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断流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5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为选择性断流加脾切除术41例,对照组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16例。结果:(1)肝功能减退:观察组3例(7.3%),对照组6例(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随访6个月~2年,再出血:观察组2例(4.9%),对照组4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少量腹水或中等量腹水:观察组5例(12.2%),对照组7例(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都升高,血小板计数超过300×109/L 57例,其中42例血小板计数超过500×109/L,予以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的治疗,2周后逐步恢复正常。结论:选择性断流术是在断流的基础上保留机体自发性分流,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更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吉林医学》2017,(1)
目的:探讨门静脉测压指导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实施门静脉测压指导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术者3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传统断流术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FPP)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上消化道再出血、各级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胃排空延迟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32.53±36.45)min和(317.36±56.2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6.75±20.42)ml和(382.36±34.87)m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2、3.286,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25%(2/32)和24.3%(17/70),Ⅰ/Ⅱ级门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2.5%(4/32)和31.4%(22/70);胃肠道排空延迟发生率分别为3.12%(1/32)和14.3%(10/7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4.027、3.935,均P<0.05);两组术后Ⅲ/Ⅳ级门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12%(1/32)和5.71%(4/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FPP和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FPP和Child-Pugh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测压指导下的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降低FPP及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风险,改善肝功能及手术安全性方面要优于传统断流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断流术前后应用施他宁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压力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例肝功能为Child B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患者分为两组,施他宁组:与术前1天和术后1~5天采用微量泵经外周静脉持续24h输入施他宁,剂量为6mg/24h;对照组:患者常规行门奇静脉断流术。两组患者于术中经大网膜直接测门静脉压力,同时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渗出量和并发症。并检测术前和术后第6天血中胰高血糖素(GLU)、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A组患者术中门静脉压力和术后血中GLU水平显著低于B组患者,而NO和ET-1浓度无明显变化;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渗出和并发症高于A组。结论:门奇静脉断流术前后应用施他宁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有助于减少渗出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5.
目前 ,肝硬化门脉高压行断流术已被广泛应用 ,但术后再出血率较高。为此 ,我们对 5年来行断流术的 4 8例病人加强了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后跟踪随访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中 ,男 2 9例 ,女 19例 ,年龄 4 3~ 86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病人 ,肝功能child分级 :B级 35例 ,C级 13例。钡餐检查 9例 ,余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 2 8例 ,其中 8例局限性瘤样扩张 ,合并胃粘膜糜烂出血或胃溃疡 3例 ;中度曲张 2 0例 ,合并胃粘膜糜烂出血或胃溃疡 2例。本组病例中 ,因出血急诊手术 10例 ,首次出血后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采用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采用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者68例。其中60例为肝炎后肝硬化,3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择期手术42例,预防性手术12例,急诊手术14例。结果止血效果明显,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住院死亡病例。结论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疗效满意。即时止血率高,再出血率、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较少。特别是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是首选,但应做到完全彻底的断流。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80年 1月至 1999年 1月共行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 6 3例 ,其中急诊手术 50例 ,择期手术 13例、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3例中 ,男 4 1例 ,女 2 2例 ,年龄15~ 72岁 ,平均 4 7 5岁 ,4 0~ 6 0岁者 36例 ,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食道静脉曲张和或出血史 ,术前查HBsAg阳性者占 51例 ,阴性者 12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 ,A级 7例 ,B级 37例 ,C级 19例。 4 5例有明显脾功能亢进 ,肝功能病理检查 ,门脉性肝硬化 4 9例 ,坏死后肝硬化者 9例 ,门脉性肝硬化并有肝细胞癌者 3例。1 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整群选择该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因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进行脾切除术患者184例,根据术后是否形成门静脉血栓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为形成血栓者,对照组152例为未形成血栓者.对比两组血小板、门静脉压力和血流速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d、7d和10 d的血小板数量分别为(139.6±39.5)×109/L、(154.6±27.8)×109/L和(312.5±40.6)×109/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门静脉压力为(16.38±3.56)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5±8.67)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液流速为(8.7±3.5)cm/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3.