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免疫学和移植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器官移植的日益接受,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它们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但是其昂贵的费用、易引起感染和肿瘤等的副作用明显地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为此,免疫学专家和移植学专家一直在探索理想的诱导特异性耐受的方法和途径,以便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剂量和副作用,乃至部分或甚至完全替代免疫抑制剂。近20多年来,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现象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MMSC)的功能作用和…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机体自身耐受的破坏,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对AID的治疗主要是采取非特异性免疫抑制。虽然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而重症AID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预后差。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非造血多能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以及促进组织修复等潜能,其免疫调控作用的发现是近年来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最近,MSC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研究不断涌现,显示了MSC的免疫调节特性及其治疗AID的潜在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背景:滑膜组织中可分离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干细胞特性的细胞。  目的:探索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可行性、免疫表型的鉴定及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评价其免疫学特性。  方法:关节镜下获取1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滑膜组织,胶原酶消化获得有核细胞。挑选单细胞克隆,筛选获得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增殖能力、细胞活力,流式检测其细胞免疫表型,采用人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及植物血凝素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体系,根据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不同比例加入丝裂霉素处理滑膜间充质干细胞。MTT法检测并计算其抑制率。 结果与结论:10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系增殖能力和细胞活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10组细胞系免疫表型:CD44、CD90、CD105呈阳性,CD14、CD34、CD45和HLA-DR呈阴性。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及植物血凝素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加入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成正比。提示关节滑膜组织可以分离、培养获得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表型,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细胞接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获得心肌分化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条件下,细胞接触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CM)的诱导作用。方法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基因大鼠的BMSCs与CM以不同比例(1:1、1:10、1:20、1:40)共培养1周,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计数分析检测肌钙蛋白I(cTnI)、α—sarcomeric actinin和MEF-2C等心肌特异性蛋白,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分化细胞的电生理功能。结果在共培养条件下,部分GFP—BMSCs可表达一系列心肌表面标记物,如心肌特异性cTnI蛋白等,且获得心肌分化表型的数量随着CM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部分GFP—BMSCs与CM一起同步搏动,并可获得与CM相似的膜电位。结论细胞接触可诱导BMSCs获得有功能的心肌分化表型,其数量与心肌的数量不同浓度有相对的依赖性,随着心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近几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主要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异质性、分化与融合的问题、修复组织的机制、免疫性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条件下,细胞接触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CM)的诱导作用.方法 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基因大鼠的BMSCs与CM以不同比例(1:1、1:10、1:20、1:40)共培养1周,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计数分析检测肌钙蛋白Ⅰ(cTnI)、α-sarcomeric actinin和MEF-2C等心肌特异性蛋白,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分化细胞的电生理功能.结果 在共培养条件下,部分GFP-BMSCs可表达一系列心肌表面标记物,如心肌特异性cTnI蛋白等,且获得心肌分化表型的数量随着CM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部分GFP-BMSCs与CM一起同步搏动,并可获得与CM相似的膜电位.结论 细胞接触可诱导BMSCs获得有功能的心肌分化表型,其数量与心肌的数量不同浓度有相对的依赖性,随着心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其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MSCs最初在骨髓中发现,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因其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发现,进而揭开了MSCs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广阔前景.因而研究MSCs、表面标志、诱导分化、免疫调控作用以及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TGF-β1抑制T细胞的增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是否MSCs通过分泌TGF-β1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MSCs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分泌水平,应用抗TGF-β1抗体中和MSCs上清中的TGF-β1后,用^3h掺入法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PH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应用Eli-spot试剂盒检测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MSCs上清减少活化的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它的这种抑制作用能够被抗TGF-β1抗体部分逆转。结论:MSCs通过分泌TGF-β1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成人骨髓是临床应用时最常见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来源。由于MSC在成人骨髓的数量以及分化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低,不同的胎儿组织被用来研究是否存在MSC。胎盘组织中MSC主要分布在羊膜和绒毛膜等来源于胎儿的组织,其抗原表达、分化潜能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源神经细胞的特征及其胞质钙离子的变化.方法:利用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MSCs, DMSO+BME联合应用将MSCs向神经细胞诱导,检测诱导组细胞巢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和胞质Ca2+的变化.结果:DMSO+BME联合诱导MSCs 48h后80%以上的细胞变为神经元样形态,胞体发出数个突起,有的似轴突,突起交织成网.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特征性生物学标记Nestin,其表达率在诱导后2h和10h较高,分别为48%和71.4%,而在诱导后48h仅为0.06%;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MAP2、 NSE和NF,其表达率分别为88.6%、 87.1%和85.8%.诱导后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增高.结论:MSCs源神经细胞具有神经元的特征,且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提示钙离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Immune regulation b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wo sides to the coi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constitute a rare population of adult stem cells that can be isolated from a simple bone marrow aspirate in the absence of prior mobilization. For this reason, MSCs are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for cell-based medicine. Ex-vivo-expanded MSC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species, including human MSCs, have been shown to suppress the activity of a broad range of immune cells, including T cells,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and B cells. New studies have further shown that MSCs interact with NK cells, express NK cell receptor ligands, express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respond to TLR ligands and act as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upon interferon-gamma stimulation. Taken together, these studies suggest that MSCs may constitute a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player of the immune system with dichotomy of function reminiscent of other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n important question that remains unanswered is whether resident MSCs actually play a role in endogenous immune responses? I here review the mechanisms of MSC-mediated immune regulation and discuss the major roles of resident MSCs in health and disease.