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目的调查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的知识、信念、行为的现状,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理实习生的职业暴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知信行调查问卷,对286名护理实习生在实习10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30.85%来源于学校教育,87.42%来源于临床带教老师,知识总分为(24.15±7.32)分,标准分为(61.38±15.93)分;态度总分为(37.64±8.35)分,标准分为(90.27±12.63)分;行为总分为(30.46±2.76)分,标准分为(45.89±10.24)分。结论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缺乏,态度较为积极,相关行为不容乐观,学校和实习医院都要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知信行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建英 《全科护理》2016,(4):402-40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肺结核防护知识、信念、实践行为在肺结核职业暴露防护的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室31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知信行干预前后运用肺结核防护问卷和自制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肺结核职业暴露压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的肺结核防护知识和实践行为总分高于干预前,肺结核职业暴露压力问卷调查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知信行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肺结核防护意识,改变护理人员不良的实践行为,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肺结核职业暴露率,减轻护理人员对肺结核职业暴露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陈燕  程云 《上海护理》2012,12(6):11-14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进行针对性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职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对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99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知识部分总计得分(11.62±1.72)分,得分率77.5%;态度部分(135.58±9.60)分,得分率90.4%;行为部分(137.40±15.20)分,得分率76.3%。结论实习护生在职业防护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缺乏,职业防护态度较积极,但行为依从性较差,提示学校应重视其职业防护教育,减少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的发生,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接触病人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血液或体液而导致的暴露 ,80% 以上感染由经皮暴露(锐器伤)所致[1 ] .锐器伤害后,不仅可导致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和不同程度心理压力,还会增加个人及社会支出费用[2 ] .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50% 及以上的医护人员未报告其遭受的职业性经皮损伤,以致数据报告严重不足.日本监督管理机构提供漏报率大约20% .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药科学迅速发展,新药物、新设备的推广使用,以及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护士群体面对越来越多的职业暴露。如何对这些暴露因素特别是血源性暴露加以有效防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探讨的热点之一。本文将重点对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危害及防护措施加以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7.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锐器损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皮肤和黏膜接触。在发达国家,职业性锐器损伤的防护已经被立法,对职业性锐器损伤的预防、损伤后的处理、登记和治疗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对职业性锐器损伤的严重性尚认识不足,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锐器损伤往往被认为是“习以为常”。在非洲,医务人员平均每年要遭受2-4次的针刺事件,而住院患者中有超过半数的人为HIV阳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行为调查表、发生职业暴露后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相关情况。结果: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1.82%,其中针刺伤占总发生例数的60%,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上报人数8例...  相似文献   

10.
石碧美  陈生刚 《当代护士》2013,(11):158-160
总结了急诊手术的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和自我防范措施.职业暴露原因包括皮肤粘膜接触、锐器刺伤和医务人员防范意识薄弱;防范措施包括进行与手术室相关的职业暴露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树立"标准预防"的职业防护意识和健全防护措施.认为只有充分认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害,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保障医护人员自身健康和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保健能力,为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ino-MONICA方案的方法,对177例住院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KAB 值分析。结果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平均为42.09%;信念率为71.47%;行为率为54.69%。另外,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疾病相关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而且需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进行个性化教育,以提高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知信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我院手术室护士DVT预防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在职手术室护士100名为研究对象,选用基础资料调查问卷获取护士相关信息,借助"手术室护士DVT预防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估其DVT预防知-信-行表现,并基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室护士DVT预防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分别为(12.28±0.85)分、(38.48±4.48)分、(54.39±7.63)分;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室护士DVT预防知识影响因素有学历水平、工作年限、职称级别(P<0.05);信念影响因素有工作年限、职称级别、系统化培训(P<0.05);行为影响因素有系统化培训、年手术例数、护理管理监督(P<0.05)。结论我院手术室护士DVT预防知识掌握较好,但预防信念差,预防态度不积极,预防护理规范性、熟练度仍有待提升;影响手术室护士DVT预防的知-信-行因素不同,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需加强对护士DVT危害及预防重要性的宣教,并开展规范化培训,提高其预防DVT的行为水平和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了解某医院院急诊科职业暴露发生状况,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和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做好医务人员安全职业防护。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某医院急诊科上报的职业暴露病例综合分析,为暴露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结果暴露类型以锐器伤最多;职业分布护士为主;暴露地点主要集中在急诊抢救室;锐器种类为注射器针头和输液头皮针头;锐器物血污染情况均是被血污染。报告病例15例,感染管理科及时干预指导,目前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为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医院完善多项举措,加强各类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建立一套完整的上报体系和暴露后处理流程,为重点科室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将职业暴露纳入医院绩效考核,直接干预下降低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降低了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老年综合评估(CGA)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在社区开展及推广老年综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5—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CGA知信行问卷对北京市6个区县的215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215名社区医务人员的CG...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肺移植等待期患者营养知信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开展个体化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呼吸中心经肺移植评估后等待肺移植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肺移植等待期患者营养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营养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移植等待期患者的营养知识处于一般水平,得分为(18.71±4.53)分;营养态度处于良好水平,得分为(38.00±6.49)分;营养行为处于一般水平,得分为(36.75±4.89)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营养知识的影响因素为经济状况和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疾病(P<0.05);营养态度的影响因素为职业和血清蛋白(P<0.05);营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合并泌尿系统疾病(P<0.05)。结论肺移植等待期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受到年龄、经济状况、合并疾病情况、职业、文化程度和血清蛋白的影响,在对肺移植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各类影响因素,针对性地给予精准化的营养干预,通过提高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重点改变其营养态度,最终改善营养行为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感染手术终末消毒知识、信念、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职的手术室护士88名,采用自制“感染手术终末消毒知信行调查问卷”,了解护士的知识、信念及行为表现,分析筛选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知识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年限、职称级别、系统化培训(P<0.05);信念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化培训、职称级别(P<0.05);行为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化培训、管理层督促强调(P<0.05)。结论明确手术室护士对感染手术终末消毒知信行影响因素,干预措施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ed to clarif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rowd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Methods

This 1-yea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onducted in two EDs in Taiwan included 70,222 adult non-trauma visits during the day shift between July 1, 2011, and June 30, 2012. The ED occupancy status, determined by the number of patients staying during their time of visit, was used to measure crowding, grouped into four quartiles, and analyzed in reference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The clinical practices included decision-making time, patient length of stay, patient disposition, and use of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Result

The four quartiles of occupancy statuses determined by the number of patients staying during their time of visit were < 24, 24–39, 39–62, and > 62. Comparing > 62 and < 24 ED occupancy statuses, the physicians' decision-making time and patients' length of stay increased by 0.3 h and 1.1 h, respectively.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the ED decreased by 15.5% as the ED observation, general ward,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admissions increased by 10.9%, 4%, and 0.7%, respectively. CT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slightly increased in the fourth quartile of ED occupancy.

Conclusion

Overcrowding in the ED might increase physicians' decision-making time and patients' length of stay, and more patients could be admitted to observation units or an inpatient department. The use of CT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would also increase. All of these could lead more patients to stay in the ED.  相似文献   

18.
对急诊科医护人员洗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诊科医护人员洗手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方法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采样71人次,进行细菌菌落数检测;调查医护人员的洗手行为;观察急诊科的环境、洗手设施。结果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数总合格率为67.61%,医护人员执行正确洗手技术比例较低;急诊科洗手设施简陋,不符合卫生洗手要求。结论医护人员应强化洗手意识,加强对洗手知识的学习并认真执行;医院改善急诊科的洗手设施,以减少手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