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观察用洛屈配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对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31例患者予局部放疗,同时应用洛屈治疗。初步研究结果示,治疗的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17例,有效率(CR PR)为8l%,效果比较显著。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患者容易耐受。用洛屈配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洛屈注射液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采用洛屈注射液300mg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入,1次/d,连用10d为1个疗程,共用1个疗程。结果示缓解20例(52.63%),有效12例(31.55%),无效6例(15.79%),止痛总有效率为84.21%(32/3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洛屈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骨转移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比较放疗与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 ,结果二者疗效均较好 ,差异无显著性。研究提示 ,放疗与帕米磷酸二钠均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洛屈注射液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采用洛屈注射液300mg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入,1次/d,连用10d为1个疗程,共用1个疗程。结果示缓解20例(52.63%),有效12例(31.55%),无效6例(15.79%),止痛总有效率为84.21%(32/3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洛屈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骨转移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科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对 6 0例骨转移癌的疼痛应用60 Co进行放射止痛治疗 ,止痛效果满意 ,总结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1 .1 一般资料6 0例中 ,男 2 9例 ,女 31例 ;年龄 2 8~ 6 8岁 ,平均年龄 5 4岁。所有病例原发肿瘤均经病理证实 ,其中乳腺癌 2 5例 ,肺癌2 2例 ,鼻咽癌 5例 ,食管癌 3例 ,大肠癌 3例 ,宫颈癌 2例。骨转移灶均经X线 ,CT或ECT检查证实 ,所有病例均有顽固性骨痛。转移部位 :脊椎 2 6例 ,骨盆 12例 ,肋骨 9例 ,四肢骨 10例 ,颅骨 3例。1.2 治疗方法6 0例病例病灶 72处 ,照射野设置均在模拟定位机下定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国产氯屈膦酸二钠 (洛屈 )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收治有溶骨性骨转移病灶的患者 4 6例 ,采用氯屈膦酸二钠 30 0mg/d ,静脉滴入 ,连用 5d ,3周为 1个疗程。结果 :止痛显效 18例 (39 1% ) ,有效 19例 (4 1 3% ) ,总有效率 80 4 % ,无效 9例。获效时间 5~ 30d ,有效病例 71 6 %在 2周内获效。 4 6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 ,耐受性良好。结论 :国产氯屈膦酸二钠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有效药物 ,临床使用方便 ,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0例癌症骨转移中度以上疼痛患者随机、双盲和双模拟分为两组,每组25例。研究组为唑来膦酸4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入15 min;对照组为帕米膦酸二钠60 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入至少4 h。对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的NRS、QOL、KPS、缓解率和加用止痛剂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药物的不良事件、血尿常规和生化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的NR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研究组6.36vs4.08vs3.28,P<0.01;对照组5.92vs4.20vs3.36,P<0.01),具有明显缓解疼痛的作用;治疗后两组的QOL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研究组18.92vs23.40vs24.20,P<0.01;对照组19.56vs23.12vs23.88,P<0.01),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治疗后两组的KPS较治疗前也明显改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研究组67.60vs78.00,P<0.01;对照组60.80vs70.80,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疼痛总缓解率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60%vs48%,P=0.395;第14天80%vs72%,P=0.742);加服即释吗啡人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例。对照组中有1例在输注帕米膦酸后出现轻度全身疼痛,约12 h后自行消失。结论:唑来膦酸对癌症骨转移的疼痛有良好的疗效,且具有给药时间短、给药剂量小和作用时间长的临床特点。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0.
