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心胸外科的发展、各种微创手术的推广,单肺通气(OLV)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OLV时流经无通气肺的血液没有得到氧合回到左心,会造成静脉血掺杂、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虽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效应(HPV)可使非通气肺血流减少并转向通气肺,减少了肺内分流,但仍有约9%~27%的病人可发生显著低氧血症[1]。而且HPV使肺血管阻力(PVR)显著增高,右心后负荷增大,可引发心脏病、低血容量以及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功能急剧恶化。因此,寻找既能降低分流改善氧合又能降低PVR、减小心脏负荷的方法对于OLV今后更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通…  相似文献   

2.
背景 低氧血症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是肺血管对局部低氧分压的反射性收缩,可以减少肺内分流(pulmonary shunt fraction,Qs/Qt)、维持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PaO2)、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目的 探讨OLV期间麻醉期用药对Qs/Qt的影响,指导临床应用.内容 综述OLV期间麻醉期用药对机体HPV、Qs/Qt和PaO2的影响.趋向 OLV期间麻醉期用药可以对HPV产生抑制或增强作用,从而影响Qs/Qt和PaO2.临床上要避免使用抑制HPV作用、增加Qs/Qt的药物,防止患者出现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3.
双腔管可以使左右肺分开以保护健侧肺,且健侧肺通气与麻醉[以下简称单肺麻醉(OLV)]保持术野安静,故而给开胸手术带来极大方便,但由于非通气侧肺仍被灌注,分流率(Qs/Qt)增加,结果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本研究探讨单肺麻醉时非通气侧肺高频喷射通气(HFJV)和持续气流吹氧对Qs/Qt的影响,探讨胸外科麻醉预防低氧血症的最佳通气方法,以保障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单肺通气(OLV)能给胸科手术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环境,但是,其潜在的低氧血症,给麻醉管理带来困难,为了解前列腺素E1对通气侧肺换气和血流的改善作用,在OLV期间,作者将前列腺素E1经超声雾化吸入,同时对肺内分流率(Qs/Qt)和PaO2等指标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单肺麻醉的低氧血症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普通胸科麻醉常采用单肺麻醉(支气管麻醉)。其目的为:(1)防止手术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进入对侧肺,如大咯血、肺脓肿等;(2)便于手术者操作,尤其胸腔镜手术。单肺麻醉造成肺内分流。萎陷肺虽无通气,但仍有血流经过,使PaO_2下降,甚至造成低氧血症(hypoxemia)。一、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术中低氧血症尚没有大家都接受的定义。大多数作者将PaO_29.33~10.8kPa(70~80mmHg)或脉搏氧饱和度(SpO_2)90%定为单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期间动脉血氧合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科手术麻醉常采用单肺通气 ,可防止血液及分泌物溢入健肺 ,并使手术野保持相对清晰 ,有利于手术操作。侧卧位单肺通气时 ,非通气肺的肺内血液分流可能导致缺氧。但非通气肺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HPV)能够良好地减少分流 ,改善通气血流比 ,预防机体严重缺氧。单肺通气麻醉时能否选择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对HPV的影响 ,是否增加非通气侧的血流 ,导致缺氧 ,存在不同看法。该研究比较了单肺通气时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时血液氧合、Qs/Qt的变化。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 6例择期开胸食管癌切除病人 ,年龄 4 0~…  相似文献   

7.
