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估前列腺素E1(PGE1)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氧代动力学、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对12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静脉滴注PGE1(40μg·kg-1/min),静滴前、后测定氧输送、氧消耗、氧摄取率、血液动力学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结果PGE1可增加老年肺心病患者心脏指数、氧输送、氧消耗和氧摄取率;降低肺及体循环的血管阻力指数;改善血粘度。结论PGE1通过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肺内血流分布和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改善了氧供给和血液流变性,抑制了由于乏氧性缺氧而代偿性增加血红蛋白的负面效应——氧摄取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茯白方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69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22例,治疗2组23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治疗1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服茯白方,12周为1个疗程;治疗2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也加服茯白方,2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12周、24周时3组患者血清胆碱脂酶(ChE)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在改善症状、提高血清胆碱脂酶(ChE)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茯白方能提高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脂酶(ChE)活力,且中远期效果更为显著、持久.  相似文献   

3.
重型肝炎病程中血清胆碱脂酶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铎 《中华消化杂志》1993,13(4):243-244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认:早发现、早防治,是重型肝炎提高存活率的关键。血清胆碱脂酶(cholinesterase,ChE)主要由肝细胞合成,肝脏炎症时其活力降低,故可作为判断肝功能状况的良好指标。为了解ChE对重型肝炎患者临床诊治和监护的意义,我们作了如下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采集我院1997~1998年住院的30例重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重型肝炎者1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者10例,肝功能衰竭者5例。重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按1995年5月(北京)第5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_1对狗急性心肌梗塞范围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心外膜电图标测、N-BT染色及Swan-Ganz导管监测血液动力学等方法,观察PGE_1对24条狗急性心肌梗塞范围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PGE_1可明显提高CI、SI,并能减慢心率及降低PCWP;∑ST、NST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42%,(P<0.01)及56%,(P<0.05);IS较对照组缩小11.1%,(P<0.01),认为PGE_1有改善心功能、缩小IS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对体外循环(CPB)中患者凝血机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后至CPB结束匀速[3ng/(kg*min)]泵入Lipo-PGE1,预充液中加入5ng/ml;对照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测定围CPB期肝素化后(T1)、CPB开始30min(T2)及停机即刻(T3)、1h(T4)、24h(T5)五个时点两组血浆TXB2、6-K-PGF1α浓度.结果 TXB2、6-K-PGF1α及其比值在CPB过程中显著升高,停CPB时达峰值(P<0.01),24h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在相应时点,观察组6-K-PGF1α明显高于对照组,TXB2及TXB2/6-K-PGF1α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CPB中患者凝血机能紊乱;Lipo-PGE1能部分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应用漂浮导管监测前列腺素E1(PGE1)对11例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动力学作用。先以PGE120ng·kg(-1)/min静脉滴注10分钟,再按患者情况每5~10分钟增加5~10ng·kg(-1)/min。初剂量10分钟时显著降低了平均肺动脉压(MPAP,P<0.01)、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P<0.01)和右房压(RAP,P<0.05)。剂量达30.6±5.1ng·kg(-1)/min维持10及20分钟时,MPAP、PCWP和RAP等参数变化更显著;总外周阻力和肺血管阻力均显著降低(P<0.01),心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后,本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异常基本被纠正,副作用轻微。提示PGE1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为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有良好血液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 PGE1)治疗 30例创伤后急性肺损伤 (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 ,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氧合状况、呼吸力学的影响。对象与方法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6月收入我院急诊监护室的患者 30例 ,男 2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 2岁。原发疾病均为严重多发性创伤 ,其中交通伤 18例 ,高处坠落伤7例 ,挤压伤 3例 ,其它伤 2例。 30例患者每例平均损伤(3.1± 0 .9)处 ,损伤严重度评分[1] 2 6± 9,入ICU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1] 2 1± 8。根据国内 1999年制定的标准[2 ] ,13例为A…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降压2w,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Lipo-PGE<,1> 10μg加入0.9%NaCl 20 ml静脉10 min推入,1次/d,疗程2w.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Lipo-PGE<,1>可显著改善老年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和微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0.
