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敖梅  谢春燕  阮舒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3):221-224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早期心脏康复,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对患者的家庭康复进行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家庭康复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家庭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的使用有利于促进慢性心力衰竭居家患者的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规范康复随访流程在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出院时接受常规康复指导和出院后随访,干预组采用依据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制订的随访手册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6周、第12周、第24周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逐步升高趋势(P0.01)。结论应用规范康复随访流程对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康复随访,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出院计划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最终每组完成研究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出院计划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EHFSCB-9)得分、生活质量(MLHFQ)得分以及出院后6个月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 :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对延续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出院计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对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Orem模式下的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急诊病区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Orem模式下的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运动功能(采用6分钟步行总距离测试)、生活质量及出院后自我管理依从性调查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SES评分、6分钟步行总距离测试、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后自我管理依从性调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Orem模式下的运动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运动耐力及依从性,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颜仙芬  王红菊   《护理与康复》2020,19(5):85-88
目的观察医护患履职联动管理机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出院后通过每月1次的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护理,观察组以医护患履职联动管理机制进行院外疾病管理延续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患履职联动管理机制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外疾病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联合家庭访视延续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出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市区及周边地区应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103例,按照术后延续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电话回访,观察组给予电话回访联合家庭访视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疼痛、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Barthel指数、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髋关节Harris及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回访联合家庭访视的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可以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回访,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再住院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可改善自理能力及病人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基于时机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采用心功能检测仪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采用生命质量量表(QLQ-C30)评估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的生命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左心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观察组QLQ-C30评分、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既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耐受性评估的心脏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6月收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选取医院2021年7—12月收治的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根据耐受性评估结果制订的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康复风险、再住院情况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管理和疾病共性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康复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分输出量(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LVEF和CO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耐受性评估的心脏康复护理可增强患者锻炼效能感,降低再住院率,改善心功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饮食体重管理方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通过发放"心力衰竭患者饮食体重控制指导手册"、体重日志卡、饮食体重控制方案指导及院外访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院外长效依从性、饮食体重管理能力、再住院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长效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出院6个月观察组患者体重相关知识、执行行为、心理信念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体重管理可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建立出院家庭访视档案,分别于出院后1周和出院后1,2,3个月进行家庭访视,给予心理护理、下肢功能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指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下肢功能活动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活动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进行家庭访视康复指导,能延伸健康教育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心血管科病区符合研究条件的108例CHF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提供药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和督导自我护理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后第3,6个月及1年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1年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在服药、饮食、定期复诊等方面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自测尿量、体质量、记录自我症状、体征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延伸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延伸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高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心血管科病区符合研究条件的108例CHF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提供药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和督导自我护理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后第3,6个月及1年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1年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服药、饮食、定期复诊等方面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白测尿量、体质量、记录自我症状、体征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延伸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延伸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高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璐  纪晓新 《中国临床护理》2022,14(10):625-628
目的 探讨院外生活与出行情境模拟适应性训练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12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2021年1月-6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按骨科常规模式施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院外生活与出行情境模拟适应性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院外生活与出行能力、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院外生活与出行能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47.231,P<0.001;t=15.568,P<0.001;t=15.869,P<0.001)。结论 采用院外生活与出行情境模拟适应性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其院外生活与出行能力、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阻肺呼吸体操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呼吸科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64例65岁以上的肺功能中度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住院期间,对照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及呼吸体操锻炼口头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带领患者进行慢阻肺呼吸体操锻炼1h,出院后通过微信跟踪管理。对比两组出院前及出院后24周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肺功能(监测指标包括FEV1、FVC及MEF)及生活质量(WHOQOL-BREF)。结果两组出院前的肺功能FEV1、FVC、MEF系列指标水平及生存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的呼吸体操锻炼依从率在出院前后均差异明显(P<0.05);出院后24周,观察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率、FEV1、FVC、MEF指标水平及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通过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住院期间慢阻肺呼吸体操的指导干预,以及出院后微信跟踪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联合连续性病情跟踪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84例,精细化护理联合连续性病情跟踪)和对照组(84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前,两组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周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第3、6周,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及出院6周后,观察组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联合连续性病情跟踪能有效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进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3、6个月,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鼻咽癌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模式的护理,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调查其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身体机能、心理状态、鼻咽部功能、独立生活能力及社会关系和环境维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健康知识水平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模式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典型护理问题版块集中处理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幸存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幸存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典型护理问题版块集中处理法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功能独立能力评价量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评分,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典型护理问题版块集中处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实施康复期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