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人白细胞干扰素(LIFN)和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r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HB病人83例(男性69例,女性14例;年龄32±s8a)。A组29例,用LIFN3MU;B组27例,用rIFNα-1b3MU,C组27例用人血浆白蛋白冻干制品10g,3组均im,qd×4wk,继以qod×8wk。结果:3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8%,41%,7%;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52%,7%。A和B组IFN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C组(P<0.05),但A和B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不良反应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2种不同来源的IFN治疗CHB均有显著疗效,2药无显著差别,但A组不良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2.
单英  刘欣 《新药与临床》1997,16(5):277-279
目的:比较人白细胞干扰素和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HB病人83例(男性69例,女性14例,年龄32±s8a)。A组29例,用LIFN 3MU;B组27例,用rIFNα-1b3MU,C组27例用人血浆白蛋白冻干制品10g,3组均im,qd×4wk,继以qod×8wk。结果:3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8%、41%、7%;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8%  相似文献   

3.
应用自血紫外线辐射回输疗法治疗HBV血清复制指标阳性的慢性肝炎183例。疗程结束时,UIBAT组的HBeAg、抗-HBe和HBV-DNA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5%、29%和36%;UIBAT+Ara-AMP(单磷酸阿糖腺苷)组为61.25%、40%和45.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CAH患者又明显高于CPH患者(P<0.01 ̄0.001)。3 ̄12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UBAT+A  相似文献   

4.
膦甲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膦甲酸钠与干扰素联用和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分为联合组23例和干扰素组38例;联合组用膦甲酸钠4.8g静滴,qd,疗程1月,合并用干扰素α-1b300万u,im,隔日1次,疗程3个月。干扰素组单用干扰素,以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乙肝病毒DNA及前C区基因野生株和变异株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与干扰素组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分别为47.8%和28.9%(P〉0.05)。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69.5%和34.2%(P〈0.01)。对慢性乙肝患者的HBV前C区基因野生株及变异株总阴转率分别为69.6%和36.8%(P〈0.05),联合组对慢性乙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同一时期内的119例慢性乙型肝炎以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并卡介苗、胸腺因子D并乙肝疫苗进行治疗,3个月1疗程。3组药物均有较好的降ALT,SB和改善白球比的作用。此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3组药物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9.1%、53.6%、30%、HBeAg阴转率分别为57.7%、56.2%32%、而HBeAg、HBV-DNA、抗HBCIgM三项全部阴转率分别24.1%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HBsAg携带者的临床征象、肝功能、HBVM、HBV-DNA与肝组织病理变化关系,特观察296例HBsAg持续阳性病例,发现HBeAg和HBV-DNA检出率呈一致关系,但后者较高;临床征象,肝功能与HBeAg和HBV-DNA检出结果,以及HBeAg与HBV-DNA检查结果均与肝组织变化相一致。携带HBsAg不应等同携带HBV,治疗HBsAg携带者不宜单一追求HBsAg阴转,理应重视HBeAg和HBV-DNA的阴转,防止进入肝硬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导向药物L-HAS-Ara-AMP的抗HBV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d和28d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9例,以Ara-AMP治疗27例为对照。结果:L-HSA-Ara-AMP 5d疗程,10例HBeAg阳性阴转3例,8例HBV-DNA阳性阴转4例。28d疗程HBeAg阴转率31.6%,HBeAg滴度下降率47.4%,有治疗效应者79.0%.;HBV-DNA阴转率31.6%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同一时期内的119例慢性乙型肝炎以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并卡介苗、胸腺因子D并乙肝疫苗进行治疗,3个月1疗程。3组药物均有较好的降ALT,SB和改善白球比的作用。此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3组药物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9.1%、53.6%、30%、HBeAg阴转率分别为57.7%、56.2%、32%、而HBeAg、HBV-DNA、抗HBCIgM三项全部阴转率分别为24.1%、30.6%、16.7%。  相似文献   

9.
胸腺α1和干扰素α1b联合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丙型肝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50例及丙型肝炎20例,应用胸腺α1和干扰素α1b联合治疗6个月,治疗后其PCR-HBV-DNA的阴转率为68.0%,PCR-HCV-RNA的阴转率为70.0%,较对照组(干扰素α1b)的PCR-HBV-DNA阴转率440%及PCR-HCV-RNA的阴转率30.0%为高(P〈0.05)。通过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sIL-2Rα及TNFα发现,治疗前CD8,sIL-2Rα和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费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费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有效病例103例,治疗组53例用干扰素,3次/周,im,3个月为一疗程;且50例,选用降酶保肝等药物治疗。以HBeAg和HBV-DNA作为抗病毒效果指标,ALT及临床症状体征作为疗效观察指标,以成本效果比作为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结果:干扰素治疗组的近期抗病毒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治疗组HBeAg和/或HBV-DN  相似文献   