血清胆碱脂酶(Cholinesterase,CHE)是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进入血液中,在肝脏受损时,此酶合成减少,以至于活性降低.临床常用它来观察肝脏受损程度及判断肝病预后[1].笔者以CHE作为指标,对慢性肝病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栓术前后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的经验教训。  方法 :1 995年~ 2 0 0 1年间我院共有 9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患者 ,占同期二尖瓣置换术的 0 2 3%。其中早期破裂 2例 ,延迟性破裂 7例。修补方法 :单纯心外缝合 1例 ,心内心外同时修补 7例 ,未行修补 1例。  结果 :死亡 6例 ;存活 3例 (平均随访 4年 ) ;其中 2例为左心室早期破裂 (术后 1小时内 ) ;1例为术后 2小时破裂。  结论 :快速建立体外循环是抢救左心室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背景退行性变是西方国家二尖瓣关闭不全常见的病因,与二尖瓣置换术(MVR)相比,二尖瓣成形术(MVP)不仅无需长期抗凝,避免了抗凝相关并发症,而且能够有助于左心功能的维护。目前MVR与MVP治疗退行性变的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目的比较MVP与MVR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3—2008年在俄罗斯巴库列夫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接受瓣膜手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MVP组(129例)和MVR组(14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患者5年、10年累积生存率、无脑卒中发生率及再次瓣膜手术情况。分别根据患者随访终点时死亡情况、脑卒中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42例)和非死亡组(232例)、脑卒中组(30例)和非脑卒中组(24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MVP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MVR组(P<0.05)。死亡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长于非死亡组,MVP率低于非死亡组(P<0.05)。脑卒中组患者入院时血肌酐、入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非脑卒中组,MVP率低于非脑卒中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VP是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HR=0.053,95%CI(0.005,0.585)]、发生脑卒中[HR=0.095,95%CI(0.013,0.698)]的保护因素(P<0.05)。MVP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MVR组,10年累积生存率高于MVR组(P<0.05)。MVP组患者5年、10年累积无脑卒中发生率低于MVR组(P<0.05)。MVP组和MVR组患者再次瓣膜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P是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发生脑卒中的保护因素,对于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MVP者的远期预后优于行MVR者,临床应积极推广MVP。  相似文献   

15.
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中,慢性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房颤会给病人带来许多问题,如左房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心房扩大和心输出量减少等并发症,从而增加了死亡率,影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人们一直采用各种方法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替换术同时给予电除颤,可使部分病人恢复窦性心律。本组对89例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替换术后房颤转复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后病人出院时的心律情况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为出院时仍为房颤者,B组为出院时为窦性心律者。分析结果表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替换术后,解除了机械梗阻,部分术前伴有房颤的病人术后可以转复为窦性心律,但能维持至1个月以上者较少,仅占手术病人的15.7%。病人手术时的年龄、房颤病史长短及左房径对房颤转复情况有显著影响,且可以预见其短期效果,根据本组病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年龄小于40岁、房颤病史不超过一年、左房径小于55mm的病人,窦性心律可维持在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6.
17.
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经验。方法:我院自1977年11月至1993年12月期间共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替换术229例(男148例,女81例)。瓣膜替换时平均年龄43.95±6.60岁。其中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224例,两次手术间隔为12.96±6.79年。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二尖瓣替换术208例(90.83%);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21例(9.17%)。结果:总手术死亡率7.42%,1987年前死亡率为23.68%,而近3年死亡率仅0.88%(1/113)。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注重心肌保护;避免广泛游离心包粘连;采用右房、房间隔切口显露二尖瓣,连续缝合法替换二尖瓣,使手术时间缩短;以及正确的术后处理等,均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价保留二尖瓣的二尖瓣替换术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对13例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心功能测定。测定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局部射血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的径线缩短率。结果:保留二尖瓣组(n=7)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左心室侧壁、下壁心尖部局部射血分数明显改善。不保留二尖瓣组(n=6),左心室射血分数于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仅左心室侧壁局部射血分数改善。结论:保留二尖瓣的二尖瓣替换术对术后心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核素心室造影对评价手术疗效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