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门静脉压力和血液流速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对1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预防性断流术,分析和讨论了预防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合理性、适应证、术式选择及保留脾脏问题,结果表明:预防性断流术是预防门静脉高压症大出血的一个合理、安全、简便、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规范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总结1995年至2005年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108例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结果 择期手术和预防手术共95例,无死亡;急症手术1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胃穿孔1例,术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4例,无膈下及腹腔感染.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止血确切、简单易行,规范围手术期处理,能使患者安全地度过手术期及有效地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门静脉高压者分别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31例和断流术81例,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FPP)变化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 分流断流联合术组FPP下降优于断流术组(P < 0.01);2组术后病死、近期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流断流联合术组远期再出血和腹水发生率均低于断流术组(P < 0.05),远期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分流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既明显降低出血率又不增加脑病发生,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 方法:采用联合术式治疗 8例门静脉高压症 ,并与 8例采用单纯断流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疗效满意 ,术后近期无 1例再出血。术后 1例发生肝性脑病。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保持在 (2 3.6 3± 5 .0 4 ) cm H2 O。结论: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可认为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术式。远期临床疗效尚需积累更多的病例和进行更长期的随访以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马千云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2):172-175
收集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吻合器组(观察组,n=45)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n=35),分析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血压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②两组术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因此,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配合吻合器应用,微创,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再出血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00~2005年间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周围断流术术后随访74例,5年再出血率6.8%(5/74),术后近期(术后2周内)病死率2.4%(2/83)。行断流术的患者,术前有胸段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与仅有腹段食管静脉曲张者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门奇断流术是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关键是做到彻底的断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2008年该院45例门静脉高压症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经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为择期手术,无手术死亡,无院内死亡,无院内再次消化道出血发生.术后随访时间0.5~5.0年,无再发消化道大出血病例,所有病例迄今无死亡.主要并发症有:腹内大出血2例、发热4例、术后少量腹水16例、中等量腹水6例、贲门轻度狭窄1例、血小板增多症12例、脾静脉血栓6例.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是门静脉高压症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较好手术治疗方式,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建议不作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6.
17.
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999-2000)年本科收治的34例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病人行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其中肝功能Child A组10级,B级18例,C级6例.治疗前钡餐或胃镜检查确诊.结果有14例行非手术外科治疗,2例经药物治疗止血;4例行胃镜下食道静脉套扎(EVL)止血,效果较好;6例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脉硬化剂注射,2例行三腔二囊管止血,疗效不确切,再出血率62.5%(5/8).20便行手术治疗,9例行肠腔分流,2例(2/9)术后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术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缝扎1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2例,术后均再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贲门血管再次离断2例,改良食管下段横断术3例,术后近远期疗效均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肠腔分流水2例,术后有1例上消化道再出血.结论胃镜下食道静脉套扎术在非手术止血中效果较好,适合于不不宜手术的病人.手术治疗常选肠腔分流.对前次断流不彻底需再次断流,再次断流门静脉压仍高,则考虑行断流加分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近期死亡率为6.3%,近期止血率为100%,随访患者中肝功能改善率89.4%,再出血率为15.6%。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规范化操作与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规范化操作和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1972年5月-2000年10月,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82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27例,血吸虫病性肝硬化182例。结果 急诊手术止血率97.9%,手术总死亡率5.1%,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大出血和肝肾功能衰竭。5年生存率为94.1%、10年生存率为70.7%,术后复发出血率为6.2%(5年)和13.3%(10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5%(5年)和4.1%(10年)。结论 手术疗效满意,为提高疗效应做到:①断流彻底;②熟练掌握技术要点;③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肝圆韧带桥式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例应用肝圆韧带桥式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病人中,3例接受了肝圆韧带桥式肠腔分流联合断流术,1例接受肝圆韧带桥式脾肾分流术联合断流术.术中利用肝圆韧带长度4~6 cm,平均5 cm.分流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7.6 cm H2O,本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消失,彩超检查肝圆韧带桥无堵塞,吻合口通畅,无再出血.结论肝圆韧带桥式分流联合断流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