11.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可耐)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6例,其中29例应用膦甲酸钠2.4g静滴,bid,共用28d,另27例同时合用干扰互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d和治疗28d检测患者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同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56例慢性乙型肝炎中,29例单用磷甲酸钠组HBeAg,HBV-DNA分别阴转8例(27.6%)和16例(55.2%);27例合用干扰素组HBeAg,HBV-DNA分别阴转6例(22.2%)和14例(51.9%)。5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头痛、腰痛等,均不影响治疗。结论:膦甲酸钠抗乙肝病毒疗效肯定,疗程短,病毒指标阴转快,同时具有护肝、降酶  相似文献   

12.
蚁皇口服液是以吕梁山脉盛产的优种蚂蚁-棕褐沙林蚁为君药配制而成的免疫增强剂,经临床350例乙型肝炎和90例HBV携带者治疗观察(设对照组78例),发现该药对乙型肝炎和HBV的清除有显著疗效,乙肝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乙肝病人HBsAg阴转率为60.2%,HBV携带者HBsAg阴转率为61.1%,这个治疗结果明显高于目前临床应用的同类药物。  相似文献   

13.
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香  李冬田 《天津医药》1994,22(10):586-588
从HBsAg阳性患者血清中提取纯化的HBsAg和Dane颗粒,经灭活后免疫猪,从猪牌脏和白细胞透析物中制备出乙肝特民性移转因子(TFHBV)。经一系列理化性状及药典规定项目的检测均符合生物制品标准,用Cr白细胞粘附抑制实验(Cr-LAI)证实该TFHBV具有抗原特异性,体外能转移对HBV的免疫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主要对临床表现、肝功及血清乙肝标志等进行观察。治疗组48例,设对照组50例。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2mg,隔日肌注,第二个月每周2次,第三个月每周1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免疫调节剂。治疗组中治疗前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者,至疗程结束时800%降至正常(P<001),HBsAg阴转率333%(P<005),HBeAg阴转率714%(P<001),HBV-DNA阴转率537%(P<005),其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较满意的药物。治疗组未见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苷必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给予常规护肝药物,治疗组加用苷必妥2mg,每日1次肌注。疗程3上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ALT、SB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47.5%和43.6%,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5.4%和5.4%,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Ⅲ  相似文献   

16.
TFD并用HBVA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长治市人民医院(046000)张玉凤,张银芳,李均,周潞荣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胸腺因子D(TFD)并用乙肝疫苗(HBVAC)治疗34例,收到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1991年3月~1992年10月住院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4例用TFD和HBVAC治疗(治疗组),一组33例用综合保肝治疗(对照组)。治疗组34例中,男26例,女8例。年龄8~48岁。病程半年至10年。按1990年全国的病毒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计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9例。对照组33例中,男24例,女9例。年龄12~53岁。病程半年至11年。CAH13例,CPH20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及分型均无统计学差异。二、治疗方法:治疗组:TFD注射液,10mg,肌注,每日一次,3月一疗程;HBVAC,30mg肌注,15天一次,3月一疗程。对照组:只用综合保肝治疗,疗程3月。两组均不用抗病毒药及其它免疫制剂。结果治疗前主要症状和体征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乏力、腹胀、关节酸痛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
雷诺氏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国成  陈唤青 《天津医药》1996,24(11):661-663
报道20例RDS,研究其PAGT,VWF:Ag,Fn,APTT,ATⅢ;Ag,AtⅢ;C,PLG可能反映高凝指标的变化,结果原发性RDS与SLE引起折RDS组间无显著统计差异,其中PAGT,VWF:Ag、Fn都显著增高,表明RDS患者均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的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肝癌高发区不同人群HBV,HCV感染率及其与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了解国内肝癌高发区HBV、HCV的流行情况及其与肝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在肝癌高发的江苏 省启东地区,对不同人群进行血清HBsAg(固相放免法)、抗-HCV(酶免法)、AFP(固相放免法)测定,结果进行统计 学处理。结果:肝癌、肝炎、献血员三组人群中HBsAg 及抗-HCV阳性率分别为86.02%与7.53%,59.81%与 0.93%,4.04%与4.04%。血清HBsAg及AFP含量与抗-HCV间无明显关系。结论:国内肝癌高发区人群主要感 染HBV并与肝癌发生有关,HCV感染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复方螺旋藻片降血糖、调血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方螺旋灌片(FST)1.5g.kg^-1、3g.kg^-1分别灌胃给予正常大鼠、四氧嘧啶(ALX)性糖尿病大鼠及高脂乳剂性高指血症大鼠,连续14d后,分别测定各鼠血糖(FBG)及血脂。结果表明:FST能降低正常大鼠及ALX性糖尿病大鼠的FBG与血清TC、TG、LDL-C,升高血清HDL-C(但FST1.5g.kg^-1)对正常大鼠TG、HDL-C无明显影响)。另外,FST不能显著拮抗高脂乳剂所致血脂升高,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显著回升。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组化和病理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组织中HBsAg、HBsAg存在与否对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对59例慢性乙型肝病炎肝穿组织做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BsAg(+)HBcAg(+)、HBsAg(+)HBcAg(-)、HBsAg(_)BHcAg(-)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sAg、HBcAg表达与否和病变程度无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