背景 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实施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氧血症,也是麻醉医师遇到的最严重的挑战. 目的 近来研究表明OLV本身能够引起低氧血症和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因此,如何实施OLV时机械通气模式,降低肺内分流率(pulmonary shunt fraction,Qs/Qt)、预防低氧血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内容 综述提高吸入氧分数(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控制通气模式、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HFV)、潮气量(tidal volume,Vt)、反比通气、部分液体通气(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PLV)、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等通气模式,以及实施联合多种模式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趋向 综合运用多种预防OLV期间低氧血症的通气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应针对患者和手术情况制定OLV时机械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泡征募(ARS)通气方式对单肺通气(OLV)时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麻诱导后插入右双腔支气管导管,开胸后行OLV。观察组ARS于开胸后15min进行。记录动脉血压、HR和SpO2,并在侧卧后双肺通气(TLV)15min、OLV15min、OLV40min行动脉血气分析,以简化肺内分流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值。结果TLV15min和OLV15min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pO2、SaO2、PaO2、Qs/Qt和PaCO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OLV40minARS观察组较对照组PaO2显著增加(P<0.05),Qs/Qt明显降低(P<0.05)。结论ARS通气方式在麻醉状态下OLV时可改善肺内氧合,降低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前列腺素E1(PGE1)预防低吸入氧浓度单肺通气(OLV)诱发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左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50~79岁,BMI<3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PGE1组(P组)和对照组(C组)。OLV开始前,P组经右侧肺雾化吸入PGE1 0.3 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C组经右侧肺雾化吸入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前 (T0)、诱导后右侧卧位时(T1)、OLV 10 min (T2)、OLV 15 min (T3)、OLV 30 min (T4)、OLV 60 min (T5) 及OLV 120 min (T6) 时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记录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Ppeak,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rSO2较基础值下降最大百分比。记录OLV期间低氧血症发生情况,术后1周随访肺及脑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3%)降低,T2~4时PaO2升高,Qs/Qt降低(P<0.05),PaCO2、Ppe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下电视胸腔镜肺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40 例择期行电视胸腔镜肺手术(VATS)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麻,B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所有患者术中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并比较其入室时基础值(BASE)、插管后侧卧双肺通气15 min(DLV15)、单肺通气10 min(OLV10)、单肺通气20 min(OLV20)和单肺通气40 min(OLV40)各时间点HR、MAP、SaO2、PaO2 及PaCO2 变化。结果两组PaO2、SaO2 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而各时间点参数差异不显著(均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安全有效地开展手术,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单纯静吸复合全麻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小、患者苏醒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Qs/Qt )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A组)和全麻组(B组)。两组病人分别于麻醉前、双肺通气20分钟、单肺通气15、30分钟时采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出Qs/Qt等。结果:单肺通气时,两组病人Qs/Qt较双肺通气时显著增加(P<0.01),PaO2显著降低(P<0.05)。单肺通气15、30分钟时,A组病人Qs/Qt显著大于B组(P<0.01);PaO2显著低于B组(P<0.05)。麻醉期间A组病人心率亦显著慢于B组(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全麻复合硬膜0.05)。麻醉期间A组病人心率亦显著慢于B组(P<0.05)。结论:单肺通气时间,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引起Qs/Qt增加,PaO2降低,可能与硬膜外阻滞削弱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机制(HPV)有关。  相似文献   

