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依巴斯汀10mg日1次口服,卡介菌多糖、核酸0.5mg隔日1次肌注。对照组单用依巴斯汀10mg日1次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x^2=5.25,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联合甘草锌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成治疗组(依巴斯汀联合甘草锌)和对照组(甘草锌),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10mg,1次/d,甘草锌5g/包,3次/d,对照组仅口服甘草锌5g/包,3次/d,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7d,28d痊愈,显效率分别为66.6%和9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2%和53.4%(χ^2=6.667,P〈0.01;χ^2=5.963,P〈0.15)。结论依巴斯汀联合甘草锌治疗慢性荨麻疹起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依巴斯汀分散片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迎春  章雁  李瑛  史自东 《中国药师》2009,12(12):1764-1766
目的:建立依巴斯汀分散片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以0.1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20min取样,采用uV法在258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溶出量。结果:依巴斯汀在3.84~14.53μg·ml^-1范围内溶液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n=9,RSD为0.8%);测定溶液在8h内稳定;样品的溶出均一性良好,RSD为3.4%~5.8%,20min时平均累积溶出率为80.0%~86.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依巴斯汀分散片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4.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取6~12岁慢性荨麻疹患儿70例,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服用复方甘草酸苷与依巴斯汀;对照组单用依巴斯汀。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停药1周后记录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0.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x^2=5.85.P〈0.05)。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f=0.088.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疗效高于单用依巴斯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患者口服玉屏风胶囊和依巴斯汀片,对照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片,两组疗程均为28d,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病例中观察组复发率为9.1%,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依巴斯汀,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氯雷他定、盐酸非索非那定、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作用。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氯雷他定组50例,口服氯雷他定10mg,1次/d;盐酸非索非那定组50例,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60mg,2次/d;依巴斯汀组50例,口服依巴斯汀10mg,1次/d。3组均连续用药3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3周后,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为86%,盐酸非索非那定组总有效率为68%,依巴斯汀组总有效率为62%。结论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明显优于盐酸非索非那定和依巴斯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片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和意向性分析的研究。观察组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d^-1,对照组口服酮替芬片1mg·d^-1,两组均外搽2%樟脑霜。21d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62.79%,两组比较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依巴斯汀片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应用依巴斯汀10mg,qd,连续治疗4周,干治疗后2,4和8周时复诊观察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2周时痊愈32例(47.1%),显效41例(显效率60.3%);4周时痊愈38例(55.9%),显效46例(显效率67.6%):8周时痊愈41例(60.3%),显效48例(显效率70.1%)。2周时3例出现轻度头晕(4.4%),4周复诊时消失.8周时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接受诊断与治疗的3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依巴斯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8.3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92,P〉0.05)。结论依巴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英 《中南药学》2009,7(5):388-390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结果试验组治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6.4%。结论口服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哮喘口服溶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制备哮喘口服溶液中3主药的含量。结果:所制制剂为棕色液体,鉴别、检查项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愈创木酚甘油醚、盐酸麻黄碱、氨茶碱(以茶碱计)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7~13(r=0.999 9)、4.55~8.45(r=0.999 8)、10.64~19.76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5%(RSD=0.97%)、100.40%(RSD=1.02%)、100.57%(RSD=1.08%)。结论: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彭贤东  龙凤  李林 《中国药房》2008,19(34):2692-2694
目的:制备复方硫酸锌口服溶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硫酸锌、盐酸赖氨酸为主药制备溶液;分别采用配位滴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硫酸锌、盐酸赖氨酸的含量,同时考察制剂稳定性。结果:所制制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鉴别、检查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样品中硫酸锌的平均标示含量为101%;盐酸赖氨酸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2~9.6μg·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0.27%,n=6)。制剂于室温下放置6个月,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柴芩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的黄芩、白芍、板蓝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黄芩苷在49.2~49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59%,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柴芩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陈蔚琳  漏德宝 《中国药房》2008,19(12):933-935
目的:建立畅声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芪、桔梗、夏枯草及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Nova-Pak C18(150mm×4.6mm,4μm),流动相为乙腈-2.5%冰醋酸溶液(13∶87),波长为276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TLC斑点清晰;甘草苷的进样量在0.02504~0.626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0.52%(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畅声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阴清肺口服液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溶液(16:84),检测波长为33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8℃结果毛蕊花糖苷进样量在10.12-253.00μg(r=0.9995)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0.8%(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养阴清肺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王广银 《中国药房》2009,(24):1899-1901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22∶78),检测波长为323nm。结果:咖啡酸的检测浓度在0.001 57~0.025 12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40%,RSD=1.40%(n=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郭润勤 《中国药师》2009,12(1):66-68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合维生素B泛酸钙口服溶液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的含量。方法:采用Elite C18色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庚烷磺酸钠溶液(10:90);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1.0mi·min^-1。结果:维生素B1及维生素B6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9.8~198.4μg·ml^-1(r=0.999 9)和6.2~62μg·ml^-1(r=0.999 9)。维生素B1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4%;维生素B6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6%(n=6)。结论: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人工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给予依巴斯汀口服,2-5岁2.5mg/d,6-ll岁5mg/天,12-14岁10 mg/d;同时口服玉屏风颗粒,2 - 6岁半包3次/d,6岁以上1包 3次/d。对照组28例口服西替利嗪滴剂,2?6岁0. 5 mL/d,6岁以上1 mL/d。均连续口服4周。结果用药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2. 14%,对照组为64. 29% ,差异有显著性(x2=4. 14, P 〈0. 05);停药8周观察复发率,治疗组为23.81%,对照组为53. 85%,差异有显著性(x2= 4.84, P〈0.05)。结论依巴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人工荨麻疹高效、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