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取材方便,易于培养的多能干细胞,研究者一直在探索MSCs向肌源性细胞诱导分化的方法,通过生物化学诱导、生物力学刺激诱导等多种方法可使MSCs向肌细胞分化,应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及肌组织创伤后的修复。就目前MSCs诱导成肌方面的研究以及MSCs的分离、纯化及鉴定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文题释义: 急性肺损伤: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出现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其发展至严重阶段(氧合指数<200)被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外泌体:是细胞外泌囊泡中体积较小的一种,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30-150 nm),所有培养的细胞类型均可分泌外泌体,且外泌体天然存在于体液中,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是近来研究的热点,其可以直接或者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进而发挥保护损伤细胞的作用。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肺损伤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优势。 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损伤的作用和保护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检索万方、CNKI、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2001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肺损伤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间充质干细胞,肺损伤,肺”和“mesenchymal stem cells,lung injury,pulmonary injury”。排除陈旧以及重复的观点,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共纳入53篇文献来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梳理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义、生物学特性及治疗肺损伤的机制,发现其可通过自身作用以及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外泌体来治疗肺损伤;②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损伤的相关信号通路,例如PI3K/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③总结发现间充质干细胞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治疗肺损伤的效果,例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皮质类固醇联合应用等;④上述研究为临床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ORCID: 0000-0002-4555-9102(梁贵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糖尿病大鼠后能够降低其血糖。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胰岛再生方面的作用与研究现状。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3年7月至2011年12月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one marrow derive mesenchymal stem cell,islet cell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3年7月至2011年12月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5篇。 结果与结论:目前,移植胰岛治疗糖尿病已取得良好疗效,但由于胰岛来源匮乏和异种或异体来源的胰岛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而难以使众多糖尿患者受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方便,容易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若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细胞,可望解决胰岛细胞来源和免疫排斥问题。文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了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目前治疗晚期肝硬化最有效的方法是肝脏移植,但肝源缺乏、费用昂贵、移植排斥反应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引起并发症等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干细胞移植有利于受损肝组织修复,能够代偿部分肝功能,已成为治疗肝病的一种新方法.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基础、临床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旨在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Shi C 《Immunology》2012,136(2):133-138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re multipotent cells that are being clinically explored as regenerative therapeutics. Cultured MSCs secrete various modulatory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s of transplanted MSCs as a therapy. Although the in vitro phenotype of MSCs has been well characterized, identification of MSCs in vivo is made difficult by the lack of specific markers. Current advances in murine MSC research provide valuable tools for studying the localization and function of MSCs in vivo. Recent findings suggest that MSCs exert diverse functions depending on tissue context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bone marrow MSCs and their roles in haematopoiesis and immune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7.
蜕膜间充质干细胞除了具有间充质干细胞一般表型及分化潜能外,还具有低免疫原性等独特性质,是一种多能基质细胞。蜕膜间充质干细胞不但为妊娠期间胚胎植入提供适宜环境,而且通过表达免疫调控因子与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如T细胞、NK细胞及DC等,发挥其在胚胎植入、免疫耐受建立及正常妊娠维持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蜕膜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再生治疗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特征、功能及临床应用前景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文题释义:脊髓损伤: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的脊髓相应节段损伤,损伤后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相应改变。如何使受损的神经结构进行再生和修复,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仍是当前治疗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脊髓损伤主要表现在急性期出现脊髓损伤处神经元的坏死、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髓鞘的崩解、神经束变性坏死以引发的炎症反应等。对于脊髓损伤的治疗往往是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修复来实现的。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间充质干细胞以其高度的可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等优点使其可以在不同个体间移植。间充质干细胞体内移植后通过分化为神经细胞替代已损伤的神经元;间充质干细胞进入病变区后通过旁分泌释放大量的抗炎因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细胞黏附因子来改变脊髓损伤微环境;间充质干细胞能产生多种细胞外基质,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髓鞘化并可诱导细胞方向性生长和迁移等。   摘要背景:脊髓损伤是人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由于脊髓轴突再生能力有限,恢复难度大,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后遗症,对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探索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带来了曙光。 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性质、应用、局限性及发展前景。 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万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为“spinal cord injury,mesenchymal stem cell”,中文检索词为“脊髓损伤,间充质干细胞”,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85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修复脊髓损伤,如间充质干细胞体内移植后通过分化为神经细胞替代已损伤的神经元;通过旁分泌机制分泌各种营养物质来改变脊髓损伤微环境的变化;同时间充质干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外基质,为再生轴突提供支持物,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虽然在基础实验中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能起到较好的疗效,但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却差强人意,还需要更深入地探索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 ORCID: 0000-0002-3216-3301(史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9.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潜能,移植入体内后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脂肪、肝脏和神经等多种细胞。 目的:综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最新方法进展。 方法:分别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steoblast cell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5至2011年有关文章。纳入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文献。排除内容重复和缺乏原创性文献。保留34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生长因子诱导下可以快速地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需要特定的诱导条件、优良的诱导剂以及合适的剂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受许多自身调控因素(控制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和环境调控因素(分泌因素、细胞外基质,化学因素、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调控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