~6天(期中)及7~9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轻中度营养不良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改善的效果。 方法运用患者总体主观评分法(PG-SGA)筛选轻、中度营养不良食管癌患者172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观察组术前3 d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术后第1天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术后第3天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状态(术后第7天)、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术后第7 d,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4.33±3.32)g/L和(33.68±4.12)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3±3.41)g/L和(31.32±3.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61.53±6.37)h和(66.69±9.47)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2.31±8.24)h)和(113.24±12.3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4% vs 9.30%,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度优秀率为8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术前营养干预联合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寻找降低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合理营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行肝移植治疗的104例受者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51例)和非TPN组(53例)。TPN组营养方式为术后第1天起经深静脉导管行TPN,连续7 d,术后第8至14天根据受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非TPN组营养方式为术后第1天肠外营养(PN),第2天起采取部分肠内营养(EN)加PN再逐步向完全肠内营养(TEN)过渡。监测术后2周内感染发生率及菌株分布情况,包括呼吸道(肺部)、腹腔、胆道、泌尿道、深静脉导管以及消化道等处细菌和真菌感染分布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和术前体质量,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原发病和术前营养状况等基线资料、术后2周内细菌和真菌感染发生率及不同部位细菌和真菌感染百分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肝移植受者性别、年龄、术前体质量、原发病、营养状况、Child-Pugh分级等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PN组和非TPN组术后2周内细菌和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7%(24/51)和34%(18/53)、25%(13/51)和11%(6/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32、0.041,P均0.05)。TPN组和非TPN组深静脉导管细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10/51)和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消化道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11/51)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79,P0.05)。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EN加PN,再逐步向TEN过渡的营养方式,较TPN术后感染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9.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外科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项营养评价指标测定4642例外科非急诊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按是否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分组,分析营养状况及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就各项指标分别进行营养评价,得出我院普外科非急诊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是:体重指数(BMI)21.0%,三头肌皮褶厚度(TSF)50.2%,上臂围(AC)20.3%,上臂肌围(AMC)21.4%,血清白蛋白(ALB)24.5%,前白蛋白(PA)35.3%,总淋巴细胞(TLC)55.5%,主观全面评价法(SGA)38.4%。823例(17.7%)属接受正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组,3819例(82.3%)病人属未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组。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14.3%比11.3%,P=0.062;2.4%比2.1%,P=0.126)。而若以两组中呈中、重度营养不良者作比较,则围手术期非营养支持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却明显高于接受营养支持组者(25.4%比14.5%,P=0.003;5.4%比2.8%,P=0.014),且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24.2d比17.6d,P=0.042)。结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况良好病人的预后无影响,但能降低呈中、重度营养不良病人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早期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及肿瘤大小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及消化液回输,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个月内的返院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2例患者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下、直径2.5 cm和2.0 cm,2例位于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直径2.3 cm和2.5 cm,1例位于十二指肠升部、直径3.5 cm,该5例患者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并空肠吻合术。4例患者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直径1.0~2.0 cm,3例位于乳头上缘、直径1.5~1.8 cm,2例位于球部与降部交界处、直径2.0 cm和1.8 cm,1例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下、直径1.2 cm,该10例患者均行肿瘤局部切除术(位于乳头部的肿瘤同时行乳头成形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1/15)发生胃排空障碍,经禁食、减压及营养支持治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7~10 d,平均8 d。术后2个月患者均接受随访,恢复良好,无返院患者。结论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术后早期营养管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