张春丽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2,9(2):224-224
恶性肿瘤并发骨转移的发生率为 30 %~ 70 % ,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骨痛、高钙血症及病理性骨折。目前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化疗 ,有效率达 90 %。在化疗期间对病人精心护理 ,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患者的生存期的延长和生命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护理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博宁)联合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所致高血钙和骨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对65例骨转移患者放射治疗前将帕米膦酸二钠9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6h,每月1次,共6次,对照组65例行单纯放疗。剂量为DT30Gy,每周5次,共2周。以放疗结束时及结束后6个月的疼痛缓解率、血钙下降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放疗结束时,治疗组疼痛缓解率和血钙下降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束6个月后,治疗组疼痛率和血钙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结论:应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每月1次,共6次,配合放疗,可显著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降低高血钙,临床应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为了比较帕米膦酸二钠与氯甲膦酸二钠对骨转移所致高血钙和骨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收治的有溶骨性骨转移病灶的78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 例,采用帕米膦酸二钠30 mg/ 天,共用1 天;对照组38 例,采用氯甲膦酸二钠300 mg/ 天,共用5 天。两者均加入5 % 葡萄糖溶液500 ml 中静脉滴注4 个小时,血钙下降率和骨痛缓解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治疗组血钙升高者13 例,治疗后第7 天11 例血钙降至正常,下降率84.6 % 。对照组血钙升高者5 例,治疗后3 例降至正常,下降率60 % 。疼痛缓解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均有骨痛,治疗后分别有25 例和15 例缓解,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2.5 % 和39.6% 。治疗组血钙下降率和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两组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与氯甲膦酸二钠均为治疗晚期肿瘤骨转移所致高血钙和骨痛的有效药物,临床使用方便,病人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帕米磷酸二钠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帕米磷酸二钠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 6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A、B组各 2 8例。A组给予静滴帕米磷酸二钠 90mg ,然后局部放疗 40 5 0Gy/ 3~ 4周 ;B组则单纯行放疗。结果 :两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A组显效 17例 ,有效 9例 ,无效 2例 ;B组则相应为 8、12、8例。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缓解时间A组分别为 6 2± 1 6天和 42± 8 6天 ,B组则为 11 5± 2 2天和 2 9±6 3天。二组比较 ,在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缓解时间二个方面 ,均有显著性差异 (P1<0 0 1,P2 <0 0 5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 ,帕米磷酸二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疗效似较确切 ,副作用轻。最后结论有待大宗病例研究的结果而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帕米磷酸二钠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A、B组各28例。A组给予静滴帕米磷酸二钠90mg,然后局部放疗40-50cy/3~4周;B组则单纯行放疗。结果:两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2例;B组则相应为8、12、8例。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缓解时间A组分别为6.2±1.6天和42±8.6天,B组则为11.5±2.2天和29±6.3天。二组比较,在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缓解时间二个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1<0.01,P2<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帕米磷酸二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疗效似较确切,副作用轻。最后结论有待大宗病例研究的结果而定。 相似文献
16.
引言恶性肿瘤晚期常发生骨转移,因疼痛而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我院采用局部放疗加帕米磷酸二钠(商品名:博宁)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人原发性恶性肿瘤均经病理组织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临床表现有骨痛(可评价疼痛分级) ,经ECT和/或X线CT、MRI检查证实有一处或多处转移(溶骨性病变)未用或停用全身化疗或放疗一个月以上。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估计生存期>3个月。年龄35~74岁,中位年龄为5 7岁,男32例,女34例。随机分两组观察,一组为单用帕米磷酸二钠,二组为局部放疗加帕米磷酸二钠,其一般资料见表1。1.2 方法1.2 .1 一组(帕米磷酸二钠组) 帕米磷酸二钠6 0~90mg用2 0~30ml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5 %葡萄糖或0 .9%生理盐水5 0 0ml静滴,滴数少于15mg/h(2~4h)。初次用90mg ,4周以后6 0mg ,每4周重复一次,共两次。1.2 .2 二组(局部放疗加帕米磷酸二钠组) 帕米磷酸二钠用法同一组。在用帕米磷酸二钠的同时行局部放疗,既在骨转移剧烈疼痛部位姑息放疗,用60 Coγ线或直线加速器照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分割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1~4个脑转移瘤患者接受全脑放疗30~36Gy/(15~30f·3~3.5w)后加立体定向分割放疗25Gy/(5f·1周)(WBRT+SRT组)。30例1~4个脑转移瘤患者接受单纯全脑放疗30Gy/(10f·2周)(WBRT组)。分析两组患者的1年局控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WBRT+SRT组和WBRT组1年局控率分别为76.3%、23.5%(P〈0.01),1年生存率分别为46.7%、13.3%(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分割放疗(WBRT+SRT)治疗脑转移瘤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1~4个脑转移瘤病灶患者的1年局控率和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19.
脑转移瘤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126例脑转移瘤的诊疗体会,其中以40~60岁最多见,占69.1%,临床上多亚急性起病,出现颅内压增高及局灶症状。脑CT及胸部X线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脑转移瘤的Ki67标记指数(Ki-67LI)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计数均最高,其数值远远超过任何颅内原发恶性肿瘤,是对病理学诊断重要的补充及参考。随访结果表明对脑转移后采用手术治疗加放疗效果最优,并提出多发转移灶的手术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