12.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可使患侧肺完全萎陷,虽有利于术者术中操作,但同时亦使肺内血液分流及通气血流比值降低,造成患侧肺缺血、缺氧。在恢复双肺通气后,这种损伤持续加重,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性相关因子、氧自由基等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拟评价右美托咪定对OLV肺癌根治术患者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为麻醉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单肺通气中低氧血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肺通气(OLV)的应用为胸心外科的发展、胸腔镜手术、各种疑难手术以及微创手术的推广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OLV中的低氧血症仍是限制其应用的关键问题.OLV造成静脉血掺杂、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虽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可以减少肺内分流,但仍然有约9%~27%[1]的病人发生低氧血症.所以如何降低分流,提高氧合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单肺通气(OLV)麻醉时由于无通气肺的血液未得到充分氧合就流到了左心,造成了静脉血掺杂,从而使PaO2下降。肺泡低氧时虽然可产生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使非通气肺血流转向通气肺,改善PaO2。但HPV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体温、创伤、麻醉药物等均可使机体缺氧加重。本研究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时对呼吸、循环和血气的影响,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开胸侧卧位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体重48~86 kg,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均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和全凭静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新的持续气道正压 (CPAP)系统在肺癌病人化疗后单肺通气(OLV)时对病人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 30例 ,ASAⅠ~Ⅲ级 ,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CPAP 2组 (B组 )和CPAP 5组 (C组 ) ,每组 1 0例。A组在OLV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 ;B组OLV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CPAP(压力 2cmH2 O) ,C组OLV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CPAP(压力 5cmH2 O) ,并在平卧双肺通气 2 0min ,仰卧OLV 2 0min ,侧卧OLV2 0、4 0min和关胸双肺通气时 ,分别采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 (Qs/Qt)。结果在OLV后 2 0、4 0min时 ,B、C两组氧合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 ,B、C两组Qs/Qt明显低于A组 (P<0 .0 5 ) ,B、C两组之间氧合和Qs/Qt仅在OLV后 4 0min时差异显著。结论 化疗后病人非通气侧持续CPAP ,有助于提高氧合 ,减少肺内分流 ,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且CPAP 2cmH2 O更易为临床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对单肺通气(OLV)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8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单肺通气组(Pro-OLV组)、异氟醚单肺通气组(Iso-OLV组)、丙泊酚双肺通气组(Pro-TLV组)和异氟醚双肺通气组(Iso-TLV组),每组12例.于开胸前(T0)、OLV后(TLV组于开胸后)30 min(T1)、90 min(T2)、15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NO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OLV组T1~T4时的SOD活性降低,MDA浓度及NO浓度升高(P<0.01),而TLV组无明显变化.与TLV组比较,OLV组T1~T4时的SOD活性降低,MDA及NO浓度升高(P<0.01).结论 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均不能减轻OLV时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单肺通气期间肺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非通气侧肺组织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行开胸手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双肺通气组(DLV组,n=8)和单肺通气组(OLV组,n=24),其中OLV组按单肺通气时间长短再分为三个亚组,即OLV1组(单肺通气30 min)、OLV2组(单肺通气1 h)和OLV3组(单肺通气2 h).用Westen-blot法检测非通气侧肺组织中的HIF-1α和GLUT-1蛋白含量.结果 OLV2、OLV3组HW-1α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DLV组(P<0.05).OLV3组GLUT-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DLV组(P<0.05).结论 HIF-1α和GLUT-1可能在单肺通气非通气侧肺组织细胞能量摄取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单肺通气是指在开胸手术中,选择性地进行健侧肺(下肺)的通气与麻醉。患侧肺(上肺)萎陷不张,这样不但防止血液和分泌物流至下肺,同时为外科提供一个相对静止的术野,有利于手术操作。但是,单肺通气时,流经无通气肺的血液没有得到氧合并回到左心,使动脉氧分压(PaO_2)降低。侧卧位时,下肺受纵隔的重力作用和腹腔内容  相似文献   

19.
单肺通气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胸外科手术麻醉常用单肺通气技术,目的是为了防止术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进入健侧肺,确保气道通畅、防止交叉感染和病原扩散,避免术侧肺膨胀,以利手术。主要的并发症是低氧血症。本文就其适应证、通气方法、低氧血症的原因与防治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靶控输注对单肺通气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对单肺通气(OLV)时肺内分流、动脉氧合和肺顺应性(Cdyn)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ASA I~II级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异丙酚TCI组(P组)设定诱导时靶浓度为4μg/mL,术中维持为3~5μg/mL,对照组用异氟醚0.7~1.3 MAC吸入维持麻醉.在麻醉后双肺通气(TLV)10 min(t1)、单肺通气(OLV)30 min(t2)、OLV 60 min(t3)、OLV 120 min(t4)、恢复TLV 30 min(t5)各时间里抽取动脉血和右心房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及肺顺应性(Cdyn).结果:术中两组生命体征维持平稳,OLV后t2、t3、t4与t1相比两组Qs/Qt有明显升高(P<0.05),而PaO2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dyn在C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与异氟醚比较并不明显增加肺内分流、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及肺顺应性,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